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与写得好
2022-05-30叶开
读与写
常看到有人说:书读得多,自然就会写。
这句话有魔法性质,很多人不假思索就同意了——讀书与写作似乎是一种因果关系:A必然导致B。乍看一眼,十分逻辑,由此推知:更多的A,则更多B。
接着是杜甫这两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但阅读和写作不是同一种事物,读书是读书,下笔是下笔。无论读破了多少本书,也不必然地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就像晶片是从沙子那里来的,但是沙子和晶片其实不是同一种事物。没有现代的硅单质提纯技术,没有台积电这种专业工厂,把整座撒哈拉沙漠送给我,我也制造不出半枚晶片。因此,对于台积电来说,撒哈拉沙漠是无尽宝藏,对那里的游牧民族而言却毫无价值。
这中间需要“火”,需要一千多度的高温。
积囊成裘,积沙成塔,那都是同质的累加,而不是从沙子到晶片的质变。
量即使极大地积累了,也不能直接导致质变。量随时在变动,量变要达到质变,必须有外在条件。在工业文明中,火是促成质变的最重要条件。没有火,就没有人类技术;没有火,就没有人类文明;没有火,就没有工业革命。一把足够的火,一把恰如其分地燃烧的火,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诞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地球文明可归纳为:火文明。从中国神话燧人氏“钻燧取火”,到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作为“盗火者”,都是“火文明”的神话体现。
石墨与钻石都是纯碳,一个极软,一个极硬。
石墨可以变成钻石,但需要足够的外在条件。不然,就算是积累成喜马拉雅山,石墨也不会自然变成钻石。石墨变成钻石,需要2300度高温,15-18个大气压,极高温、极高压这两个条件满足了,石墨才能发生“质变”,成为钻石。
这是人造钻石方法之一,叫“高温高压合成法”;第二种方法,是“化学气相淀积合成法”。
缺乏合理的“外力作用”,沙子就变不成晶片,石墨也成不了钻石。
同样,阅读是一种事物,写作又是另一种事物。如无合理的“提纯”技术,阅读积累再多,也不能自然地变成写作。这两者之间,还需要——“火”。
阅读与写作不同类,也不同质——阅读是学,输入;写作是习,输出。“学习”是从输入到输出地整个过程,包含了消化、吸收、思考与表达的系列过程,这其中还要“火”,就便地说是“批判性思维”。一个人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提纯”技术,那么就算是读得再多,也不过是“垃圾桶”而已。
写作如同练功,是一项实践活动。
实践是一种知识由外而内的必经之道。听课、阅读、记笔记,都是外在知识,与你的生命过程、生命原本不同质,有排异;而通过实践来“习得”,就能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如同武林中人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不是读懂文字内容,就自然地能获得顶级武功。你要练,不断地练,一层层地升级。《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第一式“亢龙有悔”,郭靖每天一大早起来拼命练,一个多月才基本练成第一式——这还是他身体里原本就有从小跟全真派掌门人马钰练的顶级内家心法加持的前提下。郭靖习得高级武功,最终成为顶级武学大师,是一步步练出来的,不是速成的。《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白白得了无数高人的内力,但不能融合在一起,反而变成了无内力。这就好像是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书,读书破了万卷,却仍然没有写作能力一样。后来,令狐冲学习了易筋经,把所有这些内力消化了,浑然一体,就成了一股博大精深的内力。
写作“实践”就是“实战”,是从阅读到写作的“质变”过程中的“火”。
一位资深英超粉丝即使看三十年高水平比赛,但如果不是从小开始训练,不在足球比赛上有球对抗,哪怕看得时间再长,他也成不了职业球员。原因是缺乏“训练”这个关键环节。
一个孩子从六岁开始读书,一直坚持到六十岁,确实知识丰富,常人所不及。但如果要成为专业写作者,他就必须从小就开始写作实践,通过有效的训练以提高写作能力。不然,就算读万本书,下笔也如无神。
阅读是写作基础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基础。一个人成长与感悟,生活与实践,亲历与经验,也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读书多不会自然地就能写得好,就像无论积累多少水,都不能自然地变成水蒸气。水要变成蒸气,要有“火”。同理,无论我们积累多少只鸡蛋,它们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变成小鸡;鸡蛋要变成小鸡,需要母鸡孵化。
假设听了“读书多自然就会写”,家长一回家就抓阅读,买了很多书一股脑塞给孩子,以为孩子立即就会写作,而且写得好,那就是南辕北辙了。这样简单粗暴,“不讲武德”,不仅不能让孩子学会写作,反而可能破坏他的写作兴趣。
阅读的难度
书读得多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有好书有坏书,有好文章有坏文章。有促进智慧的作品,也有陈腐不堪的垃圾。
世界上好书千千万,坏书万万千。好书读得多是好事,但也不是什么好书都塞给孩子,不是什么好书都能拿来就能读进去。
中小学生成长阶段,是一个人的学习黄金时期,我在此前的文章里划分为“幻想期”“探索期”“逻辑期”三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孩子的阅读要以激发思考,开启智慧为主,应少读娱乐类作品,多读有真正智慧的书。娱乐类作品大多是感官乐趣和感官刺激,读者主要停留在感官愉悦上,一旦愉悦消散,阅读乐趣就不见踪影了;如同一场宿醉,“事如春梦了无痕”。
感官快乐不能取代替思维乐趣,感官快乐很难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只有读好作品,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增进思辨能力,才会促进智慧的提升。
要实现更有效的阅读,就要阅读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很多人对阅读总爱避难就易,总爱说某某书读不懂,因此不能读,不推荐读。其实懂与不懂是相对的,家长和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大包大揽。小孩子的智慧还在启蒙中,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远超成年人,完全可以尝试去读大人以为“看不懂的”书,以及读难读的书。其实阅读也不必非要彻底懂,可以懂一点,甚至可以不懂装懂地先读起来。理解也是逐步的,阶梯式的,随着年龄增长,各有所感,各有所得。只要在“有难度的阅读”中,接触到边际知识,就会对原有知识产生推动力,打破个人偏见,而看到天际外的风景。
一个孩子在学习中,如果要取得突破性进步,就不能停留在阅读舒适区,而是要进入阅读深水区。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一定要阅读有一定难度的作品,这部作品对阅读者要形成一定的难度及挑战。内容本身要有一定难度外,一个外在而有形的难度就是”厚度”——孩子在阅读与成长中,要挑战一本一本厚书。这种厚书阅读经验,不仅知识有难度,而且能培养阅读耐心,激发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孩子有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看他有没有阅读有难度的厚书的经验。一个孩子有没有阅读耐心,坐不坐得住,有没有阅读有一定难度的厚书是很重要的经验,有这种阅读经验的孩子,脸上的表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一个孩子有没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我一看孩子的表情就大概能知道几分了。有这种经验的孩子,他时常会流露出专注的神态,有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心愉悦感。
这种厚书越读就会越有兴趣,越读厚书就越能读更多的厚书。
有一定难度的阅读积累很重要,甚至至关重要。有较长的一定难度的阅读经验积累的孩子,才能在碰到难题时不退缩,而能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局限。
胡适之先生在一个阅读讲座上强调说:“越读书才能越读书。”
读书越多,理解力越强,积累越丰厚,你的阅读耐心就越强,你碰到难题时就越可能沉住气并可能知难而上。
而缺乏一定难度的深阅读经验的孩子,常常会“知难而退”。
一篇文章一看就懂,其实就不必读了。最多速览一下,不能像语文课那样反复咀嚼。
有些语文教师说,这篇文章太难了,这部作品太难了,而不推荐给孩子读。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些语文老师自己就缺乏阅读有难度作品的经验,他们日常的阅读就是《读者》《知音》,所知道的名家也无外乎语文教材与“新课标”提到过的那些。
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彻底理解课文,也是一种积弊深远的学习模式。很多课文几百字、一千多字,又不是真正有思想、有内涵,语言文字极佳的作品,从阅读角度来说,除非是相对难懂,也相对有价值的文言文作品,大部分课文几乎都是翻一下,一读而过即可,根本不需要“读透”。
比如一摊浅水,一片落叶都浮不起来,水蜉蝣才能“畅游”其中,“置杯焉则胶”。可你非要命令孩子们做高台跳水,一个猛子扎进去畅游。庄子《逍遥游》曰:“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孩子们如同一艘大船,你非要让他们在一杯水里乘风破浪,遨游大海。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互联网文库极大地发达的前提下,孩子们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一片蓝海,他们却被限制在一杯水里看世界。
这种课文还非要孩子熟读、背诵,这就像在饭店里,你点了一条松鼠鳜鱼,店家端上一盘鱼骨头,非要让孩子面带微笑,充满感恩地吃下去。不仅如此,还要写一篇充满好词好句的吃后感。
多少孩子的智力就这样被损害,多少孩子的智慧就这样遭到破坏,“悲莫大焉”。
一本书的“难”是相对的,有相对艰深的作品,也有深入浅出的作品;而且难与易也因人而异,有些人觉得很难的作品,对另一些人来讲则相对容易。这是阅读程度、阅读经验的不同而导致的。有些书大人觉得很难,小孩子却读得很轻松。
不断地阅读有一定难度的作品而积累起来的理解力和耐力,会让一个孩子超越绝大多数同龄人,甚至超越很多成年人。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阅读没有难度的作品,除了语文课文,就是《满分作文》《读者》《知音》以及《明朝那些事儿》等其他消遣类作品,那么他就缺乏必需的耐力和理解力,他似乎什么都知道,但都是流于表面,浮皮潦草,不甚了了,缺乏追根究底的精神,也缺乏足够的耐力,今后人生中面对更多、更大、更难以逾越的困难,就更容易陷入崩溃状态。
一个孩子如果从来都是挑简单的文章和消遣类作品来阅读,那么他的阅读经验就很光滑,很愉悦,同时也很表面,如同一张白纸,曾经有几只蚂蚁爬过,有丝轻风飘过;但他从来没有面对过、处理过真正的难题,就像从未见到过庞然大物,见到大象就会惊慌失措。
写作的迷惘
如上所云,阅读是写作基础之一,但不是写作的唯一基础。一个人的阅历,一个人的成长,他与专不同业人士的交往,以及他自己一个人的感悟,都是他的写作能力的基础构成。
阅读是知识,写作是实践,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如何打通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屏障呢?
有很多人写文章谈到相关问题,大多停留在语焉不详中。
破壁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写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写写写!然后:改改改!
然后,再写写写!再改改改!
写作应该是现代人的基本人生构成之一,跟空气和饭菜一样,是必需品。你一直在长大,你也应该一直在写作。写得好不好,那是另一个问题。
前文把阅读比喻成球迷看球,属于“看热闹”范畴,是“吃瓜群众”——哪怕似乎是“看门道”,本质上只是观众,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与知识输入——这个过程中,“吃瓜群众”不创造知识,不发出信息,但可能被激发,可能产生思考的动能。大部分人看到一个热烈的社会实践,都是围观、吃瓜,只有少部分人通过思考,写作,抽丝剥茧,努力抵达真相。这就是写作与阅读的区别,也是吃瓜群众,与调查记者的区别。
写作是自己亲自下场训练,是实践过程。要有纪律性,要达到一定训练强度。
如果是成年才开始踢球,你大概率成不了职业球员。但有一定的踢球经验,培养了不错的球感,你对足球的认识就比純粹看客要深得多。你或许可以在社区里带一个小孩组成的足球队,指导他们更好地练球。你不能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你得颠几下球,射几下门,哪怕是有两手花架子,才能服众(尤其是小孩子)。你不可能成为职业球员了,但你带出来的孩子,有可能成为职业球员。
写作也是这样的过程,你也许不会变成职业作家,但是,你是很棒的读者,也是很好的写作实践者。你在指导孩子阅读时,在辅导孩子写作时,就更有心得,更有经验,孩子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为什么要强调阅读有深度的厚书呢?短小文章有自己的价值,就如同一棵小草,一片落叶,一段浮云,一条小溪,各美其美。阅读这些作品,能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感。这就像人生中一个片段,一张照片,可以回忆,可以深情,但一张照片或若干张照片,都是瞬间、片段,不能构成一个拥有相对长度的、更有生命力的篇章,你只有静下心来,写作一部自传,才能把你人生中更富多样性的森林、湿地、沼泽,一一呈现出来。
一部长作品有独特的生命力——从开始、发展、高峰,到结尾,整个长叙事是一个有机成长的过程。好作品是一个生命体,如森林中的树木,如草原上的动物,如我们人自己。有经验的作家常常跟自己笔下的人物一起成长。尤其是当你在写一部长篇作品时,你的人物一定是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成长的,它不会是一张薄纸,一个卡片人。他一定要成长,写作的你,跟他一起成长。
写作过程是信息和知识的整合与创造的过程。你创造出来的知识和信息,会成为别人吸收的源泉,并启发别人的思考,反过来,这些信息与知识也会再度流入你的生命中,参与你的人生,你的成长。
阅读是知识与信息的输入,而写作是思考的输出。
从输入到输出,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有一个“阀门”被打开。如何打开这个阀门?那就是“实践”,就是“写写写”。
自然,“写写写”也是一个专业问题,我有很多本书,《写作课》《修炼好文笔》等,都涉及到这个内容,这里就不展开了。
买菜与选书
很多老师与家长都不懂怎么选书,这也是阅读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书是一个世界,如同人类的世界。如果你把书看成是一个个的人,一个个的生命,你就会知道,有高贵的生命,有卑贱的生命;有高贵的品格,有猥琐的人格。
同样,书与书不同,书也有好坏,就像食品的品质有高下。
一本书,选择起来是件很专业的事情。好作家,好编辑、好校对,好装帧,好版本,好出版社,还有好读者,一系列因素促成一本好书的诞生。外国作品还要有好的翻译家,好的译本,好的外审,好的外文编辑。这一系列环节中,哪一个出了差错,都会导致它变成坏书。有些出版社不具备古籍编校力量,有些出版社没有懂外文的编辑,差劲的出版社靠“剪刀、浆糊、布”做书的。
一本好书,不仅要内容好,编辑精心,校对专业;其装帧设计,以及采用纸张,都要精益求精,实体好书,从内在到外在有一个整体美。这种好书,翻开第一页就会感到赏心悦目。上好的纸张,细腻的手感,纸的息与墨的香,是一种立体互动的微妙感受。
古典文学、外国文学都需要有专业编辑,尤其是资深的专业编辑。比如同样一本《红楼梦》,专业的出版社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等,他们出版的版本,跟某些粗制滥造的低劣产品,其差距真有天壤之别。
会选书,是达致良好阅读的第一步。一名好老师,一个好家长,自己首先要学会识别好书,选择好书。一开始不太懂?那就多去书店,多看看各种不同的书籍。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去亲自翻开一本书,亲手抚摸书页,亲自闻到书中的气味,这就是选择开始。你都没有亲自触摸过这本书,你上网就点击,看哪本便宜就买那本,拿到手的很可能是一本装帧设计低劣,内文错误百出的劣质品。
你到菜场买菜,总要各个摊档转,反复地比较,才最终购买。你的目的是找到优质食材,回家烹调成美食。
书籍是至关重要的“精神食粮”,老师们和家长们中很多人却毫不重视书的内容和装帧设计,不注重一本书的内在和外在的品质。
很多中小学校图书馆里面塞满了各种印刷粗糙,品质低劣的可疑图书。一些是内容低俗,很多是戏说胡说乱说。这些书不仅内容糟糕,还纸张差,油墨低劣,印刷模糊,装帧粗糙,孩子从小就被这些垃圾书籍包围,就是破了十万卷又有何意义?
吃到嘴里的食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关乎身体健康的,家长懂得要认真对待。然而更为重要的精神健康,却丝毫不关注“食材”的安全。原因之一,是因为精神食粮是“抽象的”,更难判断;没有具体的体验,自己更缺乏阅读经验,以为什么书都不要紧,只要能看就好,随便塞给孩子。
垃圾食品毁坏身体,垃圾读物毁坏心智。挑选好的作者、译者、版本、出版社,就像你挑选本地产的蔬菜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买不到好材料,无论烹调水平多高,那都可能是垃圾食品。而买到好食材,不用过度烹饪,好的蔬菜直接就可以生吃,优质的新鲜鱼肉、牛肉、猪肉,都可以简单处理就直接食用。优质猪肉、羊肉、牛肉,你用清水煮熟蘸酱油吃,就美味可口,不需要加各种调料香料酱料。繁复的烹调技巧,调料酱油味精十三香,其真实目的是掩盖食材的先天不足。
要吃到健康美味的食品,第一步是找到好食材。
要读好书,好好读书,第一步是找到好书。
葉开,原籍广东,小说家、编辑家、语文教育家,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出版《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三人行》《爱美人》等五部长篇小说,小说集《秘密的蝴蝶》、散文集《野地里来 野地里长》,语文教育专著《对抗语文》《语文是什么》《写作课》,编写《这才是我想要的语文书》丛书,主编12册《叶开的魔法语文》及《12堂少年科幻写作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