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标题作文的导写与建构
2022-05-30梁惠琳蒋平
梁惠琳 蒋平
【文题呈现】
请以“屏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得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
【文题分析】
标题作文的命题遵循“鸟笼子原则”,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本题在标题、文体及其他方面都做了限制。其中最要紧的两点:一是标题,“屏蔽”;二是文体,记叙文。另外是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屏蔽”规定了写作的内容。首先,理解“屏蔽”这一词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基本义为“遮蔽,阻挡”“屏障”“阻断媒介信息(或信号屏蔽)”“隔离,封闭”。由此而产生的引申义或比喻义,为“拒绝”“自我封闭”“排斥”等。在该文题中,“屏蔽”用作名词或动词进行立意都是切题的,由此,推演出文题的立意方向。
1.屏蔽与自我生命的成长
《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将自己“囿于地坛”之中,屏蔽了喧嚣的世俗世界而进入另一个世界,获得了启悟。
在自我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屏蔽消极的因素、负面的影响,屏蔽干扰,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
2.屏蔽与家庭或学校的生活
师长屏蔽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等,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以后孩子也会主动屏蔽一些坏的、不好的因素。
3.屏蔽与社会的生活
“抗疫阻击战”中的“屏蔽”与“隔离”,写“隔离”这种特别的屏蔽,突出其积极作用。
4.屏蔽与家国,屏蔽与文明
我国古代乡村社会的隔离与封闭,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处于与外界屏蔽状态的文化现象。还有对文明的封闭,故步自封现象,对外来文明的拒绝等方面的反思。
总之,只要能从“屏蔽”这一词语的含义引申出来,进行文本建构,均属切合题意。
文体要求写成记叙文。记叙文,其实准确一点说是叙述类文体,它应当包括非虚构类的记叙文、记叙性通讯、微型的报告文学、记叙类散文等,也可以是虚构类的微型小说。可以用文学的手法、文学性的语言来表达,让人物生动形象,具有场景感。避免写低幼化、庸俗化、负面化及校园早恋之类的题材,不得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
佳作1
屏蔽
◎周家宜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高级中学高一(3)班
太婆来到了我们家。
天气说不出地好,阳光热情地洒在地上,洒在每个人的脑袋上,却唯独没有照到太婆身上!
太婆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听说还挺严重的,爷爷担心太婆一个人在乡下有什么意外,就和父母商量着接过来一起住。
于是我便在某一天的放学,突然见到了这位素未谋面的老人。
我有点怕太婆,因为她的眼里没有生气,因年龄增长而略显混沌的眼珠几乎不转,直愣愣地盯着一个方向看,就像一个木偶。她不说话,也不动,只是一个人坐在楼梯口的那把椅子上,默默地坐着,仿佛屏蔽了外界的所有。
母亲把我拉到太婆面前,让我听她讲话,我惊恐地挣开母亲的手,逃回自己的房间。
我无法对这个与我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有亲近之感。
但是很怪,仿佛我选择了“先发制人”,我会在每天上楼下楼时背着家长冲太婆做鬼脸,或者很快地踢一脚她所坐的竹椅,竹椅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就如太婆心里的悲伤,而我只是既得意又害怕地跑上楼,似乎自己是古时“劫富济贫”的侠盗一般。
而太婆只是用她那浑浊的眼神目送着我“逃开”。
因为太婆对外界的屏蔽,她对外界的一切都没有反应,就连爷爷和他讲话也没有反应。
因果报应。当我被爷爷拎到太婆面前时我已经吓呆了,记忆中爷爷从没那么生气过。我泪水一下子涌出了眼眶,是害怕,是不服,是怨恨,是小孩子的不解与委屈:明明太婆对一切事物都没有反应,那我做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努力抹干眼泪,愤怒地盯着爷爷的脸。这一瞬间,我感到爷爷那张脸上充满的是悲伤、是自责、是对后辈的关心与无奈。我愣住了,我从不知道:原来,太婆并不是失去了对外界的一切感受,是因为生病,而被迫屏蔽了对事物的感受,但她的心、她那浑浊的眼,却可以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心与恶意。原来她从未将自己的心屏蔽!
我号啕大哭,这次,是内疚的泪。
太婆也在落泪,那是太婆未被屏蔽的双眼对我的原谅。
本文运用文学形象诠释了“屏蔽”的题旨,内容上切合题意。“我”对生病的老人的“嫌弃”“排斥”,这是一种“屏蔽”;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的“屏蔽性”的生存状态,又是另一种“屏蔽”。这两者叠加在一起构成情节,使内容丰富,避免了单一化。艺术手法上,运用倒叙、插叙来写事件,使叙述清楚,有条不紊。运思巧妙,文思缜密,伏笔、铺垫等技巧的运用显得自然。细节、神态、心理描写生动,且能贴着人物的心来写。在叙述之中又夹杂着精要的议论,深化题旨,有利于抒情。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充满了张力。可评为一类文,36分。 (蒋 平)
佳作2
屏蔽
◎边子宸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高级中学高一(5)班
金桂飘香时节,落英缤纷,桂香如渺远的歌声,弥漫开,荡在晚风之中。青苔慵懒地趴在时代悠远的石阶之上,品味着静谧的时光。
我静静地坐在石凳上,石桌上摆着一杯香茗,我却无心去品,只是眼睛紧盯着手机屏幕,沉浸于网络小说之中。紧张刺激的情节紧扣我的心弦,我划动着屏幕,全然没有注意到奶奶已经走到身边。
“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奶奶慈祥地笑着。“随便!”正到紧张关头,突如其来的打搅让我着实有些不爽,但还是回了话。“要不就做桂花糕吧!”奶奶笑盈盈地望着金灿灿的桂花。“行行行。”我赶忙答应,转过身继续沉浸于小说的世界。
一章阅读完,我伸了一个懒腰,起身准备拿点东西吃,却见奶奶边洗桂花边嘟囔着:“那个发光的小方块真的有那么好吗?”
窗外的桂花树再次映入眼帘,记忆浮上心头。
小时候,最喜爱与奶奶一同做桂花糕,看奶奶端着小盆,轻敲树干,接下纷纷洒落的桂花。奶奶无意间瞟到我迫切期待的眼神,便会摸摸我的脑袋笑着说:“你个小馋虫!”于是我便跟着奶奶来到厨房,看奶奶清洗桂花,并细细地碾成粉末,再揉进粉团,熟练地揉块、切块,放进蒸笼,待熟取出,桂香顿时溢满小小的厨房。奶奶拿起最好看的、点缀着零星桂花的一块,略微吹凉,便递与我,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咬下,顿时桂花的清甜与米粉的醇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刺激着我的味蕾。而奶奶站在一旁看着我吃下一块又一块,满足地笑了。
抑或是炎热的夏季,奶奶会抱着年幼的我,坐在桂花树下,一边轻柔地给我讲各种故事,一边给我扇风。在轻柔的话语声与清凉的风中,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晚风吹回我的思绪,现如今,我却为了一个发光的“小方块”,将奶奶屏蔽在外,只顾看那些没有意义的小说,而将真正爱我的人排斥在外,我到底在做什么!
悔不当初,我起身,奔进厨房。奶奶正在揉面,她的体力已经不及当初,揉几下便要“呼哧呼哧”地喘气;她的发丝又添了几缕银白。我上前说道:“奶奶,让我来,你先休息一下吧!”
奶奶一脸错愕,随即转为惊喜:“好。”她笑着,笑中似乎带着桂花的清香。
我決绝地按下那解除屏蔽的键,与此同时,收获着满满的桂花般香甜的亲情与无尽的喜悦。
文章叙述了“我”沉溺网络小说,而将奶奶排斥在外的经历,写出了对自己这种行为的省察和获得的生命成长,完全切题。
在语言表达上,运用对比、伏笔等手法,穿插心理活动的描写,使行为自然贴切,使情节真切动人。运用景物描写、人物语言与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让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语言流畅,笔触细腻。可打36分。 (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