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人论世的视角解读《老王》

2022-05-30何芳瑜

文学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散文教学杨绛

何芳瑜

内容摘要:散文一直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其题材广泛,抒情洒脱,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媒介,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散文格式自由,情感诚挚。解读散文最重要的就是看到字里行间中所展现的“我”,有效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拉近学生与“我”之间的距离,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交流的桥梁,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对其创作意向及其思想内涵有准确的认知,从而提高散文教学效益。

关键词:杨绛 《老王》 知人论世 散文教学

散文外延广泛,与其它文体相比较,散文在情感表达形式上有其独特性,其主体性与开放性能带给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不仅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还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悟到人文精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知人论世”本意为论述修身尚友之道,后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广泛使用,并逐渐衍变发展成一种文学作品教学的方法运用于中学语文课堂。“知人”是指在品读和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深刻了解作者的生平境遇、思想品质及写作用意等;“论世”即联结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大环境去解析作品内容。知人论世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与文本进行链接的媒介,固然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难以与作者重合,但是通过知人论世学生可以更加深度的解读文本,感受散文的魅力,培养思辨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知人:杨绛与老王

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出生在开明和睦的知识分子家庭,之后嫁给了文学家钱钟书先生,一直处于多种文化教育环境,她的思维方式既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也有“老京派”的传统思想。杨绛先生一生经历诸多波云诡谲的政治事件,例如“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等。《老王》中所描述的故事恰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当时杨绛一家被当做“反动派”受尽折辱,丈夫钱钟书先生被剃成“十字头”,自己被剃成“阴阳头”,不时被“戴高帽”挂牌游街进行批斗,她的妹妹不堪折磨心脏衰竭而亡,他的女婿含冤投缳自尽。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杨绛先生一家身陷囹圄,却还默默接济车夫老王:常坐老王的三轮车照顾他的生意;老王眼睛不好,女儿送老王大瓶的鱼肝油;丈夫钱钟书先生在载客三轮车被取缔后将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用三轮平板运送……《老王》这篇文章中虽然没有直言杨绛一家当时的情境与自己所受的苦难,但从其自嘲的“好欺负的主顾”,也能看出杨绛先生当时的日子并不好过。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杨绛先生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的人,经常“受罚”,实在算不得“幸运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她竭力关照更为贫苦的老王,按照常理来说已是仁至义尽,但她却在《老王》最后一句写下“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按照普通人的思维,在那种社会大环境下,杨绛先生自保尚且费劲,即使不对老王一家有过多的关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杨绛先生一家都对老王照顾有加,为何还会“常常感到心上不安”,多年后领悟到那是“愧怍”之情呢?这“愧怍”之情是从何而来呢?

《老王》这篇文章选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从生理年龄上来说,已经具备感动、感恩、同情等情感能力,懂得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情感与处境;从知识能力上来说,初一下学期的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一一学期的累积,拥有品读散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但是,初一学生毕竟从小学升初中不久,刚刚跨入少年时期,还没有完全脱离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理性思考能力十分有限,并且社会经历较少,人生阅历不足,对于年代久远的文革时期不甚了解。许多教师在讲解《老王》时,对于杨绛先生当时的处境要么闭口不谈,要么轻描淡写的带过,少不经事的青少年容易对身边的弱者产生同情式关怀,却难以上升到人道主义精神这一大的层面,不能深刻理解在那个特殊年代作者笔下“幸运的人”与“不幸者”的概念,无法感同身受完全领悟作者对老王的复杂情感。

二.论世:《老王》的写作背景

杨绛曾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杨绛的散文大多带有“自叙性”色彩,作者常常通过回忆老友旧事来表现其对世态人情和人生况味的深刻感受,并折射作者的崇高品格和温厚性情。①《老王》是杨绛于1984年所创作的一部追忆性作品,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主线,通过描写老王的人生经历,刻画出一个贫寒低贱却坚守善良本色、知恩图报的“老王”形象,抒发了杨绛对类似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同情与怜悯,以及自己作为“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写下这篇文章时已经73岁高龄,当时社会已经度过了那个动荡的时期,作者时隔多年追忆故人,带着理性重新审视当时的自己。《老王》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真诚、朴实、袒露的文字记录故人往事,通过回忆“我”与“老王”的往来反观社会生活,反省自我。老王的悲剧是时代的伤痕,老王的不幸是一个群体的不幸,而杨绛将自己视为“幸运的人”对老王这一类“不幸”的底层人民感到愧怍。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杨绛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来源于知识分子对于劳动者的“原罪”。杨绛作为知识分子世家,一家都出自名门望族,这种特殊的出身与经历使她在身份认同上与“五四运动”过后的知识分子一样存在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懂得用知识武装头脑,相较于工农阶级人民,有阶级优越感。另一方面,他们为自己的文化和经济地位感到不安,下意识把自己列入剥削者的行列。②尽管杨绛是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对待劳动者总是尽量地放低姿态,尊重工农阶级人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原罪”意识的影响,产生矛盾的心理。在《老王》中,杨绛尽量关照底层劳动人民老王,表现出对劳动者的亲近,但老王临终登门造访时杨绛先生对他恙体过于客观的描绘;将自己与老王的关系维持在金钱交易上等等又都流露出杨绛对老王的距离感。

二是杨绛与老王之间情感的不对等。从文章中可以了解到杨绛先生与老王的交集最开始只是主顾与车夫,杨绛先生为坐车解闷与老王说话,所以是“一路上说着闲话”。这时候老王说得多,而杨绛先生更多时候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去了解到老王的身世与经历。之后杨绛先生的女儿给老王“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治好了老王的夜盲症。杨绛夫妇散步时看到了老王进了“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杨绛先生与老王的聊天中主动问起那个地方是不是老王的家,从听为主的“闲话”变成相互对话的“闲聊”,言语中多了一些关心。正是因为这种关心,老王把杨绛一家看成亲人或者朋友,车费减半,搬冰比别家大,钱钟书先生生病坐车不肯收钱等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杨绛一家作为“反动派”,普通人都会敬而远之,而老王不在乎这些,仍旧关心着杨绛一家。在道德坍塌的年代,老王作为底层人民仍坚守著道德与良善,将杨绛一家当做亲友,这就能解释老王临终前拖着虚弱的身子去给杨绛送香油和鸡蛋这一事件。

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中《凿井记劳》中写到“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痰涕屎尿什么都有,可是把脚踩进污泥,和它亲近了,也就只觉得滑腻而不嫌脏,好比亲人得了传染病,就连传染病也不复嫌其恶,一并可亲。”③杨绛先生在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时,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的十分客观、详尽,“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一般人看到自己的亲人这副模样第一反应一定是先请进家门坐下再说话,不会让生病的亲人朋友在门口久站,还端详的如此详细。而杨绛先生此时“害怕得糊涂了”,甚至没有请老王进屋坐着喝口茶。她先是对老王的出现倍感惊讶,之后看到老王送来的香油和鸡蛋面露“强笑”,表示感谢后立马进屋拿钱,老王滞笨地转身要走,她忙去给老王开门,从杨绛先生这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她想让老王赶快离开。由此可见,杨绛先生并没有把老王当作是亲人或者好友,她与老王之间保持着主顾与车夫的距离,老王对杨绛先生的感情与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感情是不平等的,这就是杨绛先生多年后回想起来深感“愧怍”并写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三.知人论世:解读《老王》的必要角度

由于考试导向,教师对于散文的阅读教学较为功利,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倾向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语文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许多散文教学案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简单划分为掌握字词、学习写作手法、梳理行文思路、品味作者语言、分析作品主题思想等等。这样的教学目标适用于任何一篇课文,属于“万金油”目标,既没有结合课文实际内容,也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对文章没有整体性的阅读,无法领悟到作者的思想与情怀,缺乏真实的阅读体验。如果散文教学仅仅关注于分析文章的语言与写作技巧,对作者的个人经历,对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不加以了解,就难以领悟到作者抒写真挚情感的散文魅力。散文教学中忽视散文的文体特征,凭仗教师个人的经验或照搬他人的套路选定教学内容,没有历经对文章的反复钻研与剖析,在教学过程中将散文与其它文学体裁的文章混为一谈,将散文教学模式化,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就仅仅是机械式的接受学习,而非主动式的情感体验。

《老王》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该单元的课文都围绕底层“小人物”展开,通过展示不完美的“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引导学生向善、务实、求美。教材编者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价值熏陶,在学生感受文章意蕴,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人生的不完美与时代的不完美,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在解读《老王》时倾向于以“老王”的人物形象为教学中心,将对“老王”的分析视作是主要目标,从文本各个细节探讨老王的形象以及“我”的情感态度。这样就容易将这篇散文混淆为小说,文章目的从通过散文表达“我”的情感转变为描写与讴歌“老王”的个人形象,将文章的重点定义为颂扬老王所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变他们的善良本性”,既缩窄了文章的内涵,也违背了作者的初衷。

梁实秋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散文的根本在于“背后站着一个人”,站着一个真实、 自由、有赤子之心的人。散文形散而神聚,取材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因此散文的解读不同于其它文体,不能专注于分析文体构成要素,而应当回归作品本身,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属于作者自身的独特感悟、经验和情感。散文教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散文形散但情聚,作者本人的情感体验表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散文教学应以“情”字为探究性学习的主题,围绕作者的情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读文本细节,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读者与作者与文本的三维对话,最大限度地施展散文的教学价值。杨绛对“十年动荡”的情感表述素来隐忍而节制,在《老王》中,她不写当时社会风尚的狂乱,只描述老王的质朴与良善。为何时隔多年老王包鸡蛋用的布的样式杨绛还能记得清清楚楚?在时代的疯狂过后,杨绛沉下心开始反思时,让她心上不安,深感愧怍的无疑是老王身上历经苦难却不曾改变的良善, 让她看到了底层劳动人民身上知恩图报的品格与质朴的道德情怀。更值得注意的是,透过老王个人,杨绛发觉了这种品格对道德沦丧的社会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杨绛的“愧怍”不仅是对自身道德的一种批判,同时也是对当下社会道德状况的忧虑,而正是杨绛的这种“愧怍”使其具有了高尚的人格魅力。文章中对老王的同情与悲悯,只是文字浅表层次的展现,她勇敢地自我反省,深刻地谴责自己的行为言辞,对自己的不宽容,对心灵深处的拷问,都在无声地向世人宣告,在良心和理智都极度缺乏的时代,社会的最底层,还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道德和善良。

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文中所包含的專属于作者个人的独特感受,其“写实性”与“自述性”是散文解读不容忽视的地方。散文形散而情聚,不崇尚虚构,文章的写作形式与表达方式潇洒随意,不拘小节,而作者个人品行与思想性情却散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是散文的骨干部分。散文最重要的便是文本中蕴含“我”,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我们不单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样写的,也要知道文章为何这样写,何事使它变成这样。换句话说,在散文学习中我们不可以完全抛开作者的情感,忽视作者的存在。

“知人论世”可以促使学生充分认知作者的创作用意、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而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领悟作品文字背后的深意,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钥匙。诚如孟子所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正因为“知人”与“论世”,我们才能用己意推想作者之心,才能通过作者的笔墨迅速感知到不同时空的文学作品魅力,达到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的共鸣。“知人论世”是阅读和理解散文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需要我们自觉、灵活、有效地加以应用,为解读与鉴赏散文文本精髓提供最大可能性,最终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金戈,李文忠.文本解读的智慧[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39-49.

[2]胡根林.知人论世:散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支架[J].中学语文教学,2018(09):30-37.

[3]张媛.《老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8(07):66-68.

[4]方相成.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构建——以《老王》为例[J].语文建设,2017(04):31-34.

[5]王旭明,唐庆蓉.《老王》教学实录[J].语文建设,2016(31):10-18.

[6]张晓霞.散文阅读教学中的“知人论世”和“回归文本”[J].语文知识,2016(15):64-65.

[7]汪洋.关于《老王》阅读难点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6(08):53-55.

[8]李金云.例谈散文教学内容的误区[J].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28):12-14.

[9]张卫中.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J].语文建设,2011(01):54-57.

[10]朱湘渝.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原罪”意识——从不同历史阶段进行梳理[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100-102.

注 释

①李金云.例谈散文教学内容的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2011(28):12-14.

②张卫中.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J].语文建设,2011(01):54-57.

③张颖.杨绛、汪曾祺散文合论[J].当代作家评论,2021(05):147-155.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散文教学杨绛
选择
选择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知人吟咏悟人生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杨绛老人的减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