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山黑水育明珠

2022-05-30秋水流光

求学·文科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校

秋水流光

对党创办、领导、发展的新型高校而言,红色基因是它们精神血脉里最深的共同烙印。坚持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教育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这就是高校红色基因的内核。

本期我们将与同学们一起走进白山黑水,共同探寻东北这5所知名高校背后的红色基因。

吉林大学

七十余年风雨变迁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70多年前,吉林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一直在党旗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吉林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的成长史,是一部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听党指挥、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史。

学校红色基因的传承

21世纪初,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需求,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吉林大学。如今,由这6所高校共同组建成的新吉林大学,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原吉林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东北行政学院是为培养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和迎接新中国诞生所需的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在哈尔滨市建立的。首任院长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兼任。

至2000年6月合校前,历经了50余年发展和建设的吉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为适应东北工业发展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兴建对专门人才的需要,经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将华中工学院的汽车及内燃机专业、交通大学和山东工学院的汽车专业调整出来进行合并,在长春成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至2000年6月合校前,学校走过了40余年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以汽车、农机为优势和特色的,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决定在医务训练队的基础上筹建卫生学校。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诺尔曼·白求恩直接参与了学校的创建工作。1939年9月18日, 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河北省唐县牛眼沟村正式成立。

至2000年6月合校前,这所创建于抗日烽火中的学校,历经了6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是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决定成立的地质专业学校。1951年12月1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正式成立。首任校长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兼任。

至2000年6月合校前,学校历经了近50年的发展和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

原长春邮电学院的前身是东北邮电学校。为支援解放战争,加速恢复与建设东北解放区的邮电通信,1947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根据中央的指示,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创建了东北邮电学校。首任校长由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局长陈先舟兼任。

至2000年6月合校前,这所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几经改建而来的,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期开办的北洋马医学堂。

至2004年8月并入吉林大学前,学校见证了百年的沧桑岁月, 成了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军事后勤人才的高等军事学校。

学校精神的塑造者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吉林大学初创时期,大量优秀干部和教师就响应党的号召,从延安来到东北,为学校的早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堪称高等教育史上的“南水北调”。“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两弹元勋”朱光亚、“光化学研究先驱”蔡镏生等一大批顶尖专家学者不计个人得失投身吉林大学的建设,在白山黑水间奉献学术人生。

2015年,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吉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续写了唐敖庆“一门多院士”的佳话。2009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用生命书写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原吉林大学校长刘中树说:“先生们既是吉林大学事业发展的开拓者与探索者,也是学校精神的塑造者,他们的风骨值得一代代吉大人永远铭记。”而刘中树本人同样是在毕业时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吉林大学辛勤耕耘63年的奋斗者。

在岁月激流中前行,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在1996年吉林大学50周年校庆之际,“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吉林大学校训正式发布。这八字校训背后,凝结的是一代又一代吉大人的接续奋斗,以及他们创造的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

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首次揭示了SAMHD1蛋白在人体内的重要细胞学功能,首台排灌动力机械内燃机水泵,全国首例肝极量切除术……吉林大学的诸多“第一”填补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

70多年来,一代代吉大人牢记初心和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多出科研成果,培养高素質合格人才。

学校现有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坚持“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的指导方针,采用“校企分开,放管结合”的管理模式,打造“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校—吉大控股—投资企业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积极深化校办产业改革。依托学校科技、人才优势,通过校地联动、校企合作、扶持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推进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吉大出版社、吉大致远、吉大通信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赓续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东北师范大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而且是中国高等教育“延安模式”的直接继承者。东北师范大学作为延安大学的直接延续,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

辗转多地 坚持办学

1946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部长凯丰的指示,东北文艺工作团团长、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副主任舒群筹建东北公学,并奉命聘请东北文艺工作团成员张松如(公木)及时任沈阳市市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的著名病理学家白希清教授参加筹备工作。

1946年2月下旬,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思兼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任副校长,张松如任教育长。至此,一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大学,迎着纷飞的战火,在东北大地上诞生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建校伊始,在本溪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舒群、张松如、张东川、黄耘等率领全体教职员工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们一边整修校舍,筹集教学设备,一边分赴各地招生。经考试,预科、研究室和行政训练班共录取学生270余名。但是,在开学之际,国民党反动派向本溪、抚顺进犯,学校被迫转移到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撤退时,将行政训练班交给辽宁省政府,预科和研究室的学生随校转移。

而后,学校在战火中辗转于丹东、通化、梅河口、吉林、长春、哈尔滨,1946年6月定址于佳木斯。

194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向晋察冀中央局书记聂荣臻发电指示,延安大学迁校队伍继续前往东北,与东北大学会合。根据中央的指示,暂停于华北联大的延安大学人员和部分华北联大人员,速赴佳木斯东北大学。

1946年5月中旬,张如心等率领延安大学100余名教师、干部从张家口出发,经赤峰、洮南、白城、齐齐哈尔,6、7月间到达东北局驻地哈尔滨。同时,他们在哈尔滨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招生。1946年8月底,张如心等率领近200名师生到达佳木斯,与舒群、张松如等先期抵达佳木斯的东北大学师生胜利会师,完成了延安大学迁校队伍离开延安的最终目的。在佳木斯这座山水环抱的美丽城市,东北大学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至1946年10月,东北大学各院、系、班的领导干部和教师,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前延安大学和华北联大的领导干部、教授、专家;一部分是东北知名的教授、学者。这两部分领导干部和教师组成了一个新老干部结合、师资力量较雄厚、学术水平较高的阵容。因此,学校是延安大学主要的承继校之一。

1948年7月3日,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吉林大学合校,仍称东北大学。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李冀带队接收沈阳东北大学(原东北地方政府创建)文、理(部分)、法商学院的80余名教职工、700余名学生。师生在代校长崔九卿、训导长庞英、总务长赵石萍的带领下,合并到长春东北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和学习。1950年4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东北大学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

立德树人 铭耀杏坛

成仿吾,被称为“长征路上的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要求,成仿吾受党中央委托,在陕北成立公学,培养革命先锋队。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成仿吾被选为代表出席大会。他向毛主席保证,要扎根教育事业,为党为国培养人才。

1952年,成仿吾调任吉林长春,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这期间,他创办了东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开设了4门政治理论教育课,亲自担任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主任,和老师们一起打磨授课讲义,提高教学质量。成仿吾坚持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共产主义品德教育,他每年都按期给全校师生作形势分析报告,向新生宣传延安精神和长征精神,教育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那個年代,东北师范大学为国家教育事业源源不断输送了大批政治素养优良的青年教师。

“时代楷模”郑德荣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1948年,郑德荣冒着解放战争的炮火,来到东北师范大学学习。在张如心、张松如等一批理论家、教育家的教育和熏陶下,郑德荣坚定了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理论,给了我信仰的力量,我要站在真理这一边!”1952年,郑德荣留校任教。在长达67年的教学和研究生涯中,他始终与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撰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主编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等著作教材50余部,是改革开放后,教育部最早推行使用的全国高校通用党史教材。

郑德荣退休后,仍坚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第一线,共培养博士生49名,完成3项国家课题、5部学术著作和70余篇专业论文。

“烽烟滚滚,雪海茫茫,东北群英融汇一堂。越过平原,跨过松江,智慧的大队在战斗中成长。燃烧着青春的火焰,沐浴着党的阳光,扬起那科学的风帆,泛游知识的海洋。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向着未来;前进、前进,向着科学文化的高峰……”

聆听东北师大学子演唱这首澎湃激昂的校歌,深深感受到一批无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不远万里从延安奔赴东北传播新知、为党育才的赤胆忠心。在他们的精神引领下,东北师范大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校友教师群体,如“大漠里永远闪耀的红烛”支边教师冯志远、“优秀边陲儿女”郭力华、“最美山村女教师”马宪华等。

一代又一代东师人不畏艰难,不断创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一个又一个历史转折点,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基础教育服务,开创了别具一格的教师教育模式,成功实现了“文科振兴繁荣,理科提升突破,工科培育成长”的全学科发展格局,为支撑国家需要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

“人民教师的摇篮”

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20世纪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20世纪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近年来,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17年9月公布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为“211院校”之首。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A类学科6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B类学科15个。34个学科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学校现有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4个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有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项,其中,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两项、统计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化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获得第七、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四项,其中,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

博学笃行 夯实国家之本

1948年,东北地区即将全境解放,广大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1948 年8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鉴于客观形势发展对农业技术干部的需要,决定建立一所农学院——东北农学院,委派哈尔滨特别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院长,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建普通农业高校的先河。1994 年,東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东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东农”)。

大志宏图 办好大学

建校之初,刘达等第一代东农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坚持现代大学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高瞻远瞩,大志宏图,把东农的建设目标定位在一流大学上。学校在王兆屯(现中医药大学校址)建大楼、聚大师、购设备,聘用南斯拉夫籍专家设计飞机型教学主楼及大礼堂、生物馆、化学馆,提出“美观、坚固、适用,50年现代化,100年不落后”的设计要求,体现了建设一流大学和百年树人的战略思想。

为了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校在接收原国民党东北大学农学院、原国民党长春大学农学院、原哈尔滨市第一技术专科学校农学科、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学系及原沈阳农学院留下的教师的基础上,多次赴沈、京、沪、宁、杭等地聘请教师,短短数年就形成了以王金陵、许振英、余友泰等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保证了从建校开始便以足够的力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为以后的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开课伊始,便成立了俄文班,1950年又招来大学本科毕业生58人成立了俄文研究班。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留校从事翻译苏联教材及教学文件工作,共译出苏联高等农业院校各专业教学大纲141份,教材36种85分册,由高教部公开出版,供全国农业高校选用。学校还聘请了11位苏联专家先后到校任教,并于1953 年开始了研究生培养工作,仅1953—1956年就招收研究生124名,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

东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坚持高起点、高目标,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创造了东农大豆新品种、哈白猪、养猪生产线、遥控拖拉机、微生物菌肥等一批闻名全国的科研成果,其中,干饲料养猪生产线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我国第一条养猪生产线”。(来源:东北农业大学   徐建成)

博学笃行 明德亲民

如今,东北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学校的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

学校主办的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黑龙江纺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新时代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时机,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奋进!

弘扬兵工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在辽沈大地的热土上,有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沈阳理工大学,它作为“兵工七子”之一,受命于兵工人才稀缺之际,成长于国防建设现代化之中,为国防建设发展不断输送兵工人才和技术支持。

“共和国装备部”

1948年4月,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为保证战争需要,也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培养急需的兵器工业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这个“共和国装备部”应运而生。这正是沈阳理工大学的前身。

辉煌的起点注定了沈阳理工大学与共和国兵工事业血脉相承之源,更锤炼出沈理工人“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高贵品质——这也成了沈阳理工大学不变的兵工魂。

1960年4月,沈阳工业学院组建而成。学校成为一所以兵器设计与制造为主的国防兵器工业高等院校,并成为兵器工业部下属本科高校,即享誉国防工业领域的“兵工七子”之一。

从此,学校身系国防安全,肩负军工事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学校经历了沈阳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沈阳工業学院、国营劲松机械厂、沈阳机械工业学校的变迁。1979年1月,经第五机械工业部批准,恢复沈阳工业学院。1988年6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并入沈阳工业学院。2004年,学校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

“沈理工速度”

学校经历了建校、合校、分校、停办、复办、改办工厂、恢复办学、再次合校等过程,历代沈理工人发扬“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84年,学校参与研制的炮引-24引信成果获国防科技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学校研制的24型航空炮弹引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1年9月,学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条码技术推广应用新闻发布会。1993年,学校被沈阳市政府命名为“火炬型科研院校”,并连续七年获此殊荣。另外,学校还成为国家经贸部批准的百家具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科研所、科研院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针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特色,凝练主攻方向,不断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做强、做大优势领域,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156项,其中,纵向项目386项、横向项目770项,科研到款1.56亿元。学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等型号及预研项目31项。学校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3项。学校获得授权专利421件,发表SCI、EI学术期刊论文518篇。前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集中接收期项目的评审结果,沈阳理工大学共获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资助直接经费共计208万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将继续按照总体部署,夯实研究基础,扎实稳步推进科研工作,努力以“理工速度”实现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与发展。

“沈理工力量”

历经七十余载的锐意进取和不断发展,沈阳理工大学以鲜明的办学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社会好评。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兵工精神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有东海舰队副政委蒋洪运将军,甘肃省原省委书记陆浩,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兼党组书记徐斌,有“地雷大王”林溪石,抗美援朝战士储泽英、卢占江、赵福仲、高志远,有国防科研工作者许长兴、苏立航、王绍慧,他们曾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受阅装备的研制;有历史文化传承者、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陶瓷方向2014届硕士生孙天舒,他放弃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橄榄枝,投身辽瓷事业,专注于恢复、传承辽文化;也有优秀文艺工作者王端端,她作为央视4套的主持人,先后主持了《新闻早报》《西部新闻每日资讯》《中国新闻》《环球360》《新闻60分》等节目……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力提倡和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实践竞赛、调研科研竞赛,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沈理工学子也积极参加科技学术创新、学科竞赛,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充分展现了沈理工学子积极拼搏、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擦亮育人底色,用红色基因涵养时代新人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大工”)由党创办、受党领导、为党服务、与党同行,自诞生之日起,红色基因便深深镌刻在大工人的血脉中,成为学校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

家国之爱,谱写七秩长歌

大工乐章里,爱国是最动人的音符;逐梦征程上,报国是最鲜艳的色彩。从最初的大连大学工学院,到独立建制的大连工学院,再到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学校形成了如今的“一校两地三区”办学格局。大工的名字在变、形式在变,但为国育才、紧跟时代的理念和初心从未更改,红色基因自立校之日起就融入了大工的血液里。

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那时的大工叫作大连大学工学院,由党创办,与国同行,老院长屈伯川怀揣科教兴国的理想,招贤纳士,艰苦创业,勇开风气之先。1950年,根据形势需要,大连大学取消,大连工学院成立。此后,大工仅用十一年便跻身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奠定一流学府基业。改革开放后,大工抓住“211工程”“985工程”战略机遇,实现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跨越;进入新时代,学校践行“四个服务”,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勇担科教兴国大任,跻身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序列。

春秋弦歌,守正创新;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大工的品牌和实力不断积淀发扬,一代代大工人赓续精神血脉,坚之于心,行之于力,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勇创时代之辉煌。

教育之爱,播撒桃李春晖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已走过七十多年的大连理工大学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勇担科教兴国大任,一代代大工人在学校的濡染下刻苦钻研、努力奋进,成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创造了无数佳绩,为国效力,为校争光。

回顾历史,“大工精神”从大工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根植在大工教育者的灵魂之中。“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著名力学家钱令希,中国军事通信工程奠基人毕德显,催化科学奠基人之一的张大煜,内燃机事业先驱者之一的胡国栋,水利工程事业开拓者之一的李士豪……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照亮了一代代大工学子成才的道路。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大工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数据截至2022年3月)

真理之爱,永攀科学高峰

科學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从人类文明到浩瀚星空,从细胞生物到自然规律,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科学技术,揭开真理的面纱,拓展人类的智识,都是无数大工人的崇高追求。

传承红色基因,一片赤心报国,一批批大工人前赴后继,把梦想刻进时代,把职责扛在肩上,把汗水洒在了祖国需要的地方。中国的第一台激光器、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台4.5兆伏静电加速器、第一台激波管、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第一座现代化油港、第一座现代化渔港、第一座现代化军港、第一台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第一座万吨级海水淡化装置等的研发设计都凝聚着大工人的智慧,都有大工人的付出。

以创新之动力,襄助复兴之伟业。由王辉辉博士担任第一完成人的“率先阐明多物理量条件下误差场锁模定标的物理规律”研究入选了2021年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类”重大成果;由大工机械工程学院高性能精密成形研究所提出的“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成功入选十大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由大工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邹丽教授牵头完成的“我国首套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长远号海试成功”项目入选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胖五”、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创造下潜深度世界纪录的“蛟龙号”、国产航母、C919大飞机……一项又一项“国之重器”上都闪烁着大工智慧。

历史上,新中国的多项科技第一见证了大工人科教兴国的荣光;新时代,“大国工程”“国之重器”上的大工贡献亦彰显了大工人强国复兴的新担当。

在攀登科学研究高峰的路上,大连理工大学七十多年来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广大师生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为己任,秉持着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所从事的领域孜孜以求,纵是再艰险的陡峭山路,也一定将之征服。

猜你喜欢

学校
我为什么要上这所学校
再回学校
School 学校
学校熔化了
我的学校
学校100天庆祝日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