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指向下语文教师快速“转型”之路

2022-05-30刘仁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指向新课标

刘仁杰

[摘    要]基于2022年新版课标之“变”,探索新课标指向下的语文教师快速“转型”实践之路,已成为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相比2011年版课标,2022年语文新版课标在整体上出现了一些主要变化,新增了一些关键性内容。新版课标强化了语文课程的育人指向,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指向,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活动指向。基于此,语文教师尽快完成新版课标指向下的新“转型”:做好学生学习的“导师”与“创客”;转变服务教学的理念与角色;跟进对待教研的态度与做法。

[关键词]新课标;指向;语文教师;“转型”;路径

时隔11年后,新的课程标准重新颁布。基于2022年新版课标之“变”,探索新课标指向下的语文教师快速“转型”实践之路,已成为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相比2011年版课标,2022年语文新版课标的主要变化在哪里?基于系统盘点新版课标的这些新变化,透彻把握新版课标的新指向,语文教师如何调整教育教学方式,才会对标新课标、贯彻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快速走向“转型”之路呢?

一、系统盘点新版课标的变化

课程标准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导。一方面,它对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等关键性内容进行明确;另一方面,它对课程内容、实施等提出具体的安排与要求,规定教师必须掌握的内容和通过教学必须达到的标准。为此,系统盘点新版课标的变化,吃透新版课程标准所渗透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及所针对的新情况、新背景等,为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找准指向和依据,获得最高、最权威性的指导,对于快速“转型”以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新趋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主要变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目录部分由2011年版的“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变为“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内容也有较大改动。其中“课程性质”方面,综合2011版的“前言”与“课程性质”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在综合性、实践性基础之上新增“国家通用”“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并注入了其他新鲜血液;“教学建议”强调了立足核心素养的以文化人教育导向和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创设、互联网时代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评价建议”强调了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建议”创新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规整和整体安排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强调精选优质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类型、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发挥课程资源育人功能。“课程理念”方面,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学习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实施的实践性和情境性、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理念更丰富。“课程目标”方面,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都有一些增加与变化,将“学段目标”更名为“学段要求”;在“总目标”中增加了“建立文化自信”“关心社会文化生活”“运用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学段要求”中,强调了“整本书”与“多种媒介”的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在“课程内容”方面,从2011版“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独立出来,成为有别于原来的目录的一个独立板块。在“学业质量”方面,新添加其为一个独立板块。在“附录”方面,“附录一”2022版课标中去掉原7~9年级推荐61首古诗中的《河中石兽》一文,变为60首古诗,整个学段推荐的古诗文也相应减少为135篇;“附录二”由2011版的“关于課外读物的建议”变为“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增加了“课内读物”;“附录四”中的“字表中的附带部首变体”由2011版的17字更改为13字,且字表变为按笔画排序。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新增内容

相比于2011年版,2022年版新课标还新增了一些内容:一是新增了“核心素养”的内容,在新课标中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呈现,目的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让核心素养落地生花。二是新增“教学研究与教学培训”内容,具体从“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等8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与期待。三是新增了“课程内容”,具体从“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方面表述,“主题与载体形式”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从“学习任务群”下分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由“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到“实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再到“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目的是让语文学科“不忘”或“回到”知识学习为人服务的“初心”。四是新增了“学业质量”,以素养为导向,把考试和作业作为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或环节,从查验知识点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权衡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以及在核心素养要求方面的反映。

二、透彻把握新版课标的新指向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主要变化,透彻把握新版课标的新指向,对于语文教师对标新课标、迅速调整教育教学方式,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了课程育人指向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方面,都彰显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内容。其突出以文化人,就是要凸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而渊深,而语文课程承载着博大而渊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以树人,树人先立德,语文课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的价值和作用,特别要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中,凸显其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

(二)明确了学习任务指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从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表现出两个明显取向,即课程目标的素养型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新版课程目标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带动教与学的变革。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出来的就是基于基础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倡导项目式学习,更加凸显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且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学段的特征,凸显出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同时,在整个1~9年级学生的发展中,还要体现其连贯性、发展性、阶段性、适应性。一方面突出阶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兼顾幼小、小初、初高衔接,让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和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真正落实。

(三)强调了实践活动的指向

新版课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强调了实践主线,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的表现。学生除了学校生活,还有社会生活,都是义务教育课程基础性的体现。所以,新版课标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强调语文学习是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完成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把课程内容中静态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实践的过程。除了典型的实践活动,新课标还强调真实的语文情境和统整的学习主题,特别强调语言文字学习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读整本书的读书实践是本次新课标所反复倡导的,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三、尽快完成新版课标指向下的新“转型”

鉴于此,语文教师对照新课标,按照新指向,迅速對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进行调整,完成新课标下的新“转型”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一)做好学生学习的导师与创客

1.做学生成长的导师

新课标更加突出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强化了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以此为育人导向,教师需要提高育人站位,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巩固与促进民族团结的高度,认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地位,提高自己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做学生成长的导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承担起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责任,通过汉字文化的学习引导、普通话的推广等,激发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坚定学生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强大信心,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价值与功能,维护国家主权、国家统一巩固与促进民族团结。

2.做学生成才的创客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的实施上留给了教师更广阔的创新、创造空间。就素养型的课程目标来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为学生“成才”打基础的目标。让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坚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在语言运用方面激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在思维能力方面培养对求真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崇尚,在审美创造方面涵养对文学艺术的高雅情趣,都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与创造。就课程内容来说,2022版课程标准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创新性地组织和呈现它。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化的学习任务组成,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尽管针对教学任务,“教学建议”部分就学习任务群的教和学都有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和提示,但是,在各学段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实用性的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的阅读与交流的提升和发展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以实现教学突破。所以,做学生“成才”的“创客”,创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达到素养型的课程目标。

(二)转变服务教学的理念与角色

1.转变好服务教学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着力转变之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实施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为了进一步把这一教学理念落实、落细,2022年新版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增加了课程内容,以任务的形式为学生具化学习的内容、设计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运用知识、提升能力和素养。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全面转变服务教学的“理念”,为落实课程目标服好务,为完成课程内容服好务,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服好务。

2.转变好服务学生的角色

一是扮演好氛围渲染者的“角色”,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情境。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2022版课程提倡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教师为学生营造好宽松、活跃、愉悦的语文学习情境,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二是扮演好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服务者的“角色”,为学生的活动提供组织与引导服务工作。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2022年版课标所整合的四个学习活动实践层次。在不同学段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提供服务,以帮助学生选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路径,全身心地投入,彼此间踊跃交流,获得知识运用的经验,享受学习的快乐。三是扮演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提供评价上的服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积极的表现和每一点的进步做出科学而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渐进式发展。

(三)跟进对待教研的态度与做法

1.跟进对待教学的态度

2022版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议,这就说明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重视了教师的教科研行为。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改变以往重“教”而轻“研”的思想,从“一线教师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片面认识中解脱出来,走出“教科研工作应该由专家学者和教研员承担”的误区,转变对待教研的“态度”,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不断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

2.跟进对待教研的做法

如何落实好课标精神、用好统编教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聚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设计、组织、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如何服务“双减”和“双升”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语文教学如何从以阅读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语文教学如何从线性推进的教学转变为学习活动互动交融?语文教学如何从引领指导型转变为任务驱动型?语文教学如何从教静态知识转变为教情境化知识……2022版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语文教师只有重视教学研究工作,转变对待教研的“做法”,“上山方知山高低,下水方知水深浅”,亲力亲为,研中做,做中练,才能渐入佳境、取得佳绩,迎头赶上新课程需要,做好自身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25.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指向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