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以需为导
2022-05-30戴海燕
摘 要:许多生活中的经验都值得教师去思考和借鉴,它们往往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变革带来启发。笔者结合生活中买苹果的经历,反思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其个性需求为导向,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从单一学科知识走向多学科的融合,从课堂学习外延到终身学习。
关键词:以生为本;以需为导;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9-0068-03
引 言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应“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最终再反馈至课堂教学,努力形成从“生活”与“教学”,至“教学”与“生活”的良性循环[1]。
某日笔者前往水果批发市场,偶遇一位老太太想要买苹果,她与三位摊主之间的沟通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教学的微思考,其购买过程犹如教师的备课、上课、拓展环节。
一、案例描述:“老太太想要买苹果”——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水果批发市场,一位老太太想要买苹果,在一号、二号摊位均未购买,在三号摊位购买三斤苹果,其后在老板的推荐下还购买了三斤橘子,并且笑盈盈地离开。
【场景一】
事件:老太太来到一号水果摊前
过程:老太太询问:“苹果怎么样啊?”
老板答道:“我的苹果特别好吃,又大又甜!”
結果:老太太没有说任何话离开了。
【场景二】
事件:老太太来到二号水果摊前
过程:老太太询问:“你的苹果是什么口味的?”
老板答道:“早上刚到的货,没来得及尝尝,看这红润的表皮应该很甜吧!”
结果:老太太仍然没有说任何话离开了。
【场景三】
事件:老太太来到三号水果摊前
过程:老太太询问:“请问你这儿的苹果有什么口味的?”
老板反问道:“请问您要什么苹果?我这里品种齐全。”
老太太答道:“我想买酸点的苹果。”
老板疑惑道:“一般人买苹果都是要甜的,您为什么要酸的呢?”
老太太释疑:“儿媳妇怀孕了,想吃点酸苹果。”
老板笑道:“您对儿媳妇真是体贴啊,我们的苹果很酸甜可口,您媳妇吃了一定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老太太爽快答道:“先来三斤吧。”
老板推荐说:“橘子也适合孕妇吃,酸酸甜甜,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您看,要不要也来点?”
老太太说:“是吗?那就再来三斤橘子吧!”
老板继续聊:“我这里都是早上六点进货,天天卖光,保证新鲜。您要是吃着好,下次再过来买。”
结果:老太太买了三斤苹果、三斤橘子,满意离开。
二、事件分析:“为何只有三号摊位成交”——求助于私人定制
【疑惑一】为何在一号、二号水果摊位前,老太太都只询问了一句,就离开了呢?
【分析原因】两位老板的回答与老太太的需求不匹配,没有引起老太太的购买欲望。
一号老板认为“大、甜”就是最好的,是评价好苹果的唯一标准,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位顾客都应该喜欢“又大又甜”的苹果。然而他忽视了顾客的多样性, “大、甜”也许是大部分顾客需要的标准,但这并不是所有人的标准。这位老板并没有询问老太太的实际需求,而是以自己的认知来推荐,错失顾客。二号老板回答是苹果刚到还没来得及尝,可见老板对自己的水果品性并不了解,销售准备不充分,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顾客的疑问,也错失顾客。
从一号与二号老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既不了解顾客需求,也不了解自己的产品,而是直接把自认为的“好”强加于顾客,用一个统一标准衡量不同的顾客,无法解决顾客的个性需求,致使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疑惑二】为何老太太在三号摊位不仅购买了苹果,还购买了橘子,并且满意地离开呢?
【分析原因】
(1)了解个性需求:与前面两位老板做法不一样,三号老板首先询问老太太需要什么样的苹果,然后立足于顾客的个性需求进行合理推荐。
(2)做好充分准备:告知顾客苹果品种齐全,向顾客传达信息:不管您需要什么样的苹果,酸的、甜的、粉的、绿的……我们这儿都有,让老太太觉得能够实现自己的购买需求,因此与老板展开进一步的交流。
(3)善于深入追问:老板对老太太购买动机的追问,这就是实质性的互动,通过一问一答,深度了解顾客需求原因,为下一步的推荐做铺垫。
(4)有效评价激励:老板夸奖老太太对儿媳关心体贴,这样的评价正是老太太需要的最高肯定与评价。
(5)美好愿景预设:老板预设老太太会得一个大胖孙儿,其暗示不仅满足了老太太的最终需求,还夸奖了自己水果优质。在美好愿景的推动下,老太太欣然购买了三斤苹果。
(6)同类产品推销:老板抓住“酸”的共性,推荐橘子,阐述优势,进一步刺激老太太的购买欲望。
(7)期望稳定关系:老板告知每天进货卖光保证新鲜,拥有新鲜的货源是水果摊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希望与顾客建立长期买卖关系。
三、案例拓展: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思考——世间万物皆相通
静心思考会发现,“买卖苹果”不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吗?水果摊就是课堂教学发生的地方,老板就是教师,顾客就是学生,老板卖苹果就是教师教学,顾客买苹果是学生学习,双方买卖结果正是教学达成的效果。
四、教学策略:以生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向三号老板学习
生活即案例,社会即课堂,三号老板的营销理念与推销策略值得教师深思与借鉴。他真正做到了以顾客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深度了解,发现需求,引导需求,满足需求,最终实现双赢,既满足了客户的物质需求,又满足了客户的精神需求,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拥有三号老板一样的“经营”理念,以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导向,因材施教,注重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位学生的个性[2]。
(一)课前——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将更为流畅、简洁、紧凑,对教学时间的调控安排将更加科学合理,不再无谓地浪费时间。
一号摊位的老板对自己的顾客需求一无所知,二号老板对自己产品的不了解,犹如教师对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一无所知,沒有课前调查学情,没有充分备课,匆匆走进课堂,这是对自己、对学生、对课堂的不负责任。教师唯犹如三号老板一样,精心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准备教具,提前备课,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人。
(二)课中——精准设计,有备无患
1.关注学生需求,“对症下药”
一号、二号摊位老板都是以大众的标准来服务每位顾客,好比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失败都是没有关注对象的个性需求。而三号摊位老板则是询问需求,并提供适合的产品,从而吸引老太太。教师的课堂亦是如此,应该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教师自认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创设的讨论也都是适合学生的,殊不知脱离了学情的设置往往是为了问而问,为了讨论而讨论,因此课堂效果不佳。
一堂真正的好课,当借鉴三号老板的做法,立足顾客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与交流。一堂好课亦是如此。教师应从学生视角出发,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制订或者调整教学方案,立足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问题场里抽茧剥笋,触类旁通,在探究与交流中,实现双方的共融与共鸣[3]。
2.善于课堂追问,开拓思维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待点燃的“火炬”,如何使思维的火炬散发更亮的光彩呢?这就需要教师去打造和创建一个有效的追问课堂。
三号摊位老板具备关键信息捕捉能力,能够有效地展开追问,进而获得顾客的深度需求,从而成功推销产品。教师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充满了许多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不确定性因素又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在课堂探究生成处追问,往往能够使问题的本质呈现出阶梯性,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知识的信息得以碰撞,使课堂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共生、共长;而且课堂的有效追问,亦能启发学生的心智,振奋学生的精神,促使其深入思考,使其思维与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3.善用激励评价,激发热情
三号摊位老板的“体贴婆婆”的评价正中老太太下怀,同时为推销橘子做了铺垫,激励着婆婆把体贴落到实处——尽可能购买适合媳妇的水果。
教师应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认同性情感,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赞扬和引导,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没有教不出的学生,只有不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巧抓时机进行激励性评价,可以是语言激励、非语言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4.设置美好愿景,达成目标
三号摊位老板通过前两位顾客的购买案例,为老太太创设美好愿景:儿媳妇生一个健康的宝宝。这美好的愿望刺激着婆婆非在这家成交不可。
同样,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目标,设置学习愿景,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也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立足于学生的现状及个人的学习素养,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可以是通过长期努力实现的大目标,也可以是在一节或者几节课内实现的小愿景。教师可运用愿景的力量,引导学生坚定心中的目标,这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5.巧妙拓展知识,厚实教学
在与老太太进行和谐的沟通后,三号摊位老板及时推荐了同样适合孕妇的橘子,并未遭到老太太的拒绝。犹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炬后,及时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以满足学生更大的需求。知识拓展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其目的是对学习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再利用,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好的课堂不应局限于教室,也不应受限于课本,教材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备课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文献中的资料,或者访问相关网站和网页收集对此次拓展有价值的资料,立足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关联学生所处的真实情景,厚实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课后——持续发展,终身学习
当交易成功后,三号摊位老板重点介绍了自己店里水果种类的丰富和新鲜度,以此巩固与顾客的合作关系,希望建立长期的合作。《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经历了愉快的学习过程后,教师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相关的学习资源,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潜能,利用合理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进取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最终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结 语
在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堂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进度的重要途径。教学不能再仅仅聚焦分数,而要以提高学生素养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所以“大单元”“项目化”等新的教学方式席卷而来。只有基于学生个性需求的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活动设计;只有基于教学和生活的不断反思,才能真正让教学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
[参考文献]
荆志强.快乐的做老师:立足以生为本的“赋能教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林高明.有效评课的策略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戴海燕(1983.9-),女,浙江台州人,任教于浙江省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台州市名教师,台州市优秀教师,台州市教坛新秀,台州市教育科研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