APP下载

端午时节的清香

2022-05-30张凯芬

青年文学家 2022年22期
关键词:乳名粽叶余晖

张凯芬

“卖粽子喽,又香又甜的粽子喽……”一声悠长绵远的叫卖声响彻巷尾,一股粽叶的清香也随风袅袅而来。

五颜六色的香囊,又开始在街头惊艳。

啊,又是一年端午节。

恍惚间,又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那时,爸爸在外地工作,每到麦收三忙时节,妈妈便忙碌得昼夜不分,对包粽子这类烦琐费劲的事自然无暇顾及,幼小的我却很是想念那清香的粽子。可是,没有粽叶,没有糯米,会包粽子的人也没时间帮我们包。爷爷可不想他的宝贝孙女馋粽子而不得,于是,已近八十高龄的爷爷和孩童的我,一老一少便自己动手:用芦苇叶代替粽叶,用普通大米代替糯米。端午节清晨,爷爷便吩咐我到村前池塘边采芦苇叶,那里的芦苇郁郁葱葱。费力地采上一小扎后,我便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到家时,爷爷早已淘好了米,捋着他的山羊胡在等我了。将芦苇叶洗净后,同淘好的大米放在锅里一起煮。然后,年迈的爷爷烧火,我则蹲在灶边等那股清香从锅里冒出来。

米饭熟了,爷爷揭去盖在米饭上那已变成黄绿色的芦苇叶,然后给我盛上一碗微微泛绿的、透出清香的米饭。那飘着清香的米饭,在我小小的心里,便是人间美味;简易的端午节,也因了这美味,生动美好,我边吃边盼着下一个端午节的来临。

爷爷在一边看着他心爱的孙女吃得高兴,早已笑得“没眼珠子了”—这是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爷爷过世好多年以后,亲戚们还拿这句话说我:“你爷爷逢人就夸你‘你看看,你看看,我这孙女多聪明,多讨人喜欢,我啊,一看到她就喜得没眼珠子了。”

每逢星期天,爷爷常牵着我的手到县城赶集。县城离我们村有两里多路。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踩着露珠,沿着小路向县城出发。到了县城的大街,我们到摊位上吃羊肉、大饼,喝着热汤。饭后,便到市场上看耍猴的、听说书的……直到黄昏时分,我和爷爷才走走歇歇,慢腾腾地往家赶。

走在夕阳的余晖中,少不更事的我仍沉浸在“逛县城”带来的愉悦之中。小小的我还不会有对落日余晖的伤感,在小小的心里,生活美得就像落日的余晖,安静、平缓,到处有着暖暖的金黄色,感觉非常香甜。

平日里,没事的时候,爷爷就给我唱好多童谣,如:“五丫给她爷爷扶拐杖,扶倒了,把个五丫吓跑了。五丫来……五丫来,爷爷不打你,爷爷不打你,你来吧……”还有“小白鸡,嘎呴嘎”那首童谣。有时,我会被爷爷编进童谣里,比如,把“五丫”换成了我的乳名,一听到自己成了把拐杖扶倒了的人,我就大哭,于是爷爷便赶紧拿出他舍不得吃的水果糖哄我……

爷爷年事已高,自知去日无多,便常常叫着我的乳名念叨:“我有个蚂蚱,也少不了给你留条腿,以后我死后,你一定不要忘了去祭祀我啊……”

爷爷真的是有一丁点儿好吃的东西、一丁点儿好事也没忘记我,他为我憧憬的“吃国库粮、有工作、住楼房”的美景早已实现。如今已过去那么多年,由于种种原因,我仅去祭祀过他几次。我不知道爷爷是否埋怨我?我常常感到很惭愧。

前年,需要给爷爷迁坟。家族的亲人们按照风俗给爷爷重新购置了棺椁、被褥、衣服。当爷爷的遗骸被“请”出来放入新棺椁后,我俯身整理那些特别的被褥、衣服。爷爷的骸骨隔着几层衣物就在我的眼前,那一刻,我异常平静,没有一丝平日里对亡人的恐惧,没有一丝平日看见逝者寿服时的别扭。那一刻,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爷爷用慈爱的眼神打量着我,我偎依在爷爷身边,无忧无虑享受幸福时光。

那一刻,我更加明白了,虽然好多年过去了,爷爷的爱却一直在我心中,我对爷爷的依恋深入到血液之中。每当粽叶飘香的季节,闻到那股清香,我就特别想念爷爷,他的爱就像煮熟后的棕叶散发出的香气,纯净、绵长又令人陶醉,常会穿越时光来到我身边。

长辈们一个个渐渐离去,但我期望身边清香如粽叶般的爱不是减少,而是渐渐增多。我更期望,自己也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清香如粽葉般的爱;我更期望,我的孩子在多年以后,也因我的爱而温暖,因我的爱而香甜。

猜你喜欢

乳名粽叶余晖
甘洒余晖映朝阳
端午粽叶香
情浓端午,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过端午
《皖南的秋天》《余晖》
乳 名
乳名是一抹淡淡的乡愁
摘粽叶·剪粽叶
乳名
西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