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时性”与“无限性”的诗意体现

2022-05-30任彤

艺术科技 2022年10期

摘要:文章以李萌的《远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哲学、美学和音乐学等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从主题动机和改革乐器如何塑造出作品的“现时性”,以及多维曲式结构和创作手法如何彰显作品的“无限性”两方面,分析《远行》的音乐语言及诗意空间。

关键词:《远行》;多声弦制筝;现时性;无限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0-0-03

0 引言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的背景下,国内一批优秀的创作者开始将研究目光放在本民族上,中国乐坛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这些作品增强了人们对集体身份、社会身份、个体身份和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其中《远行》就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首作品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于2013年首届“翰雅杯”中国古筝艺术节演奏邀请赛委约而作,后经过多次修改,有了西洋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和钢琴的不同协奏版本。此曲蕴含着人对世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不断突破与超越自我边界和设防,这便是“远行”的意义。

1 传统元素塑造《远行》的“现时性”

一首乐曲,或一件艺术品,若在重演、展示的过程中落入窠臼,将会失去被人持续喜爱和欣赏的恒久动力。而当音乐作品或艺术品能显示出无限的关联,“人人感同身受的同时,又能随着时代的不同、欣赏者的不同甚至表演者本人的不同而不断更新自身、超越自身的东西,这叫作艺术的‘现时性”[1]。

当代涌现出很多以中国传统元素为主题动机的优秀作品,如汲取了京韻大鼓经典之作《丑末寅初》为素材创作的筝乐作品《晨兴》;以民歌和京剧素材为创作灵感的管乐队作品《龙韵》;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东方文学、书画的观念进行高度融合的室内乐作品《花开的声音》等。这些作品都以中国传统元素为营养基底,以西方现代作曲手法为加持,从而增强了乐曲超越有限、扩充本原的内在动力,也可谓是音乐作品“现时性”的表现手段之一。

1.1 主题动机来源的“现时性”

《远行》的主题动机来源于粤乐《饿马摇铃》。粤乐的发展源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发源较晚的新兴乐种。但其独特的文化属性,赋予了这个乐种在音乐性质上最为开放、最能兼容外来的音乐特性。粤乐不但吸收了全国各地的民间音乐素材和戏曲的精华,还兼收了西方音乐的技巧与风格,是一种囊括中西方音乐之精粹,亦雅又俗,既善于变化与发展,又根植于广东地区风格的乐种。“马在广东民俗中,被视为吉祥物。《饿马摇铃》就是描写一匹活力充沛、吃苦耐劳的饿马的各种动态和摇动作响的马铃声。《饿马摇铃》这首乐曲结构紧凑、独创新意,用乙凡调的音调和独特的节奏,把马疲劳呼啸又争持向前的姿态描绘得十分生动。”[2]

“调式功能体系是传统和声结构的支柱,其理论与实践在我国音乐教学及创作中处于主导地位。”[3]主体创作和演奏时,改变乐曲主题来源素材的调式,是音乐作品表现“现时性”的手段之一。《饿马摇铃》一般以C调记谱演奏,如饶宁新先生的演奏谱。而在《远行》中,由于音高效果的变化和乐曲整体调式设计安排的需要,采取了将主题动机移高五度,以G调弹奏。

从听觉与创作的角度来说,高五度的演奏使主题在听觉上产生了更加鲜活明亮的音响效果。同时,古罗马早期唯实论代表奥古斯丁曾提出,“鸣声在外的言乃是明亮于内的言的符号”[4]。乐曲调性作为创作者显现其音乐语境与个性的途径之一,独特的音乐语言揭示了创作者隐蔽的不在场世界,也使音乐最后呈现出的音响效果更加贴合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1.2 性格对峙的同源主题

《远行》汲取了粤乐润饰旋律“加花”的发展方式,核心乐思采用了双主题对峙发展。两个主题均来自《饿马摇铃》,主题一(见图1)按传统方式发展,主题二(见图2)则用现代风格来演绎。两个主题不断碰撞、渐行渐远,最后又融合展开。

双主题在乐曲第一次出现时,就已经在乐曲编配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钢琴声部在主题二乐句结束处以降三级九和弦的方式第一次出现。在首次发展时,双主题同时采用了移低八度的方式。主题一在旋律进行上没有变化,而主题二在旋律发展上除了采用粤乐古筝演奏传统的“加花”方式,将四字母改作六字母以外,还在结尾处加入了煞弦的现代创作手法。

1.3 改革器乐与传统乐曲的对撞

《远行》这首作品是李萌为多声弦制筝而作。多声弦制筝,简称多声筝(见图3),是由李萌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于2005年共同研发制作。正如李萌在其《多声弦制古筝的特色与文化优势》一文中所提到,“多声弦制筝既能演奏传统五声弦制乐曲,又能弹奏七声弦制的作品,还可以弹奏五声弦制多声的多调式及无调性音乐,因此而得名为多声筝”[5]。

多声弦制筝与普通筝琴体的长度基本一致,形制上采用组合琴体,其开放的系统可根据不同的乐曲需求来定弦。在琴体不加大的前提下,两侧筝互用共鸣箱,拓展了筝这件传统民族乐器音色与演奏张力的可能性与边界。

古筝传统流派作品一般采用五声弦制筝弹奏。而在《远行》中,李萌首次将传统流派作品元素运用到多声弦制筝的创作与演奏中。在乐曲A段第一次出现的《饿马摇铃》主题动机中,正是在多声弦制筝的左筝声部弹奏的。

笔者认为,传统流派作品元素与多声弦制筝的组合,在创作者和表演者对传统乐曲的解读与演绎以及观众对古筝这件传统乐器的认知等方面,都是一种突破。而这种勇于挑战常规,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尝试,正契合了音乐作品“现时性”的要求。

2 多维结构彰显“远行”的“无限性”

哲学中的“无限观”包含两种,即“想象的无限”与“思维的无限”。斯宾诺莎在区分“想象的无限者”与“思维的无限者”时提出,“数学上的无穷系列就是一种‘想象的无限者……而‘思维的无限者是绝对无限的、无上圆满的、唯一的‘实体,这种无限者之外绝无其他任何东西限制它,它是唯一的、最高的自由因”[1]。

在音乐作品中,可将乐曲构成要素,如和声、曲式结构、配器等实际的在场者归属为音乐中“想象的无限者”;而音乐中隐蔽的不在场者,如创作者的思维逻辑、作品的音响形象、乐音的音色等归属为音乐中“思维的无限者”。一首音乐作品是由无数个在场与不在场的点汇合交叉构成的。剖析音乐作品的角度从“想象的无限者”到“思维的无限者”,从音乐的在场者到不在场者,是解构作品由隐蔽到显现,是彰显其“无限性”的过程。

2.1 开放性结尾的“无限性”

《遠行》共由11个部分组成,突破了古筝作品“引子”“慢板”“快板”“尾声”传统的曲式结构。值得说明的是,在尾声L段处再现的核心乐思,相较于引子A段中的主题动机来说并不完整。乐句的结尾发展采取了非常规的演奏技法弹奏,在结构上没有全封闭终止而采用了开放终止。

这种留白式的开放性结尾,契合了中国古典美学观中的“虚实之妙”。“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6]在这虚实相生的尾声中,随着钢琴最后的和弦猛烈的撞击声缓缓游荡飘散,《远行》在思维的国度里给予了演奏者和欣赏者无限想象的诗意空间。

2.2 民族音乐借鉴发展的“无限性”

“我国作曲家对国外近现代作曲手法的借鉴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世纪30—40年代,马思聪、冼星海、谭小麟、丁善德等的部分作品,就已经显露出这种动态的某些端倪。”[3]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潮音乐”创作观念的产生,谭盾、周龙、叶小纲等青年作曲家便开始在民族乐队创作方面进行探索,寻找某些超越传统的新技法和新语汇,使民族器乐的发展获得了崭新的表现力。

直到近现代,作曲家们依旧保持着对新音乐观念的探索以及对20世纪以来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浓厚的兴趣,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了对国外近现代作曲技法融汇性的吸收与运用。

作为中国近现代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之一,《远行》对国外近现代作曲手法借鉴发展的“无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手段:融汇性地吸收与运用国外近现代作曲技法。一是音列组合形式。音列组合形式即音阶形态,是形成音乐作品风格的基本因素之一。《远行》的弦制和音列组合形式因改革乐器——多声弦制筝的特点,从数量和调式上都不同于古筝传统的定弦方式(见图4)。多声弦制筝以45根弦(多声左筝20根,右筝25根)在数量上超越了古筝传统的二十一弦制筝,独特的器乐弦制形式拓宽了古筝演绎的音乐空间。而在音列组合形式上,多声左筝采取了三组八度周期性传统五声音阶定弦的形式,右筝则借鉴了现代作曲技法中人工调式的手法,为乐曲在现代音响空间的构建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二是新音色的挖掘。李萌在《远行》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演奏技法,如双手抓紧琴弦使用义甲摩擦发出声音、在岳山右侧刮奏等新的音响效果,挖掘了古筝在音色表现上的张力。

第二,写作风格:对人的精神在较高审美层次上的探索与追求。李萌在创作《远行》时曾提到,这首乐曲包含着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探索。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走出去,突破社会与自我限定的框架与牢笼,即使艰难险阻,但有挣扎,有反叛,还有“八面风吹不动天边月”的坚定,这便是“远行”的无限意义。

3 结语

文章从同源且性格对峙的粤乐《饿马摇铃》发展而来的主题动机和改革乐器多声弦制筝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何在《远行》中塑造出作品历久弥新的“现时性”音乐形象,并从曲式结构与作曲技法入手,多维解构了作品想象与思维的“无限性”空间。李萌的《远行》作为中国近现代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之一,其音乐根基依托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充分汲取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养分。“不仅仅为当代,也为将来”,李萌的艺术观念处于民族器乐发展的最前沿,她的音乐将会不断突破并超越当代音乐审美的追求形式。

参考文献:

[1] 张世英.哲学导论[M]. 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1.

[2] 李萌.广东客家粤乐筝曲集:饶宁新先生古筝演奏艺术及乐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100.

[3] 王安国.我国音乐创作“新潮”纵观[J].中国音乐学,1986(1):4-15.

[4] 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8.

[5] 李萌.多声弦制古筝的特色与文化优势[J].乐器,2009(10):22-24.

[6]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75年:29.

作者简介:任彤(1993—),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