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2022-05-30张瑞
[ 作者简介 ]
张瑞,女,山西忻州人,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实用语文、全人发展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 摘要 ]
如今,职业教育由“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向“注重综合发展”进行转换改革,各类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立德树人”。基于此,高职实用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课堂,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相关学习平台,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对教学进行改革,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做好准备。
[ 关键词 ]
课程思政;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改革;“语音与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2.05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心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各高校都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召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成果经验交流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等,进一步夯实“课程思政”改革工作。下面,本文将结合学院所开设的通识课程——高职实用语文谈谈如何更好地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1 课程性质与思政理念
高职实用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中一门提升职业通用能力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型通识课程。课程包括口头表达技能训练模块(语音与诵读、应聘自我介绍、主题辩论)、书面表达技能训练模块(应用文写作概述、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国学精华研读(《论语》、国学经典千人诵——《诗经》)、地域文化模块(非遗文化)。前两部分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主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以德为先,勇于表达观点、注重礼仪环节,培养职业素质和技能,提高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后两部分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重点立足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激发学生热爱非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课程还结合云班课APP头脑风暴讨论等将当下社会热点融入教学及专题,提升爱国情怀;从社团公益活动、大学生领诵国学经典、非遗盘纸手工体验等让学生坚定社会责任感;学生注重合作,重视学习过程与评价;鲁冠球“三创精神”的融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借助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云班课平台、小组作业和竞赛等教学成果展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设计,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思政教育素材。接下来,我们具体结合课程中第二大专题“语音与诵读”谈谈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1]。
2 课程思政融入“语音与诵读”教学的体现
“语音与诵读”是高职实用语文课程的第二大专题,重点为朗读技巧的学习,同时在经典诵读中练习普通话语音,让学生了解朗读技巧,感悟经典,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学方法为自主学习、录制诵读音频、经典诵读中心体验式研学。朗读技巧的学习是2学时,专题中每个班都会组织学生去图书馆中华经典诵读中心上2节经典诵读体验课,学习内容为《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课程思政的融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选择经典,挖掘文本内涵
教师在课前进行任务布置,让学生查看自主学习任务单,自行查找录音,模仿朗读,将录音上传至云班课,课前教师抽查预习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文本选择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解读朱自清的作品《匆匆》,首先从作者入手,给学生讲述朱自清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给学生讲朱自清的故事,朱自清先生虽然得了一身重病,但是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种“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教师在选择文本时上升到“高尚国格”,这一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密切联系,是“课程思政”必须抓住的关键。作品《匆匆》也表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在当时的社会,有多少知识青年就如作者一样坚持追求光明和希望,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赶路,留下匆匆的身影。作者鼓励青年要勇敢地走出苦悶和彷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才能珍惜时间。通过简单交流可以得出“合理的安排时间就是珍惜时间”等结论,自然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此外,课程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名言警句。如课程开始时教师引用《列子·说符》中的一句话“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说明美好的语言、美好的朗读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待人,会说话,多朗读优美的文章可以陶冶情操。这些道理在经典作品的吟诵中、在经典语录的讲授中循序渐进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内化于心”。
2.2 将时政热点,与作品相融合
教师结合时事政治、新闻,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志愿者的行动和表现与朗读要点相联系,并融于课堂中。如“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中国速度!”这些句子既体现出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迎难而上,又表现出中国人民的团结,在朗读教学中包含“停顿”“重音”“速度”等知识点。选择《诗经·秦风·无衣》这首慷慨激昂的战歌,引入疫情救援物资上的经典诗句,运用朗读技巧分析这首诗歌,认真解读,启发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团结一致,一定可以渡过难关。在知识点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入。
时政热点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相通之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应该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国家的强大始终是中国人民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便是心中的信念之火,燃烧在每个人心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与时政热点、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结合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2.3 创新小组作业材料设计
在本专题中,小组练习有一页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师会选择节奏不同风格的作品,要求学生合作讨论。例如戴望舒的《雨巷》和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第一篇诗歌是中国诗人戴望舒于1927年所著的现代诗,该诗写于“四·一二”大屠杀之后。作者内心是孤独、彷徨、寂寞的,心中承受着大革命失败后的痛苦,充满着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第二篇诗歌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所写。诗歌中“车窗”“眼帘”“心窗”三点一线,作者通过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和表现生活。诗歌还“借窗寄寓”,展望“胸中景”,通过窗内新战士决心接好革命班,投入窗外无限时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表达出诗人和老一辈以及新一代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充满坚定必胜的信念。朗读的前提是要理解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朗读前要对作品做好分析。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作品导读,总结朗读要领,在练习中让学生彼此之间友好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对文本做好正确解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总结能力,问题也在互相探讨、合作中得以解决[2]。
2.4 拓展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课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中华经典诵读中心体验等形式,将知识点内化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辅之将大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诗经》诵读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撰写课堂博文,提交学习心得,让学生通过朗读、品读、深读后用心去感受古人当时的情感和精神追求,真正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课程博文会在课程公众号上进行推送,让更多人看到并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课外,对于学院组织的朗诵比赛、辩论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去参加,多锻炼自己。在课余时间,教师和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去社区带领成人和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诵读和学习中华传统经典的热情,大学生在实践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素养和内涵。以赛促学,教师通过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在比赛中感悟汉语之美,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5 优化评价考核环节
在课堂中,教师要将学生出勤、诚信教育、评价环节贯穿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聚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适当调整课程教学进度。教师也要按照德育目标评价学生思政目标完成情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课程的评价构成主要由云班课系统成绩和小组练习、实践训练成绩构成。从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维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考核。云班课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学习轨迹的记录和评价。小组展示由教师、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共同完成;课前重在预习,完成实践任务,课后重在实操训练和总结完善[3]。
在评价环节中,朗读展示设置的“互评环节”分工明确,学生都参与其中。还有“课前+课后”学生完成作业互评,进一步提升自我,教师规范过程考核,诚信评价,实现课程思政考核的本位回归。
3 教学效果及反思
通过课程教学、相关学习活动安排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学效果如下。
3.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效
课堂教学活动朗读、小故事、绕口令等活跃了课堂气氛;云班课拓展学习空间、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中华经典诵读中心吟诵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不同,在课堂上,教师要因材施教,构建有声有色的课堂,课前认真备课,课中采用多种方式提问,如摇一摇随机选人、指定选人、小组展示、抢答等形式,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在学生的反映和回答问题中逐步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解答。
3.2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通过模块化教学——课前小组讨论、收集材料;课中集中汇报,答疑解惑;课后总结,对照检查,小组分工合作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思政案例,帮助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3 实现全员育人,调动学生积极性
思政教育发挥育人主渠道,教师将课堂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相联系,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有效进行思政内容的拓展。以赛促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形式多样性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关注学生是否真的在思政教育中感受到案例、视频中想传达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4]。
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汇总学生学习数据的同时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总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挖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上是本专题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的体现。思政资源主要结合文学经典、时事新闻等,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活动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课程思政不仅要有知识功能,更要蕴含价值引导功能。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也应该继续在课外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多与学生交流,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參考文献
[1]田桂丞,陈树.“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5):54-58.
[2]傅瑶,林赛.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3):91-93.
[3]陈丽丽.基于BOPPPS有效教学设计模式的课程思政—以《大学语文》绪论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32(2):79-81.
[4]游晓丽.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策略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22):7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