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弹一星功臣归乡田居:初心铸忠骨,柔肠付桑梓

2022-05-30楚哥

知音·上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太和村民儿子

楚哥

20岁刚出头,他便响应祖国号召,跟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一起,隐姓埋名扎根在大漠戈壁、荒野山区的原子弹、氢弹试验基地,创造了“两弹一星”奇迹。退休回到老家,他与老伴依旧不忘家国,不惜拿出晚年积蓄,倾力修路修桥、帮扶邻里,携手建设美丽乡村。

这位“两弹一星”功臣,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近日,本刊特约记者来到湖南省宁乡市黄材镇井冲村,采访了现年80岁的老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退休工程师姜太和——

半生忠骨:隐姓埋名峥嵘岁月长

“爸爸,天气炎热,您和妈妈要注意防暑,莫太累了。”“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2022年7月23日下午,本刊特约记者来到姜太和家,只见他和老伴伍珂云正跟一周之前因放暑假,回来看望陪伴了他们几天的女儿姜红视频聊天,女儿懂事孝顺,两位老人脸上露出慈爱的微笑。

视频聊天结束,姜太和拿出由原单位颁发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50周年的两枚纪念章和两本荣誉证书,以及盖有原中国核工业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鲜红印章的科研成果奖励证书,向记者讲述他那令人感慨的激情岁月——

1942年12月,姜太和出生在井冲村,虽然家庭贫困,但他学习十分努力,尤其酷爱数理化。1958年,姜太和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长沙地质学校,就在快要毕业的那年,一天,校长小声地对他说:“上级命令你去北京,执行一项机密任务。”

原来,1962年,为了国防事业,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将全国杰出的科研人员、擅长数理化的大中专毕业生,调入北京第九研究院工作,姜太和便是其中之一。在北京,姜太和将掌握的原子弹设计理论加以梳理,参与攻关工程组的研讨,并献计献策,为原子弹试爆成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人们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在北京的姜太和得知消息后也喜极而泣,而命运也将他与这块令他血脉偾张的西北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1964年冬,为了氢弹的研发,上面指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全体职工迁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211厂。接到调令后,姜太和立即放弃首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前往211厂报到。

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姜太和一來到西北荒漠,便感到胸闷气短,他发现这里的环境比想象中更加艰难,白天炎热,晚上刺冷。时值冬日,他和同事睡在帐篷里,呼出的气都结成了冰。第二天起床,头发和被子都被“冰”黏在了一起。

而工作环境比居住环境更显恶劣,不仅没有仪器设备,连实验室也没有。姜太和和同事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盖起一个以沥青油毡作顶棚、芦苇秆抹灰当墙的工棚,当作实验室。姜太和拣了别人不用的旧手套箱,加工一些简单器具后,便开始了氢弹引爆装置的实验工作。

这项关键核心技术的难度相当大,当时并没有任何参考数据,全凭科研攻关组的成员不断摸索试验。姜太和数十天待在实验室,连续地高负荷作业。一天早晨,他身子一软,晕倒在了实验室,同事见状,立马将他送往医院输液,这才挽回了性命。等身体好转后,他又立即钻进实验室搞研究。

1966年,已经到了成家年龄的姜太和经家人介绍,与他小学时的同学伍珂云结婚。伍珂云当时在井冲小学任教,温柔美丽,知书达理。

然而,匆匆休完婚假,姜太和很快又奔赴西北。后来,小夫妻俩一直分居两地,聚少离多。

一开始,伍珂云并不知道姜太和从事的是机密工作,发愁他很少在家里,更是对丈夫有思念和担忧,于是,每次来之不易的相聚中,她经常皱着眉头,跟他打听:“你到底在西北做什么工作啊?一年都回不来两次。”然而,姜太和也只呵呵一笑,说:“就是工作呗,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伍珂云几乎每次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从来打听不出所以然来。

后来,学校一位同事知道了伍珂云的烦恼,给伍珂云出了个主意——给姜太和写信,如果他回了信,信封上就会有地址。伍珂云高兴地尝试着给丈夫写信,信中,诉说着家人对他的牵挂和思念。不料,这些寄出去的“牵挂”,每一封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这让她非常失望。

有一年,姜太和回来探亲,伍珂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她给他写的信都退了回来。姜太和为了保密,只好谎称:“我的工作地点不固定,搬来搬去的,你以后不要写信了。”伍珂云叹息了一声,此后就再也不打探丈夫是做什么工种的事情了。她孤独地守在家里,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公婆。

经过两年多艰难的探索,姜太和参与研究的氢弹引爆关键核心技术终于得以攻破。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姜太和激动得热泪盈眶。

1969年,姜太和又随第九研究院迁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深山中的902基地,和同事们一起克服更多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成功地进行了中子弹等继原子弹、氢弹之后的一系列核试验,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愧疚成河:缺席父亲难言痛与泪

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姜太和义无反顾奔赴远方,几乎将全部精力献给国家,而留给家人的微乎其微。对家人的亏欠,成了他心中永久的痛。

几年后,姜太和和伍珂云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了。丈夫不在身边,两个孩子嗷嗷待哺,伍珂云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她一边教书一边操持家务。白天,她要给学生上课,下班回到家里,她还要做饭、带孩子,忙得焦头烂额。幸亏婆婆那时身体还不错,在忙完家里的农活时,还能在她白天上课时帮她搭把手照料一下两个孩子。然而,有一年,他们的儿子不幸罹患脑膜炎,突然发烧,那时候,伍珂云忙着教书,丈夫又不在家,婆婆忙着家里的农活,没注意到孩子的情况,耽误了及时治疗,加上当时农村卫生条件有限,儿子最终落下了终身残疾。医生告知伍珂云,孩子脑子烧坏了。伍珂云当即瘫软在地,抱着儿子哭了一场又一场。

姜太和过年回家,看到了儿子的情况,不禁悲从中来,非常自责,都是自己没能照顾妻儿。看着满脸倦容的妻子,还有“变傻了”的儿子,他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这件事,成为姜太和夫妇一辈子的内疚。所以,在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时,姜太和早早地跟单位请了假,决定赶回去照顾妻儿,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时值妻子临盆,他激动地打了很多电话,联系好了当时的宁乡市人民医院,夫妻俩期盼着重逢,期盼着新生命的降临。

岂料,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的盼望又一次落空了。临行前,领导告知姜太和:“国家又给我们分配了一项紧急任务,你是技术骨干,不能走。”在大家和小家面前,姜太和没丝毫犹豫,毅然选择前者。

丈夫久盼未归,原定的医院又去不了,伍珂云只好在家里待产,请赤脚医生接生。不料,孩子出生时感染了破伤风,十天后不幸夭折了。抚摸着孩子冰冷的尸体,伍珂云伤心欲绝,婆婆也晕倒在地。

等到任务圆满结束,姜太和火速赶回宁乡,等待他的却是妻子、母亲心中积压许久的怨气:“你这个不顾家的男人,还回来干什么?”

得知儿子夭折了,面对家人的责怪,姜太和沉默不语,抑制住内心的悲痛,用手抹去泪水。

在家的那几天,妻子不想理他,母亲也不断地怨怪他不着家,不断哭诉着两个孩子的悲痛遭遇,姜太和好几次想将工作的真相和盘托出,这样也许就能化解家人的误解。但为了保守国家机密,他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1984年,组织安排,伍珂云被调往距离姜太和工作单位200多公里的一个子弟学校任教。夫妻俩总算能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团聚的机会。但家里的事,便只能交给年过七旬的婆婆一个人打理。

当时,孙女姜红已经在宁乡市一中读高中,而孙子生活无法自理。婆婆一个人既要负责照料孙子的饮食起居,还要负责耕种家里的三四亩农田,每天起早摸黑不辞辛苦劳作不说,还时常因为牵挂儿子、儿媳,担心他们不适应大西北的生活而偷偷地哭泣、流泪。这一切,孙女姜红都看在眼里,懂事的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帮助奶奶做家务,照顾弟弟。

不远万里来到大西北,伍珂云这才知道,原来丈夫这些年来并不是不顾家,他是在此默默无闻地从事一项伟大的国防科研工程。单位规定,任何人不能对外讲他们工作的详细情况,否则就会泄露国家机密。顷刻间,她心中多年来积压的对丈夫的怨气,被一阵春风吹得烟消云散。

消除了误解的伍珂云,多次到902基地去看望丈夫姜太和。基地荒无人烟,气候异常恶劣,工作环境简陋,还有核辐射的危险。

看到丈夫和他的同事们每天在如此艰苦的地方默默地忘我工作,伍珂云深受震撼,也异常心疼。可姜太和却从来没有诉说过自己的任何苦与累。他觉得,国家培养了自己,自己就应该回报国家。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这也是对家人的一种负责任的爱。

姜太和这种默默献身国防科研事业的博大情怀,不但让妻子伍珂云感动,也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女儿。1985年,姜红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父亲所在单位的技工学校当物理化学老师。2015年,姜红从绵阳调回了长沙市雅礼中学担任高中物理老师,为国家物理领域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半生柔肠:心念故土建设美丽乡村

1996年,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想到家里还有一位80岁的母亲和一个残疾儿子需要照料,1997年6月,55岁的姜太和与53岁的伍珂云同时向单位递交了申请报告,请求提前退休回家。

当年7月,姜太和夫婦经过4天4夜的奔波,终于回到了他们梦魂牵绕的老家。

那天,姜太和与妻子从长沙火车站下车后搭乘长途车回到家,行李一丢,便迫不及待地紧紧抱住早已站在门口迎接他们的老母亲,哽咽着说:“妈,这些年来多亏了您帮忙照料孩子,操持家务!”

“儿啊,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回来了,一家人又团聚了,我心里就高兴。”老母亲一边激动地说,一边帮他们把行李搬进屋,“你们坐了几天几夜的车累了,赶快洗个澡,好好休息。”姜太和注意到,已是满头银发的母亲,走路有些摇摇晃晃了,身体明显虚弱了。家里的两个孩子,大学毕业的女儿姜红在绵阳教书,唯有患脑膜炎落下终身残疾的儿子,坐在轮椅上望着他们夫妻俩傻笑。

他默默地发誓,今后一定要好好地孝敬老母亲,让她安享晚年。他甚至想要尽心尽力医治好儿子的病。他觉得,唯有如此才可补偿自己这么多年来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3个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

伍珂云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老姜啊,以后我们夫妻一起共同照料老母亲,照料儿子。你主外,我主内。”姜太和满口答应了妻子提出的建议。

姜太和此后像一个农民一样,每天穿着一身褪色的旧衣服,白天忙着耕田挖土种菜,送儿子到镇卫生院检查身体或者请老中医来为儿子治疗。

晚上,姜太和也不忘陪老母亲聊天,给老人家做按摩。逢寒冬腊月,他每晚都要起床观察一下母亲,看她的被子盖好没有。夫唱妇随,伍珂云也成为家里的贤内助:给家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给儿子喂饭喂药、擦洗身体……为了改善家里的居住环境,姜太和与妻子节衣缩食,将破旧的土砖房拆除后,新建了一栋两层小楼房。

2000年,姜太和的老母亲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悲痛送别老母亲后,夫妻俩此后就把全部精力用到照料残疾儿子上。与此同时,姜太和依旧不忘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初,姜太和回到阔别已久的井冲,就想着一定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让村民富起来。要致富,先修路。2005年,姜太和主动与村干部联系,表示愿意担任村里公路拓宽硬化和桥梁修建的工程“总指挥”。经集中商讨、初步预算,村里决定修路修桥的费用按照受益村民人口均摊,每人筹资55元,余下的10000余元,姜太和表示用他和老伴多年来的退休金积蓄补上。

尽管如此,少数几个村民还是觉得集资费太高,认为他是谋私利,跑到姜太和家吵。姜太和耐心地跟他们解释修路的好处,这几个村民就是听不进去,最后,他只好自己垫付了那笔钱。

修路期间,姜太和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检查道路修建情况,晚上动员村民积极投工投劳。一次,他在检查道路施工进度时,不小心扭伤了脚,治疗半个月才康复。还有一天晚上,他上门去做村民投工的动员工作时,因为看不清路况,下坡时一脚踩空,摔断了右腿,治疗了一个多月才完全康复。

终于,在姜太和的组织带领和感召下,村民们齐心协力,经过4个月的努力,道路拓宽了,桥梁修建起来了。得益于更为便利的交通,村里的农产品远销其他村镇。看着焕然一新的井冲村,当时不愿集资的几个村民才知道误解了姜太和。

2008年,爆发了一场洪水,这次自然灾害使村里修建才几年的公路桥梁损毁,并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姜太和第一时间自掏腰包购置材料、聘请工人,将桥梁重新加固。

乐善好施,是姜太和老两口的习惯。村里一个女孩考上大学,家里拿不出学费,姜太和与老伴商量后,拿出退休工资资助。还有一位老人得了重症,儿女东借西凑还差几万元医疗费。姜太和夫妇得知后,又拿出他们的退休工资替对方解了燃眉之急。姜太和夫妇还把双目失明的张菊梅和孤寡老人戴元秀当亲人对待,经常给她们送去生活用品和做好的饭菜。有人说,姜太和把自己和老伴微薄的退休金拿去支援村里的建设和帮助别人,这不是蠢也是一种不顾家的表现。姜太和听后坦言:“为了村民的利益,我愿意当这样的蠢人和不顾家的人。”

老伴伍珂云和女儿姜红不但认同他的做法,还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姜红于2015年从绵阳调回了长沙市雅礼中学担任高中物理老师后,也经常回家。她跟父亲说起过,当初父亲和母亲都在外地工作,左邻右舍的村民都主动帮过他们,他们应该回报,她也会和父亲一起做力所能及的事。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中去。

一天,姜太和被村党支部邀请去给全体党员上党课。他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如何不忘初心的故事,村民这才知道,这位常年穿着旧皮鞋、旧夹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人家,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两弹一星”功臣。

乡村要振兴,村民要致富,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在姜太和的建议下,近两年,井冲村大力引进黄花菜等优良品种,形成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战也取得圆满成绩。2021年,井冲村的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较2020年增长5%。村里原先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路两旁还种了漂亮的花草。为了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还修建了健身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2022年6月,热心的姜太和还被评为宁乡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现在,老两口每天忙完手头的事,就手牵手走在田间地头。阳光下,地里庄稼生机勃勃,村头人们笑逐颜开。

编辑/杨丽

猜你喜欢

太和村民儿子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打儿子
天一阁旧藏《太和正音谱》考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盐谷温《太和正音谱》排印本研究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