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幕后到台前:“光”在西方艺术中的角色转变探究

2022-05-30覃瑜格

艺术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光线艺术

摘要:根据西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可以归纳出三种基本的光线运用形式:聚焦型光线、色彩型光线、人造型光线。“光”的角色地位变得越来越高,艺术与人的互动门槛却越来越低,其中的转变伴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下文化与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光线;艺术;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4-0-03

光的本意是明亮,指引视线,引领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研究与归纳各类型光线在西方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梳理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光的大致变化轨迹,可见“光”的角色转变基于社会环境的多元发展。

1 聚焦型光线——聚焦视线

聚焦光,即通过光线聚焦画面中心、突出重点,这类光线主要采用明暗对比的方式进行表达,具有指向性和功能性。

1.1 语义的传达

教堂的壁画常用聚焦型光线,比如16世纪画家科雷乔的作品《圣母升天》(见图1),教堂天顶的彩绘以中心的浅黄色光线为焦点,周围环绕着成群的天使与层叠的云海。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提道:“他试图给站在中殿往上观看的礼拜者一种幻觉,好像屋顶已经洞开,他们一直往上看到了天堂的荣耀。”[1]光线在此处不仅起到了聚焦视线的作用,同时也作为一种语义符号,代表神圣的信仰。同样,乔万尼·巴蒂斯塔·高里的天顶画《耶稣圣明的崇拜》也体现了光线的语义传达。中心位置用明度极高的蛋黄色描绘光线,与周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拱顶的一个开口,无数的恶魔与堕落天使穿过这个开口被驱赶出天界,逐渐消逝在光晕之中。虽然画中的内容庞杂,但聚焦光的运用使整体杂而不乱、层次分明。

1.2 氛围的烘托

除了宗教题材,许多肖像画也常常使用聚焦光,尤其是在17、18世纪。肖像画可分为群体肖像和单人肖像,这类作品多数是由贵族或者官方委托完成,追求严谨的造型和理想化的形象。比如美国画家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的大型群像油画(见图2),主要叙述了1641年查理一世要求交出五名被弹劾的议员,而议长否认国王的权力,拒绝交出议员。科普利为了尽可能还原事实,从各处搜集资料,包括当时人们的穿着打扮。他求真的态度在画中充分展现了出来,单向的光源将视觉中心聚焦在争辩的国王和议长身上,周围一众人群情态各异,拉扯、私语、冷漠、旁观都隐匿在暗处,一明一暗的对比营造出戏剧冲突和紧张氛围,和舞台剧的表达形式无异。与之相似的还有伦勃朗的《夜巡》。

要研究单人肖像画中聚焦光的运用,可以观察大卫的《马拉之死》(见图3)。其表现了法国革命领袖在浴室被刺杀的史实,同样用明暗聚焦主体角色,给予画面电影般的定格效果,它们都是用光线将观者引向历史。

聚焦型光线的处理使二维平面中的对象产生了虚实变化,具有空气感,从而增加画面层次,营造伪真实的三维空间。此时的光线是服务于整体画面的手段之一,处在次要位置,同時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成了向导,带领众人读懂历史本身。这种阅读式的交互形式赋予绘画责任与内涵,也使得聚焦型光线的艺术作品需要被仰望和尊重,难以被带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2 色彩型光线——研究光色

色彩型光线的运用是通过色彩的冷暖调性呈现艺术对象在自然光照下的形象。它的产生基于17世纪牛顿的光色原理: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同时,照相技术的发明也对传统绘画风格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印象派在一众造型严谨的学院派中异军突起。它打破传统,改变了研究议题,从素描造型走向色彩造型,比例、空间、写实不再是衡量艺术水平的唯一准绳,画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关注鸿篇巨制,而开始走到户外写生,截取某个场景并快速捕捉其光影变化,拓展了绘画体裁的界限,使艺术逐渐走下神坛。比如其中的代表画家莫奈的《睡莲》《草垛》《教堂》系列作品(见图4),在不同时段发生不同变化的光线成为研究对象。拉近看,画面没有具象的边线轮廓,只有细碎的笔触,这是印象主义曾经被诟病而往后却被奉为其主要特征的地方。退远看,光就是色,营造出朦胧、浪漫、轻松的气氛,正是印象派所追求的视觉真实。此时此刻,光线成为艺术的目的。

当时的印象主义是年轻主义,其产生带有试探性,画面盛满了光与色。它不要求观者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只需要敞开心扉接受日常的琐碎,这与聚焦型光线严肃认真的交互方式不同。色彩型光线营造的氛围平易近人,观者在作品中能找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如乡间的小路、河边的草地、跳舞的人群等,如同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所说的那样,“审美享受是在与自我不同的感性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即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去”,也就是指客观化的自我享受[2]。此时,人与艺术对象的交流没有完整的故事线,而是一个片段的对话,光线来得轻描淡写,看不到一处具体的光,但处处都是光,观者可从画中得到纯粹的审美体验。以印象派为首,随之发展起来的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都在进一步研究光与色(光线的变化伴随颜色的变化)。

3 人造型光线——表现主体

人造光,即人造光源,其发展主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是基于信息边界的弱化以及社会包容性的增强。随着现代主义的盛行,艺术从风格的转变走向形式的改变,传统架上绘画的单一性质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的时代需求,“光”顺应这一潮流,成了作品本身,它的表现方式包括以下两类。

3.1 通感式呈现

通感又称“移觉”,简单理解即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之间的转换。国内最早由钱钟书先生提出“通感”这一概念,将其视为古代文学的修辞手法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交互需求不断增加,在当代艺术中出现了不少以人造光作为主体、以通感作为手段来呈现的装置作品。

2014年,艺术家拉斐尔·洛萨诺-赫默尔在纽约曼哈顿公园的隧道中展示了交互装置作品《声音隧道》(见图5),参观者只要面对对讲机发出声音,随即便会产生光线照射到穹顶上,并根据声音的分贝大小产生动态变化。这就是利用技术外化了声音与视觉之间的通感,在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隧道中充满了跳动的光影,这是新与旧的碰撞,强化了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德国哲学家费歇尔在《美的主观印象》中曾表示:“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在技术的加持下,共鸣产生了,声音也成为看得见的象征(光线),由感知形成的想象变得具体,从艺术中得到的体验也更加丰富。

3.2 沉浸式体验

新媒体艺术也被称为数字艺术,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础语言的艺术形式,得益于其高科技、多元化以及交互性强的特征,数字艺术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沉浸式体验。区别于一般性装置艺术的互动,沉浸式体验的打造需要相对密闭的空间,尽可能排除外部干扰,提高敏感度,打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将人的感觉体验最大化,从而达到忘我的状态。只有实现人、表现主体、空间三位一体,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teamLab是一个从2001年起开始活动的艺术团队,成员包括艺术家、程序员、建筑师、动画师、数学家等各领域专业人士。其旨在通过团队的创作找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将艺术从物质中解放出来。“数位的概念扩张了美”是他们的艺术理念,团队的创作核心是利用科技手段打造光影艺术作品。“光”在teamLab作品(见图6)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teamLab的展览看似千变万化,实则都是在打造空间、操纵数位、引导交互,实现人、表现主体和空间的三位一体。其中,人造光成为teamLab不变的主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3.2.1 光的多样性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每一类都是以“看”作为前提,那么“光”则是让人“看得见”的基础媒介。新媒体技术使人造光可以通过投影形成各种动态,伴随绘画中的基础形式语言——点、线、面,光可以相应地成为光点、光线及光面,构建全新的造型。同时,由于光的物理性质,它可以反射、传播,突破二维空间的限制,当物理光线与虚拟光线相结合,便可以实现teamLab的每一个创意。因此,“光”不是一个单独的主题,它包罗万象,可以与各类艺术元素结合,形成丰富的表现形式。

3.2.2 技術支持

前文提到的多样性是光的优点,艺术需要具有想象力和多变的创作主题,但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光的艺术性,形成具体的作品,则需要技术支持,而数字艺术可以做到这一点。teamLab通过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空间,地面、墙壁、天花板,目之所及,全部画面都是通过电脑程序实时绘制。以2019年上海teamLab无界美术馆为例,整个展览由操作间约470台激光工程投影机、teamLab独创的在复杂地形和空间里使用的投影画面拼接技术以及数量庞大的各类设备相互协作而成[3]。光的特性使其成为无实物展览中的主体,用技术引导人参与创作过程,通过行为轨迹改变空间内的光影变化,在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

4 结语

聚焦光的运用奠定了作品的调性,这一阶段的“光”作为配角,成为烘托氛围的手段之一。在运用色彩型光线时,“光”变成了目的,也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从聚焦型到色彩型,二者在艺术中的角色发生了一些转变,但依然受限于载体本身(画纸、画布等物质媒介),也受限于人与作品之间的维度界限。直到装置艺术出现,人与作品处在同一空间,观者有了更多层次的知觉和感受,从画外走入画内。而数字艺术的兴起给光的角色转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超主观空间的建立使光随意游走,成了主角,人与世界也不再分裂。从聚焦型光线到色彩型光线再到人造型光线,三个阶段体现了光在艺术中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角色变化,这源自人的个体需求,也依赖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变革实现了人类的想象。

参考文献:

[1]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339.

[2] [德]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王才勇,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4.

[3] 齐声. teamLab的展览与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20.

作者简介:覃瑜格(1992—),女,湖北恩施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光线艺术
“你看不见我”
纸的艺术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淘气的光线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