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学
2022-05-30蒲雨欣王玮
蒲雨欣 王玮
内容摘要:以部编版高二教材中的外国小说《老人与海》为例,对“1+X”阅读教学模式进行逐步深入地探索。通过对“1+X”教学阅读模式的概念界定、内涵分析,探究出可适用于《老人与海》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法,例如将整本书阅读法、群文比较阅读法、探究式教学法、专题研讨法、以读带写等多种方法融入阅读教学课堂,从而使《老人与海》在教材节选“1”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拓展延伸内容“X”的教学。由此探究出“1+X”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最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关键词:《老人与海》 海明威 “1+X”阅读 整本书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应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阅读占据了语文学科的大比重板块,阅读教学却一直陷于“应试化”“枯燥无味”“难教难学”等困境之中,“1+X”的概念便应运而生。“1+X”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一篇中篇小说,在2020年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并节选选入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材中,其对于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小说本身来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方面均是简单明了,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将其简单化,从而只进行浅显地阅读。但本篇小说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分析故事情节也不在于分析人物关系,而在于感受主人公圣地亚哥“硬汉”的形象,在简单的字里行间领悟其深层蕴含的思想主题、所传达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以及海明威“电报”式简洁的独特创作风格。
因此,《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无论从深层意蕴还是从艺术手法上都值得高中生去深入学习和阅读,但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二者来说,教材节选的这一部分都是远远不够的,其不完整的呈现影响了作品深层意蕴的表达,影响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体会作品内在的强大力量。唯有将教材中的节选部分作为基础,从课本节选的“1”出发,拓展延伸更多的内容,即“X”。在这样“1+X”的阅读模式下,才会带给学生最完整最开放的阅读体验,不但能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主动地阅读和探究与文本有关的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探索和体验更多的阅读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好阅读、学会阅读。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外国小说时,通过感受外国文学的语言、外国文化的冲击,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提升,从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就如同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说:“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很多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了解。”①
一.“1+X”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定位
“1+X”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发,是基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趋势,立足于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所提出的新型阅读教学法。通过界定清晰的概念,剖析“1+X”的深刻内涵,可以探究出《老人與海》在“1+X”阅读教学模式下可运用的主要阅读教学方法。
(一)探索过程
近些年来教育界对于阅读教学的探索层出不穷,例如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等阅读教学法都为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此基础上,“1+X”阅读教学模式的提出并不算是横空出世。早在2013年开始便陆续有学者提出这一概念,但起初的学者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群文阅读”的模式,并没有从中脱离出来。
不过,新潮的提法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探讨和研究,随后在部编版教材出版后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达到了研究的小高潮。这是源于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2016年在讲述部编版教材时,建议老师按照“1+X”阅读教学模式,即讲解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办法。②随后,不少学者都提出了以部编版教材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的,进行这种文本延伸式的群文阅读方式。由此可见,大多数学者依然陷于“群文阅读”的囹圄。
近些年研究的不断深入,“1+X”阅读教学模式的概念有所扩展,已经不止局限于群文阅读,有很多学者开始对“X”的概念进行自己的解读和剖析,以及对此概念的范畴进行新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学者于保东(2018)的观点:“‘1+X阅读教学模式应是在“1”的统领之下,围绕主题、问题、题材、作者等进行各种的拓展延伸阅读,依据具体文本和学习任务的不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拓展教学,可以是一部著作、一篇类文、一句名人名言、一段事例、一段音频或视频或电影、一次感悟而成的写作等。”除此之外,还有如唐涛(2018)、周华东(2019)等学者都陆续提出,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应该只局限于“群文阅读”,而是应该将它视为一种教材的“超链接”,由书本延伸出书本之外,向更大的空间拓展。其实质都是在将“1+X”的概念深化,范围拓展得更大更广,包容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多可能性下,“X”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更宽广的范围,只要是从文本出发,对文本进行相关联系的补充和扩展学习,都可以被称作是“1+X”阅读教学模式。如此一来,阅读教学便可克服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从新思路探索阅读教学新的可能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1+X”的概念虽然提出有些年头,但一直未能有非常清晰的概念界定,但一定不止简单地局限于我们以往熟知的概念范畴之中,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值得大家去探索去挖掘。
(二)概念界定
本文涉及到了一个还在发展的新型概念,其定义还不完全清晰,因此,很有必要根据前人的探索和自己的见解,对“1+X”阅读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划分,以便更好更清晰地进行后续的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的“1+X”阅读教学模式是指一种延伸拓展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材文本“1”为统领,由此延伸出背景故事、相关问题、整本书、群文类比、专题研讨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其中可以囊括整本书阅读法、群文阅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更全面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化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二.《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学分析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进而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③每单元不仅有人文主题,还贴合学习任务群,并指向若干的语文核心素养。《老人与海》在部编版教材中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也贴合“文学阅读与写作”与“整本书阅读与探讨”等多个学习任务群。且结合单元导语发现,教材给予教学的要求是:“不仅需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貌,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还要从小说的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獨特的艺术成就、艺术特点,学会鉴赏与品读。”
而《老人与海》这篇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于一般小说,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都很简单明了,它的最大价值并不在此,而在于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领悟其深层的思想主题和所传达的精神追求,以及海明威独特的创作风格,这才应该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仅仅教授教材中的节选部分远远不够,只有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教学,才会让学生学习到这篇小说的精髓和核心价值。
在此次阅读教学中,贯彻落实这种优秀理念,设计了“先自读再交流后拓展”的形式,先采用问题导入的形式,引发学生对阅读本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入《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再通过分享交流和探讨,分析人物形象、意象的象征意义,由此领悟本书所传达出的主题思想和精神追求,最后,通过比较阅读、走进海明威、了解“冰山理论”等拓展延伸的方法,加深对小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蕴。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1+X”阅读教学理念充分渗透教学之中,让《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学效果达到新的高度。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使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配合这次教学,根据选篇《老人与海》的特点,教学中可以使用整本书阅读法、群文类比法、批注式阅读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将教材中节选的部分《老人与海》为基础,拓展到《老人与海》整本书,由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教会学生巧妙利用资料、批注来辅助阅读,并以问题为导向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收获。
虽然《老人与海》整本小说的篇幅并不长,但除此之外的拓展阅读内容依然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任务量较以往略大些,所以预计使用6-10个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和学习,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学实施
(一)问题为始、兴趣导入
播放一小段《老人与海》的朗读音频,通过语速、音调的变化来让学生感受《老人与海》的氛围,音频戛然而止,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节选的部分。
以课文为基础,教师提出多个只有通读全书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探究整本书的兴趣。要求问题具有不同层次、开放性、包容性,例如以下问题:
1.圣地亚哥捕鱼的过程是怎样的?结局如何?
2.圣地亚哥曾经87天没有捕到鱼,为什么这一次作者要安排他84天没有捕到鱼?这个数字有何含义?作者有什么意图?④
3.圣地亚哥捕鱼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作者要给老人安排这样一个结局?
4.圣地亚哥为什么总是梦到“狮子”?
5.为什么要设置小男孩这个角色?
6.圣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7.在你看来,老人最后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有怎样的深层含义?
……
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整本书阅读,在阅读完本书后至少要回答其中三个问题,这样的阅读过程提高学生专注度和完成度,激发学生动脑和思考。
(二)通读全书、整体感知
给学生布置分期的阅读任务,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老人与海》整本书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对自己欣赏的语句划线、摘抄,并在阅读时进行标注、点评、提问等。在阅读中,学生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既可以在后文的阅读中解答了问题,也可以一直存疑,保留意见,留到后续讨论,这是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在有目标有任务的情况下,提高阅读质量,激发学生通读全文的兴趣。
在通读全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让学生清晰地把握全文,整体感知整本书的脉络。虽然《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人物关系也单一,但是主人公圣地亚哥猎捕大鱼以及和鲨鱼搏斗的过程跌宕起伏,海明威将其写得精彩绝伦、牵动人心,所以这部分需要带领学生重点梳理。
(三)交流探讨、解疑答惑
在通读全文后,进行探究式教学,主要运用学生之间的自主答疑和教师答疑两种。
首先,让学生在班级群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研读点或是欣赏的片段;其次,按照感兴趣的问题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在聆听与阐述之后,组内先进行初步地探讨交流,互相答疑解惑,这是合作学习的过程,让阅读变得多元化和立体化。在探究这些开放性、包容性强的问题时,要求学生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如此一来,学生们便在互相交流学习之中成长,思维得到发展,甚至在解答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⑤
随后,解决不了、有争议的问题由所有小组共同探讨,教师在一旁要适当地引导和必要时概括、提炼,并及时补充相关资料,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例如对“87天”这个数字的理解可能会超出学生的能力,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基督教的知识。
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留给学生有争论的探究题作为作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海明威的语言风格:
有学者认为海明威的作品是“不显山不露水”,“于雄莽中别饶于隽永”,在简单含蓄的表达中深藏丰厚意蕴,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有异议,认为海明威的作品只不过是电报文式的短句,这种被剔砍得干干净净的文体其实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所提出的“冰山”理论也只不过是美好的说辞,是对丰富、深刻的“逃避”。对于这种争议,你们更支持哪方的观点呢?或是你们有自己更与众不同的理解?⑥
对此,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并在课后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以支撑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群文类比、专题研讨
群文比较阅读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有相似点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通过对比、分析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之前的学习基础上,此方式的深读可以更为细致地发现小说的深层内涵,以鉴赏的眼光再次走进人物走进小说,发现作品的闪光点,并在专题的探究中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1.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
对于外国文学名著,不同译本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基础上,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和小说的表达。教材中选取的译本再加上市面上畅销的其他译本,教师共选取至少三个译本。通过对同一片段的比较分析,例如开头对老人圣地亚哥的外貌描写片段,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其中的差别,通过填写优缺点的表格来清楚地辨析不同的译本,并思考教材為什么选取这个译本,你更喜欢哪个译本,并阐述理由,最好列举出原文中的句子,最终形成每个学生独特的表格,体现出每位同学的思考和见解,保留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倾听,不知不觉地在交流中得到成长。
2.同主题作品的比较阅读
为了加深对人物以及获得情感价值观上的积极认识,可以设计类似主题作品的比较阅读,或者选取带有“硬汉”型英雄主义色彩的作品,例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鲁宾逊漂流记》《愚公移山》等。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深入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并学习人物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不屈不挠、勇敢拼搏、不畏艰险等优秀品质。而在对比中,也能够凸显出圣地亚哥这个“硬汉”的独特性,譬如他心态平和,会平静坦然地面对生命的每一次馈赠等。这样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体味《老人与海》的深层意蕴,明晰海明威的写作意图和精神表达,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中西方对“硬汉”形象和英雄主义的不同理解和演绎。
3.海明威不同作品的比较阅读
海明威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从作者海明威进行延伸,阅读其不同的作品,例如《永别了,武器》《杀人者》《太阳照样升起》等,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便能从中感受到海明威有着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写作手法和作品魅力,也能理解为什么海明威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例如,海明威的作品中常有“硬汉”形象,这是他自身性格的反映和经历产生的影响;其次,海明威的作品中蕴含着他含蓄隐晦的丰富情感,他常用这种写作手法来进行表达,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尽的内涵,即他的“冰山”理论,他坚持认为繁杂的社会不全然要“跃然纸上”,而是从中提取最有表现力的部分,将宗教的思想情感“隐藏式”地表达其中的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都需要让读者去发挥想象、自己进行“填补”,这样才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寥寥数笔却是入木三分。
至此,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对海明威本人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以对海明威的家庭背景、个人成长、战争经历、兴趣爱好、身体疾病等情况的了解为基础,分析海明威最终自杀的原因,教师还可以将部分优秀学者对此的相关研究资料打印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思考。
(五)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可以提高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延伸的形式有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类文延伸和同类作家作品延伸,甚至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感悟等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⑦ 针对《老人与海》课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阅读课堂拓展和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甚至不局限于阅读,进行更多形式的学习。
1.以读带写
在阅读之后,学生定对《老人与海》课程有需要表述的感悟和想法,不妨让学生将其记录下来,包括对海明威自杀结局的思考,都可以写下来进行记录和交流。
此外,可以让学生对《老人与海》的开放式结局进行改写、续写等等创作性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以“如果圣地亚哥……便会……就不会……”为主题来进行改编,想象如果你是海明威,你会如何改写圣地亚哥的命运。
还可以让学生以此主题出发,发现生活中你认为是“硬汉”或“英雄”的人,以他的经历为主,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2.艺术创作
鼓励学生用画笔为《老人与海》绘制插图、电影海报等,为电影片段配音,或是戏剧演绎老人捕鱼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电影导演,会如何为《老人与海》选取搭配的背景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即使技术有限,也要勇于尝试,重在过程,最终选取优秀者进行表彰和鼓励。
本文主要以《老人与海》为例,探索“1+X”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对《老人与海》进行延伸阅读,从而让学生把握小说要义,掌握阅读方法,做到有效联结,激发学生对阅读和语文课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高雅的阅读审美情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优秀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探索出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1+X”阅读教学模式是一个涉及多种教法、读法、学法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摸透的概念,作为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活动,是对传统阅读教学进行挑战,试图改变传统阅读教学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难学难教等困境,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去关注和解决,如教学评价、保证教学效率、规定课时等等。然而在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观念倡导下,“1+X”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学生“连滚带爬”地阅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的教学视野和学生的学习范围会变得更加宽阔,也就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⑧
参考文献
[1](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李育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4.
[2](瑞士)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自黑塞说书[M].杨武能译,1990(3).199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4]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5]于保东.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01):55-57.
[6]刘冬梅.《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9(28):41-43.
注 释
①刘璐.高中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7.
②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③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④刘璐.高中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7.
⑤刘璐.高中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7.
⑥刘冬梅.《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9(28):41-43.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⑧于保东.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01):55-57.
塔里木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库建设(TDCCL202113)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通讯作者: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