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满素:比起理论,我更关注女性的实际处境
2022-05-30孙凌宇曹嘉轩
孙凌宇 曹嘉轩
图/受访者提供
Aroseisaroseisarose,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2018年,港星章小蕙以这串咒语般的字词为名开建了公众号,许多人溯源,得知了原诗以及写下它的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
光看外形,二人没有任何共通之处。章小蕙走时髦名媛路线,是可以活在《欲望都市》里的人,20世纪末已在中环开买手店,年轻时招摇坦荡,罔顾他人眼光;斯泰因则永远素色长衫长裙,看毕加索为她画的肖像,神情严肃,眉眼粗犷,像是深谋远虑的中年男人置身牌桌旁。可以想见,相隔一百多年后产生关联,想要传递的,多是精神层面的独立和反叛。
除了诗,斯泰因还写了许多小说和剧作。她开创性地断言“用不着逗号”,“文字的含义应该是不变的,不必用逗号来说明,否则逗号就成了人们停顿和喘气的符号,而人们自己是知道何时停顿、何时喘气的。”重复、持续现在时和文字游戏在她的作品里屡见不鲜,这使得她的写作超越了现代主义风格,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高产写作之外,斯泰因更被人熟知的是其收藏家身份,她买的第一幅马蒂斯的画是在1905年巴黎举办的首届秋季沙龙上。画面中心长脸盘的女人手拿一把扇子,脖子别扭地看向观众,鼻子被涂成了绿色。它的怪异激怒了观众,许多人要求取消它的参赛资格。但斯泰因很喜欢,甚至觉得这幅《戴帽子的女人》非常自然。
在2022年5月出版的《女士接力 美国变革者》一书中,作者点评:“生活在相同空间的人其实生活在不同的时间,斯泰因所认为的非常清楚和自然起码要在20年后才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同。”
书中选取了9名美国历史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女性人物,以每章两万字左右的篇幅为这些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立传。负责斯泰因这章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媛,分配任务时,她将斯泰因“攥”在手上,展露出平日少有的霸道,“不给别人,你写好了也不行,我得重新写。”
吸引她挺身而出是因为斯泰因“很不一样”,“她被称为美国教母,是定义了20世紀什么是现代主义审美的人。但其实她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性别特征,越来越得到承认,她买的画必然会升值,她认为马蒂斯很美,打破和谐就是20世纪的美,大家都愣住了,开始跟随她,发现新的美。她的影响很独特,不给自己贴任何标签——犹太人、现代主义领袖,也没有刻意发表宣言,却能把文艺界的代表人物都吸引到自己周围。一个人是怎么做到的?在她之后的美国都不一样了。”
张媛回忆,为其写传的时候很困难,材料特别多,有各式传说,同时斯泰因也是严肃的思想者和非常努力的作家,“她野心勃勃,一直想突破英语,改造并创造全新的英语,海明威等很多现代作者都有受她的影响,而她本身的作品也很难读,不停地重复,冲击力很大。就是这么固执、任性的一个人,靠着意志力改造了世界,任何人都无法影响她,就是要让世界跟着她来改变。”
与斯泰因一同入选的女性还包括安妮·哈钦森(Anne Hutchinson,美国思想体系中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等核心思想的最早倡导人之一)、阿比盖尔·亚当斯(Abigail Adams,女性主义先驱、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夫人)、玛格丽特·富勒(Sarah Margaret Fuller,评论家,曾为波士顿女性开办“谈话课堂”,推动了女性主义运动)、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伊丽莎白·卡迪 ·斯坦顿(Elizabeth Cady Stanton,妇女选举权运动先锋)、简·亚当斯(Laura Jane Addams,社工之母、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得主)、埃莉诺·罗斯福(Anna Eleanor Roosevelt,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主导起草了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196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旗手,著有《女性的奥秘》)。
该书由“美国文明观察四部曲”的作者钱满素主编,二十多年前,她作为特聘教授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随后带头成立外国语学院美国文明研究所,张媛是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之一。多年后张媛仍记得,钱老师的到来在当时可谓南师大的大事件,学院隆重介绍了这位哈佛博士,一来是因为当时国内人文研究机构只有研究美国文学的,还没有这种专门研究美国文明的机构,算得上创举;更多的惊喜与期待则是围绕钱教授本身,他们对她的文章早已熟悉,但文字背后的作者为人低调,又似乎很遥远。
如今张媛重读钱满素二十多岁时发表的文章,依然觉得“深入浅出,信息量特别大,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滴水不漏,思维特别缜密,清晰、有条理,什么都能说到点上”。此番《女士接力》的合作,她们之间邮件往复了十几封,钱满素快速准确地提了两处修改意见,其中一个建议是,提到斯泰因尝试英语改革时要补充上例子,成书最终便增加了对本文开头提到的rose句式的语法语义的详细剖析。
书里书外,钱满素都是一贯的平和口吻,即便是性别话题,她也不显愤慨。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爱默生和中国》,选择爱默生是因为他的阳光,对许多问题,她似乎都抱持着爱默生的态度——“进步终将到来。”
她在序言里写道,“人类社会的麻烦向来是千千万万,男女平权的事根本就一直轮不上,差不多要等到20世纪,才算排到了日程上。1835年,美国开始有女医生正式开业;纽约州在1848年率先通过《已婚妇女财产法》,女性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对子女的抚养权;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直到1879年才招收了第一批女学生;1920年,美国妇女终于获得了她们期盼已久的选举权。
也许女性在新观念的激励下,正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才智和能量,女性解放运动的目的是促使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不是鼓动两性相互为敌,也不是要取消性别差异。如果女性主义走向性别对立,便是在偏离方向,甚至走向其反面。女性在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和改变新的文明形态时,应该像本书各位传主那样放眼社会,关注时代,“以造福人类的长久福祉作为自己的理想。”
人:人物周刊 钱:钱满素
以具体的人物展现历史进程
人:你在1990年代初就主编了《美国女性文学作品选》,当时选了哪些女作家的作品?有多少篇呢?
钱: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引发了国内对妇女问题的热情和关注。社科院外文所联合北京大学等院校的学者,编选了一套名为“蓝袜子”的大型丛书,按国别和语种分为10卷,介绍外国女性作家的作品。我主编的美国卷《我,生为女人》选译了美国各时期39位女作家的64篇作品,有殖民时期的安·布莱斯特里特;19世纪的玛格丽特·富勒、艾米莉·狄金森、凯特·肖班;20世纪的伊迪丝·华顿、威拉·凯瑟、佐拉·尼尔·赫斯顿、卡森·麦卡勒斯、托尼·莫瑞森等。这些被称为广义文学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宣言、科幻等不同体裁,共同点是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
毕加索《 格特鲁德·斯泰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人:编完那本书后你感叹,“编者必须对出版社和作者两头负责,常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心中怀抱歉意,很是狼狈,所以我后来就尽量回避了。”那么这次决定接下《女士接力》的编撰是为什么呢?
钱:其实那本书还不算太麻烦,后来还有更糟的体验,让我避之不及。作者们各有自己一摊子事,有自己的轻重缓急,约稿时大家对截稿日期并无异议,但到时间能准时交稿的往往只是少数,有的一拖就是半年一年的。作为编者既不便去催稿,又觉得对不起准时交稿的。断断续续处理收到的稿件,也会打断自己的写作思路。
后来之所以又重启编书,也是不得已之举。2011年我突患重病,当时正在编写一本美国历史文献,心中对能否完成全书没有把握,于是想到向南师大的老师们约稿。由于这类书不是专著,可以分头去做,选好文献、确定好宗旨和体例后,每篇作者写上两千字的导读即可。这些老师都跟我读过博士或博士后,本来就有共同的学术兴趣和话语,大家一拍即合,毫无障碍,结果就是那本《美国文明读本》,我们把它看成“合家欢”——我们师生情谊的延续。正因为合作愉快,意犹未尽,就又合作了《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那本书介绍的是美国建国的诸位国父,引发了我们的一点联想,感到女性对历史进程的贡献也不应被忽略。在策划人黄珊珊的大力促进下,我们又编写了这本《女士接力:美国变革者》,可谓两本姐妹书。
人:选择这9位女性的时候,你有哪些标准呢?
钱:我们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以下四条:
一、这些人物都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公众人物、社会活动家、各时期的女性代表,曾在国家层面做出过重要贡献,具有广泛的社会和历史影响。相比之下,有些女性虽然在某个领域有杰出贡献,如文学、艺术、影视、科学,但是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有限,也不予入选。
二、她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主张女性的平等权利。有些女性如演员,虽然影响巨大,但与女性意识关系不大。
三、她们都有故事、有思想、有性格、有特色,足以视为美国女性的代表。有些女性也很有特色,但未必是正面形象。
四、她们都是历史人物,盖棺定论,立传比较可靠。有些人物如希拉里·克林顿,影响也很大,但仍在活动,难以评价。
人:有评论说9位女性出身大都优渥,阶级、种族等差异性较小,对此你怎么看?
钱:你的意思我明白,现在的语境讲究多元和代表性。阶级的多元在各个社会都大同小异;种族方面,美国作为移民国家,也是一向多元。不过美国本是英国殖民地,英国移民占绝大多数,实行的是英国法律,说的是英语,继承的是英国文化,是个相对同质的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社会,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社会。虽然WASP现在显得政治不正确,但这个群体作为主流,在美国历史上长期占据政治和文化的优势,正是他们奠定了美国文明的基因,包括奠基性的《独立宣言》和《合众国宪法》。我们并不否认每个群体都发挥了作用和影响,但还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谁在制定社会的法規制度,谁就在主流的位置,不在那个位置就很难做出那种贡献,而那个位置是历史一步步铺垫而成的。
9位女性都来自白人中产,这既非巧合,也不是我的选择。设想一个人活跃在社会上发挥影响,还有一定的深广度,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做到呢?若不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成熟思想、表达能力、个人志向等综合素质,又怎么能做到呢?那么女性中谁最可能具备这些条件呢?无疑是拥有一定资源、早先一步解决衣食之忧的,她们最有机会受教育,最有闲暇从事思考和研究,最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最懂得社会运作。觉醒需要知识文化的基础、认知水平的提高,当时中产女性觉醒最早,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
人:黄珊珊(《女士接力》责编)提到你觉得“有必要向中国公众讲述”,在这本书里你最想传递的是什么?美国的女性意识觉醒吗?
钱:既然我们是在用中文写作,服务对象自然是中国读者,是在向中国读者传递信息。
要说这本书的具体信息,一是让中国读者了解,美国女性争取性别平等所走过的漫漫长路;二是增进对妇女解放运动本身的认识,对其目的、历史和未来的思考。何为女性意识的觉醒?我认为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觉醒。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知识女性就对女性的地位和权利具有充分意识,女权宣言发表的1848年(注:1848年,美国第一次女权大会在塞尼卡福尔斯召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代表参加,大会发表了《情感与决心宣言》,简称《女权宣言》),在中国还是道光年间。虽然十几年后,一位女性将执掌清廷大权,但叶赫那拉氏的崛起不代表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的地位不代表广大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代表的还是那不容挑战的皇权。
“何为妇女解放”
人:你曾回忆道:“对妇女问题思考越多,我越是发现问题之复杂,而最复杂的莫过于‘何为妇女解放这个根本问题。当女人下班后回到家里,再去操劳一家子的生活琐事,她们真的‘解放了吗?面对如此前景,女人内心想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是也可以理解吗?”如今你对此看法有改观吗?
钱:我还是这个看法。只要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很难对妇女解放下确切定义,至少我不能将妇女解放等同于外出工作。解放的意义远大于工作,工作只是解放后获得的一种选择机会。“解放”一词最基本的意思是“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
解放后的妇女有了个人选择的自由,可以从事各项社会工作,不过双肩挑的职业妇女是要付出双倍努力的。一个女人要在外工作,还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还要生孩子,女人真的个个都是超人吗?天天活得疲惫不堪,还能有解放之感吗?如果经济允许,又有实际需要,有些妇女返回家庭,或者在一段时间内返回家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还有一些女性对如此前景心生畏惧而选择不婚不育的,也同样可以理解,毕竟人的承受能力有限,每个人都应该量力而行。我产生这种看法也是多年来对女同胞们生活的观察,她们过得很辛苦。男性可以在40岁之后再开始养儿育女的家庭生活,而女性到了40岁,生育年龄已经基本结束,两性对自己人生有不同安排,不是很正常吗?
解放既然是有关束缚和解脱,其感觉就如同幸福,必然是私人化的。一个人只有过着自己选择的生活,才会有解放的自由感。除了面对社会上那些无形的束缚,妇女还必须面对自己内在的束缚,解放最终靠的是个人。一个解放了的妇女最重要的体现是精神面貌,无论做什么工作,对自己的人格和权利都有充分意识,坚守女性的自尊、自立、自强。经济独立往往是精神独立的基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女人当附属受歧视要付出代价,自尊自立也要付出代价,选择哪一种付出是个人的权利。若是你心甘情愿矮化自己,低到尘埃里,还能开出花来,那也是你的造化,开心就好。
图/受访者提供
人:你现在还会关注美国女性主义的现状吗?对此有什么看法?在哪些问题上能带给我们启发?
钱:我更关注女性的实际处境,女性的个体命运关乎人类的整体文明,理论的意义在于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影响不了实践,也得不到实践的检验,理论很难作为一门学科持续下去。美国的女性主义似乎有理论化的倾向,我没有去追踪研究,所以没有发言权。
人:有女性学者认为60岁是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你认同吗?
钱:应该略早一点吧,一般说来,人文学科的学者要到50岁才成熟,所以50岁上下应该是精力和学识结合得最好的时期。学者就是学者,衡量学术成果时并不分性别。男女在学术所需的脑力上相差不大,差别在于女学者的时间和精力更容易被琐事割裂。当然一切皆因人而异,人与人在天分、勤奋、志向、家境等各方面的条件不同,收获也不会一样。60岁以后,精力好的还可以继续写作一二十年。不过毕竟智力也是物质的,衰退是必然,从事研究的最佳年龄肯定有限,因此要珍惜有质量的年华。
人:过去两年间,除了主编此书,你同时还在做哪方面的研究?
钱:《女士接力》启动于2018年底,2021年初交稿,其间我主要完成了《回眸哈佛》一书,还看了不少关于美国建国初期的资料,为我目前进行的联邦党人研究做准备。
人:回顾过往的岁月,在研究心态、方法以及關注的议题上,你的学术生涯有呈现阶段性的变化吗?
钱:变化肯定是有的,除非一个人对自己没有反思,当然变化也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对我来说,生活就是工作,完成一项,启动下一项,就是我的流程,只是思考的内容不会重复。我研究生时读的是英美文学,毕业后留所研究的也是美国当代小说。去哈佛后改读美国文明史,发现历史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学科。学习历史给人一种真实感,研究的是已然发生过的事情,是人类真实走过的路,从中可以寻觅人类活动的普遍规律,还有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动力、人性和权力的奥秘,让人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敞亮,研究就不再是完成任务的稻粱之谋,而是主动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动力。
人:有人认为缺乏真正严谨的性格并不适合做一个学者,在你看来,成为学者需要哪些特质,其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
钱:我同意这个说法,严谨是对一个学者的基本要求。认真、韧性、好奇等也都是学者所需要的特质,我觉得其中最不可缺少的应该是兴趣,对研究对象的兴趣必须是真诚的,因为失去兴趣就不会有刨根问底的动力。真实、真相、真知、真理,这些是学者痴迷和追求的目标,研究就是尽可能过滤掉虚假。为了拿学位、评职称之类的目标而做学术,当然下了功夫当然也会有成果,但几乎肯定不会走太远,目标达到就会后继乏力。真正的学者很可能是自私的,首先是一门心思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解答心中的疑问,所以能像颜回一般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