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览群文 深度学习

2022-05-30邵丽芳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古文群文阅读深度学习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古文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为小学生提供了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且内容相对简单,

符合小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然而,小古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在结构、形式、语义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无形中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难度,以致学习停留在表层。文章从选择合适议题等方面引导学生博览群文,加强深度学习,提高其小古文阅读与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古文;深度学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9-0038-03

引  言

小古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虽篇幅短小但不易理解,与现代语言存在较大差异,学生普遍缺乏兴趣,且阅读量不足,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而群文阅读以“阅读”为核心,教师依据其互动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征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接触小古文的机会,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和文言词汇,开阔学生视野,对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深度学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将联系教学实际探讨小古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助力学生的小古文学习。

一、选择合适议题

要想有效开展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师就要具备运用宽领域、广角度的多元教学策略的能力,切实从小学生角度出发,明确阅读目标,开展针对性教学。议题选择是群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若是议题选择不合理,就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小古文具有特殊性,若是在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很有可能无法找出关联项进行对比分析,阅读思考也无法顺利进行,加大学习阻碍。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小古文的篇目较少且较为分散,教师需根据小学生特点与学习需要,将小古文整合在一起开展教学,并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合适议题,利用趣味化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小古文文本资源[1]。在议题选择方式上,教师应遵循民主性原则,可以先拟定议题,再由小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票数最多的将被作为群文阅读议题,未被选中的可作为下一次群文阅读活动的预选题目,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环节[2]。

比如,教师在讲授《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篇文章时,可以联系教材文章,将表现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作为群文阅读议题,而后选定《司马光》《曹冲称象》两篇小古文共同进行整合阅读。从阅读议题不难看出,整个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探索故事文本背后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授课期间可有意识地引导,让小学生具体了解每一个故事主人公的聪慧和机敏。

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给出了“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这一结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王戎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其依据是什么。经过反复阅读,学生发现文中对于李子树有这样的描述“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即路边的李子树上结出了很多李子,把樹枝都压弯了,这也就是王戎不摘果子的原因。李子树长在路边,若果实味道可口,则果子数量就会减少,只有苦果子,才得以保留。从王戎的举动不难看出,王戎对待问题不盲从、不追从,而是以自己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冷静思考,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路与见解。

为学生初步讲解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探讨《司马光》《曹冲称象》两篇小古文,思考文章背后的古代儿童又有着怎样的聪明才智呢?教师可预先讲解一篇文章,让学生对本次议题内容有一定了解,便于其接下来自主探讨。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较差,很难完成所有思考任务,对此,教师可提前将学生分组,要求小组内学生共同朗读文章,分享交流阅读体会。

除了让学生从思想、情感上感悟文章内涵,教师还可以从文体结构、语言技巧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无论《司马光》中“群儿……光持石击瓮……儿得活”的原文描述,还是《曹冲称象》中对曹冲用称物来测出象的重量的叙述,均是通过精妙、短小的描写来概括故事情节。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可帮助其深入理解小古文的语言表达技巧以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接下来的小古文阅读中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阅读经验,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独立探索,展现群文阅读教学成果。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

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律。教师只有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教授小古文期间,强行灌输知识要求学生记忆,那么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印象,无法深入理解或迁移知识。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摒弃以往知识教育存在的弊端,将能力开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纳入重点考虑范畴,让小学生切实了解小古文中的深刻内容与哲学思想,从审美、文学、艺术等多重角度出发,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切实保证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深度学习[3]。

就小学阶段而言,深度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并将其重新构建形成知识体系,追求高阶思维层次学习,具有把内容统一完整、以高阶思维为核心、以理解为学习、自主建构等特点,与群文阅读教学存在契合点。

例如,教师在整合《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篇小古文时,可指导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理解小古文。在此期间,教师可对比古今,将生活中的一些新闻、真实案例融入课堂。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上授课也成为一种常态,而少数学生的家里没有接入互联网,只能“蹭网”,与《囊萤夜读》这一古文故事存在相似之处。教师可通过对比古今的方式,让小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读书不易,了解到自己具备的良好阅读学习条件,使其对文章内容有深刻理解。通过阅读《铁杵成针》,学生会懂得只要肯认真、努力,铁杵最终也能被打磨成一根绣花针。教师可以联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对比分析,只有经过反复打磨,才能最终炼成钢铁,培养学生学习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的思想品质。

又如,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融入课堂教学,用于培养并开发小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完《守株待兔》知识后,教师可将这篇小古文并列到“寓言单元”内,将“寓言”与“小古文”的文体价值合二为一,从整体上呈现内容,并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抽象转变为直观与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比多篇文章,依托思维导图,构建思维可视化课堂,将传统的学习经验转变为思维、思考经验,促进思维再生长。

三、开展比较阅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教师必须肩负起指导职责,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开展比较阅读,让学生将自己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相互关联,进行自主建构。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小古文所具有的独特语言魅力,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以《杨氏之子》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小古文的比较阅读为例,从内容上看都是孩子接待父亲的朋友来访时应对客人的提问和质疑的故事,不同的是在应对方法上。《杨氏之子》采用了委婉的方式巧妙应答,既照顾了客人的颜面,又回答了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彰显出自身的聪明才智。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芳的回答则直面抨击了客人的“无信”和“无礼”,元芳说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悦。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能认识到古代儿童的聪慧,也能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看到古代儿童面对问题时不一样的应对方式,对古代儿童聪明才智的表达方式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又如,教师可以将《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文章进行整合阅读,以《精卫填海》单篇为切入点,带动其他两篇神话故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对比三篇文章后不难发现,精卫、夸父、愚公有着相同的特点,都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点滴积累,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在带领学生熟练朗读文章后,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比,并提问:“在阅读以后,能够看出精卫、夸父、愚公三个人有着共同点,但也存在差异性,同学们可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三个人有着怎样的不同呢?”精读文章后,学生会发现,这三篇神話故事均是歌颂不懈奋斗的精神,但在目的与原因上存在不同,精卫是因溺死,想要报仇而填海;夸父是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愚公则是为了造福自己的子孙后辈。虽然这三个人在目的与原因上有所差别,但最终都是为了自己心中所想而奋斗。

通过对比分析异同点,小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深入解读文章,以达成深度学习的目的。在整体教学神话故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创造神话,并以小古文的体裁进行写作,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实施读思结合

相较于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更加侧重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即将阅读与思考相互结合,开展思辨性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其在今后的自主学习中能够具备较强的思考、探索能力,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从两方面落实。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好奇心与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始动力,因此教师应善于提问,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实现读思结合。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古文精髓,教师在授课期间可将群文阅读与仿写相互结合,让小学生在阅读后结合教师讲授的内容及自身理解,仿写文章,这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文章架构,实现精读、细读文章。

比如,在《守株待兔》与《揠苗助长》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将“读思结合”的教学手法运用其中。这两则小古文均具有“寓言”的属性,所以教师可从学生理解且熟悉的语言小故事着手,融入生活经验,推动教学展开。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守株待兔》与《揠苗助长》两篇小古文,理顺文章思路。其次,在两篇小古文阅读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发掘两篇小故事的共同点,让学生踊跃发言。学生从文章的“耕”与“耘”中了解到,这两个故事均发生在田中或农民耕种时,也就是从生活中延伸出来,且带有深刻寓意的文章篇目,均是通过简单故事映射深刻哲理。在《守株待兔》中,宋人偶然获得撞株之兔,便一直“守株”,最终因“兔不复得”,遭宋人耻笑,能够反映出不劳而获不是满足自身需求的捷径,是一种不可取的思想;在《揠苗助长》中,担心苗长不高,便“助苗长矣”,殊不知最终导致“苗则槁”,反映出“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走捷径最终有可能无法达到目的。教师讲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让学生理解内涵,再从知识点、语言结构等角度出发讲解知识,更有助于小学生接受。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结合小古文知识,仿写一段文章。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仿写语句,将仿写文章作为课后作业。这样既可以巩固知识,有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不断优化自己仿写的文章,也能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对提高小学生阅读、习作、语言表达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通过选择合适议题、培养学生思维、开展比较阅读、实施读思结合方式,能突破教学难点,加强深度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古文、理解小古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李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0(34):54.

赵志祥,徐如松.遇见语文遇见文化:小古文群文阅读“三笑”教学片断及评析[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7(05):18-22.

黄涛.紧扣文本特点落实“读、演、写、延”:对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5(07):88-90.

作者简介:邵丽芳(1978.6-),女,福建福鼎人,任教于福建省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小古文群文阅读深度学习
多维诵读有效感知与积累小古文探究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对小古文教学的探索
小古文,打亮学生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