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
2022-05-30李长茜刘俊强
李长茜 刘俊强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浪潮的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文以H市为个案,通过访谈四位信息技术教研员,了解到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教学实施缺乏与深度学习结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动机不强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策略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具备信息化时代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深度学习能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深层次了解学习内容,进行批判性反思,灵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最早由马顿和萨尔乔于1976年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提出。黎加厚认为,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学习新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并能够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区别于浅层学习,深度学习强调在浅层学习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学习和加工。安德森将认知领域的目标修订后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记忆与理解就是浅层学习的层面,更多的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之间是零散孤立的,属于低阶思维。而深度学习依据记忆、理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加工,属于高阶思维。深度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在认知结构中建立联系,形成自己的结构,随时运用,随时提取,能够通过批判反思,不断生成变化,灵活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深度学习的特点
从认知主义理论的角度來看,深度学习更加注重主动性,强调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积极联系知识,双向建构知识。
1.注重知识的联系
知识的学习想要到达一定深度,不能仅仅了解知识本身,停留在浅层认知层面。知识之间是孤立零散的,学生要做到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形成联系,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对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把每一块零碎的知识对应到认知图式中,并可以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随时进行知识运用与迁移,达到灵活自如的状态。
2.强调批判与反思
深度学习的内容不是简单接收,而是经过自身复杂地思考,达到对于内容的深层次的理解。批判与反思是一种辩证的观点,是双向地思考一件事物,在否定中找到肯定,促进知识的转化。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反思,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地更换学习策略,在一步一步深入思考中,推陈出新,逐步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
3.灵活解决问题与创新
教育要培养学会学习的人,知识和技能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利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培养主动创造的能力。深度学习的培养目标正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用知识应对复杂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深度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促进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提升信息素养,培养学习者具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深度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搜集信息,建构知识,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深度的剖析,将知识进一步地强化和迁移,应用在不同情境的问题当中。
(一)有利于培养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关注学习者的独立思考,强调分析与质疑,创新性地解决问题,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更关注的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深度学习旨在改变学生学习的表层化、机械化,帮助学生将零散、碎片的学习内容整合,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创新,通过深度学习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整体学习效率。学生在主动转变学习方式中,从理解知识进一步转向反思知识,逐步提高高阶思维的发展。
(二)有助于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数字化时代对学习者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考和知识创生的能力。深度学习追求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探究性,有助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度学习是一种高水平的知识建构、情感投入和问题探究,这种高质量的学习品质能够带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三)有助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不断学习促进质变的过程。深度学习不仅要理解结构化知识,更强调通过学习的迁移达到非结构化知识的内化,学生能够通过高投入的学习把某种情境下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当中,通过知识的整合灵活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最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结合,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现状
以H市不同高中的四位信息技术教研员为访谈对象,以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内容,从教师对深度学习的了解、学生深度学习情况、影响因素、教学实施情况、评价情况五方面进行访谈,笔者找出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
(一)访谈结果
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深度学习的了解情况
通过访谈发现,部分教师对于深度学习理解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只了解浅层含义。A老师说:教育部最近在进行深度学习的项目,一些老师参加培训对于深度学习有部分了解。B老师说:教师对深度学习这方面有自己的认识。C老师说:教学过程中采取过一些深度学习的方式。D老师说:教师对深度学习有所理解,但不知道具体内涵以及教学中如何运用。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学习情况因人而异。A老师说:有些学生能够跟紧老师的步伐积极完成任务,有些学生则不能完成任务,缺乏信息技术学习的动机。B老师说:不同的课堂情况差距是比较大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良好。C老师说: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D老师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不感兴趣的。
3.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因素有许多方面。A老师说:阻碍学生深度学习的因素大概有教师、学校、社会、学生几个方面。B老师说: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习以为常的,不自觉地讲得过多,一言堂这种方式造成学生被动学习。C老师说:灌输式教学背景下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等着老师“喂”的现象仍然存在。D老师说:由于教育的功利性,家长对分数看得特别重,倒逼学校也是短视的,每个月考试都要看分数,忽视了深度的体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
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贯穿全新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深度学习的能力。A老师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给学生表达与体验学习的机会。B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C老师说: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把知识和内容“喂”给学生,就能更好地培养深度学习能力。D老师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导入。
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情况
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评价方式也会影响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形成。A老师说: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进行过程性评价,给予学生积极地反馈,能更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深度学习。B老师说:当下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评价方式很多。C老师说:在上课过程中对于问题的反馈激励,可以采取小测的形式以及评价量表、记录单。D老师说:目前经常以测试的方式评价,过程性评价较少。
(二)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深度学习存在的問题
通过以上访谈内容,可以了解到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现状,由此发现当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实施缺乏与深度学习有意识整合
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时,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建构、批判反思和迁移创新的能力。另外,有的教师认为上一堂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细细琢磨,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无疑会占用更多的时间。因此,教学实施过程不能确保每节课都能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高阶思维。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部分教师讲的过多,重视知识技能操作的现象。例如数据编码内容的学习,由于二进制转换过于抽象,教师大多采用讲解法,为了让学生学会数值转换,不断地重复刷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学习的自主探究与交流分享。导致学生思维固化,懒于主动建构知识,只局限在理解的层面不利于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
3.高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动机不强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习动机是深度学习的基础,高中生普遍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副科,降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课上以听课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主,学习投入不够,处于浅层学习状态。
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缺乏深度学习认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根本原因是教师缺少对深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把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作为学习的重点,忽视了高阶思维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价值。教师只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分析信息,整合知识体系,善于提问,引导学生反思,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深度学习效果。
(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把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不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室环境布置呈现插秧式,学生一排一排地面对教师坐好,接受教师准备好的学习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推进,越来越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然而许多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无意识地讲的过多,压制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将传授式教学与自主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反思与积极创造,让学生“活”和“动”起来。
(三)教育评价的导向
当前社会背景下,以应试为主要的升学途径,强调分数、升学率的结果评价,高考作为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而高中信息技术不作为高考的一门科目,使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此有所忽视。家长和学生把高考作为学习的目的,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倒逼学校和教师为高考复习提供时间和空间,看不到信息技术对于信息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的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价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疾,形成正确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导向。
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数字化工具,善于利用信息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的浪潮,使其具备数字化公民的品质。深度学习想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落实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方面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可以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外在的学习资源,营造深层次开发性的智慧课堂环境。同时,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深度学习的培训以及建立相应评价制度,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保障。
1.提供深度学习的硬件资源和隐性环境
学校应从宏观层面上为学生提供支撑信息技术课堂深度学习的各种硬件资源,创建智慧课堂。学生体会了学习空间的紧密衔接,学习情境的生动形象,数据资源的多元开放。这些硬件资源对学生学习知识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可视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分析抽象的内容,更加灵活地进行深度学习。隐性环境是指非物化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影响往往是间接性的、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信息技术教室的环境设置要注重围绕信息技术内容,教室座位分组而设,环绕式、马蹄式座位布局,体现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室就有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将注意力投入信息技术课堂中。
2.针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深度学习培训
学校应举办教师深度学习讲座,促进教师进行深度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在理论方面,教师应该详细了解深度学习的本质以及形成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教师培训要注重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深度学习,让受训教师能够充分地感受深度学习的情景,拥有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重难点的能力,提供学生能够进行问题解决与创新的课堂情境,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多样化地展示和表达自己想法。
3.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与评价激励制度
学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导向,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方案为基础,抵制唯分数、唯升学的结果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评价,既要注重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创生、素养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引导信息技术教师课上运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帮助学生在反馈中不断地良性循环,形成高质量的学习品质。学校要及时帮助信息技术教师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对教师进行合理的激励措施,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优制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积极奖励,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能够提高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应提升对深度学习的认识,通过深度教学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教师要合理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
1.提升深度学习认识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注重知识技能,还要从精神层面和社会文化角度考虑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把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变成开放的学习空间,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交互,将知识进行深层加工,变成属于每一位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反思,从中挖掘本质,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
2.增强课程整合意识与能力
教师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深度学习整合,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紧紧围绕我国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既要注重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纵向性的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又要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课程横向性的整合。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与高校专家建立联系,不定期学习讲座知识,了解教学实施过程如何促进深度学习。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经常性的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地收到来自教师的反馈,更正学习计划,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引发深度学习。
(三)学生方面
作为深度学习的主体,学生需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动机和反思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
1.增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开始阶段,只有带着动机进行学习,才能够逐渐掌握、理解知识点,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学生常常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性质轻视了其重要性,导致学习动机不强。因此,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抛弃教育的功利性,善于发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闪光点,从最感兴趣的模块入手,进行探索实践。另外,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地走进课程内容,通过教师的情境导入,结合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构建桥梁,真正地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从内心出发认真学习这门课程。
2.提升元认知能力
学习者要具备深度学习能力,既要拥有不断地自我反思,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觉察能力,也就是元认知。学习者需要拥有监控、觉察、调节自己学习过程,最终能够对知识进行触类旁通。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通过有意识地思考情境问题,引发新旧经验的不一致,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不断地促进元认知发展,在批判与反思中深度学习。同时,学生学习时注意思考新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学习这个新知识,以及如何应用新知识,就能够通过元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总之,基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背景,比起掌握浅表、碎片的知识,更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学习的需求,追求知识的创生性、情境的投入性以及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更加关注深度学习,促使学习者带着更饱满的学习热情、高度的学习投入,进行高水平的、多维度的认知学习,以实现高阶思维、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2]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21.
[3]何克抗.深度學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18(5):111-115.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