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民间游戏主题活动
2022-05-30陈沛
陈沛
传统民间游戏是指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它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具有娱乐性强,易学易玩,不受时间、地点、材料、人数的限制等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掘传统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将传统民间游戏融于现代教育,对其加以改造,去芜存菁,以充分发挥其现代教育价值,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師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民间游戏,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作为出发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的经验。
传统民间游戏拥有丰厚的资源,如风车、花灯、空竹、陀螺、风筝泥塑、纸花等。在以往开展的民间游戏活动中,一些教师只关注游戏本身,侧重游戏玩法的学习与传承,忽略了民间游戏的其他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应结合当前的课程背景,基于幼儿的视角,倾听幼儿的心声,将现有的民间游戏资源转化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题活动。
一、确立主题活动的内容,捕捉幼儿关注的话题
在主题活动的开发与设计中,主题目标是设计者对主题活动的总体理解。主题目标的确定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主题目标的适宜性,教师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二是主题目标的全面性,教师应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分析目标;三是主题目标的层次性,教师要关注目标是否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主题活动内容的设置应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主题内容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认知进行优化。对于小班幼儿,教师更倾向于让他们体验生活的乐趣。如在“豆耳朵”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让小班幼儿去寻找幼儿园中蚕豆的“豆耳朵”,让他们体验生活的乐趣。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应注重让他们通过主题活动发现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如在“踩高跷”主题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发现自己身高的变化。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让他们通过探索拓展生活经验。如在“打陀螺”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大班幼儿发现陀螺旋转的秘密,让他们寻找生活中会旋转的东西,并了解旋转现象与科学知识、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二、营造主题活动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环境的浸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一种隐形的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创设丰富的主题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为了丰富课程实施的路径,笔者所在幼儿园创设了“一馆一场一园”的教育环境,即“民间游戏馆”“民间游戏场”和“百草园”,并投放了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各类场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在开展“跳大绳”主题活动时,幼儿好奇草绳的来源,于是,教师带领幼儿在“百草园”里种植了稻子,指导幼儿观察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自己动手收割稻子,并保留草绳制作的原料,引导幼儿利用收集来的稻草进行草绳制作活动。“民间游戏馆”里陈列了各种古代民间游戏所需的玩具,展示了玩具的演变史,幼儿通过参观的方式感受到了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文化。幼儿园通过创设整体的、浸润式的主题环境,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促使幼儿之间产生了更多的共同话题。
(二)区域的融合
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需要。以“翻花绳”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创设了丰富的区域活动,不断激发幼儿探索主题的兴趣,并将其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线绳以不同的方式投放到班级环境中。教室一角悬挂着五彩绳网,可以用来展示幼儿的作品;各区域交界处垂吊着各种颜色相间的“线绳门帘”,自然地将区域分隔开来;美工区展示了师幼共同收集的各种绳子和翻花绳的步骤图,幼儿可以随时进入区域,自主学习翻花绳,绕一绕、翻一翻、编一编;语言区里陈列着与线绳有关的绘本故事,背景音乐滚动播放着有关翻花绳的童谣,幼儿可以边翻花绳边欣赏童谣。教师通过创设丰富且开放的活动环境,不断激发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主题内核,拓展幼儿的学习路径
(一)以游戏切入,扩展游戏经验链
主题的来源是多样化的,每一个主题都有其内核。主题的特质往往蕴含在内核之中,不同的内核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内容、主题规模。所以,教师在开展民间游戏主题活动时,要紧紧抓住主题游戏的内核,以游戏为切入点,不断拓展游戏经验链。
例如,在“好玩的翻花绳”活动中,幼儿初次学习了翻、勾、挑等基本方法,学习兴趣不断增强,教师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推出了“翻花绳大闯关”系列游戏,并在“闯关栏”发布任务清单,让幼儿从最简单的翻大桥、降落伞、铁塔,逐渐拓展到稍复杂的富士山、小星星、酒杯等。同时,教师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提供了多样化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在浓厚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学习兴趣高涨,翻花绳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向幼儿抛出了问题:“你们会两个人合作翻花绳吗?”幼儿开始讨论:“我不会,你会吗?”“两个人怎么玩呢?两个人能翻出什么呢?”看着他们一脸迷茫的样子,教师现场展示了合作翻花绳,只见两位教师通过娴熟地合作,你绷我翻,我挑你钩,线绳一会儿变成稻田,一会儿变成小河,一会儿变成蹦床,一会儿又变成了滑梯……幼儿看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想要学习。幼儿从单人翻花绳到两两合作翻花绳,游戏水平不断提高,经验也得到了拓展。
在与线绳的多次互动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越发感受到线绳的奇妙和有趣,并且萌发了与全园小朋友分享自己翻花绳本领的想法。在教师的组织下,幼儿经过讨论,一致决定举办“翻花绳小达人”巡演,他们先确定了评选标准,即在3分钟内翻出花样多者为胜,然后在班内进行了初选,选出了10名“小达人”代表班级巡演,通过层层角逐,他们最终选出了代表巡演的“小达人”。其他幼儿也积极参与活动,大家自主建立项目小组,共同筹备巡演活动。如舞台组负责寻找展示场地,布置巡演舞台;设计组讨论并设计邀请函、巡演海报,张贴在幼儿园公告栏;礼品组负责制作奖品、纪念品,送给参演的选手和现场观众。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翻花绳小达人”巡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同时也将主题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以问题为导向,引发深度探究
问题是幼儿思维的起点,问题的出现是幼儿深度思考的体现,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动力。在主题活動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提出的问题,积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幼儿经验的内化和思维的拓展,引导幼儿进行深度探究。
例如,在“翻花绳”活动中,幼儿提出了两个问题。教师则根据幼儿的问题,带领幼儿进行了深度探究,以下是具体的问题和探究过程。
问题一:“生活中还有哪些绳子,它们有什么用呢?”基于幼儿的问题,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引导幼儿围绕问题制作调查表。幼儿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家长,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分享经验。教师还组织幼儿到周边的综合市场去寻找各式各样的绳子。幼儿在走访中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麻绳、尼龙绳、塑料绳、钢丝绳等许多不同材质的绳子。一系列的调查和参观活动引发了幼儿的热烈讨论,他们围绕“生活中的绳子”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绳子的种类、材质、功用等,由此生成了“绳儿大搜索”“绳儿用途多”等活动,拓展并丰富了自身各方面的经验。
问题二:“我们还可以用绳子玩什么游戏?”通过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幼儿对绳子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幼儿围绕问题进行了组团探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了“绳儿体育游戏组”“绳儿创意游戏组”“绳儿百变游戏组”等项目研究小组,探究有关绳子的游戏。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参与下,幼儿共同开发出了一系列好玩的绳子游戏。如体育游戏组开发了“踩小蛇、拔河、捉尾巴、两人三足、跳房子、抽陀螺”等好玩的绳子游戏,创意游戏组展示了绳子拼贴画、中国结、绳儿小挂件等绳子作品,百变游戏组向大家介绍了他们探究出的可以用来记录班级人数、测量园内树干粗细、测量小朋友身高的绳子打结法。在活动中,幼儿不断内化自身经验,思维得到了拓展。
四、注重幼儿的感知体验,搭建学习平台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将“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民间游戏资源转化为“精神”形态的幼儿经验。
(一)充分挖掘地域资源
幼儿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社区环境,丰富的社区资源具有隐形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将周边可利用、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资源纳入主题活动中,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在“翻花绳”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走进线绳博物馆、综合市场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和交流互动,从而使幼儿产生新的经验,获得新的体验。
(二)积极启动人力资源
教师是教育资源的开发者、课程的实施者。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生活经验丰富,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鼓励其积极参与主题活动。例如,在“翻花绳”主题活动中,教师邀请具有翻花绳经验的家长走进课堂,教幼儿翻花绳;在“翻花绳小达人”巡演中,邀请家长参与。家长的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家园之间的联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皋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