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凡十年,中国如何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2-05-30杨亦静

新财富 2022年10期

杨亦静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主线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传统制造企业通过自我重塑,蝶变成“中国智造”新势力,科创独角兽崛起为崭新的产业颠覆者与引领者。实体经济转型离不开资本市场赋能。在注册制推进、科创板与北交所设立等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下,A股不仅成为中国企业直接融资的主场,也成为居民分享其成长的财富管理主场。日益成型的良性生态下,中国经济未来依然是一片汪洋大海。

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取得非凡成长的十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其中主线,那当是高质量发展。

这十年,堪称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此前,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力奔跑,中国GDP在2012年达到51.9万亿元,在全球坐二望一。由于基数越来越大,要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经济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双拉动。

与此同时,伴随企业不断渗透,从下沉市场到各细分领域,原有的市场空白逐步被填满,加之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诸多领域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尤其是低端市场日趋饱和,产能出现过剩。而消费升级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端市场仍空间巨大。中国企业走到了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全球競争中赢得新优势的关口。

宏观导向叠加微观动力,中国经济步入由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攻坚期。十年来,中国从实体企业到金融市场,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实现了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传统动能提升:制造业走向价值链中高端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崛起之本。不过,2012年前后,中国制造业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方面,蚂蚁雄兵似的中小企业,涌入门槛不高的低端市场,不论服装、食品还是家电、手机组装,都能迅速以低价撬开市场。不过,由于竞争者众、品类容易替代,价格战也是常态。同质化竞争下,微利企业的盈利增长来自市场扩张。但伴随市场走向存量竞争时代,这一走量模式不再奏效。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推升土地、人力等营商成本,也使得低价策略难以为继。尤其是相比越南等后发国家,低成本优势不再。

市场逻辑变化下,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必选项:从加工制造型转向自主创新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从简单规模扩张型转向综合竞争型,从粗放消耗型转向环保低碳型。

于是,过去十年,我们在企业层面看到了新的成长叙事。

其一,是以全方位的技术升级,走向价值链中高端。在产品端,龙头企业通过加码研发、海外收购,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向中高端产品线迭代,重构产能矩阵,完成供给侧改革。在生产端,它们布局智能制造,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引入制造环节,打造黑灯生产的“灯塔工厂”,以定制化、柔性按需生产,实现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应对人力短缺、碳排放等资源约束,点亮制造业未来。

美的集团(000333)堪称代表。2011年,美的开启新一轮转型升级。2012年,何享健退出董事会,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接任董事长。此后,整体上市的美的相继收购东芝家电和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R的80%股权,消化东芝超过5000项白电专利技术,加之以每年营收3.5%以上的力度投入研发,将航空涡轮对旋技术用于家用空调,潜艇导弹发射的微穿孔技术用于电饭煲,加快产品智能升级。同时,面对用户主权时代,推动IoT化和基于用户的智能家居场景化解决方案,从而在主营的家电市场保持全球领先。2021年,其营收达到3434亿元,并以超3800亿元(截至2022年9月初)的总市值领跑A股近百家家电公司,十年分别增长约3.3倍和5.4倍。

在运营模式上,美的先后走过了由库存转为订单驱动、制造体系和标准统一化、引入工业互联网体系、建立智慧工厂等转型阶段。通过收购德国库卡94.55%股权、以色列高创79.37%股权,美的不仅在国内的制造自动化率达到51.2%,也在机器人与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2021年,其智能家居以外的营收贡献达到约2000亿元。2020年底,美的将战略主轴升级为“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其中,“科技领先”为核心主轴。

从美的到海尔智家(600690),从三一重(600031)工到恒力集团,从李宁(02331.HK)到安踏体育(02020.HK)、传统龙头企业通过重塑自我,将自己进化成了新势力,带动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蝶变。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7万亿元提升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9.4%、28%提高到15.1%、32.4%。从生产端看,如今,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1.1和26.3个百分点,“中国智造”全面落地。

其二,是通过出海,寻求新的增量市场。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企业不仅寻求技术破壁,脱离同质化竞争而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也致力于在全世界拓展更大的增量市场,助力新兴市场消费升级。

手机厂商是其中典型。2012年,传音控股(688036)已通过旗下品牌TECNO,在拥有10亿消费者蓝海的非洲全面发力,并以深肤色摄像等技术解决当地消费者痛点,成为“非洲之王”。天珑移动2011年创立的Wiko品牌,则于2014年在法国市场排名第二。2014年,国产手机厂商在国内市场赢得反转之后,开始进击海外,当年7月,小米在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印度推出首款机型小米3,vivo、OPPO也相继进入。尽管其间不无政策等障碍,但中国企业出海百折不挠。2022年上半年,印度扫地机器人市场,小米又一次稳坐第一,占据约30%的份额。小米系已成俄罗斯手机市场第一品牌,切下了42%的份额。

中国手机厂商海外征战,对垒苹果、三星的撒手锏,不止于低价,还在于技术支撑的高性价比。华为便是代表。2010年底,还在为运营商做贴牌手机的华为,确定了转向消费者业务、研发自主高端机的发展路径。一向高冷内敛的华为,不仅推出花粉俱乐部、开发者大会等丰富的运营活动,孵化出独立品牌荣耀,更以十年超10亿美元的巨资投入芯片研发,解决中国手机缺芯之痛。其麒麟系列芯片可与行业龙头高通的骁龙系列一决高下。

曾经,苹果iPhone背面的一行“DesignedbyAppleinCalifornia.AssembledinChina.(蘋果手机加州设计,中国组装)”,被认为是中美两国制造业差距的体现,中国没有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只有低端组装能力。十年来,国产手机品牌不断逆袭,提高技术水平,将产品卖到五大洲。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大品牌中有三个中国品牌,小米以14%、OPPO以10%、vivo以9%的份额,合计已超过三星的21%、苹果的17%。

智能手机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的十年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在工业中的营收占比已连续9年保持第一。同时,手机产业链上的液晶面板、全柔性AMOLED面板悉数批量出货,8K超高清、窄边框、全面屏、折叠屏、透明屏等多款创新产品全球首发。

“中国制造”曾是低端产品代名词,而过去十年,在存量中求突破的中国制造企业华丽转身。其技术、品牌等全方位的升级,使得我们在化妆品、服饰等领域,都看到了国潮的崛起。

安踏体育、李宁通过海外收购、设计升级,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其旗下目前拥有斐乐(FILA)、始祖鸟(Arcteryx)、迪桑特(DESCENTE)、其乐(Clarks)等国际知名品牌。2021年,安踏体育总营收接近500亿元,跻身市占率前十的运动服饰品牌企业,其2022年9月市值在全球同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耐克和lululemon。薇诺娜、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产化妆品牌,在和国外大牌同台竞争中,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而在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9983.T/06288.HK)、ZARA母公司爱特思集团(Inditex)、H&M集团等快时尚公司近年业绩起伏的同时,跨境电商巨头希音迅猛崛起,估值高达1000亿美元,背靠的正是中国制造的小单快反能力。

十年供给侧改革,中国产业链的竞争力与附加值显著提升。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从2012年的79家增加到2021年的145家(含港澳台)。尽管今年上半年越南出口高增,引发市场对产业链外迁的忧虑,但整体看,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的越南,对中国尚构不成威胁,且与正在升级的中国企业形成互补之势。

转型十年,也是大浪淘沙、组织重构的十年。在爬坡中犹豫不决或激进冒险,组织不能适应变化,都可能导致企业跌落为“时代的眼泪”,那些在洗牌中获得市场份额集中的龙头企业掌门人,无不在挑战中敢于担当、在变化中快速行动,而其底层,则是追求卓越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这也将为下一个十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一流提供不竭动力。

培育新动能:新兴产业把握弯道超车机遇

传统产业之外,过去十年,另一段激动人心的高质量发展故事来自新兴产业。进入新世纪后,新能源、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速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始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这一浪潮中,中国迎来弯道超车的机遇。

图1:2000-2021 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超车的一大底气,来自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丰厚的“工程师红利”。虽然中国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但高素质人口数量快速上升。本世纪初,国内高校毕业生不足百万人,2008年,这个数字首次突破500万,2012年达到624万,而2021年已攀升至826.5万人(图1)。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十年一共培养了7000多万大学生和700多万硕士研究生。

科研人员增长,中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突飞猛进。据软科统计,中国内地机构在《自然》和《科学》两本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上发文的数量从2014年的147篇增加到2018年的237篇。2021年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排名世界第二位,是2012年的5.4倍,占世界比重为24.8%。中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也从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

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正与国家和企业对原始创新的需求相呼应。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下,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格外需要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从而保持产业链的完整与韧性。中国企业从跟随到引领,走入无人区,也需要创新研究成果加持。

科创热潮之下,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10298.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7956.3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1.7%。

硬科技赛道更呈现波澜壮阔的创业与投资大潮。各地政府纷纷着手培育和抢夺独角兽,政策层面的鼓励包括派发奖励资金、减税、免租,以及为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等多方位的融资服务。过去长期专注互联网领域的PE/VC也在转轨,将资金投入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Wind数据显示,PE/VC机构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硬科技行业的投资规模占比,从2011年的24.54%提高至2021年的51.47%。

曾经伏案实验室的科学家,携前沿研究成果加入了商业转化大潮。2020年登陆科创板的AI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创始人陈天石,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曾担任中科院计算所博导。据新财富统计,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中,博士、硕士占比超过一半,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南大、人大等八大985名校的董事长合计超过450人。

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中国科技领域形成了基础研究、商业应用、创业融资、上市发展的良性循环。汽车是最能表征这一循环的领域。

近年,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正在改写传统的汽车工业,使之成为技术密集领域。基于有力的政策、高强度的研发、广阔的市场、便利的融资支撑,中国车企在电动化领域已经弯道超车,网联化、智能化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业通过引入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涌现了上海大众、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广汽丰田等合资企业,但整体看,合资车卖得风生水起,却并未消化核心技术且实现创新,自主品牌大多在10万元上下的中低端车分羹。

2012年,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目标、技术路径、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十年间,中国车企抓住新能源浪潮,实现了产业重构。蔚来(NIO.N)、小鹏汽车(XPEV.N)、理想汽车(LI.O)等一批造车新势力搅热市场,吸引广汽集团(601238)、江淮汽车(600418)、北京汽车(01958.HK)等传统厂商加入纯电汽车行列。比亚迪(002594)在2022年上半年销量超越特斯拉(TSLA.O),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销冠。

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出口为零,2021年销量跃升至352.1万辆,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占全球的1/3,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出口国,出口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欧美发达国家占半数以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不再依靠低价取胜。2021年,中国汽车总出口量也达到201.5万辆,仅次于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第三。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整车核心技术等领域,中国都实现了突破,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根据SNEResearch最新数据,宁德时代(300750)动力电池使用量在全球的市占率达到34.8%。产业链上游,天齐锂业(002466)、赣锋锂业(002460)等锂矿巨头大量买矿,中国的锂矿资源占有率升到全球30%,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领域等涌现了大批国产公司。

电动化同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也在同步发展,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menta等独角兽崛起,百度更处于全球领导者地位。2018年,我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不及欧美日的1/10,全球前十位申請者中无一家中国企业。经过近年赶超,如今,全球43%的智能驾驶发明专利来自中国,其次是美国占25%。其中,百度的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我国占据全球智能驾驶专利高地,百度功不可没。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位的公司中,百度排名第一,华为排名第九。

可以看到,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商业航天、芯片、医疗健康等硬科技领域,一大批独角兽正在孵化繁育,蓬勃生长。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2021年,这一比值已达1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未来,硬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必然带动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再上一阶的最大动力。

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赋能

十年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科创领域的弯道超车,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赋能。

资本市场的功能在于配置资源,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也经历了一轮激流勇进的改革开放。

2012年以前,由于低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一些资本转向金融市场赚快钱,脱实向虚问题浮现。2012年1月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2017年7月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工作要把握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的四项原则,金融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此后,注册制的推进,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建立,推动确立了市场化、优胜劣汰的供给机制;科创板和北交所的设立,为一批新兴公司打通了直接融资渠道,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新《证券法》实施,资管新规面世,则让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惩治,金融体系内部高杠杆有效下降。

同时,进一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限制,削减外资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的总资产、经营年限等数量型要求,扩大投资入股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的股东范围,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速。加之中国优质公司资源的吸引,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外商参股、控股的公募基金合计已达48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管理人已增加至37家,包括桥水、瑞银、英仕曼等知名机构。2022年上半年,桥水(中国)投资成为首家跻身百亿资管机构的外资私募。成熟机构的进入,推动以企业真实价值为核心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落地生根。

如今,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日益成型。Wind数据显示,2012年底,A股上市公司共有2472家,2021年12月则达到4685家,翻了近一番;总市值更是从26.7万亿元增至近百万亿元,翻了近两番。从数据上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甚至快于经济运行的整体进展。

趋于良性循环的生态,催生出“基金热”、千亿基金经理等现象。中国证券业协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基金投资者超过7.2亿,为十年前不足4000万的基金户数的18倍。股票投资者数量从2016年的1亿人到2022年2月突破2亿人。

公募、私募基金稳健发展,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2012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立,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完成,基金业日益规范。截至2022年7月,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达154家,产品数量突破10123只,基金规模达到27.1万亿元。2014年,《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实施,私募机构第一次拥有了独立基金管理人身份,私募基金管理人从2015年1月的6974家增加到了2021年12月底的24610家,管理规模从2.63万亿元提升到了19.78万亿元。

数据显示,2012年末,各类资管机构合计管理资产规模约26万亿元,到2021年末,这一数字增长至130万亿元,10年增长了4倍。

在国家“双碳”战略下,注重ESG的公司更受到青睐。据新财富此前统计,2007-2021年,A股共有1321家公司曾发布ESG相关报告,这些公司上市至2021年底的股价平均增长超700%,高于A股所有公司327.6%的平均涨幅。2021年,这些ESG公司股价上涨16.55%,跑赢沪深300指数15.75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下,A股不仅成为中国企业的融资主场,吸引一批海外上市公司回归;权益投资也接替房地产,成为居民分享中國公司成长的财富管理主场。

良性循环助推中国经济新发展

十年间,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相互赋能,共同演绎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优秀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得以扩张先进产能、加码技术研发、实现蛇吞象式海外收购,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而相对应的,高成长公司又以高回报反哺资本,并吸引更多资金流向这些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中国经济也在这样的互动之中,实现了稳健增长。

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较2012年的51.9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十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8420元攀升至2021年的80976元,增长超一倍。同期,美国GDP增长率为141.5%,日本为108.4%,欧盟为125.4%。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中国的GDP还落于欧盟之后,2021年已超过其近3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稳固。

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全民,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3.51万元,较2012年增长1.8万元,居民恩格尔系数较2012年下降3.2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不断迈向共同富裕的14亿多人口中,有超过4亿并在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在双循环格局下,这一全球最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充足后劲。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有效释放,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是2012年20.6万亿的2.1倍,年均增长8.8%;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由2012年的27.5万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62.1万亿元。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5.4%升至2021年的65.4%,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房地产的助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对GDP的贡献达20%以上,而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保持定力,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定从总量扩张转变为结构优化,避免速度焦虑,从而实现了经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

眼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给各大经济体带来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阔步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中国,经由过去十年的转型升级、创新求变,实体经济更具竞争力与韧性,资本市场更具活力,随着高素质人口红利、制度红利等不断释放,还将迎来下一轮波澜壮阔的发展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