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生态富民模式与经验总结

2022-05-30陈新冉张扬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3期
关键词:塞罕坝模式对策

陈新冉 张扬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是要让广大老百姓对当地绿色生态环境有 “获得感”,也就是要实现生态富民、生态惠民。近年来,各地充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承德塞罕坝生态旅游也呈现产业日趋完善、经济效益凸显、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的发展状态。文章通过对该地旅游资源的分析和经营管理现状调查,阐述了承德市塞罕坝地区发展生态富民模式的优势及其制约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富民;模式;塞罕坝;对策

一、生态富民模式推动塞罕坝地区发展

(一)整合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发展

河北承德市的塞罕坝地区,被誉为“河流之源,云雾之乡,森林之海和花草世界”,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物种和气候特点为当地绿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生态建设与发展也成为塞罕坝地区开发旅游的重头戏。

“十五”期间,承德大力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使承德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8%。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逐步提高到了80%,其所在的围场县也被冠以“天然氧吧”的美誉。

塞罕坝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旅游项目的有效开发,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近几年来,塞罕坝地区保持着5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接待量。但为保护当地的生态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塞罕坝地区制定了科学发展计划,开始验证景区的承载能力,并将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塞罕坝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日益活跃,政府部门对绿色产业的支持程度也空前强大。该地區立足于资源优势,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依托,建设、经营、开发和整合旅游与生态,逐步打造出了旅游与生态于一体的绿色发展路线。

(二)“旅游+”产业,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为推动旅游产业深度融合,2018年以来,承德大力推进游览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旅游新业态和创业创新,积极推进着“旅游+”项目的开展。截至2018年底,承德市共推出重点游览项目80余个,总注资金额达到2955亿元。

近年来,承德塞罕坝地区通过对旅游资源和景区的一系列开发和推广,每年的游客总人数可达到50万以上,2017年接待游客人数达60.2万人,为当地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近2.5万个。在其辐射作用下相继发展的交通、乡村旅游、手工工艺品、特色产品等外围项目,可实现的总收入每年都可以达到6亿元。如今,该地近三分之一的百姓选择间接或直接从事与旅游及相关产业工作,逐年增长的旅游收入使贫困地区摆脱了基础设施滞后和生产生活条件差的不利条件,吃上“旅游饭”的百姓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已经慢慢成为塞罕坝地区居民致富的重要路径。

承德市塞罕坝地区坚持把生态产业建设与脱贫致富结合在一起,致力打造生态富民的新业态新景象,争取早日实现生态优先,致富路宽。

二、塞罕坝地区生态富民模式探索

塞罕坝地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十九大会议精神,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稳定脱贫。

(一)充分利用林间资源,林业与林下经济协同发展

2019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指出县内应大力发展林业,着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塞罕坝地区将生态富民工程推广到林间各个层次各个角度,创新推出“一林生四财”生态富民模式,养林、护林、用林。

1. 林上要果,带动脱贫。塞罕坝地区兴建林果产业专业乡村,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尽力实现生态效益,建成观光采摘园,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县内林果业经营果品带动一万六千人实现增收。

2. 林中旅游,助力脱贫。塞罕坝地区山青水美,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又因地处寒温带,位于山区,纬度高海拔高,乃闻名全国的避暑胜地。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茂密,水草丰沛,在旅游业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和巨大潜力。

3. 林下间作,促进脱贫。引导贫困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在农闲时采摘山野菌菇,在林间空地种植菌草药草,扩大收入来源,助力富民。

4. 参与护林,精准脱贫。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组织其参与到生态护林员的选聘中来,使他们的劳动力可以投入到造林和管护工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充分发挥政策扶持有效性

塞罕坝地区每个贫困户有六千元的专项扶贫资金,但这些资金并不能直接交给农户,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而围场县选择了造血式的扶贫措施,选定了七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这些钱集中入股,农户入股时间上限为五年,五年之后需要返还入股资金,每户可得净股金收益三千元。像这样将扶贫资金集中打款入股到国有企业,由有经验有实力的国有企业,统一经营管理和销售,保证产业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收益。苗木的循环经营可使入股贫困户连年分红收益,有效破解了扶贫资金分散使用贫困户短期收益、扶贫成效不明显的一系列难题,形成了长效的产业扶贫机制。

(三)联结各方主体,发挥产业扶贫作用

金莲花是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多种经济用途。金莲花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因其为河北承德的特色农产品,当地设有金莲花基地用以大面积种植,河北省林业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金莲花产业划在其中,将整个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顿;同时,政府重视金莲花产业的扶贫富民作用,将其明确纳入产业扶贫规划,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各部门予以支持。种植金莲花盛花期时每亩净收益可达3000多元,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当地各大企业对金莲花进行进一步精深加工,开发出金莲花饮用茶、金莲花药物、金莲花面膜等等食用药用产品,分销各省,在整个金莲花市场当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塞罕坝地区将企业、合作社、农户或者企业、基地、农户联合起来,探索建立三方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境内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采取这种三结合机制,有效带动贫困户进行土地流转、转变低效率种植结构、引导其进行金莲花种植,使其在土地流转之间获得租金,在加工企业打工获得工资,拓宽增收渠道,共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一万五千余人。久而久之,围场县逐渐扩张成为全国种植金莲花面积最大县,金莲花也成为围场县精准扶贫、富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成为一张响当当的招牌。

三、塞罕坝地区生态富民模式制约条件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差强人意

当地属于山地地区,多崎岖山路,车辆不易进入。当地的旅游特点又非常适合自驾,但部分地区道路状况不好,加油站等配套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使许多游客“望而却步”。

销售交通不畅也是造成特色农产品滞销的重大因素之一,目前河北承德绝大部分地区的交通能够满足农产品的销售,还有部分地区交通不便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主要是县城及以下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问题,这些地方是农产品外运的第一站,这些地方的道路泥泞拥堵,从根本上影响了农产品外销。

其次赛罕旅游景区在商业服务方面的基础建设也有待完善。当地的商业服务设施过于集中,都处在商业区。景区内几乎没有商业服务设施,游客在逛完景点以后,往往需要走上很大一段路才能找到吃饭住宿的地方,导致在景区游玩的游客在吃饭、住宿等方面存在很多不便。

另外一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当地景区市场秩序混乱,商家乱定价,造成景区物价虚高。但其中商家将物价定得高也有其“苦衷”,景区距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城有百公里之远,景区商业服务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蔬菜、肉食等),都需要从坝下(縣城里)运到景区,路途远,交通成本高,导致了景区内所有商业服务的成本高,进而物价高。

(二)农产品缺乏完整产业链

塞罕坝地区土地平坦,土质肥沃,农业为主要产业。当地盛产马铃薯、谷子、小葵花籽等农作物,同时还有特色作物金莲花、鸡爪蘑等。但每年数以万吨的农产品只靠汽车运输进行外销,运输耗费时间长且一次的运输数量有限,导致每年都会有很多农作物无法及时运出销售,造成大量积压。同时当地农民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很大不对称性,使得农民容易受到一些外来商贩的欺骗,而已低价出售农产品,给农民造成损失。

(三)旅游业有待深层挖掘文化价值

塞罕坝地区旅游产业目前仅限于观光游览,其实塞罕坝地区不仅有美丽的草原而且有大面积人工林风光。其作为满蒙两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作为清朝历代皇帝的皇家猎场,还有很多深层次的文化观光产业有待开发。

四、对策建议

(一)政府多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塞罕坝旅游业存在问题大致来源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方面;二是政府方面。社会方面主要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富民的意识淡薄,当地利用生态富民模式在当地推行得不够广泛;政府方面的原因是领导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对当地的旅游业的相关建设不到位。

塞罕坝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经济发展。这要求政府一定要重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政府要有一定的政策和措施去推进当地生态富民模式的进行。

旅游业是服务产业要发展好,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完备且完善。

政府首先要推动当地道路交通完善,交通在地区的方方面面发展中都扮演着“先行官”角色。塞罕坝大部分地区的交通状况还是比较完善的,只是还有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交通状况需要改善。当地政府要找出这些“死角”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当地交通网络,使便利的交通实行高覆盖。

同时针对当时商品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如果政府也出面干预的话,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善。首先政府可以有计划地对景区内的商业服务设施进行规划,制定合理的分布图,引导商家在不同的地方开设商业服务设施,既可以使当地商业服务设施分布更加均衡,也可以减少因为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恶意竞争。对于价格过高的问题,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用法律手段强制管控,维持当地正常市场秩序。其次,对于景区商业服务所需的原料,政府也可以进行规划,予以帮助,降低成本。

当地其实存在很多潜在游客,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会大大增加当地的客流量。

(二)开创农产品营销新思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塞罕坝地区在农产品销售上也可以发展新思路。比如,对于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除了在当地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以外,还可以通过拍摄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销售,特别是请一些“网红”进行助力农产品推广,相信一定会为金莲花等特色产品带来新销路。其次,对于当地出产的大量农作物,不但可以用过基本的道路运输进行销售,网上购物平台也是其中的又一大销售途径,通过网络销售,快速便利,农民可以与市场直接对接,去掉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

塞罕坝地区出产的农作物大部分都是食品药品原材料,根据这一特征,还可以在当地建立完整的农产品加工链条,对于那些难以及时运出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比如将小葵花籽加工成葵花籽油等等。

当地政府也要贯彻国家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开展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符合补贴申请条件便可申请获得资金技术支持。

(三)深入挖掘特色,加强文化建设

产业要长久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其中作为基础的一项就是文化底蕴。与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相同,塞罕坝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有一个精神层面的支撑。

塞罕坝地区有别名“木兰围场”,是清朝两代皇帝的围猎场,乾隆爷亲自赐名“木兰围场”,有着“春花、夏苗、秋弥、冬猎”的美景风光。这些在对塞罕坝地区的宣传之中也有提到过,只是对当地的清朝文化并没有深入挖掘,文化氛围不足。在日后的发展建设中,要重视对当地文化底蕴的培养,从实体建设,到文化教育,要将当地特有的文化渗透其中,使当地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的人和物,营造一种自然而然的文化氛围。

有了独特文化氛围加上特色的草原风光,才能真正体系塞罕坝特色“特”在何处,才能真正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去发展经济。

五、结语

少数民族虽然经济落后,但是许多地方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许多民族地区依靠当地环境优势,开展利用“生态优势+特色产业”的方式进行经济发展,帮助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富民模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体,会有着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

生态富民,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也在帮助很多民族地区成功脱贫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实践证明了生态富民模式对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生态富民,讲究的是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这个过程要求当地要发现特色,发展特色,创新特色,依托特色。真正将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链条式模式,塞罕坝在发展生态富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一点,链条式发展,兼顾各产业共同发展。其中特色农业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当地要加大扶持力度,推广特色农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恰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域块链条,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也可以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使游客自己体验田间地头的乐趣,增加当地旅游项目。

生态富民,是在保护特色生态的同时去发展經济。因此在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当地的环境保护,特别是发展旅游业,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当地要把握好“度”,保持对当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平衡。只有利用可持续发展,才能让一个地区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有更好的续航力,才能保证为后代子孙留下可用资源,福泽万年。

参考文献: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N].新余日报,2022-06-24(004).

[2]郝烨.河北承德:走好生态脱贫路[EB/OL].[2020-09-27]http://www.heb.chinanews.com.cn/hbzy/20200927410480.shtml.

[3]曾庆学.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模式[J].农业经济,2012(01):23-25.

[4]阿木.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扶贫开发[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2(04):29-30.

[5]围场金莲花“开”出致富路[EB/OL].[2018-10-31].https://hebei.hebnews.cn/2018-10/31/content_7083707.htm.

*基金项目: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立项民族地区生态富民的模式与经验总结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2012026075)。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塞罕坝模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