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州市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 汇聚全国高校智慧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 核心城市群治理水平提升
2022-05-30刘碧海吴镝锋
刘碧海 吴镝锋
2021年12月,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广州市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决赛顺利闭幕。本次比赛由全国72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参赛队伍达135支。这些队伍带着天南地北的城市治理案例齐聚花城广州,从大学生的视角,找寻城市治理工作的难点、堵点和亮点,探索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城市治理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在广州市城管部门的全程参与下,各地特色案例也为提升广州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当前,广州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连续举办了三届,影响力不断扩大,已获得全国上百所高校关注,成为广州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张新“名片”。
一、面对城市管理难题,广州探索以案例促实践
广州市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对周边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从2018年的数据上看,广州市建成区面积12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城镇化率86.38%,在编城管执法人员3000余名,协管员9000余名。这意味着,城管执法人员(含协管员)人均管理面积0.108平方公里,人均管理人口约1240人,管理难度非常大。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城市管理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出了要求。
提升城市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城市管理人才。早在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管理课程,依托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等开展岗位培训。广州市在谋划城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除了坚持党建引领,践行“强转树”(即“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提升现有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以外,还首次探索城市管理人才培养新形式,以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为载体,广泛动员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参与城市管理调查研究,促进高校专业理论学习转化为城市管理实践案例,总结提炼案例经验,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成效。
比赛连续举办三届以来,共收到来自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等上百所高校送来的近500份城市管理案例研究报告,研究范围涵盖数字化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基层社区治理、城市环境秩序治理、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等方方面面。案例项目深入分析了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城市管理领域热点问题,对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作出了有益贡献。
二、发动高校力量,挖掘本地城市治理精彩案例
第三届广州市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决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赛选手抽签决定出场顺序,依次进行案例陈述和答辩,综合评定比赛结果。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6名。中山大学万子珺团队的《羊城旧区焕新颜:社会资本集体行动视角下的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之路——以广州市白山社区、科甲社区为例》和暨南大学李得伦团队的《城市复杂区域的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街道为例》获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万子珺团队选择的案例关注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这是近年来广州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广州市容貌品质社区(原名:容貌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已持续开展5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万子珺团队认为,社区改造既关乎城市建设大局,又涉及基层民众生产生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该团队选取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获得广州市容貌社区创建第一名的白山社区和科甲社区为分析对象,着重围绕它们在社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主体意见分歧等矛盾焦点,结合基于社会资本的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对其应对策略进行深入剖析,解读社区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关系形态及行动逻辑,并提炼出长效机制引领、先进观念培育、全面资源统筹等可推广的容貌品质社区建设路径。
“我们参赛报告的意义,不只是为培育容貌品质社区提供一套可推广的创建模式,更在于激励我自己去更深入地学习与思考,从而为解决现实的治理难题贡献力量。”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万子珺表示。据介绍,万子珺团队成员多为“00后”,她们在《城市管理学》课程中与城管工作结缘。该课程在2020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同获一等奖,来自暨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李得伦团队关注的则是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事故现象。该团队以廣州市荔湾区岭南街道为例,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城市复杂区域的电动车火灾风险,揭示电动车消防安全治理当中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构建协同机制、强化系统性规划等建议,以提高城市复杂区域下电动车消防安全治理水平。在读硕士一年级的李得伦表示:“感受最深的是,城市治理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人积极参与。通过本次大赛,实现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价值与义务,也坚定了我们团队在未来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的决心。”
三、向全国高校“借智”,助力提升城市管理能效
来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阚艳秋团队,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该团队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的基层治理实践,分析成都市锦江区“街道呼·部门应”服务基层工作机制深化与创新的前因后果。据介绍,锦江区在成都市“百日攻坚”工程的应急管理基础上,面向“问题识别、实施方案和处置结果”的精准化目标导向,优化权力监管、整合协同联动与推进数据驱动,推出并深化了“街道呼·部门应”的服务基层工作机制,并通过“设置呼叫清单、优化呼叫流程,以及完善呼叫平台”等创新举措,形成以条块协同为核心的多元主体高效联动的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案例大赛。我们基于城市网络治理研究的调研,选择了成都市锦江区的‘街道呼·部门应工作机制作为参赛案例进行了系列研究。”阚艳秋表示,在决赛中有机会学习到诸多优秀的案例展示,收获颇丰。“感谢本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希望越办越好,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次参加。”
三等奖获得者四川大学的杨清怡表示,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实践调研,深刻认识到城市管理涉及面广泛,不能完全由政府统管,公民的参与意识、公共责任感也非常重要。
广州市城市管理部门向全国高校“借智”,吸纳各地经验,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随着连续三届比赛的成功举办,广州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影响力不断扩大,获得了全国各所高校团体、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持续扩大城市管理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
四、建立“局校合作”新模式,探索培养专业人才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和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广州市持续发力,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局校合作新模式,助力城市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2020年,广东财经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中率先开设城市管理本科专业,筹备建立智慧城市综合实验室,进一步填补了城市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空白。该专业利用实验室的开放平台,借助于多专业的共建共享,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实践经验、研究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类创新人才。借此契机,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广东财经大学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局校合作”新模式。力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政研互通、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加强双方在智慧城管建设领域的课题攻关和项目合作,加强城市管理领域新型智库建设和政策咨询合作,加强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交流,为走出一条符合广州特色的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子贡献力量,为国际一流智慧城市和国际一流湾区建设贡献智慧。此外,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与暨南大学合作,举办一期“新时代城管人”专业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城管系统青年干部对当前城市管理工作新形势、新阶段、新目标的理论认识和专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重要指示精神,广州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借助城市管理研究联盟平台,吸纳了来自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31名国内城市管理领域专家人才,建立了广州城市管理专家智库。智库职责包括,对广州城市管理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研究和咨询答疑,对城市管理中、长期规划进行展望性研究;对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或突发性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对重大城市管理建设项目或重要课题、工作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对城市管理重大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形成指导广州城市管理发展的理论经验。
广州城市管理智库自建立以来,持续促进了专家学者为广州城市管理工作出谋划策,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新格局。智庫聚焦垃圾分类、厕所革命、违法建设治理、燃气管理服务、市容环境卫生等领域,锻造长板,补齐短板。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决策部门同专家人才的信息共享,完善智库评估与管理规则,引导智库成果转化等,在精准、细化、配套上下功夫,持续推动智库人才更好地为广州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压题图片:创新大赛合影 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陈希文)
作者简介:
刘碧海(1988—),女,广东韶关人,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二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城市管理与创新;
吴镝锋(1991—),辽宁大连人,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四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城市管理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