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5-30刘俊
刘俊
【摘要】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治疗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5例。常规组按照医院标准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应用麦角新碱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方案。对比常规组和联合组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联合组的出血量较常规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分娩后的24h内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后5d的宫底高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孕妇产后出血的治疗,应用麦角新碱与缩宫素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轻出血症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产后炎性反应。
【关键词】 产后出血;缩宫素;麦角新碱;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1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21--03
产后出血的定义为产妇生产24h内,产妇出血量达到500ml或以上,是孕妇生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子宫收缩疲乏是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得不到很好的护理与防治,会对产妇带来不可逆的结果。目前防治分娩后大出血的重要手段仍然是药物治疗,典型的药物有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贝缩宫素、普通缩宫素等[2-3]。同时可采用物理联合方法,进行局部止血治疗,如子宫内膜纱布填塞、子宫内球囊纱布填塞、B-Lynch缝合、盆腔血管钳结扎止血等。本研究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足月分娩产妇;无严重基础性疾病;生殖道解剖结构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无难产现象;患者资料齐全,配合研究者;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分娩产妇肝脏功能严重異常;合并子宫肌瘤、生殖系统病变者;前置胎盘者;认知功能异常、存在沟通障碍或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症状者。根据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患者25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31.02±5.14岁;孕周37~43周,平均40.03±2.16周;顺产19例,剖腹产6例。联合组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31.05±5.09岁;孕周37~42周,平均40.01±2.21周;顺产18例,剖腹产7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以及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 择取20U催生素(生产企业:PolyPeptide Laboratories France,批准文号:H20120100,规格:1ml:0.2mg),将其加入至50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待产妇成功娩出胎儿后实施静脉注射,每日1次。
1.2.2 联合组 实施麦角新碱与缩宫素的联合应用。在患者产后2h,取0.2mg的麦角新碱(生产单位: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1021682,规格剂型:1ml∶0.2mg)进行宫体注射。1min后,再对患者实施缩宫素的宫体注射,药物选择及用量等均与常规组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
(1)产后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产后1h、24h的出血量,采用称重法,产前将孕妇预备用的敷料或会阴垫称重,产后将被血液浸湿的敷料再次称重,两者的重量差除以1.05(血液的比重)即得到出血量。
(2)炎性因子:分别在产前、产后24h,收集患者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液5ml,借助CI 2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
(3)产后宫底高度的变化:观察在产后1d、5d的宫低高度变化。
(4)不良反应:包括腹痛、恶心、寒战、心动过速。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
产后24h,联合组的出血量均较常规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产后炎性因子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产后宫底高度比较
联合组产后1d、5d的宫底高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产后出血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则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败血症、休克等,严重时会导致产妇死亡,是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正常产妇随着胎儿娩出过程,子宫收缩逐渐加剧,持续时间逐渐变长,间隔时间变短,强烈的宫缩使分娩过程不断地进行。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大多是由于产妇宫缩乏力所造成的,因此控制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可对产妇子宫收缩的进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应用药物是缩宫素,其属于一种肽类激素,是防止产后大出血的一线药品,具有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安全系数较高等优点,尽管在短期内能够获得不错的医疗收益,但无法长时间进行生产维持[5]。
麦角新碱是临床应用相对较早的一类促子宫收缩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女性的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子宫下段和子宫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能力,进而在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分析发现,麦角新碱的用药半衰期相对较长,能长期且稳定的发挥疗效,有利于促进产妇子宫内部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并能较地好压迫子宫体内肌层的毛细血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风险。同时,麦角新碱还具有高选择性、快速灵敏和准确性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刺激产妇的子宫颈收缩,进一步解决产后大出血问题[6]。但需要注意的是,麦角新碱作为药效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单一应用易导致产妇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降低生活质量。临床实践发现,对产妇实施麦角新碱与缩宫素的联合使用,既能充分发挥两类药物的药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二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7]。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在产后宫底高度变化、产后出血量、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表现更优,与常规组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麦角新酸联合缩宫素,能取得良好成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同时,减轻炎性反应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史琳娜,王艳妮.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94-95.
[2] 胡宇博,王俊容,王皓莹,等.卡贝缩宫素与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1):126-128.
[3] 吝书莉.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用于孕妇顺产产后出血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214.
[4] 左麗萍,王瑞粉,左淑霞.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3):67-69.
[5] 李明芬,蒋艳.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2,8(6):91-93.
[6] 耿兴玲.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6):35-37.
[7] 万小花.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2):126-128.
[2022-02-2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