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辽宁流人诗词研究

2022-05-30董思逊董淑华

青年文学家 2022年26期
关键词:辽宁情怀诗词

董思逊 董淑华

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岁月里,各个朝代都经历过动荡,清朝的“康乾盛世”,也体现了封建社会末日的繁荣,可是大势已去,制度的不合理体现了虚弱盛世的最后一点儿灿烂。在这个朝代里,大肆盛行文字狱,很多有抱负的文人不得意,他们不能为国效力而且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多是被流放到苦寒之地,终生不得回乡。

对于清代的流人诗词,很多学者都整理过他们的作品,对他们进行过整体性的研究,特别是对被发配到黑龙江宁古塔的流人,更是深入,但是对辽宁流人代表人物的研究较少,还没有专门的论述来研究他们的诗词。本文则着重研究辽宁流人诗词的主题和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体现他们的家国情怀。辽宁流人是被贬谪到这片土地的文人,随着境遇的变化,心态也在改变,虽然遭受流放之苦,可是他们却怀着热爱之情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辽宁流人不同的心境,体现了他们深沉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家国情怀,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坚韧品格、信念,以及诗词中蕴藏的极其饱满的精神内涵。

一、主题思想

辽宁流人,是一个群体,其中有的是受人构陷被流放到辽宁,有的则是从襁褓中就是“戴罪之身”,也有些突出的女性是随丈夫被流放,因此他们的共同点是感慨自己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进而抒发情怀。因为个人的经历和视角的不同,所以个人的感受也有区别,以至于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词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体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

(一)仕途不得意的哀号

戴亨生于1691年,大概卒于1762年,字通乾,号遂堂,因为其父的原因,被流放到沈阳,所以他就隶籍于奉天承德县。作为在襁褓中就随着父母流放的隶籍之人,他一度因为贫穷无法读书,但是尽管如此,他后来仍然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进士,可是因为无法与当时的黑暗政治同流合污,其后再没入仕。其实他始终是有报国之心的,可是权臣当道,他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无用武之地。

在诗歌上,戴亨擅长用典,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如《燕山古迹四首》其三:“严霜凋万类,鸱鸮鸣不止。吁嗟文文山,柴市悲风起。夸父化邓林,精卫填海水。岂不知力微,寸心终不死。读君正气歌,哭君作蒿里。我哭君伤悲,君悲何时巳。”诗意大致为:秋天已经到来,霜降时节,自然万物都衰败凋零,而猫头鹰的鸣叫不止。感慨文天祥先生啊,在行刑的时候悲风四起,夸父的手杖都化为了桃林,精卫也不眠不休地去填海。他们能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吗?还不是拳拳之心使然。读了文天祥的《正气歌》,一曲挽歌《蒿里》送士大夫您啊,我一直都在为您的报国之心未酬所伤悲,您的悲伤何时能够停止啊。这首诗用典来表达感情,通过写夸父追日,最后遗杖变桃林,以及精卫填海的典故,来表现戴亨的慨叹—自我力量的单薄,虽有爱国之心,也愿不懈努力,怎奈不知何时实现。戴亨用《蒿里》唱出他对有气节的士大夫的挽歌,同时借咏文天祥的气节,来表现自己的抱负不被赏识之悲,只能凭空感叹,他在歌咏和悲叹文天祥的同时,其实是在说自己的拳拳爱国心。

(二)气节与现实的矛盾碰撞

辽宁流人当中有一位极其典型的女性代表人物—徐灿,其工诗,尤长于词。徐灿是陈之遴继妻,两次被流放到沈阳。因为陈之遴变节投清,从仕途飞升到永不叙用,所以徐灿随着丈夫的境遇大起大落。可是出身名门的她,始终是对丈夫有所怨的。

在气节上,徐灿要比她的丈夫陈之遴有更不俗的表现,虽为女性,在那个年代却有很进步的意识,而且满腹经纶,也有着传统女性的操守。丈夫获罪也连累她被流放到当时的苦寒之地,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她对丈夫颇有不满是因为她一直受传统思想“忠臣不事二主”的影响,对丈夫向新权谄媚,她在心里是瞧不起的。她比她的丈夫更有担当,如《踏莎行·初春》:“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上片实写春景极为传神,初春一派生机,原本应该心情大好,踏青赏景,可是徐灿却生出萧索之感,春之精灵已去,故国不在,山河破碎,内心深处产生无限悲伤,更是无心赏景。下片写自己的身世和境遇,和故国一样,随着斜阳已经不知道该去往何处,心里茫然无措,更显悲伤。徐灿随着云影看见故国曾经的壮丽景色,可是她不希望照到那里,因为只会更触痛那颗原本已经破碎的心。这首词是徐灿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原本世人多悲秋,可是她在初春万物蓬勃生长的时节,却仍然深感着亡国之痛,清朝已经衰败在当时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她看见草木,对故国有着深切的怀念之情。徐灿的初春不是春,因为她内心早在家国沦丧之时就已然变成了寒冬,其笔下之景让人体会到了悲伤沉郁的感觉,也难免让人与之共情。

(三)少有才学一生被辜负

陈梦雷在辽宁十七载,他十几岁便出类拔萃,深得朝廷赏识,却生不逢时,因为种种事件而被构陷,被迫流放,他年少有多辉煌而后就有多落魄,对以往经历的愤懑、对家人无辜受累之羞愧,以及现实的窘境,都让他痛苦不堪,如《东行口占》其三:“风尘三载羽书驰,填海曾闻精卫悲。岂意上官专草稿,翻令巷伯叹南箕。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行矣帝乡犹未远,还胜凝碧望阍时。”这首诗与戴亨的诗歌有类似也有不同之处,亦运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但是更显得悲伤的是,陈梦雷被人构陷的悲伤、一生被迫背井离乡的辛酸、因年少成名遭人嫉妒的往事寥寥数语就被表现出来,可是报国之心犹存,“学而优则仕”,古代诗人,都觉得自己有宰相之能,可以辅佐帝王成就一番伟业,可是崇高的抱负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可是陈梦雷偏偏有一腔爱国之情,就算被流放至边塞,还说离开皇帝不远,说明他始终对国家有一片赤诚之心,仍然回首凝望这城门,让人唏嘘。

二、艺术特色

辽宁流人有著相似的遭遇,有些痛苦经历是重合的,可是又各有各的不同感受。也因为在古代,阶级地位和性别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流放经历,给他们造成了不同的主体感受,所以在创作情感上和语言运用上,各有侧重点。他们同样受到儒家正统教化,忠君爱国,也都遭遇了流放这样的重大的人生打击,但是,在经历挫折之后,又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

(一)感情真挚,直抒胸臆

性格造就命运,戴亨是个刚正不阿之人,亦不会与他人同流合污。他的诗歌也是直抒胸臆,对情感的表达特别直接,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他解甲归家之后,就特别清贫,但他参透世事,知世故而不世故,而且出淤泥而不染,是绝对不会跟命运妥协的。然而,他也深知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所以在诗里以腐儒自嘲,虽然仕途不得意处处遭排挤,但是他已经看透了世間沧桑,炼就了一身钢筋铁骨,仍然有深沉的报国情怀,诗里也体现了他旷达的心境。戴亨具有辽宁流人的特点,抨击清朝的腐朽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深切思念。他的诗歌语言简洁、凝练、旷达,如《腐儒》中:“历遍艰难返故园,百年蓬荜腐儒尊。炼成铁骨磨天地,撞破楼烟让子孙。高揭云心参大话,深深月胁识真源。玄猿老鹤来三径,朱草琪花自一村。”戴亨表达了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所以无论遇见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跟自我和解。可能他一开始也有不甘,但是最终走向平和,因为人无论怎样,首先要好好活着。言为心声,一个人的境遇变化,能体现在他的作品里,戴亨是有着一颗报国之心的。但他深知,虽然经历颇多坎坷,却很难再“返故园”了,只能随遇而安,炼就一身铮铮铁骨,然后与天地花草为伴,给自己创造出另一个旷达的世界。

(二)幽咽境深,委婉含蓄

徐灿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痛苦打击之后,看淡了功名利禄,甚至对身外之名有深深的厌恶感。她的丈夫,作为亡国之人,居然为了往上爬还给清朝效力,让她着实看不起。而她也看过了太多的勾心斗角,对功名利禄更是鄙夷。可是,命运总是捉弄这个有才华的女人,尚阳堡在清朝时期地处偏远,是清朝流放政治犯的地方,徐灿两次被流放到此。徐灿有当时很多女性不具备的家国情怀,而且因为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对丈夫为了活着而进行的种种苟且行为,她内心特别的痛苦。在她的诗词中,能让人体会到女性独特的细腻生动,很多时候她不是直接表达感情,而是借用他事抒情。历经生活的艰辛艰苦,徐灿的可爱和伟大之处就慢慢显出来了。她作为女性,有强大的韧性,对故乡也有着深深的眷恋,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被赦免。

在《送方太夫人西还》中,徐灿写道:“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淹紫塞尘。玉佩忽携春色至,兰灯重映岁华新。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料得鱼轩回首处,沙场尤有未归人。”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徐灿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最真挚的情感。她看见友人已经赦免回故乡,虽然这对自己来说几乎不可能,但是她还是带有很微弱的期盼。诗中体现了徐灿的生存能力和社交能力,就算过着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她都是有朋友的,这是很宝贵的一种生活能力和生存技能,因为人不能决定和改变环境,只能是适应环境。她当时作为贬官的家属来到辽宁这里,人生地不熟,跟她之前生活的江南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当遇见同样境遇的方拱乾之妻后,她既倍感亲切又难受,亲切是异乡可以有同样境遇、互相了解的人,难受的是赦免和归期遥遥无期。

(三)气势豪迈,善于用典

《东行口占》其二:“慷慨休歌《行路难》,安排随地圣恩宽。牛车未免烦田老,升斗依然仰大官。瘦骨可堪边塞苦,敝裘宁耐朔风寒。临歧不洒伤心泪,忧国当年泪已乾。”陈梦雷开篇用典,以李白流传千古的《行路难》自况,虽然被贬,但仍然感念皇恩,写出了他在苦寒之地的生存状况,用穿戴形象地写出了所在的极寒地区有多让人难过,也表现出了身体状况堪忧。即便如此,他仍然心系国家,即使前途多歧路,也一如既往地忧虑国家,泪水早就已经流干。

陈梦雷是有很激烈和矛盾的心路历程的,已经被发配至此,前路漫漫,歧路甚多,究竟将来要走的路在哪里,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再回到朝廷为国效力了呢?他有彷徨和苦闷,更因为操心国事心力交瘁。

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清代辽宁流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苦难,但是他们都体现出了对命运的不屈。对文人来讲,这些经历对他们是有深远意义的。他们都是在儒家教化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展现了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他们人生的痛苦体验,会让他们认清现实,更知道该怎么自处,怎么与人相处,与边塞相处,与天地相处。他们的家国情怀更得以释放,在颠沛流离中,给这片土地带去文明和文化。他们诗词不同的创作主题和精神内涵里,体现着饱满的精神内核,感染着这片荒芜的土地,使得古代东北地区文化达到了又一个巅峰。

猜你喜欢

辽宁情怀诗词
辽宁之光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辽宁舰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