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景材料选取指向性研究

2022-05-30张志林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吕梁政治课情景

张志林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课堂教学中要推动学生的思考和提问,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思的材料、疑的内容,这些材料和内容就是教师要创设的情景。在选择情景材料时,教师可以从“大”“中”“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做到材料选择方向明确融入地方特色,指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景材料选取;指向性;党的政策;地方特色;学生生活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要求教师要对所讲内容进行解读,要进一步加工、挖掘、改造和提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要推动学生的思考和提问,教师要给学生思的材料、疑的内容,这些材料和内容就是教师要创设的情景。在选择情景材料时,教师一定特别慎重,要考虑情景材料应该去哪里搜集,如何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取舍。同时,教师还需要思考为什么选取这些情景材料,材料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什么,这些材料可能会引发学生什么样的思考,最终学生要达到怎样的学习水平等。情景材料选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材料的方向性问题。本文以情景材料选取的“指向性”为导向,结合教学设计的实例,拟从“大”“中”“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笔者以“弘扬民族精神”(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的教学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大”——方向明确,指向党的政策

在校学习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其中就包括非常重要的个人政治信念和政治素养。当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政治认同,深入探究并寻求如何培育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学生,是落实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学科的职责所在。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价值认同不但影响个人将来的选择,更关乎着国家的道路、社会的建设。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认同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大政治认同的教育和培养力度,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这也正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使命所在。同时,随着当前网络信息的发达,各种思想相互激荡,鱼龙混杂,对中学生思想的培养和教育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去哪里寻找好的素材,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材料呢?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优秀素材可以选取。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例,中国共产党先进模范人物事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事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很多中国好故事,很多中国好声音。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选取材料时,首先要着眼于“大”,就是方向要明确,要指向国家、民族优秀的文化,指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学生在情景材料中了解党的理论,理解党的方针。通过党的理论材料,理解思想政治课中具体的理论知识,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因此,本节课在导入环节,笔者选取了如下材料:

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例,比如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这样的情景材料导入,既有时政的热度,又有理论的新度,更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认同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眼前一亮,及时进入课堂,对后续课堂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环节,笔者选取了以下材料:

2017年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时特别提到了“吕梁精神”。他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样的情景材料选取,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更能让学生感悟到习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体会到了习总书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关心和关注。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支持党的决定,永远跟党走。

二、“中”——素材多样,指向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文化是地方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地方人们凝聚力、向心力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方特色文化包含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乡土人情,有利于培育人,这与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吸引力和影响力,它根植于地方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是人们实现文明代际传递的重要符号,体现当地民众的心血和智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景材料的创设中选取地方特色资源,既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又能促进学生对家乡的关心、关注和热爱。

因此,思政课在情景材料选取中要体现地方特色,要把握一个“中”的原则,着眼于当地实际,充分了解、挖掘地方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先进人物等积极因素,甚至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当地田间地头,走进当地百姓家中,让一些民间艺人、革命后代、非遗传人等现身说法,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充满更多的“烟火气”。这样的素材能更加豐富、饱满和多样,而且这样的素材与学生生活的场景相匹配,学生了解更多,感触更深,参与积极性更高,教学效果更好。

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让学生重温经典,学习先进,笔者选取了真实事例:

杜爷爷,1927年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下三交村一户贫寒的农民家庭。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回想起当时的激烈战况,老人很是激动:“真正的战争远比电视里演得残酷,一不小心就会被子弹击中,那时候每次上战场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从杜爷爷抗战的表现中体现了我们的先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坚定的革命信仰,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样让学生重温红色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前进力量,弘扬吕梁精神。

为了让学生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笔者选取了以下事例:

2018年8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产业推介会在山西吕梁成功举办。同时,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揭牌。

2019年,是华为艰难的一年,也是华为奋起拼搏的一年。华为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大通信设备厂商,也是5G最领先的厂商,5G基站出货量最高,市场份额也最高。2019年,全球手机市场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但是华为的国内市场份额仍然是在大涨,在国内市场中保持着绝对的领先。

这样的情景材料选取,着眼于本地发展实际,既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将来努力建设家乡的意识。

三、“小”——事例鲜活,指向学生生活

当前,在高考压力下,不少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假期带着孩子在各个校外培训机构奔波。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挤压,导致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空间接触社会。信息来源的有限,导致学生成为井底之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因此,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情景材料的选择中要融入社会生活元素,要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营造生活的氛围,让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

“生活化”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来吸引学生,要指向和实现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和内容要以生活为基础,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最后也要回归生活,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任何课堂教学情景都是从生活情境中产生的,面向学生的课堂教学情景材料的选取符合“三贴近”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贴近学生熟悉的身边现实生活,寻求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建立两者融会贯通的内在联系。因此情景材料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认知特点,要学生愿接受、能接受,要能推动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信心。

习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面对这一时期学生心智的不断健全,思维的逐渐活跃,要求教师更细心地发现,更耐心地教育,更精心地培养。教师在思政课学习情景材料的选取中,要更用心地做到一个“小”,就是要做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说身边的事,说自己所经历的事,然后教师进行引导提升。

在讲解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环节,笔者选取了学校的健康副校长(本地市人民医院医生)的事例,因为这名医生经常来给学生做讲座,学生了解她的故事。具体事例如下: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有这么一群可爱可敬的“白衣战士”,疫情来临时,他们默默无闻主动投身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线,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吕梁市人民医院ICU主任孙医生正是这群“白衣战士”中的一员。孙医生挺身而出,自愿、积极投入疫情抗击第一线。她积极参加医院及国家、省级卫健委组织的相关视频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时刻关注疫情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通过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研究始终坚守一线,冲锋在前,不畏艰险,无私奉献。

通过学生身边孙医生的事例,让学生既理解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榜样就在身边,让学生学习榜样,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相联系。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学科情景材料的选取一定要注意指向性,即:指向党的领导,指向家乡的发展,指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材料才能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才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娜.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邱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分析[J].教有导刊,2017(4):51-55.

[3]王翠云,李晓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67.

[4]楊杨.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

[5]向怡颖.基于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6]李松林.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框架——一个活动理论的分析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7]王少科.扎根黄土地的丰碑——吕梁精神述评[N].吕梁日报,2021-11-13.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吕梁政治课情景
情景交际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