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的理想教育鉴赏

2022-05-30雷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家心灵孩子

雷滕

内容摘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经典著作。走近苏霍姆林斯基,才能感受到他的伟大。他对学生既有家庭之爱的沐浴,又受到有爱之师的教导。这段赋予爱的童年生活,生发了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师的职业历程。苏霍姆林斯基与孩子们相遇开启了爱孩子之门,把心中的爱献给了孩子们,经过终身坚守在农村学校的努力,最终成就了苏霍姆林斯基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家。他是教育家,更是教师、校长。与教师不同的是,他是教师中的教育家。与教育家不同的是,他是教育家中的教师。这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他的伟大之处。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 心灵 孩子

教育家和教育学者在教师的心中,既有着高山仰止的崇敬,也有着不可企及的距离感。在教室、寝室、操场上忙碌着的中小学教师,与学院里埋头做研究的理论家不同,二者所遇、所见、所听鲜有重合。在理论家的文字里,找不到教室中的那种气味和场景。苏霍姆林斯基则不同,他的书中,少有标新立异的观点,少有艰涩深奥的段落,少有行文的条条框框,少有云遮雾罩的术语和新词。读他的书,你会感到他做人的朴实、品德的诚实。他身边的老师就像你身边的老师,他身边的学生就像你身边的学生,他遇到的困惑和感触就像是你遇到的困惑和感触……他有着认真严厉的面孔,因为他是校长;他有着既敦厚、又活泼的亲切,因为他是教师。

从1948年到1970年,直到去世,他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和教师,即便他当选为苏联科学院的院士后,他也依然守望在这个岗位上。和那些“一阔脸就变”的学者相比,苏霍姆林斯基表现出了不为权欲、物欲而心动的专一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怀特海所言的“宗教般的精神”,这种“宗教般的精神”才代表着教育家们纯真的教育情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是在苏霍姆林斯基逝世前几年出版的,一共收入41篇文章,看看题目:《校长》《第一年——考察孩子》《我这些学生的家长》《我们怎样学习读和写》……我们可以看出,伟大总蕴含在平凡之中,他的文风就是这样平实。

在《前言》里,他这样写道:“这部著作是多年学校工作的总结,是沉思、焦虑、担忧和不安情绪的总结。”对于一个在世人看来功成名就、荣誉等身的他,竟然充满着对教育的忧患和不安,这是何等的大慈大悲!这种情绪在本书中随处可见,在《我这些学生的家长》一文中,他谈到班上有一名孩子叫柯里亚,“从他眼神里看到的却是孤僻和恐惧,柯里亚,怎样才能在你的心灵中唤醒善良人的情感,应该拿什么来对抗你所处的憎恶和鄙视人的畸形环境”。文章最后,苏霍姆林斯基再次表现出惴惴不安,“联想到柯里亚家中的境况始终使我无法平静……我对这个难题思考再三,始终未能找出正确答案”。谦逊、悲悯、惴惴不安的心态是他教育情怀的又一个侧面!

一.尊重儿童的自然学习方式

学校文化就是爱的文化,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里说:“在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爱,不是一句空话,爱首先要有出发点,要有散发着温暖和活力的交流。爱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少年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尊重少年的心智发展阶段。尊重,就是不让我们的教育设计、教学安排使孩子陷于沉闷的家庭环境里和枯燥的知识环境中。在《蓝天下的学校》这篇文章中,有几段文字——

1.今天我先请你们吃葡萄……托利亚和柯里亚能不能把葡萄带给妈妈?我给妮娜多分了几串,为的是带给她生病的妈妈,还有妹妹和外婆。瓦利亚分了三串,准备带给爸爸。

2.“快乐学校”的生活没有被严格的规章所束缚。最主要的是,不让孩子们感到厌烦,不让孩子们厌倦得心里暗自期待老师说“该回家了”这句话。我总是尽力在孩子们对观察对象和进行的劳动兴致还很高的时候就结束学校的活动。

3.不要让知识成堆地向孩子压来,不要企图在课堂上把您关于学习对象所知道的一切都讲出来,成堆的知识有可能把求知欲和好学精神全部埋葬。要善于从周围世界中只向孩子揭示某一种东西,但要做得使生活中的这一部分能在孩子面前显示出它的全部绚丽色彩。什么是尊重?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也不仅是充满着教育艺术的匠心,而是教师在爱心下的创造性劳动,是教师的品质,是教育家情怀的另一个侧面!

在谈到这本书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可把这本书看作教育儿童、少年和青年男女的万能参考书……这本书论述的是教师的心”。什么是教师的心?是为孩子之忧的忧心,是想孩子之想的爱心,是乐孩子之乐的童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有童心,“就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童年和成人是两个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世界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美的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有一次野外上课,在他和孩子们的前面,有“一丛野蔷薇,上面挂满了一串串绛红色果穗,果粒间滴滴晨露在银白细丝上颤动,露珠呈琥珀色”。一个叫拉丽萨的同学眼里闪现出欢快的神情,脱口而出:“夜里降下了露珠,落进银白色的蛛网。”苏霍姆林斯基也脱口而出:“太阳喝了露珠,不见了银白色的蛛网,笑了笑琥珀色的珠粒。”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相结合的那种爱。”说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的爱,就不能不提及波兰教育家亚努什·柯尔恰克。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是以他为自己的榜样。柯尔恰克曾是犹太区孤儿院的教养员,法西斯分子要烧死那里的犹太孩子。他们让柯尔恰克选择:要么离开孩子而保全性命,要么与孩子们同归于尽。柯尔恰克为了继续照顾那些可怜的孩子而选择了后者。柯尔恰克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苏霍姆林斯基,他写道:“当我在战后不久得知柯尔恰克的英雄事迹之后,他的话对于我就成了指导终生的遗训。”从柯尔恰克的事迹中,“我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

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每当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們,感受不到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时,就记起这些话来。“年复一年,在我头脑中越发增强了这样一个信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感——这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没有对孩子的爱甚至依恋,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教师要具备这一素养就必须经常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感受上相互渗透。“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与孩子的交流不能局限于课堂里,还要延伸在课后的生活里,“个别学校师生之间存在着令人不能容忍的不正常关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有时感受不到儿童隐秘的内心活动,不能同孩子们休戚与共,不能在思想上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儿童的生活尤其是在低龄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多次深切地认识到低年级老师在孩子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他对孩子来说应当是一个与生母一般亲昵可爱的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

中国有句古话,亲师信道。皮亚杰也说过相似的话: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显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把教师对儿童的依恋感作为教师“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

让孩子拥有乐感,首先应该让孩子对音乐感兴趣,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审美教育的原因所在,那么“大自然”就是我们不得不利用的资源。“音乐美的源泉在于周围世界的美”,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带着孩子来到牧场的时刻,他们倾听着大自然的声响,心中充满着对草场唱歌的敬畏与热爱。说到底,对于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重在“熏陶”,在大自然中让孩子倾听大自然的音乐,进而模仿大自然的音乐,到最后创造大自然的音乐,是因为音乐的美在自然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与和谐。

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只有充分与大自然接触才能将自身的自然属性充分展现,才能将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和无意识的精神财富充分展现。小孩子要看多少次云朵才能充分享受幻想的益处?要看多少次月亮才能深入体验有关月亮的神话?要跨越多少次河流才能将内心的河流与真实的河流相互印证?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拉什说:“每种原型皆是一次对世界的开启,一次进入世界的邀请。”如果没有机会充分地接触大自然,儿童怎能应邀而入奇妙的世界呢?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的领导人马拉古奇也特别珍视儿童与大自然的密切接触。他曾说过:大自然下令,人类的幼仔期在所有动物中应当持续最久的时间。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是因为大自然知道有多少河流必须跨越,有多少小径必须重新走过,大自然让成人与幼儿有更正错误的时间、克服偏见的时间,幼儿可以掌握他们自己呼吸的韵律,重塑自己、同伴、家长、教师和这世界的形象。

二.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校长深信:“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教师只有信任孩子,教育才能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教师如果不信任孩子,全部的教育力量就像纸牌塔一样倒塌。他看到当时让人痛心的现实:师生之间缺少共同的精神纽带——信任的维系,导致孩子的心灵世界不会向教师开放。如果师生之间的不信任,会导致教师感受不到孩子的内心活动,不能向同伴敞开,不能真正让自己为孩子设身处地着想。学生信赖教师,师生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凸显教师的“人道的典范”角色和对孩子们人性之爱——对孩子深沉之爱的风范。

教师信任孩子成功的可能性。教师对学生的爱要重在相信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才能的基础,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教师要相信孩子有成功的可能性,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之处,要宽容孩子的不足,给予孩子勇气和信心,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通过教育朝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希望与可能性。教师不能压抑、伤害和抹杀孩子身上美好善良的、充满人性的闪光点,当孩子产生错误的时候不能体罚孩子。教师要理解、感觉和找寻儿童产生过错的动因。教师应把儿童当作儿童看,不能把儿童和成人的自己混为一谈,不对儿童提出成人化的高要求。教师要理解儿童独特的复杂性,特别是儿童行为的复杂性。

作为老师不能怀疑孩子。在孩子饱受战争伤害之时,面对许多没有享受过温暖关怀的孩子,教师应肩负起用对孩子的同情和关爱,带着人道精神的爱帮助孩子克服眼前的困难的职责。孩子虽然怀有戒备之心、对人不信任、怀有怨恨情绪,但是教师应该“相信这是一些本质很好的孩子,只要给予帮助,他们身上好的因素必定占据上风,才能成为好的教育者。”人之初,性本善。教师只有相信孩子原初的本质是好的,信任学生,才能成就自身作为好的教育者的真正的好。他告诫同志,不可以对孩子不信任,怀疑孩子的诚实和善良会导致孩子害怕接近自己,不要探问孩子的过去刺痛他们脆弱的心灵创伤。苏霍姆林斯基善于通过各种方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看的自己的优势,找到爱自己的自信,找到大写的我,让孩子爱自己。“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确认自己是‘大写的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从不向困难低头。”“教师的最细致、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爱护并发展孩子的自尊感。”爱护儿童的自尊感,让孩子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就感,最大限度拓展孩子的潜力,增强孩子的满足感与获得感。小学阶段的孩子遇到困难时还不善于克服困难,因为连续的困难可能导致儿童变得粗糙和麻木不仁。“真正的教育智慧,……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教师要引导和保护孩子对美好愿望的欲求,而不是用分数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作业没做好时,教师不打分,保护孩子争取好成绩的道路畅通。

爱护孩子对老师的信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老师,不仅把老师看做自己的榜样,还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支持。教师的工作就是无时不刻关心儿童的生活。教师面对的是心灵极易因教育不当受伤、脆弱娇嫩如花的孩子。学习不是把知识灌输进孩子的脑袋,而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与融合。正如柏拉图所言,教育是灵魂的转向。教师要教导孩子们从心灵转向信任老师,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教育不是柏拉图笔下批判的“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其情怀中除了忧心、爱心和童心,更有一种专注深耕事业的“潜心”。苏霍姆林斯基鲜明地提出,“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别人怎样教育而并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时,中小学里有多少教育者“只是教别人怎样教育而并不直接接触孩子”?对此,我们不仅有惶恐、赧愧,更要有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师中的教育家的永远敬仰!

参考文献

[1]徐振雪.用爱浸润孩子的心灵——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2(02):63-64.

[2]赵君.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论苏霍姆林斯基[J].江苏教育,2009(Z2):43-45.

[3][前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朱丹.教师中的教育家——读苏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灵献给孩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12):26-27.

[5]顾明远.再谈苏霍姆林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10(3).

[6]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本)第5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7]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淑之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9.

[8]彭庆.走向健全的师爱[D].湖南师范大学,2017.

[9]刘晓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的爱与理解[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6(Z1):126-128.

[10]刘晓东.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是学前儿童快乐的学校[J].山东教育,2005,(1-2):33.

[11][法]加斯东·巴拉什.梦想的诗学[M].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157.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家心灵孩子
教育家与儿童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唤醒心灵
教育家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