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彩超对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筛查的价值分析

2022-05-30金学虎李小梅

健康之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健康体检脂肪肝筛查

金学虎 李小梅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彩超對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宁夏同心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者60例,均行腹部彩超检查进行脂肪肝筛查,分析腹部彩超检查结果及准确率。结果 60例健康体检者中,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联合影像学检查(MRI)确诊脂肪肝11例,其余49例为阴性。腹部彩超检出阳性10例,阴性50例,符合率为91.67%(55/60)、灵敏性为72.73%(8/11),特异性为95.92%(47/49)。60例健康体检者中,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联合影像学检查(MRI)确诊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3例。腹部彩超检出轻度4例,准确率为80.00%;检出中度3例,准确率为100%;检出重度3例,准确率为100.00%。结论 对健康体检者行腹部彩超检查能够有效筛查脂肪肝患者,检出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简便,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脂肪肝;腹部彩超;健康体检;筛查

脂肪肝是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患者会出现恶心、疲劳、肝脏疼痛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引发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全身性疾病[1]。脂肪肝属于慢性病,发病因素很多,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疾病进程有重要作用[3]。目前临床上常用诊断方式包括肝活检、肝脏B超检查等,但均存在局限性。腹部彩超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也是检测与筛查脂肪肝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此,本研究分析了腹部彩超检查用于脂肪肝筛查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宁夏同心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3.98±5.29)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0例,高中28例,初中及以下12例。纳入标准:(1)对本研究中使用的检查技术、流程及目的等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同意参与;(2)自身具有较高的配合度,能够自主配合并完成检查。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者;(3)腹部皮肤破溃者。

1.2 方法

所有健康体检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仪器使用迈瑞Rrsona7T。在空腹状态进行检查,采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腹部,使用探头扫查肝脏大小、轮廓以及形态,并观察近端、远端回声情况。

1.3 观察指标

脂肪肝腹部彩超显示:(1)肝内管道结构超声图像显示不清楚;(2)肝区近场回声相较于脾脏、肾脏要强,远场回声相对减弱;(3)肝脏附近弥漫性回声增强。

腹部彩超脂肪肝的分级标准:(1)轻度,肝脏体积无异常,肝内管道与膈肌边界较为清晰,回声分布均匀,回声存在轻微增强,远场回声减弱不明显;(2)中度,肝脏体积稍有增大或没有异常,肝内管道与膈肌边界可见,回声分布均匀,回声存在中度增强,远场回声轻微减弱;(3)重度,肝脏体积增大显著,肝内管道与膈肌边界不清晰,回声增强较为明显,远场回声减弱明显。

检查结果中真阴性用d表示,c表示假阴性,b表示假阳性,a表示真阳性,其中诊断特异性=d/(d+b),灵敏性=a/(c+a),准确率=(a+d)/(a+b+c+d)。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腹部彩超检查结果

60例健康体检者中,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联合影像学检查(MRI)确诊脂肪肝11例,其余49例为阴性。腹部彩超检出阳性10例,阴性50例,符合率为91.67%(55/60)、灵敏性为72.73%(8/11),特异性为95.92%(47/49)。见表1。

2.2 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

60例健康体检者中,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联合影像学检查(MRI)确诊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3例。腹部彩超检出轻度4例,准确率为80.00%;检出中度3例,准确率为100.00%;检出重度3例,准确率为100.00%。

3讨论

脂肪长期浸润在肝细胞中会引起肝脏的慢性损伤,是引发脂肪肝的主要因素。此外,快速减肥、长期大量酗酒、营养不良、药物等因素也会导致脂肪肝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酒精性脂肪肝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脂肪肝类型,且近年来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升高。饮酒量过大不仅会导致脂肪肝的形成,还会对其他脏器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相关研究表明,机体酒精消耗量与脂肪肝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如果每天平均饮酒量高于80~160 g,就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增加,风险增长率可达5~25倍。除饮酒量过大外,酮体量过高、低血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是引发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因素。当患者饮酒量超出机体承受范围后,酒精摄入量就会增高,当患者机体内存在大量酒精时,就会对线粒体蛋白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导致线粒体氧化脂肪的能力降低,使得脂肪含量增高,引起肝组织内脂肪酸大量积存。当酮体在患者机体内大量堆积时就会引发高尿酸血症,减少肝糖原异性,引发低血糖,从而增加猝死的发生风险。此外,酒精的代谢产物也会对肝脏组织造成毒性作用,如乙醛,引起肝脂肪变性。据相关研究显示,多数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如抗生素、四环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等。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位。由于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所对应的疾病也不同,因此其产生机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以四环素为例,该药物在发挥药效的同时,能够与肝细胞的RNA结合,对肝细胞的合成功能造成损害,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三酰甘油、前蛋白合成,降低机体内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功能,降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脂肪的作用,从而引发脂肪肝。营养不良也是引发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当患者存在消化系统障碍或摄食量较低时就会导致载脂蛋白合成异常,使得甘油三酯在患者肝内积存,从而形成脂肪肝。当患者过于饥饿时,葡萄糖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进而使机体内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引发脂肪肝。

在早期阶段,脂肪肝患者一般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疲乏。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厌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患者肝脏内的脂肪含量超出较多,容易引发慢性肝炎,肝膜发生膨胀,对肝韧带产生牵拉作用,从而引起右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含量为3%~5%,轻度脂肪肝患者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中度脂肪肝患者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25%,重度脂肪肝患者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内总重量的25%。脂肪肝严重时会引发肝硬化、动脉硬化、胆囊炎等。此外,肝脏内脂肪过多会对胆窦与胆管造成压迫,使静脉血流与胆汁排泄受阻,容易引发胆汁淤积。如果脂肪囊泡发生破裂,易导致脂肪栓塞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脂肪肝容易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多数因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能够通过科学调节饮食、运动减重等方式得到改善。脂肪肝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早期预防与控制比事后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健康体检中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对脂肪肝进行筛查,对改善脂肪肝患者预后效果有重要作用。既往临床上以穿刺活检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具有创伤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且费用较高,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而腹部彩超无创伤,且操作简便、检查费用较低,患者的接受度也相对要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60例健康体检者中,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联合影像学检查(MRI)确诊脂肪肝11例,其余49例为阴性。腹部彩超检出阳性10例,阴性50例,符合率为91.67%(55/60)、灵敏性为72.73%(8/11),特异性为95.92%(47/49)。60例健康体检者中,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联合影像学检查(MRI)确诊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3例。腹部彩超检出轻度4例,准确率为80%;检出中度3例,准确率为100%;检出重度3例,准确率为100%。分析原因为:腹部彩超检查通过探头扫查腹部,能够直观地看到肝脏组织形态与结构,临床医师可通过超声图像评估患者的肝脏、胆囊结构。腹部彩超正常肝脏的超声图像特征表现为,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右叶<75°,左叶<45°,轮廓及肝内纹理清晰,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而脂肪肝患者的肝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肝脏边缘不清晰,肝脏附近回声增强,且肝脏深部回声衰弱,肝脏回声强度与脾脏相比要高。脂肪肝又分为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弥漫性均匀性脂肪肝以及局灶性脂肪肝,其中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腹部彩超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肝内脂肪的堆积位置局限于肝的数叶或一叶,多见于肝包膜下、胆囊床旁、肝尾状叶或门静脉肝内分支周围,分布呈现不规则状态。弥漫性均匀性脂肪肝的腹部彩超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肝脏体积轻度或中度增大,肝脏边缘呈现圆钝状,轮廓整齐且光滑,肝实质回声细密增强,后场回声衰减,肝内的血管纹理并不清楚。轻度脂肪肝患者的肝内管道结构清晰,中度脂肪肝患者的肝内管道结构能够辨认清楚,但轻微模糊。局灶性脂肪肝的腹部彩超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细密,边界较为清晰,对周边无占位效应与挤压,其边缘可见。此外,腹部彩超检查脂肪肝准确性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将肝脏切面展现出来,使临床医师能直接观察患者肝脏的形态,且即使患者肝内胆管的直径较小,如直径在1~2 mm也能够将胆管壁的厚度、胆管与胆囊的直径以及病变部位的范围大小等情况展现出来,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且,腹部彩超检查能够为脂肪肝分级提供依据,根据回声情况、肝脏后方衰减程度以及肝血管透明度判断脂肪肝严重程度。临床医师可通过对肝占位的鉴别及周围结构挤压现象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体质量及饮酒情况进行诊断。相关研究显示,多数肥胖患者大多存在轻度脂肪肝,而体重严重超重的患者的脂肪肝发生率可达60%~90%。由此可得,肥胖者患有脂肪肝的概率较高。对此,在使用腹部彩超篩查脂肪肝时,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的体质量及其他检测结果进行判定。但临床医师应注意腹部彩超检查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穿透力不强,容易受到患者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腹部彩超检查筛查脂肪肝时,应注意结合患者临床体征进行综合诊断,提高检查及筛查有效率。

综上所述,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肪肝筛查时使用腹部彩超的检出率与准确率较高,不同类型的脂肪肝腹部彩超声像图特征存在差异性,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柳健,朱峰发,唐娟.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腹部超声表现和血脂变化特点[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1):42-45.

猜你喜欢

健康体检脂肪肝筛查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健康体检中护理告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