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劳动的孩子自带友好光环

2022-05-30陈妍妈妈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交朋友责任感闪光点

陈妍妈妈

当孩子经常为集体承担劳动,并视别人的需求为己任,就是有了“责任感”。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天生缺少童年玩伴,也缺少与同龄人良性互动的机会。社交能力越强,学习生活的阻力越小。但这种能力,并不如吃饭睡觉般与生俱来。将儿童社交知识教给孩子,是父母必须要做的。

交朋友的前提,一定是因为彼此互相吸引,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不具备的闪光点。但闪光点只是交朋友的第一步,一段健康发展的友谊不能只靠这些闪光点为友情发电。等到光环退去,友谊的发展不光得听朋友怎么说,还得看朋友做了什么。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大扫除、包饺子、聚餐、团建……这些活动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看似是在劳动、做事,但其实无一例外地带着浓厚的社交属性。

以包饺子为例,揉面、擀皮、和馅、包饺子、煮饺子、调蘸酱、吃饺子,这一系列过程鲜少是一个人做完,更多是一群人分工完成的社交活动。如果哪一个孩子能够跟完整个过程,或者在某个环节做得很优秀,就能让人刮目相看。

家庭也好,学校也罢,只要孩子生活在集体中,也会想为这个集体尽力,想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如果自己的劳动得到夸奖和肯定,孩子会觉得特别满足,并提高自我价值的评估,以此来获得集体的归属感。他们会觉得这个集体需要我,进而对自己的存在感产生强大的自信。

如果孩子能从小就懂得为集体作贡献的重要性,这更利于他们发展人际关系。即便将来身处不同的文化氛围之中,也能很快通过劳动与当地的环境、习俗连接起来,更快地适应。试問,谁能不对一个聪明勤快又手脚麻利的人自带友好滤镜呢?

曾经有一档以少年生活力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叫《向上吧少年》,节目组特设几层关卡,分别代表培养孩子生活力的各个方面,任务的难度也是按从低到高排列。第一关是让孩子在一分钟内剥好一个鸡蛋,或倒好一杯牛奶;第二关是让孩子整理好杂乱的房间;第三关是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从超市品类众多的蔬菜水果里挑出指定的蔬果,或称出规定重量的大米。

这些关卡虽说是挑战,节目中设置的场景远比现实生活简单,但就是这些小事,却把大部分孩子都难住了。有的孩子分不清韭菜和小葱,有的孩子直接卡在第一关。挑战结束后,节目组采访没过关的选手,一个小男孩说自己平时只负责学习,所有的“后勤工作”都交给大人,鸡蛋要剥好,把蛋黄去掉,他只吃蛋白。桂圆要剥壳去核,鱼肉要把刺挑除,不然他是不吃的。

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就算成绩再好,交朋友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吧。因为他基本上是做不到“互帮互助”的,谁也不会想要一个只会索取他人付出,鲜少给予回报的朋友。而在后来的团体劳动比赛环节中,他果然被小伙伴们冷落,成了“局外人”,一个小女孩吐槽他“没有责任感”“只会说话,不会干活儿”。

那么,孩子口中所谓的“责任感”从哪里来?就是从这些实实在在的劳动中培养出来。比如我家扔垃圾的活儿是孩子的,清晨我们会把垃圾打包好放在门外,由孩子出门带下楼。除了孩子自己的房间之外,我家鞋柜附近也是他的包干区,如果有鞋子放在外面或散乱四处,他就要负责收拾摆放好。当孩子经常为一个集体承担一些劳动,并视别人的需求为己任,就是有了“责任感”。

如果有的父母为孩子成绩一般、资质平平、没有特长且性格内向而烦恼,请不要着急,我们可以通过教孩子做家务,和孩子一起劳动去培养他的闪光点。

一天劳动不难,难的是天天劳动。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坚持完成自己分内的家务劳动与学校劳动,培养耐性,磨炼意志。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有能力兼顾到别人的孩子也是会发光的,而且对于他的朋友来说,走得越近,光芒越耀眼。

猜你喜欢

交朋友责任感闪光点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与“都”交朋友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与『和』交朋友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决定了你这一生是什么样的人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们”字交朋友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