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在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30雷昶

中国新通信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

雷昶

摘要:医院后勤管理涉及物资流转、会计财产、建筑设备等诸多服务保障。开发设计一套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准确获取服务保障信息,进一步提高医院服务效能、服务水平,并完善后勤精细化管理等问题。数字化技术科学合理、优质低耗,是高效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

一、引言

医院后勤工作是医院业务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持和保障。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后勤管理存在模式传统、手段原始、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系统孤立等问题,完成日常后勤保障服务和风险规避难度大。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建设,可以很大程度的控制运营成本,保障医疗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二、当前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标准和结构

医院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合理的标准和结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陈旧,各项工作管理系统无法协调运行。各院区管理过程中同标准同品质目标差距较大,需要整合后勤各项业务,将散、杂、全的旧后勤转变为集约、优质、高效的新后勤。

(二)缺乏信息的互通和融合

医院后勤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分散的后勤信息系统无法采集全方位的信息内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缺乏一致性和真实性,严重影響了医院后勤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和专业性,无法共享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信息资源。

(三)缺乏系统的信息管理人才

现阶段医院后勤管理普遍存在系统信息化管理优秀人才匮乏、员工后勤工作综合能力略低、缺乏优秀战略管理理念等问题,对智能化技术进步不能灵活运用,严重阻碍了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规划的发展趋势。

三、数字化技术在医院后勤信息管理中的优势

医院由多个科室和部门组成,从后勤工作角度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为防止管理中的问题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运作,要根据医院后勤管理特点,保证各项任务的统一性和衔接性,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推进医院的一体化后勤保障,有效整合后勤资源,加强后勤保障力量,全面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构建服务优质、标准统一,管理精细的全新格局。

(一)GIS技术的结合利用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综合性系统。它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它能对这些具有位置、属性、时态三个主要特点的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这也正是GIS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标志,其优势在于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空间分析是根据已经确定的应用分析模型,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拓扑运算和属性数据的联合运算等各种操作运算,来分析某一区域的地理现象,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数据或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GIS能把实体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复杂的地理相关问题。因此,GIS常被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在医院后勤综合管理中也得到充分应用,结合后勤管理的功能需求,可通过传感器对设备运行信息采集,通过GIS技术,以设备空间为基础,利用空间模型分析的方式,对设备的空间、动态信息进行采集,并对设备后勤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点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以提高后勤信息化系统对后勤设备的监控能力。

(二)物资管理信息化开发

物资管理涉及物资供应的日常运作,如采购、进出库等。完成仓库管理的信息化开发,即将仓库管理的相关信息录入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创建管理系统,完成结构化分析管理方法,设备和物资供应的管理确保了后勤工作的有效运行,是后勤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同时,对后勤管理、设备和物资供应管理进行分级分工,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相互配合规章制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后勤管理人员应做到利用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对日常管理方式中每一次物资供应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即时掌握各种数据信息,并准确运用相应的解决方案快速回复,和谐管理医院在各个阶段物资供应、核算、信息内容等,使物资供应生产调度人员、采购、仓库管理人员团结互助,完成医院后勤物资供应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后勤仓库管理效率,合理降低管理成本。在物资供应入库阶段,根据后勤管理物资供应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即时登记物资供应的种类、批号、总数等详细信息并录入查询系统,方便管理人员查询仓库过去的相关信息。将供应商资质证书、材料供应生产公司、生产日期、规格型号等材料供应信息输入系统,进行全面记录,确保所有仓库管理和检查简单易行。在具体仓库的管理中,智能管理系统会跟踪物资供应的记录,按时安排自己的统计分析和审核,随时随地反馈仓库内各种物资的实际总供应量。当库存不足时,它会提示立即补足。在入库出库阶段,系统汇总相关票据的收集与传输、进出库物资供应等情况,并及时准确地进行数据信息审核,确保总数量和批号用于出入库。后勤工作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跟踪到实际单位和负责人,防止各单位相互推卸责任。主动提供服务实现有序管理,后勤工作单位作为各科室的服务项目单位,应制定独立的安全检查记录,并对各科室的物资供应和服务项目要求进行审核,确保设备、物资的即时供应。借助数字化技术应用,创建物资供需服务项目的报警规则和制度,使后勤工作服务项目更加活跃,确保服务项目全过程有序、规范,从而提高后勤效率。

(三)档案存储信息化管理

档案存储的信息化发展为医院改革创新提供了关键保障,可以更好地完成对现有资源的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医院的竞争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化发展既是外部时机提供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医院后勤管理不断融入信息化时代的本质要求。因此,完成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医院服务智能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要打造后勤管理档案存储服务平台,科学合理利用后勤管理信息内容、互联网、大数据,完善医院各类档案的档案管理办法。

作为新时期的医院档案,解决方案包括工程建设立项报批、总体规划、选址、用地总面积、总建筑面积、施工方、开工竣工日期、国家申请确认自有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许可证、工程项目图、房屋竣工验收、房地产测绘成果、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等所有资料均录入保存。如果原件不能保存,必须保存复印件。基础档案需要对医院日常运营中的机器设备购置、水电费、能源消耗、餐厅膳食、人员管理、消毒灭菌等数据进行记录,并综合记录中间以及后来的医院工作。重点是加强医院后勤管理中基础性和重复性事项的精细化管理,准确、详细地记录医院人力、财务、维护等日常运营的监管数据信息、资源管理和材料供应消耗信息。结合平台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为上级领导的管理决策保证医院日常运作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四、数字化技术在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实现服务功能集成化管理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后勤管理中的维修管理、巡检管理、保养管理、设备台账、订餐管理、医废管理、被服管理、运送管理等内容进行集成化管理,将临床科室报修、设备告警工单集成到“一站式调度中心”,实现临床報修、工单执行、服务跟踪、服务评价的闭环管理。为保证医院后勤相关数据的有效管理,建立数据库,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在人机交互界面形成表格,方便后续的后勤管理。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以集成化的数字系统为中心,对各功能模块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与分类,并生成最终结果,为后勤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实现运行服务流程化管理

根据“数字化后勤工作服务平台”,对快速下达日常任务的维修单位进行检查。系统采用全部导航栏,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按照软件流程图进行,由大屏幕显示,动态翻转显示维修内容和维修状态。管理人员还可以在自己的终端设备上即时查看各单元的维修状态、各维修人员的维修劳动量和满意率,对逾期和未修的维修状态提供预警信息,提示管理人员进行管控。在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中,选择工作流管理步骤,对设施设备从运行、维护、更换、损坏等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规范和完善工作内容,确立工作重点,分区工作中的管理权限,使监督结构清晰,工作职责有序,日常工作效率合理改善。

(三)实现设备设施智能化管理

以GIS技术为依托,对设备设施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定点采集与数据分析,可实现一院多区的智能化、同质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后勤保障机制,提高医院的后勤综合管理水平。将以上功能进行系统融合,建立统一的界面展示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后勤系统的集成化管理、后勤业务管理数据的模型化及后勤业务流程的全闭环跟踪处置,通过后勤所有业务领域数据的关联性分析,实现医院安全态势监测、医院运营态势监测、医院运维态势监测、统一指挥调度等多种功能。基于3DGIS技术实现医院运维态势的全面感知、应急指挥、协同联动和多维可视的一体化与标准化管理。实现医院后勤从“人管”到“智管”的全方位数字化的智慧管理。

五、结束语

医院后勤信息化规划是对现行医院管理方式的深入改革,在已建成的医院智能化效果的基础上,运营规模适宜、重点突出、问题导向符合医院的要求。医院后勤部门对具有特色的数字化医院的业务流程、个性化服务平台和精益化管理方式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让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参  考  文  献

[1]谢小为,吴丽霞.医院影像数据传输及储存系统应用价值浅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81-82.

[2]张以善,冯鑫,王士全.某部属医院医疗信息化整合解决方案介绍与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9):50-51.

[3]朱戈,王振洲.现代医院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J].医疗卫生装备,2012,(34):62-64.

[4]颜雨春.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8.

[5]张剑,张岩.医院分诊叫号系统实现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6):43-44.

[6]方爱玲.医院数字化建设PACS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13(1):27-29.

[7]南玉萍,徐海琴.建立门诊一卡通全面提升医院信息化[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9):55-56.

[8]吴飚,彭梦晶.中小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医疗装备,2010,7(6):90-92.

[9]王建,杨亚婷,陆雨竹,等.BIM+GIS集成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16(22):227-229.

作者单位:雷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服务保障中心

雷昶(1983.05-),男,汉族,湖南,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房保障。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
数字化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相互渗透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