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2-05-30朱洪江
朱洪江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配合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石残留率、镇痛泵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能够优化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情复发风险,改善预后。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主要是发生于胆囊的结石疾病,而胆总管结石则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急性或慢性结石性疾病,两种结石都是属于肝胆外科的常见疾病[1]。在临床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案例较多,通常情况下,患者会表现出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发热、寒颤、右上腹痛、黄疸等症状,若不予以充分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干预,随着病情迁延很可能累及机体其他器官组织,引发严重并发症[2~3]。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方式较多,可选择的范围较大,但基于其疗效考虑,大多会选择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案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同的手术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治疗结果,如何选择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4]。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5~58岁,平均(45.11±6.31)岁;病程2~16个月,平均(10.41±2.03)个月。观察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25~60岁,平均(46.03±6.28)岁;病程3~18个月,平均(11.25±2.0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符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标准;1周内未服用任何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中药或西药;临床资料登记完整;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恶性肿瘤)者;精神状态异常无清晰意识或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相关药物过敏者;不配合治疗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全麻,麻醉起效后取右肋骨缘下做斜切口,将胆囊做常规切除处理,然后切除胆总管进行探查取石,在确定结石取净后,置放T管引流。术后20 d经造影检查后确定无结石残留,且T管流通,随后便可拔除引流管。
观察组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配合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首先,指导患者仰卧,调整好手术姿势后进行全麻,在麻醉起效后建立气腹,实施三孔法穿刺操作,之后解剖胆囊,注意保护周围血管组织,使用生物夹夹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提拉胆管远端,对其动脉进行分离、结扎和切断;其次,解剖胆总管,用专用细针穿刺抽取胆汁,之后使用单刀纵切胆总管1~2 cm,吸出胆汁后用分离钳取出结石;最后,自锁骨中线上穿刺孔探入纤维胆道镜,对胆总管进行探查,确保结石已然取出无残留,置放T管引流,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切口,缝合时注意胆汁渗漏情况,还需做好术后预防感染的治疗和护理[4]。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和镇痛泵使用情况。(2)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3)比较两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4)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主要评分项目包括穿衣、洗澡、进食、修饰、控制大小便、如厕、上下楼梯等,总分100分。40分表示生活不能自理,需依靠他人帮助完成;41~60分表示日常生活需要大部分依靠他人完成,为中度依赖;61~99分表示日常生活基本可自理,为轻度依赖;100分表示日常生活完全可自理,无需依赖他人[5]。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統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石残留率、镇痛泵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相关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率和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其致病因素较多。根据现有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发现大多都与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的成核过程异常、胆囊功能异常、雌激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胆总管结石多起源于胆囊,通常是胆囊结石病变发展后,细碎的结石样块通过胆囊管落入胆总管所致[6]。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症状明显的患者,需立即制定治疗方案并实施。
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通过手术将结石及时取出患者体外,往往就可控制临床症状,抑制病情的发展恶化,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常规手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创伤更小,既能有效清除结石,还能确保胆道的完整性,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胆道结石治疗方式之一。该手术技术更为完善,操作更为安全有效,可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并且同时切开胆总管进行取石,最终达到同时取出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目的,能够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7]。此外,为改善预后,术后还需进行日常护理,在饮食、作息以及运动方面进行科学调理。
综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能够优化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情复发风险,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军,刘云宏,何均辉,等.内镜与腹腔镜联合一期与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的前瞻性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16(5):530-534.
[2]董汉朝,余健.两种腔镜联合微创术式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5):634-636.
[3]高锦科,刘英.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59-60.
[4]戴兵,张林娇,刘驰,等.腹腔镜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20,28(1):41-45.
[5]赵鑫,王震宇,杜庆云,等.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34):41-43.
[6]胥丹,胡晋太,蒲羽.全腹腔镜与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良性疾病的对比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8,30(5):378-382.
[7]王海龙,索灵宇,韩唯杰,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可控式自脱支架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临床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5):37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