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调研的儿童平衡车设计研究张超

2022-05-30姜勇刘帼君

设计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市场调研成长型

姜勇 刘帼君

关键词:儿童平衡车设计 市场调研 成长型 产品功能 人体工程学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7-0139-03

引言

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骑行运动中,下肢周期性和节律性的运动可以重组和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下肢张力,恢复机体感觉的刺激,改善下肢协调稳定性,增强机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1]。站在长远角度看,适当的骑行运动不仅能使孩子亲近自然,而且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成就感、独立性和自信心。近年来,国内外儿童的平衡车市场发展迅猛,国内外儿童平衡车发展几乎同步[2]。目前,市场上儿童平衡车品类众多,但是国内对于此产品的研究文献很少。鉴于此,文章通过调查相关市场,总结儿童平衡车产品行业现状及设计趋势,结合用户调研及人机工程学理论,对儿童平衡车的造型及功能进行分析总结,为儿童平衡车的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经济可持续增长,整体社会家庭结构逐渐年轻化,家庭对儿童教育的需求和投入也在逐步升级和增加。因此,学龄前儿童素质教育成为大势所趋。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导致孩子视力和身体素质下降。儿童户外运动发展潜力巨大,而童车作为儿童户外运动和娱乐的主要工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

儿童车品类主要有儿童推车(婴儿车)、儿童平衡车、儿童三轮车、滑板车、儿童自行车五大类,其中儿童推车(婴儿车)适用年龄为0-2岁,通常由成年人带婴儿散步时使用,使用者主要是家长;儿童平衡车适用年龄在2-6岁,儿童平衡车是儿童在学习走路时,进行锻炼的代步工具,市面上针对2-5岁儿童的儿童平衡车已经普及,使儿童享受乐趣同时亦能锻炼四肢协调能力和平衡力。儿童三轮车和滑板车是学前儿童的玩具,它适用年龄在3-6岁,但是专家经过研究发现8岁以下并不宜使用滑板车,易伤害膝盖,造成错误肌肉使用;儿童自行车是6-8岁儿童的代步工具,不适合6岁以下儿童使用,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也会造成错误肌肉的使用。由此可见,儿童车品类中儿童平衡车在幼儿期中使用比重最大,三轮车与自行车其次。而且儿童车品类中儿童平衡车相比其他运动来说,花式动作多,趣味强,适应的场地更多,更能锻炼儿童灵活性及对肌肉的控制力,而且儿童平衡车有大型的正规赛事,给儿童带来冒险和挑战,进而培养儿童的耐挫力、互助精神以及目标感,竞争优势明显。因此儿童平衡车在幼儿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户外骑行工具。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

1.调研方法:查阅文献、线上商店调研、用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2.调研范围:国内外各大知名品牌产品调研

3.调研对象:市场品牌:永久、飞鸽、凤凰、七小柏、乐的、PUKY、STIDER、KOKUA、GIRASOL、FIRSTBIKE、LITTLE BIG、迪卡侬等品牌;用户访谈对象:主要是80、90后年轻家长及孩子。

4.调研内容:对上述品牌在市面上热销的儿童平衡车的造型、功能、零配件进行了调研;对80、90后的家长的年龄、收入、自己和孩子喜好、对产品的购买因素等进行了调研。

文章将基于市场调研及用户访谈对其产品价格、结构、功能以及用户特点及需求进行分类整理,旨在通过分析了解现有市场上儿童平衡车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及用户需求,为今后儿童平衡车设计发展奠定了驱动创新可行性战略基础。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市场调研结果与分析

经过查阅文献及线上商店调研对国内外十二家儿童平衡车产品的价格、功能、结构进行了整理与总结,如图1、表1所示,主要对比了儿童平衡车价格、造型、结构以及功能特点。中国品牌的平衡车价格一般在200-600元之间;国外品牌儿童平衡车价格一般在900-2000元之间,经过调研发现,儿童平衡车的结构、功能以及售后服务都是造成国内外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外儿童平衡车造型都是偏简约造型,颜色大多是彩色搭配黑色,材质一般为钢材或者铝材,国内外儿童平衡车造型材质并未有很大差别。国内儿童平衡车功能分为竞赛车与普通平衡车,并且仅可小范围的升高座位以适应某个年龄段儿童使用;而国外大部分儿童平衡车运用模块化功能,可将普通平衡车改装为竞赛车,甚至有些品牌儿童平衡车可通过调节车身架、座位高度,抑或是车把方向来调整车辆大小,使其适应更广年龄段的儿童,可随儿童长大而成长,最终演变成儿童自行车,例如little big 儿童平衡车。而且国外儿童平衡车品牌除了在产品功能优胜与国内产品,在后期维护客户关系上也日趋完善,例如发起儿童平衡车比赛等。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现有市场儿童平衡车设计逐渐向造型简约、需求多样性、多功能性、成长性、益智性等方向发展。

(二)目标群体调研结果及分析

1.使用者: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婴儿时期是1-12月,幼儿时期是1-2岁时,学龄前是3-7岁,学龄是从7岁到12岁[4]。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上的表现不尽相同:1-2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简单看、拉和推动作,并且行为会很大程度受情绪的影响;3-6岁的儿童比幼儿更熟练的掌握简单的动作,动作也更精准和灵活,也更愿意分享;相比幼儿及学龄前儿童,7-12岁阶段的儿童对于复杂的活动掌握能力逐渐增强,热爱群体活动,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4]。因此,儿童平衡车在锻炼儿童平衡力的同时,也应考虑使平衡车具有分享和娱乐的功能。

一般儿童平衡车的使用人群有三类:第一,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儿童;第二,正在学习走路的儿童;第三,已经会走路仅为训练平衡的儿童。儿童平衡车设计应适应儿童在成長过程中的特征变化以及需求变化[4],通过分析儿童需求的特点和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将儿童平衡车用户的年龄定位在2-7岁,其中2-5岁主要使用平衡车,6-7岁使用自行车,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阶段儿童的需要。

经过调研发现,如表2所示,儿童幼儿时期生长较快,且上肢肌比下肢肌先发育,因此儿童平衡车设计应该适应儿童生长特点,应具有可调节性,而且平衡车的调节不应仅是纵向调节,横向调节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儿童喜欢小动物,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可赋予儿童平衡车不同功能,不同色彩,以延长儿童喜欢的时间;低龄儿童对于色彩比较敏感,喜欢彩色产品,对于产品细节并不关注,儿童对世界一定认知后,色彩偏好开始“脱幼化”对于色彩的选择会趋向成熟,因此平衡车造型要简约且色彩不能太过艳丽。

2.消费者:儿童平衡车的使用者是儿童,但是购买权却取决于父母,因此吸引宝爸宝妈目光也是儿童平衡车设计的一大要素。经过调研发现,儿童平衡車的消费主力为80、90后小资家庭的宝妈。因此对80、90后人群特点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80、90后宝妈宝爸思想和事业上跟加独立,更加追求生活品质,因此非常注重产品的舒适体验,对于新产品,新服务接受程度更高;而且80、90后崇尚品牌,注重品牌所带来的信任感;80、90后大部分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孩子全面发展,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只要对孩子有益的产品家长都愿付出。

在用户访谈的过程中也验证了80、90后的人群特点,通过访谈也了解到家长在选择儿童平衡车的动机以及部分家长不购买平衡车的原因,家长购买平衡车动机主要是锻炼孩子独立自信、增强身体素质,增进亲子关系,其中孩子喜好也是家长购买平衡车的关键因素,而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却不是家长的主要目的。儿童平衡车替代品成为家长不购买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价格、时间问题、幼儿喜好不稳定性也成为家长考虑的因素。舒适性、安全性、孩子喜好、口碑、价格、外观、性能都是家长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儿童平衡车购买决策中家长更关注平衡车的舒适性、功能性(最好具有替代品的功能)以及儿童喜好,在产品质量、服务和细节,儿童平衡车设计的舒适性成为决策的核心点。

在设计儿童平衡车产品时既要满足购买者(80、90后宝妈)的审美及关注需求又要符合宝宝的喜好。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放在首位,无论什么产品,即使功能再吸引父母,他们也不会拿着自己宝宝的安全去实验,因此儿童产品一定要做到无锐角,防止儿童磕碰,在视觉和使用交互两个层面上,都能给宝宝带来亲和感和舒适感;其次就是功能,儿童平衡车最大的功能就是锻炼宝宝平衡力,当然如果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再加一些益智类或娱乐性功能,或能够替代其他童车功能,他们会更加喜欢;然后就是色彩风格方面,虽然是为儿童做的产品,但是样子不能太卡通且能够适合宝宝长时间使用,因为他们考虑到宝宝除了身体成长快,在心理上也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简约而色彩明快且具有成长性的儿童平衡车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品。

(三)儿童平衡车设计分析

儿童平衡车由车轮、车身架、座椅、转向系统及其他配件组成。要设计儿童平衡车首先要了解儿童平衡车的尺寸范围,组成部件,产品不同部位的衔接,研究产品零部件组合方式,整体与局部结构的拼接,考虑产品舒适性和安全性。

儿童平衡车的拼接结构设想:1.可调节式结构,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上肢及下肢尺寸来调节儿童平衡车,使平衡车的设计更加人机,体现了产品结构与儿童人机的匹配性;2.组合式结构,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改变儿童平衡车的功能来满足儿童喜好不稳定的特性,保持了功能的开放型,使儿童平衡车价值最大化;3.装卸结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与心理的需求,来增加或减少儿童平衡车的部件。

现有市场上儿童平衡车的材质包括金属材质、木质、塑料材质、复合材质等。金属材料主要是钢和铝材,铝材质量轻,耐腐蚀,承重性能好且耐用,市场上的儿童平衡车大多使用铝材;钢质儿童平衡车虽然结实耐用但是质量较重,不适合到处搬动;木质儿童平衡车淋雨易腐蚀,相比铝制和钢制平衡车,耐用性较差,而且不易调节,高质量的木制儿童平衡车价格较为昂贵;复合材料质量轻,一般应用的相对较少,长期使用会变脆,安全隐患较大,而且孩子大一点用易变形。

通过了解和分析儿童平衡车的品类、结构、材料,发现铝合金材质、适应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成长性结构的儿童平衡车将成为未来趋势,此次以下调研分析将对以上结论的材质、结构、儿童平衡车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验证,以及儿童平衡车的购买人群以及使用人群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设计出一款能够符合用户生理、心理需求的儿童平衡车。

四、设计案例

结合市场现状、趋势分析以及用户需求,设计出一款能替换不同功能部件,可随儿童成长而调节的儿童平衡车设计,最终效果图如图2。

(一)造型单元设计

根据小孩子喜欢动物的特点以及80、90后家长崇尚简洁的审美观念,将仿生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儿童平衡车设计,设计的防生对象为变色龙。通过探究变色龙的生命本质、技能结构、形态特征,并结合儿童平衡车可调节功能、能替换部件的车体结构、增加儿童趣味性的需求,设计出一款成长性儿童平衡车[8]。根据设计需求,儿童平衡车材质采用易加工、质量轻且结实耐用的铝合金,表面涂有光致变色分子材料,模拟变色龙变色功能,平衡车车轮胎加宽,轮胎上装有呼吸彩灯,夜晚可以提醒车辆及路人。轮毂上有电池,用来给轮胎上的灯持续供电。

(二)成长性调节部件单元设计

成长性儿童平衡车的车座可实现无极调节以精确判定合适的儿童座位高度,除座椅可自由调节外,车把也可180°旋转以及上下无极升降,是成长性儿童平衡车在纵向和横向双维度上都可以满足儿童成长的人机需要。

成长性儿童平衡车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对于平衡车的要求增加或替换部分部件。3岁以上儿童的平衡车可安装手刹,以保证儿童安全,6-7岁儿童已经属于平衡车到自行车的过渡期,平衡车下部带孔处可装入与之配套的车轴,可在车轴上安装车蹬及链条等自行车零部件使之成为一辆儿童自行车。

(三)儿童平衡车的变型机构单元设计

儿童平衡车的变型机构(如图3、4),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轴承槽,轴承槽的一侧连通有固定槽,轴承槽内设置有轴承,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柱,轴承的外壁上设置有扣片,扣片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相连接,固定柱的两端均设置有挡片,挡片延伸至固定槽的槽口两侧。本儿童平衡车设计通过设置的固定柱与固定槽的配合,实现了轴承在连接块中轴承槽内部的快速固定,拆卸仅需要将螺钉与螺母相分离,即可将轴承从轴承槽内取出,这样即可使自行车变为平衡车使用,拆卸固定便捷,一车两用,节约了金钱,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骑行乐趣。

1-车架、2-车座、3-连接块、4-链条、5-轴承槽、6-固定槽、7-轴承、8-扣片、9-固定柱、10-挡片、11-连接圈、12-螺钉、13-螺母、14-转轴、15-齿轮、16-护板、17-脚踏。

(四)儿童平衡车创新点

儿童平衡车突出创新点主要在于它的变型机构单元上,目前市场上儿童平衡车很少有能够将平衡车转化为自行车的,市面上少有可以将儿童平衡车变成自行车的是“little big”儿童自行车,他是通过曲柄装置将自行车零部件连接到平衡车上面,而文章所设计的儿童平衡车变为自行车的结构设置的固定柱与固定槽的配合,实现了轴承在连接块中轴承槽内部的快速固定,最终变成一辆自行车。

1.通过设置的固定柱与固定槽的配合,实现了轴承在连接块中轴承槽内部的快速固定,轴承利用扣片包裹,并且扣片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柱上,这样固定柱在固定槽内固定完成后,即完成了轴承的固定,并且固定柱两侧的挡片分别固定在连接块与固定柱上,这样利用螺钉与螺母的螺纹固定,即完成固定柱在连接块上的固定,拆卸仅需要将螺钉与螺母相分离,即可将轴承从轴承槽内取出,这样即可使儿童平衡车变为自行车使用,拆卸固定便捷。

2.连接块上的固定槽、轴承槽的横向设置,避免了儿童腿脚与车架间的碰撞,减小的伤害,同时链条通过拆卸后轮实现安装,完成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连接,这样即可进行自行车的骑行,拆卸是将齿轮以及轴承、固定柱从连接块上取下,即变成平衡车使用,變形方式简便,同时便于安装拆卸,提高了儿童平衡车车的实用性。

结语

文章重新梳理了目前市场上儿童平衡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市场调研设计出了一款可以调节尺寸的、可随儿童成长而改变成儿童自行车的成长性儿童平衡车。对于我国目前的儿童平衡车市场,应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同时,也应注重使用者及购买者的心理需求,如个人审美、功能与产品价格是否匹配等要求,从而使产品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关心,是人与产品、环境完美和谐的结合。文中的儿童平衡车市场调研及用户需求可以为之后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人体工程学市场调研成长型
共享经济背景下基于市场调研的玩具租赁研究
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在创造中生长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成长型课程体系初探
浅析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影响
浅析人体工程学在服装三维空间形态中的应用
简易护理床的设计分析
从金河水务看成长型企业内部管理
创新成长型评价与中职应用文教学
苏州区域中央空调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