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D是跑山
2022-05-30李元
李元
这次我们的主角是一汽-大众ID.4。其实ID.4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车了,但在大众ID系列中,我在此之前唯一没驾驶过的就是ID.4。
自驾游、跑山,这类对于驾驶爱好者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词,好像与新能源车型关联的没有那么直接。虽然现在新能源车型的设计续航里程越来越长,但电量焦虑还是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所以即便你是新能源车主,选择这类车型的首要目的仍旧是日常通勤。有不少朋友使用这一类车城际交通,大部分人还是小心谨慎地保持着既定路线,不敢过于自由。用纯电车去北京西部的山里能否随心所欲地跑跑?于是我这次就想从ID.4上找找答案。
我这次驾驶的车型是一汽-大众ID.4高性能PRIME版,这是ID.4系列中唯一的一款四驱版本。动力性能无疑是全系列中最强的一款,前后双电机驱动最大功率达到了230千瓦,峰值扭矩更是达到了472Nm。如果我们这次的主题仅仅是跑山,那它的动力性能堪比近百万元级别的性能车。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款四驱版本的ID.4并非是该系列中续航里程最大的一款,官方数据显示它的最大续航里程555公里,与ID.4系列中长续航版的607公里有点差距,其实这一点和燃油车一样高功率代表着对能源的高消耗,只是虽说是参数上的不同,仍旧给我们设想的“随心所欲” 带来了一丝丝的压力。理论上讲ID.4仅能四驱版555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北京周边一日游没什么问题,可理论总是与现实有一些不同,何况电量焦虑也同样无时无刻不缠绕在脑畔。京西地区的各种山路,这也让电量呈现出非线性消耗。
我们驾驶着充满电的一汽-大众ID.4沿莲石路一路向西,超静谧的座舱环境,车流稀少的路况,让我真的有了一种郊游的安逸与舒适,甚至已经忘记了我即将驾驶着这辆纯电车挑战数百公里的山路。ID.4与我之前驾驶的ID.6和ID.3一样,它们的操控感觉真的和燃油车区别很小,很多电动车动力踏板的感觉多少和燃油车不大一样,而区别更大地在于电子转向助力的设定,很多新能源车的转向感觉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或者说是不真切的感觉。但是驾驶ID.4起码从刚才提到的两项上是与燃油车没有明显差别的。我很喜欢或者说很习惯ID.4的这种操控。
当我进入108国道后,我看了下续航里程,虽然刚行驶了20多公里,但是“消耗的里程”却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此时真正的山路才刚刚开始,瞬间我的电量焦虑又莫名的出现了,即便目前续航里程仍旧有400多公里。于是,從这一刻起,我决定要尽量地调整驾驶习惯,保证用最小的耗电量顺利地返回城区。我逐渐觉得我的电量焦虑可能是多余的,230千瓦的动力储备,面对国道的山路并不是一件难事,你只需要把脚下动作适当地变轻柔,就可以满足这样道路的正常驾驶了,即便是我们在到达大安山矿区的山路上,电量的消耗也远没有我想像的夸张。而且经过了这一段路程的驾驶,我总结出一套ID.4 “山路节能大法”,进入山路后我就将挡位从常规使用的D挡换成了B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量回收模式。用B挡在山路上驾驶,感觉比在城市道路上使用B挡更加贴切,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习惯了B挡“跑山模式”,如果你可以适应它的减速逻辑,如果正常行驶甚至在大多数弯道中你都可以不用刹车,这可能就是我理解的“单踏板” 模式吧。在能量回收的加持下,电量消耗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了。
经过了对车辆的适应和对自己驾驶方式的调整,我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于是,我们决定向北京深山里的红井路前进,虽说剩下的路段可能对于一台新能源车来说挑战更大,但是我已经总结出使用心得,也就变得无惧挑战了。
红井路返程的路上我们发现,现在起码上北京范围内,国道边景区旁都有了不少的充电桩,而且都是直流快充。本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原则,我们给ID.4充点电,顺便吃顿饭,两不耽误。充电前续航里程还有220公里,ID.4在快充模式下0-80%的充电只需要0.67小时,也就是40分钟左右,这样看来一顿饭的时间,基本可以充满了。
如果你的纯电车基本续航里程有个四五百公里,在城市周边自驾游根本不必有电量焦虑。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接受新能源车的心理障碍一定会越来越小,当然,如果能像大众ID系列一样,驾驶感受和行驶感受都和燃油车如此接近,我肯定就更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