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等与尊重,是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前提

2022-05-30胡雨伦罗兰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考亲子态度

胡雨伦 罗兰

青春期指孩子由儿童长为成人的过渡阶段,对于家长和子女来说都是特殊的时期。

对孩子来说,青春期意味着即将长大成人。他们渴望独立,对成年人的世界充满着向往与期待;他们在青春期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应对新的挑战和困境的过程中寻找自我角色,发展“自我同一性”(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也就是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

对于家长而言,青春期也意味着叛逆期,原本听话的孩子在青春期变得脾气暴躁,凡事都要反着来,他们情绪敏感,想尋求独立又无法真正脱离家长的照顾,这些孩子在青春期的特性,为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增添了压力。

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带领孩子认识社会规则、探索新世界的特殊角色,对青春期孩子的自我角色认知、三观确立与自我同一性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那么父亲如何与青春期子女沟通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并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独立的资格,比起父母替其做决定,更希望自己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即使知道父母替自己的选择可能是最优项,但孩子往往还是会选择与父母不同甚至相反的选项。小到吃穿,大到选择学校和未来发展的道路,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与孩子找寻自我价值的需求会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起数不清的冲突。

如果发生争执,父母先要理解孩子正处于发展自我的阶段:他们在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寻找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父母要予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青春期孩子自尊心更强,情绪也更加敏感,他们需要的是他人给予充分的尊重。分歧过大时,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以平等的态度,客观理性地分析两种不同选择的利弊,避免采取显示权威或凌驾于其上的支配态度,否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电视剧《小欢喜》中季胜利与方圆两位父亲所采取的亲子沟通方式便是很好的例子:季胜利作为区长,常年把心思投入在工作中,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他也习惯将在官场的言语态度带入与孩子的沟通中,引起了孩子的反抗;而方圆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得知孩子想参加艺考的想法后,不是直接反对,而是选择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其先了解艺考,再做决定。现在很多父亲都习惯将自己在职场中发号施令的言语带入与孩子的沟通中,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父亲们也要意识到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平等的沟通方式和尊重的态度是父亲与青春期子女良好沟通的前提。

其次,父亲要以身作则,在一言一行中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不自主地模仿父亲的所作所为,而大多数青春期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他们会对周围的一切进行审视,选择性接纳外界信息。一位积极进取、有责任心、情绪稳定的父亲,远比一位消极懒怠、暴躁的父亲更容易得到孩子认可,也更有利于提高亲子沟通质量。

青春期不仅意味着反抗与冲突,也意味着无限可能与迅速成长。青春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父亲的积极引导是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的关键之一。以尊重为前提、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认真关注孩子的生活,是引导孩子成长的关键之处。

猜你喜欢

艺考亲子态度
我的艺考之路:播音,想说爱你不容易
Creative Cram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艺考“不易”,应回归理性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