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与挑战
2022-05-30熊薇唐铁军袁继红齐迎春和希顺
熊薇 唐铁军 袁继红 齐迎春 和希顺
[摘 要]当前,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构建,使得平等自由、开放共享、个性多样、低廉适用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泛在大学”的理念应运而生。但是新技术应用的滞后,使得在线教育一直停留在研发试用阶段。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线上化,为信息技术革命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线上教育将成为传统大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过调研,文章详细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用在线教育是怎样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达到传统课堂传道授业解惑之目的,为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和培养优秀人才目标奠定基础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推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0-0018-03
教育家孔子曾提出两大教育理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提倡教育公平与个性化教育。两千多年过去了,无数教育界人士一直为此不懈努力,却始终没有完全实现他的宏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两大理想提供了可能。慕课、云课堂、对分课堂、精品在线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课等逐渐被高校师生所熟悉。高等教育也在变革中迎来了各种挑战,从教育教学理念到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管理,都需要寻求新的应对策略以适应教育模式的变革[1]。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国范围内学校延迟开学,各高校为保障教学工作的开展,停课不停学,鼓励广大教师为学生开直播授课。一时间,在线教育取代了传统课堂,打破了地域限制,成为新的学校教育形式。在线教育凭借其潜在优势,是否会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去学校化社会真的会成为现实吗?面对在线教育的挑战,高等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关乎国家希望、民族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5月20日,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各项数据做了全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而1949年,大学毛入学率只有0.26%。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以资源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在体制机制、学术和教育体系、精神文化等内涵建设方面的进展比较缓慢[2],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为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李克强总理也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笔者认为,教育公平可在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消除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另一方面,正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因材施教。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指由优秀的教师开展优质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即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就是教育同社会关系的规律[3],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离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已经不能再依靠外延扩张实现自己的使命了,必须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内在发展活力,集中力量回归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使命和任务上。
二、在线教育的兴起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颠覆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最早采用在线教育的都是传统学校之外的培训机构,主要服务于那些没有其他学习途径的学生。后来,在线教育凭借其个性化、通达化,控制开支的潜在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传统教育机构的关注。当代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习惯在网上搜索信息、学习交流,他们接触知识的途径很广,不再盲从于教师的说教。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中,基于学习力的“掌握式学习”最为重要,必须让学生自己把控学习内容和进度,学习在切换至下一章节或主题前,必须先确保已完全掌握当前所学的内容,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漏洞。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如何规模化应用,如何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里还是很难做到的。究其原因,首先,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按标准化方式运行的,个性化教学会激增成本。其次,高校任课教师除了有教学工作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不可能记住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提供完全个性化的教学[4]。相较于传统大学固定的教材、课程、教学程序和时间安排,在线教育更加个性化、弹性化、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教育更容易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喜欢的教师、方便的时间,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学得快的学生可以快进,需要思考的学生可以点击暂停,需要复习的学生可以重复播放。在线教育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壁垒,开放了教育资源,不仅足以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而且对于那些无法参与全日制学习的人群也十分友好。
同时,在线教育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在传统课堂上,一个优秀教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而通过在线教育,受众可以扩大到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外,在线教育也让跨区域、跨时间、跨行业合作成为可能,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在线教育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因地区、时间和师资力量差异而产生的鸿沟逐步缩小。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接入速度越来越快,也更稳定,同步在线通信不仅变得简单,而且价格也十分低廉,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使得各种在线直播平台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各大互联公司也不断开发新技术以适应在线教学。
三、在线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等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带来了新的思考,促进教育新形态的形成,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改革或重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一)大学失去知识垄断地位,教育新生态将形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提升,我们可以很便捷地在任何地方获取到需要的知识,大学将失去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垄断地位,企业和社会将蕴含越来越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边界的新教育生态即将形成。大学若要持续发展,必须紧跟时代脉搏,打破边界,以更开放的姿态加速与企业及社会的合作,培养企业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加速教师队伍优胜劣汰,激励教师终身学习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的教研主力军,对高校“双一流”建设起着关键作用。传统标准化、均质化、结果取向化的教师评价,难以促进教师发展的生命自觉,不能积极承认教师的日常教育成就可以增进教师的教育获得感[5]。“泛在大学”的普及,一方面,将会根据市场需求,筛选出学生喜欢的最优秀的教师,教学能力并不突出的教师将会被淘汰,这样,教师发展的生命自觉就会被激发出来。在线教育市场也会促使教师以终身学习的姿态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进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未来有着丰富教育经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定会成为市场哄抢的稀缺资源,而如何稳定优秀教师队伍,也是大学即将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由重视结果走向重视过程,催生评价机制重构
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考试结果评价依然是评价主流,缺乏行之有效的对学生形成综合性评价的方式方法。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殿堂,最终的目的却只是通过所有考试,拿到文凭,这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未来的教育评价,将会由现在的重视结果走向重视过程,大数据将会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及时提出改进学习的建议。一个人读了什么书、学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等等,都可以储存,并得到有效认证[6]。信息技术甚至会推动新文凭的产生。
四、高等教育遠程在线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线教育能拓宽学习者的学习路径,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但就其教育手段本身而言,并非毫无缺点。首先,在线教育虽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却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与情绪沟通。其次,没有了课堂约束,没有了完整的学习时间,学习失去连贯性,碎片化的学习会影响学生的专注力,不利于深度学习。另外,在线教学缺少切身体验,并不适用于实践教学。总之,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沟通力、共情力、责任心、动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在线教育并不能实现。所以,学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认为在线教育可以取代学校教育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有在线教学的形式基本都是以“单向传播”为主,辅以一定的“双向互动”,只是把传统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表面上看这属于在线教育的范畴,但实际上仍然遵循着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的是统一的、单向性的灌输式教学,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在线教育的优势[7]。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变革,在线教育和课堂教育必须互为补充,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正如凯文·凯里所说,大学想要繁荣,需要建设美丽的环境,既包括现实环境,也包括虚拟环境,可以使学习者终生都能够回归[8]。
(一)抓理论,灵活运用在线教学,提升考核评价标准
在线教育育人功能弱,不可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大学要用好在线教育这个工具,不应对所有理论课程一刀切,而应采取“线上线下”两手抓,即将课程分为两部分,知识传授部分采用在线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网上学习;辅导答疑、互动交流部分交给线下课程,由教师面对面地跟学生沟通。新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因此考核标准也相应更高。比如线上部分学习完成后进行一个测试,测试不再是60分及格,而是90分甚至是100分,可以反复测试直到合格。教师要鞭策学生运用在线教学的便利,做到知识不留死角。另外,线下部分的教学内容也要进行考核,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分。
(二)重实践,创新虚实结合方法,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在线教育无法完成的实验操作、实习等实践体验课程应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延续期间,可以设计网络实验课程。教师通过直播和视频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展示实验仪器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和实验宝等技术,虚拟完成实验过程。在虚拟实验中设置实验室安全准入考核、实验过程规范考核、实验习惯考核等。教师要对实验操作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完成训练以及考核,仍然可以达到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实验步骤的目的。将来,仍然可以应用虚拟实验和实验室等资源辅助实践教学,让学生提前预期实验,了解实验方法,再进行实践教学时就可以减少失败和重复过程。这样不但节约了教学资源,而且能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三)强合作,优化教育资源,构建统一成绩认证体系
以上“线上线下”教学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专业间、学校间的密切合作。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里,各个学院负责各自专业的课程教学,而在跨专业学科发展的今天,很多学院开设有相似的课程,即便是同一门课,不同学院都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但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不一,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学习效果大相径庭,这是教师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不能体现教育公平。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大学必须打破学院边界,集中相关专业教师,成立校级课程教研室,教师一起备课,博采众长,不断打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学院的边界打破后,未来大学的在线课程也将不再局限于本校资源,所有高校的教育资源都可通过大学联合平台融为一体。同时,建立移动互联网学分互认制度: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 + 线下”智慧课堂,实现校企师生的无缝实时对接,冲破传统教学围墙,制订适合的教学新标准、管理新方法、人才培养新机制,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学习考核后,实现学分互认[9]。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选修本校的课程,而且可以选修外校优质的课程。根据所学课程的难易程度及学习质量,毕业时由国家教育部门为选课学生颁发统一格式的、不同等级的毕业证。届时,社会及招聘单位根据学生的毕业等级而非毕业院校遴选优秀人才。这样不仅能给予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提升的机会,而且也给重点大学的学生以压力,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10]。这项举措将会改变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缩小大学教育的地域差距,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四)做监督,警惕网络负面作用,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无课堂的在线教育,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没有了约束,不排除有学生因此放松对自我的要求,沉迷于网络。为了督促学生,在普及在线教育的同时,大学也应将监督机制纳入考量范畴。可以设置情报员在线查看学生登录情况,建立学习群,通过线上线下交流了解学生心态及学习动态,对后进学生及时给予督促,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阶段,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大学应顺应形势、迎接挑战,灵活运用在线教育这一工具,打破边界,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推进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重构教学评价标准,充分调动教师建设在线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警惕课堂自由可能带来的学生问题,建立学情监督机制。将来,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可以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我国高等教学质量,完成学校的历史任务和使命。
[ 参 考 文 献 ]
[1] 冯秀芝,任艳玲,刘立萍.信息化环境下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应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6-68.
[2] 林建华.面向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2019(12):4-8.
[3] 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6-12.
[4] 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5] 陈祖鹏.教师改变:教师评价的关键维度与深度诉求[J].当代教育科学,2020(2):25-31.
[6] 朱永新.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7] 徐蓓.这场超大在线教育实践,通向未来[N].解放日报,2020-03-27(9).
[8] 凯文·凯里.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M].朱志勇,韩倩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9] 赵伟,郝磊.高校互联网教学改革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13):169.
[10] 崔峰,来兴平,曹建涛,等.在线课程建设对高校教育的推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學学报(上旬刊),2020(4):241-242.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