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图形结构与视觉形态探析

2022-05-30许慧文

艺术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结构

摘要:汉字图形作为视觉的形象语言重新定义与诠释汉字,在发展中不仅得益于象形文字表形的图像特征,而且具有汉字本身表意的文本和注音的声音特点。汉字图形设计实现了汉字形、音、义基本结构的统一,具有视觉图像与视觉文本相互建构的新的特质。汉字图形传播方式离不开现代视觉语言形式的多样性与传播形态的多元化,其中视觉文本、技术、载体赋予汉字图形更多的艺术特质与表现价值。基于此,文章对汉字图形的基本结构与视觉形态展开探析。

关键词:汉字图形;结构;视觉形态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0-0-03

1 汉字图形的基本结构

汉字图形是一个“多模态”的载体,由汉语字形与图像两种视觉符号构成,这种语言形态的双重性源自汉字产生之初拟物象形的造字传统。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根据结构特点归纳为“六书”,其中,汉字造字中形与音、义之间的多重关系,构成了汉字艺术的万象,同时也为汉字图形设计提供了更多思路。

1.1 形、义、象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语言”是文本的语“音”描述,以语音为载体表现出来;“图像”是语言的视觉文本形态,“形”是图像的符号,以造型的载体和形式技巧表现;“意涵”是语言与图像传播的最终目的,通过形和音传递,且形、义、音都有自身表述的“象”,这三者的“象”一同构成汉字中的“意象”。

“象”首先是汉字的基本特征,其运用抽象符号将事物的本质特性展现出来,换句话说,汉字图形中的“象”是对设计对象的本真进行简化与抽象化处理的形式。其次,“象”表现主体对事物的理解和本身的意志,传递出一种具有更大格局与丰富内蕴的精神意涵。因此,可以说“象”涵盖了“形”“义”,三者的关系对现代汉字图形的创造和生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多方面的交叉、结合,创造存在诸多变化的图形。这种文即图、图说文、图文互意的语义互补形式,可增强信息设计交流传播的准确性。

1.2 形义结构要素

1.2.1 形的塑造与提取

汉字艺术的形态特征是在万事万物发展规律中提取与塑造的形式状态。形态可细分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两种,具象形态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态的描摹,核心包含两大类:一是自然图形,二是人为图形。在相关形义方面的设计理念中,该部分属于形态的基础性设计元素。自然图形中的形以自身构建而成的美感作为基础,遵守自然规则。比如在自然界中,植物形态表现出的重复、渐变、放射等形式或从动物花纹中提取出的伪装图案与醒目图案。人为图案即借助自然界规律完成的象征符号,具有象征与指示的效果,可提升形态内涵与信息传递效率。抽象形态则是运用造型媒介和语言手法塑造与提取具象形态,是高度简化、加工、抽离的表现,相较具象形态融入了更多情感感知,这种表现方式在汉字图形设计中是“形”的造型艺术的呈现。

“形”的塑造与提取促进了事物信息传递、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互通。“形”提取转化的关键便是妥善处理相关的汉字构造、形体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关系变动,分清主次。对形在视觉方面的构建,一般会随着主次关系的变动出现不同的核心,进而展现出不同的样子,不同形态会使受众对原有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对事物原本状态的提炼,是将事物本质特性提取出来,从而正确表达主观意识。

1.2.2 意的创造传播

《辞海》一书内提到的“意”,有“意思、意味”等解释,即表达情感与思想。从设计学的角度讲,汉字之“意”既是设计师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结合而成的情怀兴趣,在自然与精神间重视自然形成的统一情况,还是受众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意识形态。这种情怀兴趣是指在设计中,设计师基于设计主题,凭借个人审美意向对自然生活、实践生产中的实际物象进行加工,提炼物象的典型形态,赋予设计作品情感精神意义。受众审美则是在设计之后,受众通过自身经验感知设计作品传递的信息、含义,是参考大众想象加工而成的生活生产领域的理念感情以及详细处境。

汉字图形的“意”源自对设计对象的整体把握,也是在视觉感知和审美方面的意识传达。“意”的创造,是人和自然的交流渠道,是设计师、受众对情调、意境与秩序等建立的系统认知,也是关于情感体验的审美认知。“意”不仅体现出设计成果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也有利于打破不同地区、语言的交流限制,以正确传递作品的意义。

1.2.3 形与意的融合与创造

汉字图形设计中“形”与“意”的融合与创造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设计思维的引导下对传统汉字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根据“意”的特点,以现代思想为基础,对传统汉字配合图形符号的融合,进行相应的创造与表现,后续则以直接传递的形式运用图形化汉字笔画构成对应的字形,进而表达“意”,其不会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产生相关的影响,而且将具有特殊含义的图形与汉字有机融合形成艺术文字图形,比如通过与笔画的结合、变形、组合、拆分、重构、添加等多种形式语言和装饰手法,构建全新的“形”。

第二个层面是由“形”启发“意”,即受众观看“形”后,有所思、有所想,在艺术创作中,每个笔画的变化均能对字体观感及意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笔画的一张一弛显现出自然万物的韵律节奏之美。汉字图形设计构形,使用间接传达、减弱字形的方法,可以充分突出“意”的存在。

“形”与“意”的融合为汉字图形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用现代美学观念来阐释汉字图形的理念,不仅充实了汉字图形设计“形”与“意”美学相关领域概念的内涵,而且创造了独特的意境、风格和表现手法。

2 视觉形态

汉字图形的“形意”融合给汉字视觉设计带来了无限可能,其视觉文本在以图像与文字为主导的基础上,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与创新,具体表现在文本结构形态、制作方式及传播媒介上。通过不断推动视觉表述方式、复合媒体形态的发展,更好地创作多感官、综合性的汉字图形艺术。

2.1 文本形态

视觉文本形态是汉字信息传播的基础。视觉文本重视的是文本表现的视觉因素,包含各种视觉、文字符号组建而成的概念传输构造,其整体有两大类别:纯文本,即单纯依靠视觉符号(类似于单纯的图像)和文字符号所构成的文本(类似于单纯的文字文本);复合文本,即由视觉符号与文字符号组成的文本(图像与文字等综合构建的传播文本)[1]。

汉字演变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由纯文本向复合文本的转型,其独特结构和形态使其文字功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汉字形态的更替变化是从单一字体的文字记述的视觉文本,到具有装饰性、形象化的视觉图像文本的转换,它既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传递了不同的形式意味。

汉字图形的形态有外在形态、内在含义的统一特征。唐兰曾经指出,“文字最初源自图画,最开始诞生的文字就是能够阅读的图画”[2]。汉字与绘画同源,即汉字视觉研究的标志性文本形态就是图像[3]。

表现在视觉形态上,主要是由字形与图形两种视觉符号元素编排与构成,这种独特形态改变了汉字原有的结构、组织以及外部形状,也打破了汉字固有的视觉认知习惯,形成形象性与装饰性新文字形态。

一个汉字,可以在文本基础内容上进行视觉形象的设计添加,在表现形式和形态方面,包含形状、空间及色彩、材质、肌理等可感知的文字形态要素。为了将图形与文字更好地结合,可以对汉字笔画形态、部件或间架结构进行装饰化或形象化处理,以便更好地传达视觉语言。

2.2 技术形态

汉字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不同时期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变换,不管是在书写工具、书写材料还是在书写方式上,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同形体的汉字凭借技术媒介的改变具有不同的形式、意义和效果。

汉字视觉传播形态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即印刷术的诞生,让文字与图片等相关信息的传输更加方便快捷;其二即电子技术的进步,方便了动态信息的传输;其三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能够应用数字技术将文字、声音等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形成有机互联的传输体系,进入多媒体时代。

一直以来,经过千年传承的汉字图形都是靠手工技术生产的,以竹简、绢帛、笔墨纸砚为媒材工具,区别于工具制作的精密与规则之美[4],创作的书法作品充满随性与灵动。随着笔墨工具一起发展的还有工艺与版刻印刷技术,其中工艺文化包括各类器物、建筑中的装饰汉字与汉字图形,其使汉字传播变得更为多元与有趣,而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技术的诞生,则促使汉字走向规范化。

现代汉字与图形的承载方式,从以往的纸媒与屏幕显示的靜态汉字的二维形式展现,发展到在立体秩序和空间秩序中的三维空间中,突破了传统表现形式的局限。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屏幕取代了纸媒,键盘取代了笔墨,比如应用图形处理软件PS、AI、C4D等,模拟汉字造型、材料、质感;使用Premiere等动态图形软件,模拟运动规律,如通过添加火焰等特效模拟某种自然现象,增强动态性,或是对图形元素采用旋转、缩放、位置变动等处理手段,使汉字图形更具节奏感和动感。

在三维空间中,运用石头、原木、冰雪等真实材料,相较于二维平面,三维空间互动性更强,如《山水木》概念汉字座具设计,利用木条的转折与遮挡关系塑造字形;也可以利用空间中的光影表达文字造型,如《站》空间汉字设计者利用木块与光照下形成的影子展现文字造型。

2.3 传播形态

视觉传播和语言文字等信息的传播相呼应,能够归属到同一领域,但在文本生成、传播载体等领域却有不同的效果。在对视觉传播与传播力的理解信息化浪潮下,视觉传播已经从艺术设计领域走向大众传播领域,其传播形式从以往单调的文字演变成图文融合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影响力。随着科技发展,相关领域的技术逐渐完善,进入多媒体视觉资源一同发展的多元化传输时期。

汉字作为社会性书写记录的信息传播工具,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具有多模态的传播形态与方式。汉字形态以书画、雕塑、建筑、装饰品或数字影像等方式在不同环境中进行媒介传播。

汉字图形最初的视觉模态,展现于各类汉字绘画,如赵孟頫创作的《水村图》被视为书画的典范,实现了绘画与书法的深度融合。还有以图案装饰纹样为特征的鸟虫书及蝌蚪书、九叠篆等字形传播形态[5]。

传统汉字图形还能够加工为版画、设计工艺品,进而实现更好的流通,将汉字融入民间工艺的创作,如剪纸、虎头帽、扎染等民间工艺装饰形式中。

现代汉字图形的传承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了现代构成设计、抽象绘画以及媒体装置等艺术传播形式。比如以雕塑、水墨语言进行传播,水墨元素源自中国画,但与中国画有很大的差异,是一种新的画作形式,凭借材料变动等方式进行创作。

目前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电子技术和设计软件的革新对汉字图形传播形态产生巨大影响。对跨媒介环境下的汉字图形传播而言,微博、微信、QQ、抖音等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传播力、较快的传播速度、较广的传播范围。如动态广告、汉字表情包等,可以更好地诠释和传递信息,设计人员能够运用视觉信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实现信息发布,如较多运用在网页设计、电子杂志设计中,将静态的二维画面转化为动态三维画面。

因此,汉字图形的传播形式具有多样性、创新性。视觉传播不但能够传递视觉信息,还能探寻、生产信息。传播人应当运用合适的形式,不仅要让受众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让受众对获取的信息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3 结语

汉字图形的形、义、象三位一体的基本结构赋予了汉字图形“象”,应归纳提炼出汉字图形的设计思维,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设计创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以启发更多新的汉字设计表现手法。汉字图形语言的表达有赖于笔画的造型、多样化的结构与组织所建构的视觉意义形态,其中文本形态、技术形态、传播形态构成了汉字图形发展的要素,文本形态是汉字图形的基础构成,技术形态是汉字图形信息承载、制作与传播的中介,传播形态是汉字图形最终呈现的视觉形式,三者的结合成就了现代汉字图形创作,并为汉字图形的艺术语言形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 朱永明.新媒体时代视觉文本形态与传播[J].艺术科技,2017,30(8):4-5,24.

[2] 苏新春.汉字文化引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44.

[3] 刘涛.何为视觉修辞:图像议题研究的视觉修辞学范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6):4.

[4] 朱永明.传统汉字图像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5] 王秀金.探析赵孟頫“书画同源”思想[J].美与时代,2021(12):12-13.

作者简介:许慧文(1997—),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汉文字图形语言。

猜你喜欢

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300Mvar空冷隐极同步调相机结构特点
一种特殊的“总提而分承”同位结构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
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建
半夹心结构含1,2-二硒碳硼烷的多核Co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基于BIM的结构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