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的实践探索及其时代意义
2022-05-30刘欢葛玮钰
刘欢 葛玮钰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奋斗史。民族复兴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方面。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大规模土地改革、取得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为人民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根本前提;将革命进行到底、擘画新中国的蓝图,为民族的完全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保护民族工商业、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出了初步探索。这一时期党领导民族复兴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确保党对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积累了经验,也为新时代继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创造了前提、提供了动力。
[关键词]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实践探索;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10-0044-05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中国梦,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全过程各阶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开篇也指出,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2]。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实质上都是把民族复兴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2]。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虽然西柏坡时期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浴血奋战的革命征程中时间不算长,但却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转折时期,取得了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的决定性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一步。何为民族复兴?究其本质而言,“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就人民而言,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为人民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根本前提;就民族而言,为民族的完全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就国家而言,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初步探索。
一、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为人民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根本前提
民族复兴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和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民幸福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复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代中国社会要实现人民幸福,先要争得人民的彻底解放。人民的彻底解放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大规模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彻底从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中解放出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指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对“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八百万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2]进而实现人民的彻底解放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在解放区进行大规模土地改革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解放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通过土改,广大农民尤其是广大贫雇农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中解放出来。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4]。会后,全国解放区迅速形成了土改热潮。这一时期的土改,实质上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一场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进行的深刻的社会革命。“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5]124。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区广大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地主被打倒、恶霸受惩办,从制度层面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农民从两千多年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中第一次真正解放出来。分得土地、获得解放的农民以空前的热情积极“参军保田”、踊跃支援前线。陈毅元帅曾深情感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5]135
(二)取得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柏坡是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指导革命取得全国胜利,进而建立了新中国。”[6]23可以说,人民解放军取得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西柏坡是总指挥部。1948年5月,毛泽东到达西柏坡。在这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于同年6月至7月指挥了晋中战役,为山西的彻底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差不多同一时间指挥了豫东战役,取得了解放战爭时期中原地区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的胜利;9月指挥了济南战役,解放了敌人重点设防、拥有坚固城防的大城市——济南。尤其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多月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上摧毁了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础。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取得的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对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使广大人民从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盘剥中解放出来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为民族的完全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没有民族的独立,就不可能有民族的复兴。民族的完全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基石,也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的完全独立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及其在华势力;发布“五一号召”,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擘画新中国的蓝图。可以说,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为民族的完全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成为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第二大里程碑事件。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局势对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而言急转直下。同年12月中旬,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所谓的“下野”来促“和谈”。其真实目的是借和谈争取喘息时间,以便卷土重来。革命是要进行到底,还是半途而废?这成了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用两天时间写成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辞。毛泽东指出,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7]1375。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还引用了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鲜明指出共产党人不要成为被毒蛇蒙骗的“农夫”,号召全体人民团结起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起草了题为《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毛泽东重申,“我们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而不容许半途而废”[8]230。将革命进行到底,不仅要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而且要彻底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毛泽东指出,“我们从来就是将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并和我们作战这样一种可能性,计算在我们的作战计划之内的”[8]231。因为只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才可能实现民族的完全独立。
(二)擘画新中国的蓝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站起来了,标志着民族完全独立彻底实现了。西柏坡是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新中国的蓝图正是在西柏坡时期擘画的。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9]306的主张。这一号召得到了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揭开了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序幕。1948年9月和1949年1月两次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作了部署。1949年3月,我们党“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6]2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随即在西柏坡召开。这是全国革命胜利前夜我们党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明确了“两个务必”的要求,提出了“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规定了全国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该采取的基本政策”[10],从而勾勒出新中国的蓝图,对新中国的成立具有极特殊的意义。会后不久,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
三、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初步探索
經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复兴的基石。革命斗争的目的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1948年9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九月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我们的“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9]344。西柏坡时期,我们在解放区通过大规模土地改革发展农村经济。除此之外,我们党还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保护民族工商业;总结城市工作经验,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
(一)保护民族工商业
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48年2月,毛泽东详细地阐述了党的工商业政策,严厉批评并迅速纠正了个别地方严重破坏工商业的现象。毛泽东提出要将消灭封建地主剥削与保护民族工商业严格区分开来,引导工人和资本家尽力“降低成本,增加生产,便利推销,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7]1285。1948年4月,洛阳解放。毛泽东以洛阳为例,阐述了党关于新解放城市的工商业政策。在《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对官僚资本要严格限定,要把民族工商业和官僚资本严格区分开来。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严禁侵犯”[7]1324。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详细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系统阐明了党的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在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一段相当长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7]1431,要调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助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二)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及时总结城市工作经验,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争取全国经济形势根本好转进行了“练兵”与“试验”,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7年11月,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石家庄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以攻坚战术解放的第一座较大的城市。此后直至三大战役结束前夕,中国共产党先后解放了济南、长春、郑州、沈阳、天津、合肥、北平等大城市。与此同时,我们党开始总结城市工作经验,注重保护城市工业,恢复城市经济。1948年2月,中央工委总结了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明确指出“城市工作中的‘方针是建设,而不是破坏”[11]。同年2月,中共中央专门发出题为《各地应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的电报,明确要求在城市解放之初的城市管理“应即以中工委丑皓电所述攻占石家庄及初期管理石家庄的方针及方法为基本的方针及方法”[8]711。1948年11月初,沈阳解放。随后,陈云在沈阳的城市管理实践中创造了“沈阳经验”。同年12月,党中央批转了《接收沈阳的经验》。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要把“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7]1428作为中心任务。“由于党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政策,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都很快趋于稳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5]126。
四、西柏坡时期党领导民族复兴实践探索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考察西柏坡时曾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6]24。新时代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需要到党的历史中去汲取营养和智慧。西柏坡时期党领导民族复兴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确保党对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新时代继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创造了前提、提供了动力。
(一)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对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积累了经验
党的领导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要推进党的建设。其一,西柏坡时期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累了经验。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坚决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的行为,强化党中央权威,全面建立了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令军令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6]23。新时代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同样要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其二,西柏坡时期抓好党的作风建设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参考。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开展了整党工作,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求要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新时代,我们党抓作风建设,同样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其三,西柏坡时期改进党委会工作方法为新时代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奠定了基础。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强调,领导工作“要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7]1440。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弹钢琴”“互通情报”“抓紧”等多种方法。这为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党的工作方法、完善党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参考。
(二)为新时代持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创造了前提
在党领导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中,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因为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2],而新中国正是由西柏坡走来的。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我们党领导了解放战争,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党开展了整党工作,通过“三查三整”进一步解决了一些地方党组织存在着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我们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明确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政策,为新中国绘制了蓝图。民族复兴的奋斗是连续的,是要一茬接着一茬干的。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不仅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新时代持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创造了前提。正如石仲泉所说,“西柏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源头”[13]。新时代继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是以新中国成立这一民族复兴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事件为前提的,也是以西柏坡时期的斗争实践为历史根基的。
(三)为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动力
无论哪個历史时期,民族复兴都离不开精神的激励。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孕育出的西柏坡精神不仅激励着这一时期的革命事业,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致力民族复兴的持续奋斗提供了动力。在西柏坡,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指挥了“三大战役”,我们党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党经受住执政考验提供了精神支撑。新时代,我们党领导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是复杂多变的,而民族复兴的任务又是艰巨的,这要求我们要一如既往地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新时代,我们党领导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要继续以西柏坡精神为激励,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两个务必”,努力做新时代民族复兴大道上的“赶考者”,奋力交上一份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优异答卷,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不断迈出铿锵步伐。
五、结语
民族复兴是一场接力奋斗,其内容囊括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维度。就人民而言,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斗争为人民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根本前提;就民族而言,为民族的完全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就国家而言,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初步探索。但同时,西柏坡时期党领导民族复兴的革命实践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人民、民族、国家三个层面进行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这一时期我们推进了党的建设、强化了党中央权威,加强了党对革命实践的领导,并在革命实践中孕育出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些对新时代继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时代价值,为新时代确保党对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新时代继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创造了前提、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6.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231.
[5]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6]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0]本书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4.
[1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304.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8.
[13]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源:兼谈“西柏坡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1996(3):1-8.
责任编辑:祁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