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论视域下德育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
2022-05-30鲁明
鲁明
【摘 要】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课堂充斥着“灌输、低效、强权”的现象,“无人教育”已经严重制约着学生德性的全面发展,也违背了国家“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笔者在多年的德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关注“七个维度”,改变德育课堂的现状,实现“儿童在场”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全人”品德教育。
【关键词】全人教育 德育课堂 教学策略 核心要素
“全人教育”思想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的教育论著,20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思潮。全人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教学目标的教育[1]。全人教育重视生命教育、发挥健全的人格教育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正确理解,使受教育者更好地发展社会生活,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2]。全人教育理论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整体发现,强调个性的多样性,强调人在道德、认知、身体、智力、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就学科特质来说,道德与法治课堂具有开放性、活动性、体验性、综合性等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课堂只有老师在场,看不到学生的样子,正如教育家鲁洁所说:“一切人性化的教育观念和实践都会遭到无情的打击和批判,如教育的爱、个性化的教育等等。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教育所葬送的远不止一代人。这种‘去人化教育的历史现实之形成,不仅有政治权力和制度的坚挺,还有教育理论上某种话语霸权之统治。”[3]57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德育课堂的性质,实现德育课堂的华丽转身?如何改变以前忽视学生的“无人”课堂,实现“有人”的德育课堂并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我认为,所有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关注德育课堂的七个核心要素。
一、教学目标需要精准设计—实现“上位”“中位”“下位”的统一
全人教育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现实的教育是一种知、情严重分离的教育,而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彼此融合的。基于此,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需要明确四个问题:(1)教学目标是什么?(2)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3)设计教学目标的策略是什么?(4)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这四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对于如何精准设计教育目标也就非常清晰了。
教学目标狭义上讲就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学生要达到的认知的航标和彼岸。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根本方向,也是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进行课堂评价的依据。那么我們设立教学目标有哪些依据呢?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其次要根据教学用书,再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们设计教学目标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缺乏对教材、学生实际情况的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偏离了实际,对螺旋上升的主题教学目标的梯度难以把握,同时,不能兼顾各类学生,学科素养难以融合统一。教学目标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第一,科学性,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要符合教育规律,特别要符合教学标准和纲领性的文件。第二,要体现融合性,即学科素养的统一。第三,评价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准确,要以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否达成来判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课程标准从“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以简洁凝练的方式呈现出需要达到的育人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善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体来说,课程标准是长期的、宏观的、抽象的,相对“上位”的目标要求;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则体现了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是“中位”的目标;教学目标是短期内的学习结果,体现了具体的内容,是“下位”的,具有可操作性。实现“上位”“中位”“下位”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全人”品德教育。
二、教学主体需要自由绽放—今天“我”来当老师
学生中心教学观是全人教学理论的主要特点,罗杰斯认为,学生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鲁洁教授也认为,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的指引下不断建构他自身心智结构的过程,其主题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3]72。
在教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第5讲“块头大不等于强”时,站在讲台上,我突发奇想,如果让学生来讲课,结果会怎么样呢?会出现一道什么样的风景呢?于是,有了下面这个片段。
师:同学们,平时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大家上课,今天我也想请同学们来到讲台,感受一下做老师的滋味好不好?有谁愿意啊?
(在我热切的目光下,班长首先举起手来。他拿着课本,煞有介事地来到了讲桌前)
生1:打开课本到第26页,今天,我来讲这一课。首先请大家想两个问题,第一,“块头大”为什么“不等于强”?第二,题目中“块头大”讲的是谁的块头大?
(看来学生还是从我这儿学到了不少教学方法。他从课文题目着手,这也是我在上课时经常用的一套手法。班长巡视了一下,有两个学生举起手来回答。有的说“块头大”是指中国的芯片行业,有的说是中国的市场)
生1:他们说得对不对?
(然后就呆呆地站在前面发愣了,看来老师并不容易当呀。于是,我说:“同学们,班长讲得好不好啊?”学生坐在下面摇摇头,默不作声。我说:“班长虽然提的问题并不是太多,也不是很熟练,但是他勇气可嘉,值得表扬,大家为他鼓掌吧。”“那么,现在还有谁愿意来做老师呢?”第二个学生举起手,很显然他比班长思考得要多一些,他吸取了班长的教训,一下提出了三个问题)
生2:第一,为什么外国人能制裁我们的芯片,卡我们的脖子呢?第二,为什么习近平爷爷说“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第三,课文中讲到阿喀琉斯之踵,是真的在讲阿喀琉斯吗?
(三个问题抛了出来,学生们紧张得思考起来。课堂上鸦雀无声,而这名小老师则镇定地站在讲台上巡视,用老练的眼光看着学生是否在思考。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后,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回答了问题)
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只有放手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管理的能力,增长他们的自信心。这个活动并不是要求小老师讲解、主持得多么完美,而是借此让学生有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看待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一种自信,一种自强,一种思维,这也是深度学习的一种方式吧。
三、教学情感需要巧妙激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和引导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明确要求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在教学读本第12讲“强国必须强军”时,为了展现我国不断强大的军威军魂,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习近平总书记建军节检阅军队的场景。当军队迈着威武整齐的步伐走来,学生们不由地啧啧赞叹,但是这样的情况仅持续了两分钟,在后面的观看过程中教室里不断传来学生交头接耳的声音。大概四分钟的视频结束了,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此时没有一个人回答,大家依旧是漫不经心的态度,于是教师又连续地追问。终于有两个学生来回答,有的说军队很伟大,有的说他们很辛苦。看着学生脸上那种毫无波澜的表情,这位教师内心感慨万分)
师:这就是我们威武庄严的军队,你们看了难道不震撼吗?难道不感动吗?难道不感恩吗?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我们能在这儿开心地笑,能在这儿愉快地学习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有无数的战士在边疆保卫着我们。如果没有这些战士,我们的国家还会这样繁荣,我们的人民还能这样安宁地生活吗?(学生有些愕然)
师:最近我们都看了电影《长津湖》,面对美军强大的武器装备,我们的志愿军没有退缩,没有害怕;美军穿的是厚厚的棉衣,吃的是牛奶和面包,而我们的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吃的是冰土豆,在冰天雪地里去战斗,这是为了什么?
生:他们去打仗是为了下一代不再打仗。
师总结:是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安定。
引导、启发在教学中是必要的,但是严肃的正面教育、正面管教也是必需的。当涉及价值观、国家荣誉感的时候,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选择的对和错,让学生知道自身的责任和担当。
四、教学思维需要深度厘清—关注道德思辨和道德践行
西方教育家把全人教育歸结为六点,其中第六点是:全人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一堂课最应该关注什么?是深度学习,是知识积淀,还是培养能力、传递思想?都是也都不是。按照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融于一体,按照朱永新的新教育六个维度和三重境界,要求更高。新教育的六个维度第五个为练习度,第六个为延展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延展度应该是让学生体验道德情感、辨别道德问题、构建道德逻辑、形成道德观念、延展道德实践,在生活中确立道德行为,达到改变生活、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所以我认为进行道德思辨和道德践行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目标。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班委会的职责”这部分内容时,我把课堂当作道德实践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开展真实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真正的道德能力。真实的情境是,班里总有那么几个不专心听课乱讲话的学生,那么作为班委,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有这样几条:有的建议让他们抄课文作为惩罚;有的建议体罚,让他们站起来体验老师上课时站一堂课的滋味;有的建议表扬好同学,并盖章予以奖励;有的建议选一个有能力的纪律委员去帮助他们。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思辨,道德践行才会有目的、有方法、有内驱力。
五、教学主导需要适时隐身—让课堂成为学生德性成长的田野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居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主导的关键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全人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很多,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认为教师应该适时退后,让学生“心在自由飞翔”。冯建军教授认为,道德的特性在于自由,道德的成长不是外部施加影响或驯服的结果,道德的成长是生命的自我超越,因此生命的道德教育不仅注重提高生命善的价值,而且注重以自由的方式,以道德生命的舒展方式实施教育[4]。可见,“自由的方式”是道德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协商决定班级事务”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去实践如何管理班级,我是这样做的:让班长和副班长组织班委会,让各组的组长也参与进来,活动主题是“如何在班级进行图书漂流”。班长接到任务之后组织班委会开始研究,然后详细给学生介绍了图书漂流的方案。这时,有的学生提出问题:第一,如果图书被别人损坏了怎么办?第二,图书能不能带回家去看?第三,如果有的同学正在看某本书,被别人抢去了怎么办?问题越来越多,有些已经超出了当时班委会研究的范围。好在班长很沉稳,和班委一一研究之后,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由谁来管理图书。班长倡议大家报名,没想到大家报名特别踊跃,最后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来决定了两位学生参加班级的图书管理。整个过程大概是30分钟。下课后,学生仍然沉浸在这个情境之中。有的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真的进行图书漂流吗?”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这堂课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第一,课堂教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我们即使是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最好也和实际生活比较吻合。李希贵校长曾经说过,学校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就是让学生犯错的地方,只有这样,等到他踏入社会之后,才能够尽量少犯错。第二,在问题中做、在问题中思考才能锻炼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当一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课堂上学生的能动性就充分发挥出来了。所以说,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学生没有自己的地位。当他们翻身做了主人,他们就知道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能力的培养,什么是格局和胸怀。
六、教学情趣需要涵泳润泽—有趣的灵魂创设有趣的课堂
全人教育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有灵魂的教育;而有灵魂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鲜活的、有趣的灵魂才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但又不能让学生正襟危坐地学习道德、法律,而要通过各种活动、各种语言、各种情境来让学生感受、体验道德就在我们身边。好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让课堂春风化雨,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无痕教育中产生价值和信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喜欢教师,然后再喜欢上教师的课,最后喜欢教师的思想和观念。
我所任教的五(3)班,现在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走到我的身边,问:“老师,上哪一课?”“老师,用课件吗?”上课的时候,我有时故意出点差错,学生就会开心地说:“老师,你真逗。”“老师,你真有趣。”有趣,我认为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评价。他们对老师是信任的,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课堂上的这种师生关系,是我最乐意看到的,也是我不断追求的。
七、教学活动需要适切创设—“我的课堂我做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人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生命和健全的思维方式。德育课堂中,教学活动的适切创设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树立教师的权威,一种是以各种惩罚、压制为主,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课堂纪律很好,但是学生学得很死,没有快乐,没有创新,没有兴趣,也没有深度思维。另一种是教师以学识、智慧来打动学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老师的人格和魅力所吸引,由衷地崇拜老师,并由此喜欢上该老师的课。第二种才是一个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的形象,才是真正唤醒、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努力、去不断树立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方法。这些不能靠说教来达成,只能靠教师的课堂教育技巧和对学生的心理把握来实现。
我在讲解六年级上册“国家机构有哪些”一课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抽象的概念。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假如我们班去秋游,有三个可选择的地点,分别是博物馆、动物园和游乐园,那我们要去哪里呢?我让班长征求大家的意见,正、副班长拿着纸和笔挨个统计学生的意愿。结果是想去博物馆的6票、游乐园的9票,而动物园的则是24票。最后,班长宣布这次秋游去动物园。这是一种形式比较简单的征求民意、协商、把权力还给学生,而且采用了投票的方式。看到学生那高涨的热情,我心中窃喜:这样的方式虽然不能完全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民主、协商的种子,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时刻考慮学生生命的成长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时刻把学生放在课堂的舞台上,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3.
[2] 吴立保,谢安邦.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8(1):69-74+112.
[3] 鲁洁,夏剑,侯彩颖.鲁洁德育论著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4]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35.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