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旅欧游记的文体特征
2022-05-30蔡金秋
蔡金秋
内容摘要:20世纪30年代的旅欧游记在叙述内容、语言、视角及文体形式等方面均有所创新。首先,在内容上,一部分游记作者将文化艺术置于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将文化考察与历史想象相结合,为文化散文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其次,在叙述视角上,游记作者开始关注“读者”的感受,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互动,旨在构建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并着眼于游记的社会性。除此之外,在游记文体上,30年代旅欧游记的文体形式更加丰富,部分作家将新闻纪实与议论有机结合,将小品文与随笔相融合,以个性化的方式丰富了游记的表现内容,为报告文学写作提供了借鉴,提高了游记的审美价值,也在一定程度助推了30年代散文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旅欧游记 文体特征
20世纪3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愈来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跨出国门,在进行文化考察的同时,以细致、专业的眼光记录域外见闻,书写异域体验,表达对欧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这一时期的游记文学在文体形式上更加灵活,游记作家们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多样的文体形式,如日记体、书信体、随笔体、社会纪实类的通讯稿等,赋予其作品强烈的个性色彩和主体化表达。游记文学的创新性发展,对现代散文在记叙内容、叙述方式及文体方面的探索,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也为30年散文的丰富和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旅欧游记的梳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文本特征:
一.内容丰富、反思性强
30年代的欧洲遭遇普遍性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大批旅欧知识分子结合自身主体经验,对欧洲社会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广阔的异域景象。这一时期的旅欧游记在叙述内容上更加丰富,技巧上也更加繁复,不但打破了传统游记注重山水纪闻的限制,且游记的知识性、审美性也进一步增强。该时期的游记文学,既有以朱自清、戴望舒、刘海粟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书写,也有以邹韬奋、张若谷、王礼锡为代表的域外新闻、通讯以及纪实性游记。前者将文化艺术置于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進行审美观照的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沧桑感。有学者指出,朱自清30年代的游记散文,例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与其早期的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等截然不同。朱老早期的作品中充斥着强烈的自我抒情意识,而之后的游记中则“各篇以记述景物为主,极少说到自己的地方。”(朱自清,4)其作品凸显一种写实手法,从形状、色彩、结构布局等方面在景物、文化品进行细致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欧洲的人文风情,实现了风景、人文、审美的有机融合。
这一时期游记文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兼具一定的反思性。例如,王礼锡的作品不但介绍了欧洲的历史建筑,同时将历史典故融入其中,以丰富的文化知识进行历史叙事。这种穿插历史故事的叙述,不仅还原了历史场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增添了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后来诸多文化散文的借鉴。更重要的是,诸如王礼锡之类的旅欧作家在历史文化考察中自觉融入了对于现实的思考。在参观罗马圆形剧场时,他想到了历史上曾在此进行的人兽搏斗表演,不由得写道:“所谓人与兽搏就是把违害统治及没有人的资格的人群去饲野兽,而那些高贵的人们在那里享受这残酷的娱乐。”(王礼锡,192)透过历史这面镜子,罗马社会的残酷与不公暴露无遗。正是通过审视和反思历史,旅欧作家们看清了欧洲社会历史上的阶级压迫,表现了其批判性的态度和对自由人权的肯定。
有别于传统的游记散文,该时期的纪实性游记秉承了梁启超、瞿秋白的社会政治考察散文的特征,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例如,邹韬奋在其游记中,采用了新闻的专业方式进行写作,通过对具体细节的描绘,较好地摆脱了过多的主观情感抒发,突出其客观与真实。他不再着重介绍欧洲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而是聚焦于西方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教育、就业等情况,以反思性批判的态度,思考中华民族的出路。同时,这种纪实性游记也承载了作者深切的现实性关怀,凸显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邹韬奋在其游记中,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也将矛头指向了西方妇女地位、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与邹韬奋相似,王礼锡的纪实性游记也从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方面对欧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他们在游记中“处处让客观事物讲话,并在这基础上加以分析评论,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俞元桂,221)诸如此类的纪实性旅欧游记不但拓宽了游记这一文体的表现内容,也为报告文学的写作提供了思路。
二.叙述视角新、语言口语化
与传统游记的个人化叙述不同,20世纪30年代的旅欧游记不再单独依赖“我”的视角,开始了对“读者”的关注,在叙述方式中凸显一种“读者”意识。作家们在叙述中更加突出读者的接受度,以期与读者进行交流对话。在邹韬奋的《萍踪寄语(三集)》中,叙述主体具有叙事者和作者双重身份,且其叙述者的称呼由“我”变为了“记者”,这种叙述方式上的自觉改变,强化了作者的身份意识,突出了叙述内容的客观性。作者作为“记者”这一身份不但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色彩,也彰显了与读者交流对话的意图,有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与之相似,王礼锡采用了中西比较的方法,强化读者的代入感,与读者实现对话。例如,在参观伦敦博物馆时,他这样写道:“你在那里可以看到大洋洲,非洲,格林兰,美洲等等原始民族落后民族的状态,同时也可以看见中国的鸦片烟枪。任何中国人到这里经过时,总感到羞耻心与痛心的。”(王礼锡,221)这一番描述中,作者与读者实现了直接对话,也向国人生动地传递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民族耻辱感。
这一时期的游记文学不但在叙述视角上推陈出新,在语言技巧上也迈出了新的一步。一方面,该时期的游记作品大量运用口语化表达,更加生动活泼。这中间最为典型的当属朱自清,他倡导将散文语言“口语化”,推动了散文语言的现代化。在《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两本游记中,他使用了很多带有儿化音的北京方言,文笔幽默风趣而又雅俗共赏。读者仿佛在倾听一位亲朋好友在耳旁讲述一般,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也传神地描绘了欧洲人闲适自由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游记作者在创作时,使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技巧,增强了语言的审美性。在《欧游杂记》的序言中,朱自清曾表示,其“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朱自清,4)为此,他在创作时,兼顾了作品的示范性和审美性,在语言表达形式以及内容安排上都甚为讲究。这部作品运用了诸如比喻、排比、对偶等艺术手法,突出语言的音乐性和文字的灵动性。有学者指出,“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运用颇多,造成了构思奇巧、形神兼备的创作特色和愉悦心灵的美学效果。”(杨安翔,87)
不得不说,30年代旅欧游记的书写还体现了独特的个人色彩。这一时期的众多旅欧作家将创作视为其思想和文学观念的试验场,以创新的叙述角度和语言技巧,展现了对欧洲文明膜拜艳羡后,更为冷静、客观的认知,而这一过程也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观念现代性的确立过程。正如有学者所言:“知识分子语言意识的自觉和艺术思维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新的文学价值观的建立,体现了现代人对于现代性的追求。”(李一鸣,317)
三.文体形式推陈出新
20世纪30年代的旅欧游记在文体形式上推陈出新,一方面现代小品文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报告文学也趁势而行,两种文体形式的涌现为现代散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这一时期的一些游记作品将中国传统小品文与西方的随笔相结合,既融合了中国小品文自由抒情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散文夹叙夹议的特征,拓宽了小品文这一文体形式的表现内容,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怀。30年代的游记作家借鉴了周作人、林语堂等为代表的小品文创作形式,但在内容上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之“趣”,更多地关照现实,表现一种个人文化追求和人生思考。在刘海粟的《欧游随笔》、刘思慕的《欧游漫忆》以及巴金的《海行杂记》中,作者都以一种随笔式的叙述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异国他乡的主观感受。然而,他们皆能情随景变,超脱于自然风光之外,时刻关注世界动荡的政治局势,审视西式民主的实质,不时对丑陋的社会现象、不公的政治制度展开批判与评论。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期的游记作家还创新性地将西方的絮语体散文运用到其创作之中,随意切换叙事视角,自由抒发现代知识分子作为独立主体的真实感受和思想个性。
其次,30年代以鄒韬奋为代表的纪实类游记,将客观纪实与主体议论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助推了30年代报告文学的发展与成熟。这类纪实性游记往往用事实说话,不但具有典型的新闻性,还辅以社会性评论,通过对具体现象进行细节性描述,给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以邹韬奋为例,他的游记作品本身就是以一位新闻记者的身份进行创作的,因而带有浓厚的新闻色彩。对实际经验的考察是邹韬奋旅欧游记书写的一个显著特征,他这样写道:“那就是凡事必须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彻底明了,否则多少不免隔膜,要改正错误或要做得更完备,也必须由实际经验中去寻觅出来,体会出来。”(邹韬奋,10)他的作品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特有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内容方面也注重新颖性和时效性。例如,在描述英国社会失业状况时,他结合英国最新的失业数据,对当前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了详细报道。此外,以邹韬奋为代表的纪实性游记作家还带着社会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揭露西式民主的虚伪性和丑陋本质。为了使作品更为形象生动,游记作家们往往借助幽默戏谑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欧洲社会。例如,在介绍英国的议会制度时,邹韬奋不失幽默地将议员们争辩斗嘴的场景十分细致地描绘了出来,表面上彰显了英国议会形式之民主,实则暗讽该制度所代表的阶级本质,读者读罢不禁哑然失笑。
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们跨出国门,以游记的形式呈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西方世界,同时以主人翁的姿态反思中华民族的出路。该时期的旅欧游记在表现内容、叙述视角及文体形式上均有所创新。首先,在内容上,一部分游记作者将文化艺术置于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将文化考察与历史想象相结合,为文化散文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其次,在叙述视角上,游记作者开始关注“读者”的感受,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互动,旨在构建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并着眼于游记的社会性。除此之外,在游记文体上,30年代旅欧游记的文体形式更加丰富,部分作家将新闻纪实与议论有机结合,将小品文与随笔相融合,以个性化的方式丰富了游记的表现内容,为报告文学写作提供了借鉴,提高了游记的审美价值,也在一定程度助推了30年代散文的繁荣与发展。
这一时期游记文学在叙述内容、语言、视角及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创新,顺应了30年代散文的发展潮流,也增添了游记这一文学形式的社会价值。这群游记作家们在创作中凸显通俗性和时效性,以口语化的通俗语言,为国内读者深入了解经济危机下的欧洲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这些旅欧游记一方面有效地传播了现代观念,推进了文学及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展现了该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探索,对于了解中西文化的交融过程和中国现代思想观念形成,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欧游杂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2][4]王礼锡.《王礼锡诗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5]杨安翔.《现代散文话语形态与审美》[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李一鸣.《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整体性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7]邹韬奋.《萍踪寄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世纪30年代旅欧游记中的异域体验与书写”(项目编号:2021SJA2179)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