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新冠肺炎被隔离后,如何走出恐惧心理

2022-05-30闻之

家庭百事通 2022年6期
关键词:亲友作息新冠

闻之

2022年4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既要进一步增强战胜的信心,同时又不能被那些说“今年疫情要终止”的信息蒙蔽。

三年来,多次变异的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造成严重而持久的灾难。社会隔离是人类应对病毒大流行的主要手段,为遏制和减缓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社会隔离也导致日常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很多人面对居家办公、暂时失业、子女在家上学,以及与其他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缺乏接触的新现实。很多人因为经历悲伤、恐惧、焦虑、孤独和愤怒情绪,導致精神、心理出现状况。

笔者的一位朋友,自2020年3月到2021年7月,为了探望分处三国三地的家人,先后在美国、中国和英国旅行过。他在疫情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国家经历了两次隔离,对于如何在隔离中保持身心健康,积累了一些思考和做法。

朋友第一次被隔离,是以增强锻炼的形式对抗新冠肺炎的。2020年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开始在美国蔓延。面对一个新的病毒,如何认识、如何应对,从专家、政府到舆论,各方莫衷一是。当时,中国国内已经开始全国性防控,而美国还在反对戴口罩。

在全球一片混乱和恐慌中,朋友按照原计划从美国洛杉矶去英国伦敦探望女儿。他在伦敦时,疫情可以说一天天变得严重,到了2020年3月下旬,伦敦政府准备封城。朋友原本准备从伦敦回国内陪伴父亲,由于国际航班大量取消,回国几乎不可能。于是他改变计划,在伦敦封城前一天返回了洛杉矶。这时美国已经认识到病毒的厉害,感染和死亡数字天天上升,要求从国外来的人居家隔离14天。朋友妻子冒着他可能已经感染的潜在风险,到机场把他接回家。

在家里,妻子和他同处一屋,各居一室。糟糕的是,第二天朋友就病了。他有严重的感冒症状,因为没有检测,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其时,美国的医院已经转为线上看病,但就诊极其麻烦。朋友告诉自己,保持镇定,先观察,不要自己吓自己,更不要吓着家人。他按照平常处理感冒的方式,大量饮用加新鲜柠檬汁的热水,保持均衡饮食、充分锻炼和良好睡眠,服用针对咳嗽的糖浆,三四天以后症状基本消失,一周后完全恢复了健康。

隔离期间,朋友维持了正常作息、工作、锻炼、交往。他像平常一样按时睡觉、起床,白天如常工作(写作、翻译、咨询),工作间隙,在房间里做操,大晚上街上没人的时候,和妻子戴上口罩,一前一后出门跑步。他每天仍然和妻子一起用餐,虽然彼此隔着防疫指南规定的距离,好歹可以互相看见、说话。朋友通过微信和世界各地的亲友保持联系,互通消息,每天获得新闻资讯。他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件事:每天撰写和发布隔离日志。很多朋友说,隔离期间,他的日志给了他们鼓舞,消除了很多的焦虑和恐惧。朋友介绍说,对他自己来说,坚持写作也是一种调解心理的方式。

朋友第二次被隔离,他感到最难的是见不到一个人。2020年9月底,在疫情稍微好转的那段时间,朋友从美国回到中国,在广州经历了第二次隔离。这次隔离,整整两周的时间,他一个人住在隔离酒店,一步都没有出过房间的门。他没有见过一张脸。一日三餐叫外卖,服务员把饭菜放在门口,闻声开门的时候,人已经悄然走远。每天有医务人员上门测体温,他们从头到脚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根本看不见面目。他们默默操作,一言不发。

这次隔离比上一次难,因为,朋友到达广州的当天上午就接到了父亲的“病危通知书”。他在隔离,不能自由行动,而老父亲在生死线上挣扎,他还要就父亲的医疗措施下决断,包括做“是不是插胃管”“是不是送重症监护室抢救”这样艰难的决定。甚至,他做好了无法见父亲最后一面的准备,他请家乡的朋友为父亲准备了寿衣,并委托家乡的朋友去医院代他探望父亲。在内忧外患之下,朋友仍然维持了正常的作息,正常吃饭、睡觉、工作、锻炼。不能出门跑步,他就放着音乐在窗户和门之间来回跑,保证一天跑够一个半小时。在酒店时,他还静下心读了些心理学书籍。

朋友感染新冠肺炎后被隔离期间,战胜心理恐惧并使自己走出恐惧心理的经历告诉我们:疫情之下,一旦感染或被隔离,要以一颗平常心积极应对。在隔离期间要保持正常作息,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坚持锻炼、坚持工作、学习,做一些创造性的事情,包括做手工、画画、写作等;通过有公信力的媒体了解新闻资讯,同时避免沉溺灾难性消息、小道消息和阴谋论;对家里人保持耐心,陪伴的同时留有边界,给彼此适度的自由,避免干预过多;通过微信、电话等手段与亲友保持联系,互相安慰;如果出现生病、生活困难,不要紧张,切忌灾难化思维;积极求助相关政府机构人员及亲友。当然,如果有余力,可以借助富有创意的方式,为亲友、社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会带来积极的感受和丰沛的力量感。

先贤王阳明说,人需要在事上磨,在难中用功。对于一个追求心理成长的人来说,越是艰难时,越是修心的好机会。如果隔离无法避免,我们就要采取适合自身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要在灾难面前利用灾难获得精神与心理的成长。疫情之下,感染者隔离期间的精神、心理和家庭关系问题,早已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关注和研究。专家们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焦虑、恐惧、孤独、压力、愤怒等情绪具有普遍性,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也是可以应对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四处蔓延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当下你的需求是什么?先不问“我该怎么办”,而是问问自己“我的需求是什么”。你的需求可以是:我需要有个朋友陪在我身边,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我希望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我有点不舒服,在他们面前我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我希望把我脑子里一些疯狂的想法告诉几个信得过的朋友,也许我的想法不太理性,我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从你内心的需要出发,慢慢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密切的家庭联系和社会支持也是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一旦因疫情被隔离,一定要保持每天至少一次和亲友的联系。对于弱势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也可以尽力给予更多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这些彼此间的支持能够让人们更持久地应对困境。此外,积极看待生活,保持规律作息也很重要。规律性、掌控感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保证睡眠,不要试图通过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与此同时,在被隔离期间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有不适感,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反馈,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也建议有条件的人群在心理平台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让自己早日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猜你喜欢

亲友作息新冠
不 顺
爱心健康作息表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亲友认定问题探析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七绝·岁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记之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