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红遍米飘香
2022-05-30刘淑荣
刘淑荣
那是一个小山村,中国地图上没有它的标记;那是一个位于高山坳里炊烟袅袅的小山村,共二十几户人家,居住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却以母亲博大的胸怀,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儿女,这便是我的老家—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上店村。
我的老家有山、有水、有树林。小山村环境优美,冬暖夏凉。春天,百花盛开;夏天,蜂飞蝶舞;秋天,漫山遍野的米香味,香透了整个村庄。而我更喜欢回到家里坐在滚烫的热炕头上,喝上一碗金黄黏稠的小米米汤,吃着金灿灿的小米饭,听老叔讲小山村里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去年秋天,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和爱人驱车五十多公里回到老家看望老叔、老婶,顺便想买点儿小米送给我的几位文学好友。当车子刚驶到院门口,一股久违的米香味扑面而来。一进屋,就看到饭桌上满满的都是地道的农家菜:韭菜炒鸡蛋、哈拉海炖土豆……老婶端上热腾腾、金黄黄的小米饭。我拿起两片刚刚在小菜园里掐下的绿莹莹的白菜叶子,放上自家磨的韭花、自制的大酱、小葱、芫荽,裹了一个大大的饭包吃起来,味道美极了!老叔说:“这就是咱们小山村合作社产的‘漫山香小米,捞出的米饭吃着十分香甜。”
吃过午饭,老叔陪我和爱人一起漫步在宽敞的村村通水泥公路上。放目远望,是“漫山香”小米生产的种植基地。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谷子,那一株株饱满的谷穗,承载着丰收的喜悦。
老叔说:“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使这个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养殖场拔地而起,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你的小叔刘海,大学毕业后立志回到小山村,当起了村书记,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路。引项目、跑资金、修梯田、打机井、引水上山。你们看,那一坡坡一岭岭,全都实现滴灌溉。曾经光秃秃的贫瘠土地,如今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他借助小山村的小米闻名十里八乡的優势,搞起了试验田,种植绿色谷子。同时,采用集体耕种、集体收割、集体加工、集体销售的方式,让‘漫山香小米走出了小山村,销往全国各地。随着销量的增加,将上店村的土地进行了整体规划,种植面积达近万亩。2010年,成立了喀喇沁旗联谊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小米产品已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绿色发展中心绿色农产品认证,并注册了小米商标‘漫山香。你小叔年轻,有思想、有魄力,把合作社办得风生水起。每到春种秋收,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往山上一开,真气派啊。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产业、现代化的销售,统统都是现代化。因小米色泽鲜亮、米味醇香、无杂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一路说着、看着,远远地听到机器隆隆的轰鸣声。老叔说,这就是“漫山香”小米加工厂。走进院子,我们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筛选、加工小米。小叔刚从乡里参加乡村振兴启动大会回来,看到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还带着我们走进了几个生产储备车间。看着偌大的院落、厂房和现代化的设备,我很佩服小叔的眼界和魄力。看着我惊喜的样子,小叔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注册资金二百二十八万元,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年加工八千多吨小米,咱们的小米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粮油市场均有销售。合作社设有生产、技术、安检、销售等部门,有工人二十多名,负责原粮清选、去石、脱壳、晾米、磨米、分级、色选整理、包装、检验、成品入库等多个步骤。还有十几名工人,长期在种植基地负责播种、施肥、灌溉、捉虫、收割等田间管理,大部分肥料都是咱们村养殖场的农家肥。”小叔接着说,“在这信息时代,网络连天下,足不出户,销售一单接一单。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准备跟邻近的马架子村合作,扩大种植基地。我想,如果有再大的需求,可以发展到全乡。到那时,咱们就是美其名曰的‘小米之乡了……”
我看着精神十足、智慧满脑的小叔,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五十岁出头的他,虽已两鬓渐白,岁月的皱纹已悄悄地爬上了额头,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敢于拼搏的光芒,既敏锐,又勇敢。
走出合作社,我环视着这个小山村,山峦锦绣,白云悠悠,铁塔林立,房舍新颖。我陶醉了,想和爱人商量一下,今晚不走了,我要和小叔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