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新体系
2022-05-30程卫民吴佩琦
程卫民 吴佩琦
城市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工业管道等几大类,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地理信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城市的“生命线”。如何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定位下,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应是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副中心地下管线现状
(一)管线普查情况
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处于飞速建设发展时期,为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2014年启动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截至2021年年底,已经完成全区906平方公里的市政道路范围给水、排水、通信、电力、热力、燃气、工业管线等地下管线的普查探测工作,是全市唯一实现全覆盖的远郊区。累计完成道路范围内地下管线普查10972公里,包括电力管线3235.79公里、供水管线1028.77公里、广播管线80.94公里、排水管线1838.78公里、燃气管线1453.23公里、热力管线302.25公里、通讯管线2325.78公里、工业管线167.5公里。同时进行了新城东里小区内试点综合管线普查,共计普查小区内管线26.06公里。
(二)现阶段特点
多元性。城市在发展,城市地下管线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与更新,单一的地下管线无法承担其任务。随着管线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功能的不断细化与完善,城市地下管线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复杂性。城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不同种类的管线工程,其赋存的环境复杂、空间关系复杂、设计技术复杂、施工过程复杂,对管线的埋设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在某些特殊地段,管线数量可达数十条甚至上百条之多。
隐蔽性。由于地下管线都埋设在地下,管线的位置、埋深、大小等都不可见,加上管线资料的不完善,以及管线探测技术的局限性等原因,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信息及属性信息获取困难,信息准确度低,城市地下管线表现出很强的隐蔽性。一个地块下面可能分层敷设着多种地下管线,新建或改动一条管线就会影响到该地段其他管线的安全。
系统性。地下管线可抽象为由管线段、管线点组成,多呈根系状、环状或辐射状,形成一个系统。该系统的各部分通过主干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每一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处于长期运转中,任一部分发生问题都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一旦有管线的事故发生,需要立即抢修时,就需要对周围相关联的附属设施进行关停等操作。
动态性。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居民居住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管线用途的逐渐细分,管线的变更越来越频繁,地下管线的新建、改建、扩建、重建等情况经常发生,使得城市地下管线处于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城市地下管线的动态性是地下管线的突出特点之一。
二、当前地下管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建轻管,确权困难
有些管线建设后,由于建成时间较长,留存的多为纸质资料,有的竣工资料测绘点位不准确,有的竣工资料未能妥善保存,资料遗失,导致地下管线管理和管线布局本身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也让有些地下管线确权问题成为“疑难杂症”。
(二)多头建设,多头管理,缺乏统筹,权属不晰
目前,通州区地下管线大多属于“谁建造谁管理”的模式,地下管线里程长、种类多,涉及到多个行业管理部门和权属单位。各行业管理部门和权属单位缺乏相互协调和统筹管理,相关单位都只了解自己权属的管线分布,对共用设施的维护管理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权属责任不明确,导致道路重复开挖,管线重复建设。而在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有挖断、挖漏毗邻管线的情况,导致停水、断电等事故发生,给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城市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小区内管线情况不明
当前通州区普查探测的地下管线成果数据,仍局限于城市道路范围内,对于小区等封闭区域范围内,还没有进行管线普查。这部分地下管线是离居民最近的城市生命线,且地下管线事故大多发生在小区范围。小区内小微工程施工信息发布、沟通不及时造成管理盲区,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没有基础数据能为抢险决策提供参考。
(四)管线需求激增,旧城改造难度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地下管线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老城区道路路网复杂,密集性大,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地下管线规模不够,既有管线还存在着线路老化或管道破损等问题,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老城区改造难度大,涉及棚户区拆迁、改造等任务,房屋征收量大,涉及老百姓的各种利益,实施难度大。
三、全面加强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副中心地下管线建设行为,保障城市地下管线运行安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笔者认为,应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科技等手段,切实加强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为适应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地下管线运行管理创新需求,2019年建成通州区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三维平台。该系统利用先进技术积极推動大数据、无线互联等新技术应用,特别是增强现实(AR)技术首次在我市应用于地下管线,创新性地将真实环境与地下管线三维数据相结合,实现地下管线应用的“透视眼”。此外,依据每年更新的管线数据,三维系统内嵌管线图也会随动更新,保证管线数据的准确性。该系统解决了以往管线隐藏在地下难以查看、真实情况难以掌握的情况,为道路施工、应急抢险等工作提供更加快捷精准的服务。
在精细化管理上,还需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管线信息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打造统一的地下管线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在日常管理、科学决策、安全监测、应急预警等方面的能力。
(二)完善法规标准
制定印发《通州区地下管线管理办法》,从规划管理、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综合管廊、应急管理、信息管理六个方面对地下管线(包括综合管廊)全过程进行规范。明确了本区各类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责任,使其能够履行和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作用,保证城市地下管线的统筹建设,防止道路重复开挖。明确了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各环节,防止盲目施工、无序建设。鉴于当前地下管线特点和城市建设速度,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改造维护与安全管理,制定印发《通州区地下管线施工防护管理实施细则》,筹划部门合力,实现施工作业保护地下管线联动,建立施工保护地下管线联动工作小组。从施工事前登记查询、事中管线情况现场交底和数据支持,以及事后竣工资料备档与管线数据更新三个环节,形成地下管线施工防护闭环管理流程。
(三)强化管线工程建设维护水平
地下管线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维护、管理信息化相关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提升管线建设管理水平。按标准确定管线使用年限,结合运行环境要求科学合理选择管线材料,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实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投入使用的管线工程达到管线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同时,要加强管线建设、迁移、改造前的技术方案论证和评估,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协调。鼓励有利于缩短工期、減少开挖量、降低环境影响、提高管线安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地下管线建设维护中的应用。要加强对管线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对管线运行状况进行监控预警,使管线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四)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鉴于综合管廊具有节约土地、运行安全、维护方便等优点,未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开发应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可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中,在具备条件的区域选择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特别是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设置管廊设施,以满足管线单位的使用和运行维护要求。要立足于高点定位,统筹考虑综合管廊建设运行费用、投资回报和管线单位的使用成本,合理制定综合管廊费用标准,提升综合管廊管理水平,提高地下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效率。
(五)加大老旧管线改造力度
对于无法满足现有需求的老旧管线,要加大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实施改造,减少城市安全隐患。对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供排水管网要进行改造。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供热、燃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线进行维修、更换和升级改造。对存在塌陷、火灾、水淹等重大安全隐患的电力电缆通道进行专项治理改造,推进城市电网、通信网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实施城市宽带通信网络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光纤入户改造,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
(六)消除地下管线安全隐患
由于地下管线不可视,为保障生命线安全,应当定期排查地下管线存在的隐患,加大力度清理拆除占压地下管线的违法建筑物,限期消除隐患。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定期清查、登记废弃管线,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弃管线要及时处置,消灭危险源,其余废弃管线应在道路新建或改扩建时予以拆除。加强城市窨井盖管理,落实维护和管理责任,采用防坠落、防位移、防盗窃等技术手段,避免窨井伤人等事故发生。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地下管线配套安全设施,做到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施工、交付使用。
(七)加强联合执法检查
组织力量定期开展在施挖掘工程专项巡查处置,每月定期抽查各项施工工程,核查施工单位是否已登录“北京市挖掘工程地下管线安全防护信息沟通系统”、是否发布挖掘工程建设信息、是否与管线权属单位签订安全监护协议。已完成登录、发布施工信息,并与管线单位核实过地下管线的,允许继续施工。对于未进行施工报备、管线查询、管线现场会商的单位,要求停止施工并严格处罚。
(八)引导全民参与地下管线管理
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地下管线管理,扫除管理死角。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和宣传形式,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和应急防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展“管线挖掘安全月”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公众保护地下管线的意识。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危害管线安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江贻芳.强化地下管线普查 保障管线运行安全[J].现代职业安全,2014(04):36-38.
[2]马强.淡论地下管线建设与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0):47-48.
[3]解智强,何江龙,侯至群.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23):52-55.
[4]张建华.青岛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5]吕海清.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思路[J].城建档案,2019(07):63-64.
(责任编辑:严陈玲)
作者简介:
程卫民(1966—),北京人,北京市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通州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吴佩琦(1980—),女,湖北黄冈人,北京市通州区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