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年味

2022-05-30雷三行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22年1期

雷三行

1

父母去世后,张桐和乡下老家失去联系,过年也不回去了。城市里什么时候都热闹,但过年那几天除外,特别是像张桐这样从农村进城定居的家庭,一家人定居城市了,但是热闹的新年却没有跟着出来。

前两年,每到腊月二十六七,他会给哥哥张达打电话,让他带上老婆孩子来他们家过年。张桐第一次让张达来他们家过年,是因为寡居的母亲生病住在他们家。母亲去世后,过年的时候他依旧打电话让张达来他们家。张达一家人的到来,让张桐家的新年不再冷冷清清,有了年味。两家人热热闹闹吃年饭,年饭之后,四个大人玩纸牌,直到深夜。两个孩子刚好有伴,凑在一起玩游戏,也会玩到深夜。张桐家的春节,两三天或是四五天时间就这样轻松消磨过去。

今年几乎整个腊月,张桐都在忙公司员工的新合同,林云学校开年迎接新课改检查,好多本该开学初完成的工作压在腊月。忙到腊月二十八,他们才喘口气,以至于忘记给张达打电话,没想到张达主动给张桐打电话,说今年我们还去你家过年?张桐愣了下,回头看林云,问林云怎么办。林云说,是你哥,能怎么办,要来就来呗。

腊月二十九上午,张桐和林云正准备去超市,门铃响了,张达一家人来了。侄女张晓楠走在前面,冲林云晃了一下手,说婶婶我来啦。林云点点头,笑了下,眼睛从张晓楠身边绕过去,看见张达和王亚丽空着的双手。王亚丽看着林云,说我们又来啦。林云说,来了也好,过年热鬧。

张桐说前几天单位忙,年货还不齐全。张达问要不要帮忙,张桐本想说帮忙也好,但是看见张达苍白的脸色,他咽下嘴边的话,说你们歇着吧,不用帮忙。张达来到沙发前,一屁股坐下,掏出手机,刷微信。王亚丽也来到沙发前,一屁股坐下去。

林云回头,看着张达和王亚丽说,你们歇着吧,我们去米禾超市。王亚丽犹豫了下,站起身,说要不要帮忙?林云说,刚好家里米面没有了,我们要去买。

米禾超市里人多,但不拥挤,有一些年轻人戴着口罩。张桐清晨在网易新闻上看到,西安已经有了新冠阳性病例。他只是想到这件事,并没有在意。

他们在超市买了米面,买了鸡鸭鱼肉,买了蔬菜。张桐本想买五十斤装米面,但是他一个人扛不动,就买了二十斤装。有一年过年前,张桐买了五十斤装的米面,张达帮着扛回去。他对林云说,反正离超市不远,吃完了再来买。他们来到收银台前,林云刷微信时看了下王亚丽,王亚丽看着别处,没看林云。

张桐一手拎面粉,一手拎大米。林云拎两个塑料袋子,王亚丽拎一个塑料袋子。米禾超市距离他们楼下七八百米,林云每走两百米,就要停下休息。王亚丽准备接过林云手中的一个塑料袋子,林云缩回手,没让她接过去。王亚丽对林云说,你手劲真大,拎这么远也不累。林云说,习惯了,我经常一个人去超市购物,哪回不是两塑料袋。

张桐看着林云僵直下垂的双臂,心想林云今天倒有力气,他知道林云手中两个塑料袋的分量,一个袋子里是鸡鸭鱼肉,一个袋子里是大白菜、卷心菜和黄瓜。以前林云若是拎这么重的袋子,早喊起来了,今天她不但没说一句累,还不让王亚丽换一下手。

上楼的时候,王亚丽再次伸手,准备从林云手中接过一个塑料袋子,林云还是没有放手。

2

回到家,张桐和林云开始打扫卫生。林云负责拖地板,张桐系上围裙,从厨房最脏的抽油烟机开始,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厨房亮堂了。张桐收拾厨房的时候,王亚丽进来问要不要帮忙,张桐说厨房里到处是油腻,让王亚丽不要动手,以免弄脏过年的新衣。

张桐擦洗了窗户玻璃,接下来擦拭家具。书架、床头柜、酒柜和电视墙统统擦拭一遍,最后是客厅的沙发。张桐擦到张达坐的地方,张达没动,王亚丽站起身子,冲着张达说,你也知道动一下身子。张达这才放下手机,站起身,去了一趟卫生间。

林云拖客厅地板的时候,张达和王亚丽干脆脱掉鞋子,盘腿坐在沙发上。林云拖到他们放鞋子的地方,她看了看两双鞋子,绕着鞋子拖了过去。

打扫了卫生,林云开始洗衣服。她老家有正月初一到初三不洗衣服的说法。林云收拾一番,朝全自动洗衣机里塞了几件衣服。

张桐说,明天过年,家里总算收拾干净啦。

林云说,我可累坏了。

张桐想说话,张张口,没说出来。

晚上,张桐躺在床上刷微信,林云也躺在床上刷微信。忽然,林云伸过来手机,让张桐看她和同事的聊天。张桐瞄了一眼,正准备回头,林云说你再看看。张桐看清楚了:我哥到我家,啥都买,米面油,酒肉,给我儿子的红包是一千元钱。

张桐看着林云,你什么意思?

林云笑了笑,没什么意思,只是让你看看别人家的哥哥。

张桐说,张达今年肾脏出现问题,住了一个月的医院,你又不是不知道。

林云说,他身体好的时候,来我们家还不是空着双手。

张桐说,他们家经济状况就那样子,日子能过下去就不错了。

林云说,也就他们能这样,一根线也舍不得买。

张桐叹了口气,说,睡觉。

母亲生病住在张桐家时,说张桐好歹上了大学,有正式工作,她不操心。母亲操心的是张达,说张达当年不好好读书,现在又没有稳定工作,日子过得紧巴,让张桐今后帮衬张达过日子。张桐知道张达一个人打工不容易,王亚丽是家庭主妇。他们家为了节省开支,把房子1200元钱租出去,又在附近城中村400元钱租了一间没有暖气的房子。

大年三十,张桐家依照老家的习俗,早饭吃糖包子。糖包子昨天已经买好,林云炒了四个菜,熬了绿豆稀饭。两家人吃过早餐已是上午十点,接下来四个大人玩纸牌,俩孩子玩游戏。下午两点,大人们停止玩牌,开始准备年饭。林云主厨,张桐和王亚丽当下手。下午四点钟,他们的年饭开始,张桐摁下遥控器,电子鞭炮在客厅里噼里啪啦响起来。张桐冲着门口方向说,老爸老妈,欢迎你们回家过年。女儿张清雅说,爷爷奶奶不是去世了吗?你念念叨叨怪吓人的。张桐说,你懂什么,这是对先人的怀念。张清雅说,这是电子鞭炮。张桐说,电子鞭炮也是鞭炮。

张桐做了简单的新年仪式,年饭正式开始。

前几年兄弟俩吃年饭,每次能喝一瓶白酒。今天吃饭之前,王亚丽让张达别喝酒,她搬出医生说的话,不戒酒就别指望病能好。张达说,今天过年,我就喝三五杯。王亚丽说,一杯也不能喝。张达转过脸,不说话。张桐看着张达,问他身体感觉怎么样。张达大大咧咧,说没事。张桐说,今天过年,你就喝三杯酒。

林云刚把菜端上餐桌,张达两杯酒已经下肚。王亚丽叫了起来,还没开始吃菜,你就喝酒,不要命啦!张达嘿嘿笑,拿起筷子吃饭。王亚丽咕哝,真是不要脸,见酒不要命。林云说,嫂子,今天过年,少说两句。她又看着张达说,身体要紧,今天你就喝三五杯吧。张达说,林云到底是当老师的人,通情达理。王亚丽冲老公撇撇嘴,拿起筷子。

3

正月初一,老家张坪村的习俗是吃饺子,张桐在西安过年也吃饺子。

清晨,张桐忙着收拾肉馅,林云负责擀饺子皮儿。张达因为睡客厅沙发,张桐和林云起床,他也起床了。张达不会做饭,于是下楼溜达去了。林云在张达离开后对张桐说,可能他家里有个家庭主妇的缘故吧。

张桐和林云忙着包饺子,快结束时王亚丽才起床。王亚丽叉着双手进厨房,问要不要帮忙。林云说不用了,你负责把张清雅和张晓楠喊起来,马上吃饺子啦。王亚丽叉着双手离开。

大年初一,两家人团團圆圆,吉祥如意,吃饺子。吃过饺子,张桐收拾碗筷从厨房出来,说今天除了吃饭,中心任务是玩,大年初一再忙碌,这一年别指望能消停下来。

张达捏着扑克牌,反复洗来洗去。张桐刚坐下准备打牌,林云拿着手机说,陕西昨天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你快去药店买口罩,我们明天回镇安没有口罩肯定不行。张桐说,每年不是正月初三去镇安,今年怎么初二就回去?你不是说娘家没暖气,冷死人吗?林云说,镇安虽冷,但是可以安安心心玩两天,不用操心做饭。

客厅里安静下来,张达放下扑克牌。

张桐站起身,看了看林云,转身下楼了。张桐知道妻子对大哥一家有看法。张达家经济是紧张,但也不至于每年过年空手进他们家,不说给他们家买米买面,给他的侄女张清雅买点零食过来,能花多少钱?更何况买来的零食又不是张清雅一个人吃,张晓楠哪次来他们家,不是吃张清雅的零食。

到了药店门口,张桐才明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实际含义。药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伸长脖子,满脸是焦虑。半小时后终于轮到张桐,店员说每人最多买五个。张桐急了,说,我们家里六个人,还有一个人怎么办?店员说,我也没办法,这是店里的规定。张桐说,多一个少一个不都是卖?店员说,你看看身后有多少人排队。张桐回头,他不说话了。他身后的队伍足足有一百米。

好歹买了五个口罩和一瓶医用酒精,张桐出了药店,没有回家,径直来到米禾超市。超市里人很多,每人手中推着大购物车。张桐直奔日用品货架,不管什么类型的口罩,统统没有;84消毒液,没有;酒精湿巾,没有;一次性塑料手套,没有。他折身来到蔬菜货架,货架上的蔬菜稀稀拉拉,仅有的蔬菜也是打蔫儿了。他管不了那么多,捡了满满一大袋蔬菜。他突然想起来,年前买的米面是二十斤装。他来到米面油专柜,小袋米面没有了,只有五十斤装的。他拖起一袋五十斤大米。

张桐给林云打电话,让她喊上张达和王亚丽,来米禾超市门口。林云喊,让你去药店买口罩,你去超市干什么。张桐嚷,别废话,赶紧来超市。

他们来到米禾超市门口,林云看到地上的五十斤装大米,她惊叫起来,买大袋米干什么?难道你明天不去镇安?张桐说,你进超市看看,明天还能回镇安?林云真的进了超市,从超市出来,她喃喃自语,不至于这样吧——既然西安这样子了,明天大早我们就回镇安,乡下可能缺别的东西,但不会缺粮食。张桐告诉林云,他刚才听几个外乡人说,城南客运站已经停运。

林云赶紧找出城南客运站的电话,工作人员说明天没有去镇安的大巴。林云追问,后天呢?那头说,我也说不准,应该没有。林云一下子惊慌,看着张桐说,我们回不去镇安了,怎么办?张桐说,什么怎么办,就待在西安呗。

张达咨询西安客运站,去渭南的大巴车是否运行。王亚丽娘家在渭南,张达一家人每年正月初二,去渭南老丈人家拜年。张达对王亚丽说,我们去不了渭南。王亚丽叫了起来,不能去渭南,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张达没有回答王亚丽的问题,他进超市借了一辆推车,准备把大米推到张桐楼下。

4

他们不能上街,小区里也不能随便走,每天饭后能做的事就是打牌。张桐发现林云老是打错牌,他提醒了几次,林云恼火,把扑克牌扔在茶几上,说不玩了。林云不玩牌,他们只好玩三人纸牌。身旁的林云在手机上看新闻,嘴里不停地播报着武汉的疫情,更多的是陕西疫情,她的口吻焦虑。王亚丽也焦虑,不停地问林云,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张达说整个正月可能都去不了渭南,他安慰王亚丽,待哪儿都一样,回到渭南也是天天打牌。

张桐也不想玩纸牌了。他掏出手机看新闻,陕西确诊病例一百多例,其中西安最严重,七十例。

张桐看着张达说,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我们买的那点米面油还能撑几天?

张达说,别担心,车到山前自有路。

张桐说,车子已经到了山前。

张桐正月初一买的一大袋米还真是及时雨。张桐一家人饭量轻,不管是什么饭,一顿饭每人一碗。若是没有张达一家人每人每顿两碗饭,张桐买的米面油,三四个月没问题。一天晚上,林云躺在床上对张桐说,难怪他们都胖,他们待在我们家,其实就是三家人。

张桐说,我有什么办法,谁让他是我哥。

张桐也觉得张达有问题。张达身体不好,他应该动员王亚丽外出找工作,分担家庭负担,而不是任凭她整天打小麻将消磨时间,也不知道他动员了没有。林云曾经建议王亚丽学月嫂,王亚丽害怕学不会,不愿意去。林云认为王亚丽不想学月嫂,归根结底是张达没有上进心,王亚丽跟着懒惰。

张达打工的建筑工地停工,他们一家人干脆待在张桐家里。

正月初八早晨吃过饭,林云在客厅宣布,家里的肉蛋蔬菜统统没有了。张达说,新闻上说疫情防控期间,西安超市供应充足,老百姓不必担心。林云说,外面风声鹤唳,谁敢去超市买呀?张清雅在身旁接话,微信上说只要家里有一把米,宁可宅在家里也别出门。林云看着女儿,说,还好我们家有大米,熬大米粥没问题。

正月初九,张桐家熬了两顿大米粥,粥里放点盐。两家人就着一瓶老干妈,喝了两顿粥。第二天上午八点,张桐戴上口罩出门了。小区里空无一人,大门口几个戴红袖章的人晃悠着。张桐登记,量体温。红袖章告诉他,每家每两天,只许一个人去超市买菜。

一天晚上,林云睡觉的时候对张桐说,张达是个自私的人,他们一家人都自私。林云提到几年前卖张坪村老宅的事。当年在老家建水泥砖楼房主要是父亲和张达出资,张桐也出了三万元钱,卖老宅张桐有理由得到一部分房款。张桐知道张达在西安买房缺口大,就谦让了下,让张达先买房。张达不客气,拿了全部房款,一分钱也没给张桐。林云说,我们就不该可怜张达,到头来惯坏了他们。

张桐买菜回家,带着张达去社区办了出入证。张桐说疫情面前,男人应该冲在前面,他们负责外出买菜。张达说去超市买菜,刚好可以溜达溜达,整天待在房里,闷都闷坏了。张达去超市买回菜,林云扒拉着看,背后对张桐说,你哥买的菜,全是便宜的蔬菜。

张桐也觉得,他和张达虽是亲兄弟,但是他们之间的距离挺远。小时候,哥哥张达总是和大孩子一起玩,从不带上他。张桐上大学那几年,他们也就过年几天在一起。他们即使在一起,也没什么共同话题。父母去世后,他们兄弟因为过年在一起,喝酒、打牌、唠家常,距离才慢慢靠近。

5

正月十六,开学了。林云不能去学校给学生上课,张清雅和张晓楠也不能进教室听课。他们都要在家里上网课。林云给学生上网课,张清雅和张晓楠听老师在网上讲课。

张桐不能去公司上班,他承担起所有家务,让林云安心投入到网课教学中。网课对林云来说,还有好多东西要摸索。张桐做饭时试着指挥张达和王亚丽,他在厨房里喊烧一壶水,张达抢着接一壶水烧了。张桐喊剥蒜、洗菜。张达就推王亚丽进去,他说这些是细活,女人干的。

张桐家里唯一一台电脑,林云上网课用,俩孩子只好在手机上上网课。一天,张桐在手机上学会电视投屏。电视上上网课比手机上上网课好多了,看得清楚还不伤眼睛。

问题来了。张清雅和张晓楠,一个初一,一个初三,上网课的时间基本一致。张桐让女儿张清雅在电视上看网课。张晓楠用她妈的手机上网课。俩孩子上网课的时候,王亚丽手中没有手机,她可能因为寂寞,不停地在客厅转来转去。张清雅斜着眼睛看了几次王亚丽,终于说话了,婶婶,你能不能别在客厅里转悠,我要上课!王亚丽讪笑,去了外面的阳台。张达在手机上看电视剧声音大了,张清雅也让他不要影响她上课。张达也来到阳台,王亚丽凑过来,两人凑一起看电视剧,看了会儿王亚丽嫌没意思,又回到客厅转悠。

张桐陪在女儿身边,指导她学习。他看女儿上网课,不时做一些评价,哪个老师讲得好,哪个老师讲得不好。俩孩子接连上了三天网课,张晓楠嚷嚷着眼睛受不了,不想看手机了。张达建议让张晓楠和张清雅轮换在电视上看网课,理由是张晓楠马上面临中考。张桐没有答应,理由是张清雅近视比张晓楠厉害,眼睛需要保护。张桐还有个理由没说出来,张达租住房有电视,他们应该自己想想办法。

张桐和张达突然之间发生了矛盾。这之前,张桐对张达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似乎害怕大哥。相反张达对张桐说话,大大咧咧,大嗓门高声音。那天,张桐正在厨房做饭,需要剥蒜和洗菜。王亚丽坐在女儿身边,照看女儿上网课。张桐就喊张达,让他剥蒜和洗菜。张达不知道是听到了不想动,还是本就没有听到。张桐走出厨房,冲着正在玩手机的张达说,你身子也太沉了吧!

王亚丽赶紧起身,说张达身体不好,我来吧。

张桐没理王亚丽,依旧冲着张达说,整天抱着手机玩,再好的身体也会变成大窟窿!

张达梗着脖子,说,你看我不顺眼了!

张桐梗了梗脖子,没再说话,但是客厅气氛明显紧张起来。张清雅没有说话,张晓楠也没有说话,王亚丽想说话,张了张嘴,没有发出声来,但是她的脸色很难看。

林云在卧室上网课出来,检查张清雅的网课作业。她看著看着就生气了,责怪张清雅好几道题写错了。张清雅说没听清老师讲课,林云责备女儿为什么不用心。张清雅抬头,说,太吵了,我们客厅里太吵了!

林云看了看张达和王亚丽,又看了看张晓楠,长叹口气。

张达一家人在张桐家住了整整一个月。张桐忍受不了张达饭后卧沙发玩手机,他觉得张达还不如张晓楠,张晓楠每天还上网课,张达几乎就是废物,除了吃饭就是玩手机。

一天午饭后,张桐问张达租房的村子防疫情况,是不是和其他村子一样,体温正常就能回村。张达说咨询过房东,外出的租户一律不许返回。

张桐突然喊起来,怎么可能,我们小区凭出入证可以进出,你们村子为什么就不行!

客厅瞬间寂静。林云惊讶地看着张桐,张桐的脸涨得很红。

王亚丽脸色难看,盯着张达看了下,一把拽起张晓楠,说,我们回吧!张达跟着站起身。林云脸色慌乱了下,看着王亚丽,说没有公交车,你们怎么回去?王亚丽没说话。张达说,十几站路,走回去能要多长时间!

张桐站在门口,没有送他们下楼。

林云说,万一他们不能进村子呢?

张桐说,我就不相信了,大活人能让尿给憋死!

6

每年冬季或者春季,张桐总逃不脱一次重感冒。去年冬天忙忙碌碌,张桐没有感冒。一天夜里,张桐突然想起去年冬天没有感冒,他心里突突跳起来,若是这几天感冒,去医院真是恐怖的事情。

张达离开后的第三天,张桐宿命般的鼻塞、头痛、发烧了。他胡乱吃了几种感冒药,均不见好转。张桐对林云说,我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林云的脸一下子灰暗起来。张桐去了好多次超市,超市人多,接触多,空气又不流通。张桐想起来,一次他进超市捡拾蔬菜时摘下过口罩,直到在收银台前付款时才想起没戴口罩。他在手机上看到,一个人因为买菜途中的几分钟,感染了新冠病毒。他对林云说有次买菜忘了戴口罩,会不会是那次感染上的。林云满脸惊恐,建议张桐去医院。张桐喊起来,我死也不去医院。林云对张桐说,明天感冒再不好转,你只能去医院。

第二天清晨,张桐仍然头疼、鼻塞,体温很高。张桐脸色灰暗,林云的脸色也灰暗。张桐去医院,谁陪护他呢,万一感染了新冠病毒呢。林云哭了。

门铃响了。林云从猫眼看去,她回头对张桐说,张达来了。张桐沮丧地说,他怎么又来了?是一家人,还是一个人?林云说,张达一个人。

张达戴着口罩进来。张达听到张清雅给女儿张晓楠打电话,说老爸感冒发烧,害怕去医院。张达说,去年我患病初期,我以为是高血压,胡乱吃了降压药,后来去医院才知道是急性肾炎。张达去年住过医院,有经验,他准备陪张桐去医院。

张桐说,要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呢?

张达说,那就治病吧。赶紧点!

张达陪张桐去医院,离开时他对林云说,你们在家里也戴上口罩吧。

林云直是点头,鼻子酸得想哭。

责任编辑/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