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议题构建初探

2022-05-30吴金盾孙锡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议题古诗词意象

吴金盾 孙锡敏

内容摘要:群文阅读是多文本阅读形式之一,包括确定议题、集体建构、达成共识三个步骤,确定议题是群文阅读的基础和前提。在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议题确立是一大难点、也是重点。基于此,文本以议题的确立为切入点,探析议题构建的角度,力求丰富初中古诗词群文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古诗词 议题 意象 双线组元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宝库的钥匙。古诗词以用典例事喻理见长,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常规课堂上,语文教师通常采用单篇精读的形式,一节课讲解一首古诗词,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收效甚微,多数学生仅停留在熟读默写上,而对诗词的意思却不甚了解。专家学者为改变这种古诗词单篇精讲,但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形式,而致力于寻求高效的多文本阅读方式,群文阅读的方式应运而生。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上,台湾学者赵镜中最先提出群文阅读的理念,指出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的想法,这一想法引起了学者广泛热议。而后,于泽元、王雁玲和黄利梅老师在201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提出“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終达成共识的过程。”[1]从中可以归纳出群文阅读的关键要素:确定议题、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确定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也可以总结出群文阅读和传统单篇精读教学内容的差异:一是走向多文本的阅读;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个体的学习到集体建构;三是明确古诗词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达成共识的结果。鉴于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又是群文阅读的一大难点,因此笔者致力于从确立议题的角度,浅谈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议题构建。

一.议题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将“议题”解释为会议讨论的题目。学界对议题的界定是群文阅读过程中集体建构的话题,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群文阅读的关键。有价值的议题能够引导、启发学习者的思维,激发学习者主动探索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言语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于泽元教授在《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论改革》提出议题的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2],即在开放的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也是群文阅读区别于主题阅读的根本特点。

二.议题确立的主要依据

群文阅读只是多种阅读方式的一种,之所以被广泛运用,在于它是从“一篇”走向“一类”文本的阅读,同时能够使学习者的语言、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得到提升。它能够适用于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有以下几点依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传统教学易忽视对古诗词内容的把握,使得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本时缺失主动探索的兴趣,容易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种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下,很可能停留在解释字面意义上,而缺乏学生自己的见解,这有悖于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也违背了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群文阅读的关注的重点是“集体建构”和“共识”,强调的是将课堂还给学习者。只有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传统的课堂才能得到转变。

(2)部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编的“群文”导向

目前,统编本教材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强化了古诗词选文的内在联系,课文内容由单篇趋向于群文,将课文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分成几个不同的单元,如:现代文、诗歌、小说、寓言故事单元等,便于老师组织教学。

常见的古诗词常会涉及谈人生启示,这类古诗词具有明显的“群文”导向,学习者在学习该类古诗词和回答相关题目时,需要将多首古诗词结合起来读才能悟出道理。有时可以通过同一情感类型串联多首古诗词,有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情感的细微之处。组织答案时,需要学习者的集体建构和共识,在思维共享之下完善答案。

(3)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实用价值

传统的古诗词学习容易导致单一的阐释诗词内容,而群文阅读则能够增强古诗词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诗词储备量,最重要的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发展高阶思维,促进组织者的专业发展。相较于单篇古诗词的教学,群文阅读通过比较和整合,采用议题的形式将古典诗词呈现给学习者,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同时能培养学习者提出问题、合理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能力,启发学习者发散思维能力。

(4)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学科价值

群文古诗词阅读相较于单篇阅读,一定程度上给组织者增加了难度,同时对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组织者事先确定好议题和群文阅读的选文,并且要有意识的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跳出传统的单篇阅读思维,还要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思考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有效路径,确定合适的议题,提炼学生的观点。

此外,古诗词群文阅读通过议题的形式,也能启发学习者的思考。在智慧共享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习者的知识储备,还使学习者的语言、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议题的选题角度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议题的选取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群文阅读的效果。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需要立足诗词文本,把诗词题目、修饰成分、诗词主题、独特意象、情感脉络等内容作为鉴赏品析抓手,深度挖掘。部编本教材在选编时就带有群文阅读的导向,从议题的角度来看,有以下议题角度:

(1)从诗歌题目出发设计议题

古诗词的题目往往包含着关键的信息,在解读古诗词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选择合适的议题来开展群文阅读。

许多古诗词的题目中含有特殊意义的动词,从这些动词出发确定议题,是很好的议题角度。例如:部编本七年级上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左迁”、曹操的《观沧海》的“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思”、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的“逢”、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思”这些动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左迁”交代了背景,也暗含李白对王昌龄的贬谪遭遇感同身受,与友人分别十分不舍,因而写下这首诗;《观沧海》中的“观”交代了创作缘由,全诗围绕“观”,交代了“观的地点”、“观的景色”,同时表现了曹操豪迈的气概;《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留、驻足的意思,为全文提供了感情线索,作者只是在此处短暂停留,心中时刻想着家乡;《天净沙·秋思》中的“思”字也奠定了思乡的情感基调,“秋”字点出了诗歌的创作背景等等,兹不一一罗列。综上所述,诗词中关键动词对于揭示文章情感、渲染氛围、引发下文、暗示缘由有一定的作用。

(2)从诗歌修饰成分出发设计议题

古诗词中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作为议题。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韩愈的《晚春》。《商山早行》的“早”交代了出行的时间,从而可以看出诗人出门很早,少见行人的孤独、冷清,为抒发旅途辛苦奠定基调。《夜雨寄北》中的“夜”字交代了诗歌背景是在一个夜晚,而雨向来是最能激起人愁绪的意象,所以诗人思绪万千,不由得思念远方的妻子。《晚春》中的“晚”字,指出了春天快要结束的情境,从中可以读出诗人在迟暮之际,依然惜春、惜时,积极进取的状态。

(3)从诗词主题出发设计议题

古诗词的主题也可以作为议题的角度,古诗词的主题有时也具有共同性。例如: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游山西村》、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几首古诗,都是游览性质的。《泊秦淮》的“泊”字指停泊,诗人感慨当权者沉迷于纸醉金迷的景象,联想到国家兴亡。《游山西村》中的“游”交代了出行的心情,同时截取了游村的场景,赞扬了山西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特点。《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过”字带出了游览松源晨时下岭的体验,阐述了“不沉迷顺境,要放眼长远”的哲理思考。《钱塘湖春行》体现的是诗人游览西湖惬意的心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西湖风光的喜爱。这几首诗同属于游览性质,都有对旅程的思考,但游览的方式不同,情感也不同。

(4)从诗词意象出发设计议题

诗词的意象往往传达了诗人一定的情感,因此也是设计议题的一个角度。常见的意象有“月”的意象。如:借助月亮传达对弟弟的思念的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寄托了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又充满文学想象力;竺可桢的《中秋月》则从科学的角度阐述月亮,充满了科学思维。从意象的角度确定议题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强化思维训练。常见的意象还有“荷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荷花》都是刻画荷花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盛荷,刻画了盛大的荷花怒放的场景,《荷花》刻画的是早荷,刻画的是夏日早期刚结花苞的荷花。将这两首古诗词进行群文组合,有利于学生多角度看待荷花,也有利于让学习者发挥想象与联想,营造画面感。

(5)从课内外双线组元设计议题

统编本教材不同于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十篇课外古诗词放在每册的最后,而统编本的课外古诗词是平均分布在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分别有四篇。课内古诗词编排在同一课中题材、体裁有所不同。比如九年级上册出现了唐诗和宋词的合编,这是编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的广泛性、材料的丰富性进行组合的。课外古诗词篇目中的相近或相同体裁合编在一起,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课内和课外双线并行编排正好实现了拓宽学习者的诗词阅读面,提升语文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

(6)从诗词感情出发设计议题

古诗词的内容一般晦涩难懂,有时候仅仅是单篇的内容无法更好的解读诗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诗歌的情感出发,找到古诗词中抒发相同感情的诗词来进一步解释这些诗词,达到“以诗解诗”的目的。群文阅读的文本互文就做到了“以诗解诗”这一点,与古诗词阅读的要点十分契合。通过群文阅读就可以整合课内外的文本,将古诗词中的抒发同一感情,如:贬谪、思想、送别、闺怨、报国等相同感情的诗词进行文本联结组合群文模式,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四.统编本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实践意义

群文阅读的方法能够有效的统整古诗词阅读,将古诗词的价值充分发挥。通过群文阅读的精心设计和集体建构,能够让多个文本进行对话,真正能让组织者在组织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制定议题,同时在全局的视野上,为学习者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真正让群文阅读落到实处,同时契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1)有效增强学习者古诗词积累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增加到84篇,以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出现,说明统编本教材对学习者的古诗词的掌握要求明显提高。而一般形式的教学其内容十分有限,但是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就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多篇古诗词,丰富学习者的古诗词储备。在群文阅读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下,经过精心设计的议题和合理的文本组织,通过正确的模式引导,就可以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古诗词阅读,加深和拓宽学习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达到更高的的古诗词研究的水平。这样的古诗词阅读,更符合当前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同时为学习者进行深层次的古诗词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促进学习者形成高阶思维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人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前三者属于低阶思维,后三者属于高阶思维。[3]传统的教育偏向于机械化的思维模式,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加强调要具备分析、综合、评价这样的高阶思维能力。倪文锦教授提到群文阅读教学时说:“群文阅读教学纵横交织,可形成立体的网络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自主驰骋思维,活跃思维。”[4]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如此,在形成议题的条件下,通过集体建构的形式共享智慧,最后得出结论。议题的作用是为了在集体讨论的过程形成鲜明的目标,而围绕具体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习者系统的思维品质。

(3)有效完善组织者的组织形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加强就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5]群文阅读模式避免了这种情况,集体建构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智慧共享、共生共长的过程。古诗词篇幅小,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让学习者在指导下完成学习和思考,让学习者在文本中能够形成更多的感悟和认知。

(4)促进组织者专业知识拓展

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需要组织者能够熟悉群文阅读的每一个环节,从议题的选择到多文本的选择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相当程度的积累,就不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采用群文阅读的模式,不仅需要组织者自身具备非常大的古诗词积累,还要贯彻自主学习意识丰富知识储备,充分挖掘古诗词的共同点,才能更好地保证议题的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和群文讨论的要求。

(5)优化教与学的模式和内容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群文阅读的模式已经在中学语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古诗词应用相对较少。应用群文阅读,需要能够针对古诗词的内容精选议题,在议题明确的情况下,学习者通过集体讨论,在思维的交互与碰撞中,得出结论,能够使学习者逐步形成发散思维。从某种意义上,古诗词群文阅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的模式,达到了合理分類,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时,需要考虑古诗词的内容和文本的特点,同时结合学情和培养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中,群文阅读模式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深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也在被充分肯定和重视。群文阅读在古诗词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会更加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致力于学习者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可以肯定的是,群文阅读模式在中学阶段,未来会有更多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2-66.

[2]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2-66.

[3]安德森、索斯尼克著.谭晓玉、袁文辉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

[4]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议题古诗词意象
踏青古诗词
抚远意象等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