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典”的力量感染学生

2022-05-30金英珍

中国教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经典学科核心素养

金英珍

【摘 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转变教师教学思想。经典著作的选择、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变革教学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高中思政课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高中政治教师,高级教师。三次被评为东城区骨干教师,三次被评为东城区学科带头人。担任区兼职教研员15年。主持北京市市级科研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市区级课题多项。多篇论文获北京市一等奖、二等奖。曾获北京市德育课程展示交流一等奖。2019年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思想政治教科书试教试用工作。多次获得北京市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评选一等奖、二等奖。参与录制北京数字学校5节课,录制北京市空中课堂1节,参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中心课程资源开发录制5节。组织两次北京市教学研讨活动,指导8位教师完成市级研究课。参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的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的录制工作。多篇文章发表在《基础教育参考》《现代教育报》《考试报》《中学生时事报》等期刊、报纸上。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下简称 “经典著作”)是思政课的灵魂,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将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用“经典”的力量感染学生,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

一、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1.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未来的发展和探索依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离不开研习经典著作。广大高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要在經典著作中汲取真理的力量,学习担当时代的责任!

2. 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1)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高中思政课程聚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2]1。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教师将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使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2]6,“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1。

(2)转变教师教学思想的需要

长期以来,高中思政课教师存在对学情把握不足、将思政课堂简单化、只重视应试教育等问题,缺乏把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意识和实践。部分教师认为讲授思政课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把握好教材即可,或者认为研读经典著作是大学生的事,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必要去学习经典著作。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分享学习经典著作的感悟,了解经典著作反映的时代背景,理解“经典”蕴含的科学理论,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艰难和伟大。

(3)符合教材编写特点的需要

教材是支撑教师教和学生学最重要的载体。基于课标编写的高中思政课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文引述占有很大比重。引文出现的位置包括正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阅读与思考以及单元的综合探究。比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第 7 页正文第二段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描述,引用了《资本论》中的原文:“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必修4《哲学与文化》教材第85页综合探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探究一中,引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经典论述。教材编写的这个特点,无疑是在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和学习经典著作,从而推动高中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二、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几点经验

1. 经典著作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浩如烟海,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选择代表性强、适合学生能力、与中学阶段所学理论相关性大的著作进行研习。

(1)选择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经典著作

“引导高中生读经典,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今后做一个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而是用经典著作的理论魅力感染鼓舞学生,使学生从情感和理智上认同、尊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3]。所以,经典著作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为了降低经典著作的学习难度,我们需要做到几个坚持。一是坚持全读与选读相结合。篇幅较短的可以全读,如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理解能力和阅读意愿强的学生可以全读,如《共产党宣言》。多数原著学习可以进行部分章节的选读。二是坚持课前阅读与课后再阅读相结合。课前阅读为课堂做准备,课后再阅读深化课堂学习的理论。如课前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学生能够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同,明确获得认识的途径,初步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课后再阅读则侧重《实践论》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三是坚持原文阅读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对著作原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主要内容先进行介绍,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原著有直观了解,减少陌生感和距离感,明确阅读重点。

(2)选择与教材内容直接相关的经典著作

学习经典著作不是为了读而读,为了学而学,“融入”归根到底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教材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教材内容直接相关的经典著作,一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原文的,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矛盾论》等。二是教材中提到了著作名称的,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补充的,如在学习“运动的规律性”“坚持新发展理念”或“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专题中的文章;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红船精神”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可以和学生一起诵读李大钊的名篇《青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2. 课堂活动的设计

课堂教学需要我们设计有效的活动,为教学任务服务。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既可以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一个环節,又可以是整节课的主题。

(1)关注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

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任务指向明确,适合学生查阅、思考、分享、讨论、辨析,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探究与分享,设计了 “诵读《共产党宣言》中的名言名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想”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两个探究活动。全书最后的综合探究一中的“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部分,设计了两个探究任务,分别是“查阅文献,搜集素材,通过绘图、表演等方式再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的场景,比较这些场景,交流各自的感受”和“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又如,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建议提到 “阅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学情不同,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我们在关注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的同时,也要能够结合教学的实际,设计凸显个性的学生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案

明确探究活动的内容并设计指向清晰的活动方案,是实现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以经典著作阅读交流活动为例,活动方案主要包括明确活动主题、做好活动准备、开展交流活动、展示优秀成果等步骤。

例如,学习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后开展主题为“读经典名篇 与真理同行”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制订活动方案(见表1)。

表1 “读经典名篇 与真理同行”活动方案

具体内容 活动评价

活动主题 读经典名篇 与真理同行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阅读经典名篇,概括、提炼原著名篇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学哲学、用哲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活动准备 ①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毛泽东的《矛盾论》、习近平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

②布置读书的具体任务,包括学生个人做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小组内部定期交流学习体会等

③确定参加交流活动的方式和发言人员

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进度科学规划时间

活动分工 根据学生的特点、个人兴趣等进行安排

活动方式 可以采取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评价与总结等方式

活动预期成果 个人读书笔记、读后感进行小组集体完善后,形成统一的学习成果,以墙报、展板、公众号等形式展示读书交流活动成果

3. 实践活动的开展

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还可以走出思政小课堂,走进校园或社会大课堂。“经典”传递的方向可以从社会到学生,从教师到学生,也可以从学生到学生。

(1)举办专家讲座

作为北京市东城区思政学科基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每学期都会在学生自主阅读和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邀请大学教师为高中学生上一节课,借助专家研究的视角,延伸学生对“经典”研习的广度和深度。

(2)开设选修课程

“打开哲学的神秘之门—从知识之境到智慧之境”,引导学生以“智慧之爱”为起点,与“经典”相遇,从源头上把握哲学思维的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体味哲学的魅力。“党史十二讲”,以经典著作为依托,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在新征程上依旧风华正茂。

(3)开展戏剧表演

利用学校戏剧节等活动,鼓励学生选取具有重要历史节点的事件作为历史情景剧的背景,开展人物的角色扮演。在表演中,学生为记住场景中所需要的台词,会主动查阅经典著作。表演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增添学生学习经典著作的动力。

此外,学校还通过筹备成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社团,为有研读意愿的学生搭建交流提升的平台;通过“海量阅读大讲堂”培养“海量阅读小讲师”,为学生提供与同伴交流阅读收获的机会;加大经典著作阅读与参观党史馆、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实践活动的融合力度,把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反思

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经典著作自身较强的学理性、思想性和抽象性,容易使学生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设计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体会马克思主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从而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4]。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教师深刻体会到,要把思政课教好是需要有真本领的,提升理论素养已成为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挑战和迫切需要。作为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引导者、活动的设计者和承担者,思政课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的广度和深度,直接關系到“融入”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3. 变革教学的评价方式

课标强调“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41,“专注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2]43。教师可以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明确恰当”“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与小组同学积极配合”“流利表达小组观点”等维度的学生活动评价等级表,以活动内容、过程为依托,既评价学生对有关学科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情况,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和态度,还要注意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用“经典”的力量感染学生,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育核心素养,凸显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性和实效性。但融入点、融入的途径和方法还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4)[2022-06-24].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1812/t20181216_125693.s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孟凡明.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基于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引文分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12):7-10.

[4] 龚雪辉,郁振一.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EB/OL].(2022-04-26)[2022-07-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426/c1001-32409426.html.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经典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