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游记散文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

2022-05-30文思棋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0期

文思棋

内容摘要:“散文”这一概念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并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散文理论。古代散文文体包括“骈文、古文、辞赋”三种形式,宋代散文种类包括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多种形式,对唐代“惟陈言之务去”的散文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通过研究苏轼记叙山水亭台之类的游记散文,后人能够对其文章写作风格、语言特点、人生态度有更直接、全面的了解,也正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关键词:山水游记 苏轼散文 游记文学

苏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词人、文学家,他融会贯通儒、佛、道三家思想,在政治、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常言道“苏文如海”,苏轼留下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堪称“一代文宗”。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石钟山记》等皆有入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诗词作品,均成为广大教师、学生学习的范本。

一.古代山水游记特点

古代游记文学主要有游记诗词和游记散文两种表现形式,既有对山川景物的描摹、游踪的记录,又有对观感的抒发。由于唐代古文家对散文体裁的开拓,越来越多的文人喜欢通过游记散文这一形式记录自己游玩的观感、体验。发展到宋代,文人墨客诸如欧阳修、柳宗元等人,擅长用哲理性和思辨性的目光观察自然,山水湖泊、乡村风光、社会百态、民族风情皆可入文,在游记中巧妙运用说理、议论等手法融情、理于景,呈现出一种发人深思、回味无穷的理趣之美。

二.苏轼对山水游记的发展

苏轼一生著作颇丰,根据《文章辨体》一书记载,苏轼一生共创作有60篇游记,文章特点可以用“行云流水、姿致天成、寓理传神”十二个字来概括。游记文体包括赋、记、铭、笔记文等多种形式。黄州虽然位置偏僻,但是黄州的秀丽山水和独特的佛道文化却能给心灵以治愈,给灵魂以洗涤。受当地文化影响,此时的苏轼试图通过内省和反思来实现自我超脱以摆脱苦闷抑郁之情,他的脚步几乎踏遍了黄州定慧院、安国寺等地,常能将自己的情思和观感寄托在诗词歌赋之中。

北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士人俸禄丰厚、休假制度完善,因此士大夫交游之风盛行。王立群教授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表示:唐宋山水游记有三种模式,代表人物分别为:柳宗元、苏轼和陆游。苏轼山水游记散文属于表现型游记,游记作品中的景观可分为山林(11篇)、亭台楼阁(13篇)、佛寺(10篇)、湖海(16篇),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前赤壁赋》属工具式写景,通过空明、澄澈的美好之境来表达苏轼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易变、顺其自然的哲理之思。

三.苏轼游记散文与魏晋情结

苏轼的游记散文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化倾向,善于在文章中体现个人化特色。由于政敌的不断打击,苏轼深深地感悟到了人生无常、世事如梦,更加热烈地向往美丽、宁静的田园风光,推崇陶渊明等人的归隐之风和魏晋风度。

早在东晋时期,“靖节先生”陶渊明就在《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中,表达了“视功名如粪土”“向往田园之乐”的人生理想……这些观点和态度在苏轼这里得到了传承,他对陶渊明的高洁品行和“竹林七贤”等人的旷达风度表示了高度赞赏。

终于,苏轼彻底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开始效仿魏晋名士,躬耕于畎亩之间。在古代,一般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为“居士”,自苏轼被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贬谪到黄州之后,他就开始以“东坡居士”自居,精神上追求皈依,闲暇时在黄州远郊躬耕田园、自得其乐。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即便有“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的喜悦,仍然掩盖不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现实。苏轼在山水游记散文中也习惯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水”是苏轼散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大意象,苏轼曾作《画水记》一文,提出著名的文艺理论,主张艺术作品不仅要追求形似,而且还要追求神似。

常言道:“上善若水。”“水几于道,圣人之道,虽可以名言,而不囿于一物。”黄州风景秀丽、竹林茂密、湖泊众多、寺庙林立,是修身养心的绝佳场所。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虽只有寥寥数语,却意韵深远、妙趣横生。苏轼来到承天寺夜访张怀民,惊讶于中庭月光浮动、竹影婆娑之美。他之所以能把月光想象成如水般空明流动,大概也是因为其内心如水般透明、澄澈的境界。文末虽是淡淡几笔,但于设问语中见其艺术表达已近“真淳之境”,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之美,体现了苏轼驾驭文字的高超技巧。这篇文章虽只有短短几十字,却也因此流传千古,蕴含着苏轼独特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学。

四.苏轼游记散文与道家思想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一方面既对黎民百姓报以了无限的同情,另一方面又辩证性地提出了“处浊世避患害之术”,希望摆脱人世痛苦,达到物我两忘的超脱之境。

柳宗元、苏轼等人都对《庄子》十分推崇,苏轼早年就已经读过了《庄子》一书,对书中的“乘云气、御飞龙,而遨乎四海之外”的“逍遥”境界很是向往。在“出世与入世”这一问题的思索上,被贬早期的苏轼显示出了不确定、疑问和迷茫,此时的他对权位已经没有了向往之心,对功名也失去了追逐的欲望,为排遣内心苦闷不平之气,苏轼寄情于山水之间,开始真正思考庄子观点中的“无己、无功、无名”,只希望“歌明月之诗,诵窈窕之章”,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

此时的他仍不忘传统儒家士人的“建功立业”“封狼居胥”的人生理想。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之际,虽然苏轼并不太认同庄子思想中的“消极避世”,但庄子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却被苏轼心领神会,且在游记散文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庄子》中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于是,苏轼善于跳出“小我”的禁锢和限制,更加注重去阐释事物中蕴含的情与理。值得一提的是,在情与景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上,苏轼力求最大限度地表达自我的独特感受,这一创作手法也许是来源于庄子的“齐物论”和“得鱼忘筌”之说,忽略外在的形式外壳,强调精神实质的领略。

也许是受《庄子》影响,苏轼的作品中常有“人生如梦”之语,黄州的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自然之美。黄州确实成就了苏轼,在黄州,他写下了著名的“两赋一词”;在黄州,他写下了753篇作品,到达了自身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在黄州,他参禅悟道、洗涤尘心,感悟到了“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实现了灵魂与生命的升华……

苏轼本就是个坦率、旷达之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苏轼分别两次和友人来到黄州的赤壁古战场,灵感如滔滔江水汩汩而出,面对历史遗迹,苏轼思接千载、神接八荒,仿佛看到了三国时战火纷飞的硝烟战场,看到了曹操、周瑜、诸葛亮等一个个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此景此情之下不禁心潮澎湃,终于,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作品所蕴含的淡然超脱的思想境界与含蓄典雅的“中和之美”很是契合。

此时,已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相较于之前的颓废,苏轼已经有了正确的得失观,能用超脱、旷达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境遇。在《赤壁赋》的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受到在老庄思想影响之下的苏轼的散文作品中的“圆活流转之美,错综变化之美和自然率真之美”(王水照《苏轼研究》)。

自然赋予他灵感,正所谓“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他的哲思与才华与清风、明月、桂棹、兰桨已经融为一体,实现了精神与现实的“大和谐”。

除了前后《赤壁赋》,苏轼在黄州还写下了另外一篇颇具哲学思辨色彩的散文——《雪堂记》,和《前赤壁赋》一样,这篇散文同样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来展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如果说苏轼早期的思想中还是儒学占主导地位,被贬黄州之后,佛老思想就已深入其心。

五.苏轼游记散文与《楚辞》风骚

苏轼明显受到《楚辞》中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影响,《楚辞·渔父》篇也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屈原和渔夫这两人也似乎也是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代表。正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从另一角度看,《雪堂记》中,“客”这个身份似乎就是“禅”的化身,作为一位具有极强独立精神的主体意识者,苏轼在文中提出的“性之便,意之适”的人生观,表明他并不盲目屈从于道家的思想,而是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约自《离骚》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美人”这一意象来象征诗人高洁的人物形象,表达某种政治理想。苏轼善于借用前人文学作品中的长处,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想象、拟人、用典、谐趣等表现手法,通过大量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其中,“长江”“清风”“明月”“翠竹”等均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意象。

中国文人喜欢吟诵风花雪月、琴棋书画等风雅之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月下独酌》等篇都是借月抒怀……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人气质的官员,苏轼同样喜欢风雅之事,提倡君子气节。从他的相关诗文来看,苏轼喜欢梅兰竹菊,喜欢琴棋书画。他认为:“文以载道”,写文章就是为了表达情感、抒发情怀的。这一创作观点在他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体现。

六.苏轼山水游记中的思辨色彩

唐宋八大家喜欢畅游亭台楼阁,苏轼也不例外,在苏轼山水散文中与亭台楼记有关的文章共26篇,如《凌虚台记》《放鹤亭记》《喜雨亭记》等,均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梅圣俞对苏轼的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文章有孟轲之风”,这当然与苏轼自身的文学修养息息相关。

苏轼的山水散文多闲适旷达之语,常能于质朴的语言之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颇有哲理之趣。如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三单元《石钟山记》一文,虽然是写自己乘舟夜访石钟山的故事的始末,但却能于平凡事件中揭示“凡事必须经过调查,不可主观臆断”的为人处世道理。他的《记游庐山》一文中同样有所体现这一特点,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大概也只有诸如“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等寥寥数语,更侧重的是对道理的阐释,表现了苏轼作为学者的质疑、探究精神。

七.苏轼山水游记与贬谪文学

“学而优则仕”是不少知识分子的公认观点,《说文解字》云:贬,损也;谪,罚也。古文中,“贬官”通常有“谪”“黜”“放”“夺”“罢”等不同说法。“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贬谪文学”由此始,历代文人中,不少人都有过贬谪、放逐的经历,贬谪文学鼎盛于唐宋两代,以盛唐为分界点,从屈原到柳宗元、刘禹锡,经白居易而至苏轼、黄庭坚等人,形成了中国贬谪文学的三个重要阶段,代表着模式的确立、发展与突破。

从政治学的角度,可以把被贬的官员分为正向贬谪、负向贬谪和战略貶谪三大类型。

“正向贬谪”,顾名思义,指的是罪有应得的贬谪和流放。“负向贬谪”对象是:罪不该贬,甚至该得到提拔却遭到贬谪的无辜官员。“战略贬谪”是指出于对人才的爱护而采取的一种战略安置,西汉的贾谊等可为代表。

纵观唐代289年历史,有姓名、年代可考的贬官总数为2456人次,中唐遭贬诗人达750人次,规模最大。“朝登天子堂,暮为田舍郎。”此时,不少诗人开始把写作视野投向田野、山林,和唐代被贬诗人不同的是,宋代文人的心境更为旷达、开明,甚至还提出了“自持”“自适”之说。据统计,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就写了16篇游记,可谓“政坛失意,文坛得意”。

八.苏轼游记散文中体现的创作观点

1.文道并重观。中唐以来,素有“文以载道”之说,作为欧阳修、韩愈等人的忠实粉丝,苏轼对他们的“文道并重”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苏轼的“道统观”超越了以往僵化的思想观念,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所包含的范围也更加广泛,除了儒家传统思想观念之外,还吸收了佛老思想中的部分观念,将佛儒道三家观点融会贯通,进行了进一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禅学思想”。

众所周知,黄冈是禅宗的发源地,苏轼对禅宗情有独钟,这必然会影响到他的散文创作,他的许多散文作品也确实充满了哲学意味,体现了禅学、禅趣。苏轼对老庄之学中的“道”的理解更为超脱,既不是像宋代理学家朱熹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又不限于“六经”中的“大义微言”。

2.文学尚用观。苏轼在为官期间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任凤翔府判官一职,上任第二年春天,当地久旱不雨,苏轼遂在公馆北面筑就府亭,以求缓解春旱。三月八日、十七日,终于“久旱逢甘霖”,连下两场小雨,三月二十日又下大雨,苏轼于是将亭子命名为“喜雨亭”,写下《喜雨亭记》,以留纪念。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该文篇幅虽小,却能将喜雨亭的名字由来、历史发展经过一一道来,借写亭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记录自己为官之事。该文紧扣一个“喜”字,文风潇洒率意,笔法独特,布局也颇为精巧,以小见大、运笔生辉、出手不凡,极具大家风范。

3.创作自由观。从苏轼的“外任、谪居、流放”三个仕途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来看,苏轼的散文创作体裁丰富、情感真挚、内容多样,有表状、碑传、笔记等多种形式——这体现了他的创作自由观。

苏轼认为:“士以气为主”“士当以天下为己任”,提倡儒家所说的“浩然之气”,试图通过文字表达来营造一种纯粹、自然、本真的艺术境界,将内心的真实所想充分流露出来。

古人常说“文无定法”,可见写文章贵在创新、天真自然,并没有固定的模板、规律可循。苏轼曾经写了一篇《自评文》,文中有语曰:“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可见,他的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流动不受任何框束,而是如流水般“随物赋形”。

苏轼在创作中所提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指的是文章的内容和风格应该自然灵动,追求灵魂的本色。纵观他所创作的散文作品,大多也是融记事、抒情、说理于一体,尽可能地探求生活的本质,以期达到挥洒自如、收合有度的艺术境界。

九.研究苏轼山水游记对人生的启示

苏轼在黄州经历了一段潦倒困顿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通常能赠与诗人美好的情思,多舛的命运通常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贬谪生活推动着知识分子从朝堂之上走向人民、走向社会,去体察民情、体验世事百态。一部蔚为可观的贬谪文学史其实也是一部地域文化史,汇聚了各地的山水田园、风俗民情,可谓气象万千。可以说,正是因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的经历,才成就了他在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待传统文化,应始终秉持“扬弃”的态度,提倡学生在鉴赏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同时学习古人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世之道。通过学习、阅读苏轼的《遗爱亭记》《雪堂记》《石钟山记》等山水散文,我们能够对黄州、庐山等地的风土人情有更直接的感受,这给当地人民甚至全中国人民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参考文献

[1]杨柳.初中語文部编版教材苏轼诗文选篇分析[J].北方文学(下旬),2020(12):115-116.

[2]木斋.苏东坡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裴云龙.苏轼散文的经典化历程及其文化内涵——以1127—1279年为中心[J].文学评论,2015(2):175-185.

[4]谭惠文.由《前赤壁赋》看苏轼超越人生痛苦之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6):109-110.

[5]林语堂.苏东坡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项目:湖北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A类创新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220413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