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在提升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中的价值研究

2022-05-30唐荣于瑞萍张雅玲刘春花

健康之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感染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消毒供应室

唐荣 于瑞萍 张雅玲 刘春花

摘要:目的 在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提升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15位消毒供应室服务人员分为对照组7例和观察组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分析比较对我院医院感染监测患者实施不同管理方式患者感染事件人数发生率;选取其他科室人员对两种管理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价,并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方式下各科室人员满意度、器械目测洁净度和人员服务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事件、各科室人员满意度、目测洁净度指标和服务质量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对照组开展的常规管理方案,护理安全管理开展效果更好,此方案下器械洗消合格度更高,患者感染风险降低,且各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认可度高。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安全管理;感染控制

消毒供应室是主要用于存放无菌物品、敷料和器械的重要科室,此科室工作内容较多,且工作完成情况与医疗风险息息相关。因此,在医院重视发展,深入改革的情况下,各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提出了改进思路[1]。常规管理更趋向于合理安排人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促使消毒供应室运转。有研究表明,医院内感染情况大致可分器械源感染和非器械源感染,而器械源感染占比更高,且感染机制非常容易识别,部分感染患者会出现住院期延长和死亡情况。

根据当下现状,提出管理改进办法,增强安全管理内容,注重器械源感染风险,为患者建设更为安全的治疗环境。因而,本文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医院感染监测患者、清洗后器械和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从患者感染事件、各科室人员满意度、器械目测洁净度和人员服务质量四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护理安全管理的开展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15位消毒供应室服务人员分为对照组7例和观察组8例。对照组年龄25~36岁,平均(34.82±1.41)岁。观察组年龄30~40岁,平均(35.51±1.47)岁。另外,选取医院感染监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年龄18~61岁,平均(56.82±1.41)岁。两组人员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不断细化工作区域和工作流程,增强责任制管理,增强各人员的积极性。

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研究,比如可通过访谈向其他科室人员了解消毒供应室人员专业度、服务态度等,根据访谈结果,结合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现状,确定管理方向。

(1)提升各人员的工作水平,使各人员养成较好的工作习惯。将各人员工作内容制作为表格,并在每项工作后,添加器械检查和物品清点工作,促使人员工作环境更加整洁,同时能使其明确工作完成情况,避免大量工作累计导致出现工作失误情况。

(2)在常规工作岗位下,制定安全隐患评估岗位。对消毒供应室内具有较长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出3~4位评估人员,在确定好人员后,集合所有人员,详细介绍几位评估人员工作内容,并引导所有人员主动提高工作质量,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要明确说明评估人员与工作人员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双方可互相沟通,不断提升科室内人员工作质量,减轻部分人员排斥情绪。

(3)确定好评估小组后,在一周内,对各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初步考核,初次考核以重点内容为主,比如人员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对风险事故的认知程度、对专业素养的认可程度等。在考核结束后,对结果较差和一般的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交流会,营造互相学习、共同努力的工作氛围。对表现较好的人员,则由科室内管理人员给予表彰,并引导其说明工作经验和心得,促使全科室所有人员吸取知识,增强专业能力。除此之外,第一次考核会出现很多未发现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多方意见,给出细致全面的解决措施,避免长期问题累积形成严重隐患。

(4)每次考核结束后,科室需要在每周固定时间,开展风险意识知识讲座,比如需要将器械感染下具体的防范措施举例说明,并严格要求各人员按照措施执行,同时由评估人员监督,不断推进工作进度,保持新型管理模式顺利开展。防范措施实施一周后,需要对本院器械源感染事件进行分析,并与新型管理开展前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告知结果,促使各人员明确防范措施开展价值,同时对于执行较好的人员,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促使起到带头作用,可适当为其增加监管工作内容,比如小组组长之类的职位等,形成上行下效工作模式,有效降低不良风险事故。

(5)防范工作步入正轨后,需要就其他环节工作情况实施改进,比如就回收和物品发放环节,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划分工作职责,同时细分各人员工作内容,对于部分存在感染风险的物品,需将其回收至专门的清洗槽内,并在严格消杀后,包装完善存放于具体位置并贴纸备注表明日期、操作人员等基础信息,使得消毒室内各器械准确回收。对于物品发放,则需要其他科室人员配合管理。当进行物品对接时,双方人员需要保证检查和确定步骤,即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对物品包装和标签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交给科室人员;人员再次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需签字,完成对接环节。一旦在此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比如包装破损、存放日期过久等,需要及时处理,并详细在记录本上说明情况,确保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1.3 觀察指标

(1)患者感染事件指标对比。共选择135例患者进入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重点分析在不同管理情况下每组患者出现感染事件人数总发生率,数值越低表明管理效果越好。

(2)各科室人员满意度指标评定。选100位其他科室人员,制作问卷100份(内容一致,分两组发放),回收100份,各板块满意度最高分为6分,人员对供应、回收、灭菌工作进行满意度分析,评分越高,各人员满意度越高,管理方案实施有效。

(3)目测洁净程度指标判定。随机抽选清洗后器械进行肉眼观察,分析每组器械。洁净:明显无蛋白质等物质残留。较好:器械间隙有少量残留物存在。一般:存在大面积微生物薄膜,手感黏腻,且间隙存在蛋白质残留物。不净:表面存在明显的蛋白质残留物。四种情况,计算两组洁净率,总率越高,安全管理方案越优。

(4)服务质量指标评定:自制问卷。并向其他科室人员进行发放,重点判定管理实施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问卷内共设置三个板块,分别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流程。各板块对应十道问题,总分为20分,分值越高表明工作情况较好。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中收集到的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组感染人数少于对照组,总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2.2 各科室人员满意情况对比

观察组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器械清洗后洁净程度对比

观察组器械清洗后洁净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服务质量指标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服务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情况与医院口碑、患者生命安全紧密相关,因而在进行工作管理时,想要提升管理效果,促使工作进展顺利,预防感染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需要重视安全管理价值,及早的开展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是指不存在危险、没有受到威胁及无事故的局面。护理安全管理是一种协同技术、教育和管理三大内容的管理措施,其主要以设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风险时间,避免不良隐患为主,对消毒供应室开展此管理,提升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为患者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使得医疗隐患事故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减少。

明确此管理模式后,需要对当前管理内容进行改进。发现消毒供应室人员专业程度不一,导致出现人为失误影响下的器械源感染情况。经观察组管理方案开展,本组对应的感染事件发生人数减少,总率降低,表明此方案实施有效,长期发展可显著为患者营造安全医疗环境。分析原因,可能与增强工作人员感染风险的认知度和制定评估小组有关。在实际工作中,因消毒供应室工作内容较为固定,洗消步骤十分烦琐,长期工作下各人员会形成固定思维,甚至错误认知,所以需在新型管理方案下,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并前瞻性添加评估岗位,增强工作内部活性,进而可促使工作局势变化。

另外,由表2和表3证实,经新型管理方案干预,在清洗后,随机對100件器械进行目测洁净度分析,发现观察组目测洁净度更高。表明各环节工作质量皆明显上升,进而降低感染风险。另外,各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人员满意度较高,经问卷分析,三个板块下分值更高,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开展考核工作,制定组长岗位,工作氛围更加积极向上有关。

在管理方案开展后,综合对消毒供应室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各版块评分明显上升,人员服务质量提升,促使各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有更为积极的看法,从而改善各科室人员关系,营造良性相处的工作环境。分析原因,在新型管理方案中,职责划分更加细致,比如在物品回收中,需要经过两道检查步骤后签字,从而可实现责任到人,避免无效沟通或交流障碍。除此之外,此管理下人员对标签内容十分重视,通过制定标签模板,增加详细的工作和器械信息,可降低人为失误,促使人员工作主动性上升。

参考文献

[1] 沈云.护理安全管理在提升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及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7):172,175.

猜你喜欢

感染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消毒供应室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在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的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