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新城建设视域下实施人才战略的几点思考
2022-05-30王雪凤
王雪凤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是地區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也是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引擎,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人口和人才是城市经济兴盛的基础。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罗默曾在《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中提到知识具有足够强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从而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呈递增趋势。所以一个城市想要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战略是关键。
一、城市新区建设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性
(一)人才资本对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本起到了极为有力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作用,人才聚合度越高的地区对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力越大。以南京为例,自从南京实施“创业南京”英才计划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南京的人均生产总值实现了突破两万美元的关口,有数据表明,2018年南京在“全球最具活力城市前二十强”的排名中位列第11位,2019年南京在先进制造城市排名中位列第9位。
(二)城市之间人才争夺战拉开序幕
自2017年,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后,全国各地就上演了“人才争夺战”。根据2017年至2020年底的数据统计,共有65个省市出台了关于落户及人才方面的相关政策,累计104条。其中所实施的人才战略也是多种多样,包括人才的引进、培养、发展、激励等方面,可以说是各显神通。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实施人才战略走在全国前列,并用事实证明城市要想做大做强,就要在人才政策上尽可能地释放更强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其他城市所实施的人才政策则偏重于物质的满足,比如在工资待遇、人口落户、住房问题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例如武汉市所推出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以及“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等,就是提供人才公寓等让留住在武汉就业创业的大学生有稳定的住所甚至降低落户门槛,只要专科生就可直接落户;南京市推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并且直接给予补贴;成都市推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落户政策,高校毕业生只需要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三)城市间人才流动存在虹吸效应
发达国家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城市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另一些城市的衰落,因为人才流动本身也存在“虹吸效应”,城市之间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差异,当这种梯度落差比较大时,人才流动就会出现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汇聚的现象,如美国的硅谷在不断吸引外来移民成为世界创新中心时,美国的中部地区出现人口外流,成为铁锈州;日本的人口虽然一直在下降,但是东京圈却是日本连续多年人口持续增长的唯一都市圈。
二、福州新区人才生态环境状况
相对于上海浦东等新区,福州新区起步晚,发展慢,人才生态环境基础比较薄弱。
(一)在教育环境方面。福州新区核心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学阶段教育,要求在十四五期间要建成幼儿园9所、小学5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目前福州新区已引进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福州联合学院,福州软件职业教育技术学院也迁入新城办学,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福州滨海实验学校以及融侨赛德伯学校、滨海实验学校、滨海新城实验幼儿园已建成投用。虽然新建校硬件设施先进,但因福利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与福州市区学校仍有差距,因此在招聘教师方面,特别是在引进中、高级教师等优质师资方面存在困难,导致新区师资力量较薄弱。另外福州新区目前仅能维持基础教育的低水平运行,高等教育和高端社会培训机构尚属空白。
(二)在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福州新区核心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成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超算中心二期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引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改造,如福建坐视布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用互联网搭建蕾丝在线搜索、交易平台,整合入驻全球各地蕾丝贸易企业7000多家,长乐恒申集团引进荷兰帝斯曼公司HPOplus高水平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己内酰胺—聚合—纺丝—加弹—织造—染整”产业链的整合;成功引入华为、阿里、东方银星、均和集团、贝瑞和康和博思软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大数据产业园。虽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没有产值超50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制造业龙头企业,未能有效辐射周边地区或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三)在公共配套服务方面。经过多年建设,福州新区范围内长平高速、长福高速228国道长乐外文武路堤工程、东南快速通道相继建成通车;地铁6号线、机场第二高速、滨海新城高速等一大批新项目快速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山附一医院已对外开诊,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其内设的商务印书馆福州阅读中心投入使用。但是与福州中心城区的半小时交通圈仍未形成,由福州地铁滨海快线F1线、城际铁路F2线、F3线,以及机场高速、机场第二高速等两条高速公路构建起“1+3+2”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尚未建成;核心区消费商圈尚未形成,滨海新城CBD还在建设阶段,很多生活性服务配套还未跟上,难以有效地集聚人气。
三、雄安新区人才战略可借鉴经验
雄安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结合新区实际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从而打造集聚国际国内高端人才的特区,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雄安新区特色、务实可靠、可借鉴可推广的人才战略。
(一)制定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雄安新区将“雄才计划”作为新区人才工作的“1号工程”,“雄才计划”根据人才的类型以及引进管理等方面制定了10个专项计划,例如对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金融人才发展计划、人才素质提升计划等计划;对于人才创业创新方面制定了民生事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计划;同时雄安新区也十分重视人才的交流与传承,制定了干部人才交流计划、“789”薪火计划等。“雄才计划”的这些计划充分表明雄安新区在引进、培育、服务人才方面下足功夫。
(二)掌握新区发展紧缺人才需求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雄安新区为深入掌握新区发展紧缺人才需求信息,制定了《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所谓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此份“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是雄安新区结合边建设边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来的适用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这个举措一方面在制定人才的引进及培养政策上,给新区主要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人才择业,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对新区高等院校以及专业的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设置上也起到指导性作用。
(三)加大企业扶持力度。雄安新区主要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供信贷支持及税收优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例如探索设立了雄安人才发展引导基金,对股权投资机构及创业投资机构制定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针对创业孵化平台制定了相关发展政策,还给予办公场所租金减免等优惠;鼓励商业银行、科技银行等对人才企业采取差异化信贷管理服务,建立人才信用授信制度,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支持企业引进人才。
(四)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雄安新区的人才服务体系涵盖人才智慧服务平台以及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方面,可谓是一站式、保姆式的全程服务制度。雄安新区不仅以补贴的方式给予引进的人才住房保障,具体有租赁、购房方面的补贴或者是提供人才公寓等,而且在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例如高层次引进人才子女可在雄安新区享有优质公立学校优先入学的权利。另外雄安新区还推行“菜单式”的人才待遇政策包,满足高层次人才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提供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税收奖励等在内的精准服务。
四、福州新区人才战略的几点思考
福州新区作为福建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近年来,虽然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制定并出台了系列福州滨海新城人才住房方面的实施细则以及工作规程,但是引才、聚才效果不够明显。本文通过借鉴雄安新区等实施人才战略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健全人才智库,深入掌握紧缺人才信息。对标雄安新区,参考福建省近年来关于紧缺急需人才引进的指导目录,会同市人才引进中心,根据福州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制定具有新区新城特色的分等次、分类别的《福州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全面掌握特别是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需求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指导对人才的培养。同时与福州新区高等院校或者引进专业的培训机构开展多方联动机制,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另外要健全并运用好人才智库,打通人才、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以便于人才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人尽其才。针对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借助第三方力量即国内外大型猎头公司的优势,培育本土专业人才机构,作为政府部门或者企业的咨询机构,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提供帮助。
(二)强化协同理念,充分发挥各方作用。一是依托现有高校科研资源如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深挖企业创新亮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在资金、税收、租金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的同时要将人才引进的主动权交由企业,让企业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引进人才,最大限度地配置人力资源,做到才尽其用;三是要注重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可从初创企业中挖掘优质企业并建立健全梯度培养体系,重点培育一批行业领军,推动龙头扶引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或是充分发挥福州新区核心区内IDC产业资源优势,将福州市区软件园区企业迁入福州新区核心区,缓解福州主城区用地压力的同时实现福州新区产业升级,吸引人才,进而实现以人才带动更多产业发展的良好循环。
(三)建立评价体系,用活引才用才機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对人才的评价,人才评价不但是人才资源开发、使用的必要前提,也在整个人才管理过程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因此如何建立并且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极为关键,考虑到人才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专业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等,所以新区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区域实际发展的需要,从职业属性以及岗位要求出发,按照分类型、分层级的原则,构建具有明确导向、科学规范、精准有效、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机制,从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同时为确保人才评价机制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在人才评价机制的设定上可以更加多元化,比如可以让市场、专业的人事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参与人才的评审,充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还可以丰富评价方式,通过人才自评或者同行业之间互评、专业人员点评以及放置于市场或者是社会上评选,从而能够全方位地了解人才的才能及其发展趋势。
(四)顺应人才特点,完善激励机制。根据调研了解,福州新区人才大多数为80后、90后,属于“新生代知识型员工”范畴,80后、90后作为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主力军,通常对实现自我价值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成长机会的关注远高于普通员工,流动性高,对组织、企业的忠诚度低,但心理素质比较弱、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抵抗压力的能力差,直面困难的勇气不足。因此传统的计量、计时类考核已然不适用于知识型员工,企业想要不挫伤这类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要给予其物质激励,而且还要重视精神上的激励。福州新区可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机构,为人才提供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的人事部门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要充分考虑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需求,通过调研或者问卷的方式了解员工对个人晋升渠道的需求、获得经验技术的需要、工作环境的需要及薪酬评定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让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获得公平感、归属感、成就感。
(作者单位:福州市政务窗口综合受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