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双减”:日常作业管理变革的路径探寻

2022-05-30鞠晓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变革双减

鞠晓雅

【摘 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后,如何将“双减”政策有效落地是教育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以作业变革为切入点,通过作业管理的系统转变来推进,是一个值得研究且必须实施的有效路径之一。转变作业设计的理念、形成作业闭环管理、提升减负提质效度、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变革作业评价机制,这些都是促使“双减”有效落地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双减” 日常作业 管理变革

“双减”背景下的日常作业变革,既需要学校发挥顶层设计优势,也需要学校挖掘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学校从理念、管理、质量、形式、评价五个方面转变落实,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一、理念之变:“双减”落地的变革之根

“双减”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关键是看管理团队、教师团队的教育理念是否转变到位。因此,学校首先把落实“双减”政策作为发展深度转型、课程教學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学习内化几个“更加关注”:更加关注课程育人,开展主题化、跨学科和实践性学习活动;更加关注教学评一体化,把握学科核心概念、主干知识;更加关注素养导向,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关注学情了解,专业化诊断学生课堂学习和作业表现;更加关注学生深度学习,深刻领会学科思想与方法;更加关注评价先行,使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更加科学,提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效果。其次,学校结合“双减”工作要求,聚焦“减什么、怎么减”进行作业的顶层设计。

二、管理之变:闭环管理的畅通之道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业既有学习的特征,又有评价的特征。课堂和作业,各自本身构成一个系统,它们又是教学活动大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课程标准研读程度、学情了解程度、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科思想方法理解程度、反思教学自觉程度等,对课堂与作业的效能均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在作业管理中,学校需极力尝试构建两个闭环链。

1.形成整体链

通过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理解课程标准—学情评价研究—叙写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实施—作业批改辅导—练习评价矫正—反思教学改进”的学科教学流程,通过变革传统教研活动的上课评课机制,对整体链进行解读说明已成为教研的新常态,能够真正发挥作业的效能。

2.形成局部链

针对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学校可以细化管理过程,形成“设计—布置—批改—讲评”的全链条。学校对其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环节研究和指导,通过“思维树”的管理模式不断增强作业管理的可视化操作。如针对“设计”环节,从作业功能、作业目标、作业难度、作业类型等维度进行商定明确;又如针对“布置”环节,从教师指导、完成环境、父母协助、作业时间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三、质量之变:指向素养的增减之策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重点之一,也是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的效果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从“量”和“质”上进行转变?

1.总量减下去:切实实现学生作业“轻负担”

减负之减,首要是切实减少作业量过多带来的负担。严格执行,规范执行,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一是从总量上进行协调。学校教导处通过常态作业监控来督促各年级控制作业总量。同时,设置各班班主任为第一负责人,进行班科作业的整体协调,由班主任负责整体作业的控制,确保整体作业量的“不超载”。二是在学科中进行协调。学科教研中,展开对各学科常见作业类型的作业时速调研,以抽样调查的形式请家长反馈学生每天的作业总时长,精准把握不同学科中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常态速度,做到心中有数。

2.质量提上来:积极促成作业布置“高效益”

减负必须提质。除了控制总量,作业的布置必须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作业设计力求精准优特,分层布置,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1)课内课外双向融通。学科组可以精选精编具有基础性、针对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习题,做到一课一练,形成资源库。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如设计数学学科练习时课内、课外各有侧重点,课内关注知识的掌握、方法的理解、经验的积累,课后关注思维的拓展、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毅力。比如,学完平均数后,课内作业可分两个层次进行设计。第一层次,基本练习:直接求三条彩带的平均长度。第二层次,稍做拓展,让学生估一估平均长度是多少,感受平均数的范围,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而课外作业则进行拓展:再加一条彩带,你觉得平均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以及平均数真正的意义。在设计练习时进行课内、课外整体融合,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使每一道练习都有其价值。

(2)立足单元整体设计。基于教材整体架构、优化单元作业设计的路径,从课程标准的解读到单元要素的概述,再到课时作业目标的确定,教研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单元主题意义引领下的作业设计。如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第一课时为语篇理解,作业设计为根据语篇内容回答问题;结合对故事寓意的理解,给故事加一个结尾,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第二课时为语法学习,设计用思维导图归纳动词一般过去式的用法;观察同学的课间活动,运用一般过去时记录同学们的课间生活片段,推动思维品质提升。第三课时为综合运用,设计图文连线记录中西服饰文化;查阅资料,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画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服装,助力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发展。第四课时为复习巩固,设计了单元主题写作,运用一般过去时进行课本剧改编与创编,指向学习能力提升。

(3)聚焦主题学科整合。学校强调以学习的长度来实现学习的深度,实行以项目为中心,统整学习活动的作业设计,打破单科教学体系,让学生深度参与、真实成长。如语文学科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主题学习,五年级教师创新作业设计,聚焦作业提质,将汉字文化与科学、艺术、信息技术整合,指导学生进行汉字篆书的雕刻,利用博物馆中的数字排版感受古代印刷的全过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艺术字等,引领学生向汉字文化纵深处漫溯。

四、形式之变:综合育人的多元之径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对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业成绩等具有显著作用。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研究,作业设计具有目标一致、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类型多样、体现选择等特征,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

1.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

改变传统的一支笔、一份练习的作业方式,不断丰富作业形式,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如英语学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三年级字母学习阶段设计了自己动手制作字母卡设计活动,拼一拼、演一演;四年级边画边写小练笔My Doll,画一画、写一写;五年级用思维导图学习信息整理,单元知识归纳,理一理、说一说;六年级学习人与自然单元后,设计了学生个人TED主题演讲How to project our...,唱一唱、说一说,注重自主性与个性化表达。

2.对象:从统一走向个性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如数学学科进行练习设计时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第一个维度是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套餐,包括基础性、拓展性、综合性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前面练习完成的质量进行后续练习的针对性选择。第二个维度是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练习,对于同一个知识点,题目的呈现方式不一样,对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会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供学生选择,同时也会设计必答题和选答题,学生选择的空间比较大。第三个维度是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要求,对于同一道题,学生答题的方式不一样,体现的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评价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评价。

3.时空:从封闭走向开放

学校不断拓宽作业内涵的广度,变革作业的时空选择,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作业,加强情境设计,注重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设计语文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的习作时就打破了时空的藩篱,给予学生更多的作业空间和自由度。教师以延展时空、统整学科的理念整体设计习作作业。首先观察的时空趋向自由,学生通过观察万物,他们的主观意愿得到充分的满足,也有了更多的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其次,习作呈现方式趋向多元,微习作、视频、图片、连环画都可以进行呈现,学生只要能清晰表达出观察对象的变化就会被肯定。学生的习作不再囿于二维平面,而是趋向立体三维。

五、评价之变:内力驱动的活水之源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评价需要以全新的评价理念,注重思维、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考查。因此,教师对作业评价的认识与实践也在发生变化。

1.评价方式的变化

突破传统的分数、优良等单一的评价形式,文字上从原来的量性评价逐步转变为描述性评价,如 “你真棒!”“恭喜过关!”“继续努力!”等;符号上从原来的五颗星、三颗星变为画笑脸、盖大拇指印,以及各班级特色班徽的评分设计,如小水滴中队盖水滴章等。

2.评价维度的变化

新形势下的作业评价功能是多元的,应该从单一的只针对知识掌握的评价,提升至多元的能力评价、情感评价。如设计四年级假日作业时,可以借助项目式学习,设计“灼灼莲 亭亭出”的研究性活动,通过种莲花、学诗词、做美食、学歌曲等活动,在评价时通过自评、家长评、学生评、教师评的方式,针对“能自觉主动参与研究活动”“能查阅有关莲的资料并制作成小报”“能记录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想”“能观察并测量绘制折线统计图”等评价维度对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及观察表达、获取信息等学习能力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价。

3.评价平台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评價过于窄化,除了借助练习题、考试这样的途径,学校可以拓宽假期作业展评、最强大脑等学生活动类的平台。如一年级拼音过关采用游园闯关的方式进行,学生头上都戴着自己制作的拼音头饰,通过“字母智慧果”“音节糖葫芦”“词语小火车”“句子乐游园”等闯关活动见证自己的成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猜你喜欢

管理变革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校务信息化促进高校管理变革和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营改增”对公路物流运输企业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变革研究
信息时代下的企业管理及创新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