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的服务导向分析高校艺术与设计教育发

2022-05-30展途径许立杰

设计 2022年1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软实力乡村振兴

展途径 许立杰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化创意设计 艺术设计教育 系统理论 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7-0106-03

引言

在2016年的“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除了继续推动减贫、健康、环境和国际合作外,第一次在全球层面纳入“文化”国力的代名词,将“创意”和“文化多样性”等关键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Bokova)评价此已经实施10周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强调文化活动、产品和服务具有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1]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态势默默地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竞争转向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相结合的综合竞争,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走到世界大国的前台。《文化时代:第一张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地图》(Cultural Times:The first global map of culturaland creative industries)研究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2016文化创意产业为全世界创造了2.25万亿美元的收入以及将近3,000万人的就业 ,无论在已开发国家或是开发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均成为经济重要的驱动力,也是成长最为快速的部门。目前在国家扶贫经济正处风口浪尖的乡村振兴政策时,艺术与设计的典型软实力,若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教学定位,在高教设计教育体系中,如何能配合使命,反映社会期待?

一、研究问题

教育单位肩负为国育人的神圣任务,为落实高校艺术与设计专业在社会设计的功能,探讨当前所形成的研究问题:(1)以文创为目标导向的学科建设是否对乡村振兴产生实质作用?(2)定调文化创意设计,能否形成可持续教学与研究特色的教学系统?论文透过文献法,教学参与观察法及开放系统理论为分析工具,借以归纳问题,导出研究模型,形成建议结论。

二、研究方法

(一)开放系统理论

本分析引用组织理论社会学家丹尼尔·卡茨及罗伯特·卡恩(Daniel Katz and Robert Kahn's)所提出的开放系统理论为分析架构。此理论起源于自然科学,但普遍运用到计算机科学、生态学、工程、管理和心理治疗等领域。开放系统将组织视为一个实体,它从环境中获取能量输入,在组织中进行运作转换,随之将其作为成果输出,此过程与环境产生相互影响或贡献。组织因此成为其所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基本架构由:输入(Inputs)、转换过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输出(Outputs)、反馈(Feedback)和环境(Environment)[2] 等五个部分组成(图1)。

卡茨和卡恩认为,封闭系统没有考虑到组织是如何相互依赖于外部环境的。例如,顾客和竞争对手等环境力量对企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突显了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本质关系,以及保持外部投入以实现组织稳定的重要性[4]。“开放系统”一词反映组织所处的独特环境特质,生存须能适应独特的问题和机遇。又如,21世纪开始的十年后迄今,台湾地区少子化的环境趋势冲击高等教育结构。陆续出现的生源不足问题,令多所高校面临转型或退场。教育组织的危机,显示外部输入能量不足以运转组织过于庞大而耗能的系统。生存与发展之间产生取舍的矛盾。

开放系统如同生命形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乃在维持组织的稳定及恒常性。以产业而言,一个成功的企业能顺利将材料、能源、信息、技术等输入转化为商品或服务输出。这些输出的形式定义了这个组织的能力和存在的价值,也反馈系统运作的错误与问题,这将有机会促使组织变革及输入量能形式的影响评估,并纠正偏离目标的行动及方向。一个开放系统对于外部有形或无形的输入,不仅是资源,亦有威胁及挑战。此时,系统改变旧模式或建立新角色,组织变革可能形成更壮大或更新的系统。一个开放系统可以定义为一组相互关联的元素,是一组具有功能性的运营单位。

(二)文化创意产业

“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文化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因素,因为文化影响到个人对风险、报偿和机会的看法”[5]。在艺术与设计领域探讨文化创意设计教育,乃奠基于对华夏悠久文化的探索、引用、创思、再造的教学研究与社会设计的市场目标导向。在文化保存与文明提升,经济发展与环境永续的概念上,撷取传统文化为资源,运用创意为手段,经多元营销贡献于产业的文创策略成为一种另类经济模式 。

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为基底是加值地区产业的不二法门 。当前从政府到民间对文创产业都十分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文创产业为国家带来经济实力的提升,和文化输出的效应,并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标竿。政府出台的多项利多,激励各领域的企业及个人开展文创事业,文创产业在为广大民众带来财富及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文化的认知与消费选项。

上世纪末探讨文化创意产业涵盖广告与营销、建筑、工艺、视觉传达、媒体传播、出版、博物馆、音乐表演艺术,时尚及视觉艺术等专业。在不同程度上看似多样化的希望平台,但目前洽是经济增长,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推手。相应产业需求,高教艺术与设计专业对应到数字媒体与影视动画、表演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新闻传播、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旅游康养、休闲娱乐等专业领域。传统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也透过文化创意设计的加值,产出结合功能与文化形象兼具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消费趋势。当今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趋势下,文化创意设计对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教育可以解读为与时俱进的无边界服务设计专业。

三、系统分析

本研究的开放系统理论架构,基于以果辩因逻辑,逆时钟方向探讨环境、成果产出、反馈、教育实施、资源输入等五项。反向对应于卡茨和卡恩系统理论架构的输入(Inputs)、转换过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输出(Outputs)、反馈(Feedback),环境(Environment)(图2)。其中反馈与成果产出互为表里,采合并论述。

(一)环境因素分析—乡镇地方产业存在文创设计服务需求

开放系统中,教学单位经常与所处的环境产生互动。事实上,学校常常需要调整自己来应对在它们周围的各种力量。影响艺术设计院所教学系统的大环境,可以是国家教育政策和院校资源力量等的政策环境,但开放系统模式考虑到的是市场需求的动态环境力量。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世代交替的动荡期,错综复杂的局势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国呈现低率增长,部分国家更是祭出非理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但这不意味着产业的全面下滑,此时正是重新探讨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反观我国在2015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增加值达到GDP总额的54.1%,早已超过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业;赶超第一、第二产业的总和。由此可以看出,服务业正在逐渐成为产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标志着我国逐步步入服务经济时代[6]。

显然,产业的结构性改变,无论国内外都趋向于有利艺术设计以创意为价值导向的设计服务产业。若将环境视野内移至国内各校院所在的省市或乡镇地方可以发现,艺术设计专业领域面对的是有无数的文创开发设计需求,这些地区性产业的设计服务项目涵盖设计领域的各层面。以福建省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13.7%提高到 6 0.8%,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2016年9月及2017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相继公布两批特色小镇的创建,彰显鲜明的地区文化内涵与特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使城镇建设质量与特色并进 [7]。

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在政府的政策关注下,透过聚集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产城融合共生”因此,福建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但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产业的再生力,也提高文化凝聚力,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艺术与设计专业提供前所未有的贡献机会。所列诸如永泰嵩口镇古民居文化,武夷及五夫镇朱子文化,长泰小镇古琴文化,莆田上塘小镇银饰文化及妈祖文化,德化三班镇瓷器文化,政和石圳镇白茶文化,游仙榜头镇红木文化,连城培田中药文化及漳平永福小镇花与茶文化等。显示地区性产业,都以文化挖掘为发展的起手式。文化的创意与创新的探讨研究,已然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必须的基本素养,也是服务乡村振兴议题中,各式农特产游的殷切期盼。

(二)产出与反馈—文化认知与产业实践创造社会贡献

根据开放系统理论,检视产出可理解输入及转换过程是否得当。本研究观察艺术设计教育系统输出中,文创设计服务具体呈现在展示设计,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节庆活动视觉设计,广告媒体平台设计及影视设计等,整体可反映教学特色及学术成就。尤其组织运作所提供参与者在投入设计实践过程中能否满足师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能否永续保有成为一支有动力、有奉献精神的队伍?建立教学特色,延续与深化高校本科的教育产出成果,可视为建设特色硕点的参考依据。

以福建三明学院为例,艺术与设计专业,2017及2018近两届毕业生选题方向以文化创意设计占比最趋明显,设计风格亦以“国潮”表现为主,如:《畲香筑里》的少数民族文化创意设计,《壮丽33文化节》壮族文化活动视觉设计,《戏延莆仙》的浦田传统戏曲文化创意设计,《西街走巷》泉州地方文化创意设计,《花想容》厦门文化品牌设计,《桃源醇》江西地方传统产业品牌设计,《山里人家》湖南地方传统产业品牌设计,《观茗》福州地方特色产业品牌设计,《一出好剧》文化创意设计等。涵盖服装,产品,视传,美术,动漫等专业,适切对应了环境需求,文创服务设计的内涵深具文化发扬意义。但若审视设计的质量及内涵则可发现,学生作品的文化内涵及产业现状的理解,有待加强,所涉及的文化内容未能有效的转化与运用。显然,学生在学期间,设计专业能力缺乏实践平台。

孟子谓“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无论是正反馈或负反馈,两者都将对艺术设计院所未来的永续产生决定性影响。观察产出现象的反馈,在高教艺术与设计专业在既有的基础上,砥砺技术基本功是课程的常态,网络科技讯息支持与训练也已接轨。从产出的客观条件观察,提升设计教育层次的垫脚石在文化创意设计研究的深度。亦即文化研究与文化转化创意研究在设计领域的学科建设可以是设计教育扎根与未来设计学的前瞻部署。文创产出实务技术的实习实验与实作更是艺术设计知行合一的必要作为。

(三)转化过程—教学系统结合专业设计服务工作室

本转化过程部份在观察高校的艺术与设计教学系统是否有效达成产教研三者的有利运作及发展。其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方式及分围,学习环境与资源利用的过程。如同一个有机体的组成,若能顺利的进食、消化、吸收、排泄及对抗病菌,则可说明各个器官都能发挥其功能,合作维持生命现象的任务,显现个体的独有特征。

健全的本体有其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艺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系统对创造文化创新价值为目标的教学链,是培育文化创意设计专业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对文化进行新诠释,新解码与有效的传达能力的擘划。因此,有竞争力的课程规划,如同质量明确的菜单,是维系餐厅品牌风格与消费者认知的平台媒介,透过貭精量足的课程规划,不只满足学习的需求,更能突显学习特色与差异化的教学成果,为此教学系统建立其不可取代的市场价值。

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是前提,教育体制变革是关键,转换育人模式是核心。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正是“产学研”合作关注的宗旨[8] ,以学用合一的策略建立合理的产学合作机制,在正常的教学流程中,成立师生专业研究室或工作室,由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着手,承接不同层次的设计服务及研究项目。在转化过程中,研究工作室的目标在于成为教学系统的“基础营运单位”,以支撑整体系统运作创收能量,有效对接乡村振兴的服务设计,以双赢的機制共融地区产业与族群。

(四)输入—文创成果导向的教学管理

前北京大学胡适先生曾言“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充分说明开放系统理论架构有其相同的逻辑:观察输出可以判别输入。教育资源的投入为本系统的输入部分。来自环境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投入,成就教学目标。由期望值反馈或环境的负反馈,修正不适当的输入。从学习评估,学术表现,产学研绩效,跨领域互动等的教学管理,具体面向适当师资遴聘,行政人员选任,有效的经费挹注及无落差的环境互动与充分的教育信息,提供师生从实践过程中,发挥知识再现与文化重建的功能,也形塑出对社会问题有更多关怀的心[9]。

因此,比有形资源输入更重要的是无形资源的输入;举凡教育策略,教学措施,乃至学习研究风气形成。无形文化的熏陶,生活价值观的建立,社会实践的能力与道德观的深化等,皆须与先进教育设备同步进入教学系统,成为必要的输入。要言之,由于现今生活的高度科技化,社会环境快速递变,投入设计专业研究的资源已非传统的专业设计学科,更多面向的跨领域文化及技能有其交互作用的功能,对未来学生文创实践能力及竞争力的建构,有其必要性。对以学习为优先,以学生为主轴的管理及教学规划应在教育革新中列为首要。

四、研究模型导出说明

本研究在利用卡茨和卡恩开放系统为理论架构对各项次推演之后,导出高校以文化创意导向的教学系统研究模型(图3)。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下,解读本模型在输入(Inputs)部分,文化探索与产业研究为环境因素影响教学系统的濾网,系统内的教学实施须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与产业的知识与理解,在教学设计与管理技术中配合目标需求调整各项资源的分配,以支持教学与产学研工作室。在转化过程(Through Puts)需结合教学与工作室的双轨能量,提取专业学习技能,运行文化图像诠释与产业意象译码,以成就各个文化创意设计服务项目。健全的系统内组织如同健康的器官,可维持各个项目完成的效能。输出(Outputs)显示系统产出成果,多样文创导向服务设计直接反馈产业与整体环境,也反馈组织系统。文化创意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性,存在有效的社会贡献能量。

结论

总体而言,高教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教育投入,关乎社会进化过程中的视觉文明,民众生活美学,文化保存及传播的效能。探索民族文化与产业价值为教育体系无可代的社会责任。

目前全球政经错落,国际社会是非不明的世代,有赖拥有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世界做出贡献。以根基于文化,创意的加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民族内涵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上呈现产值,创造就业、激励投资;在文化上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在社会上提升艺文消费、工艺生产、文化活动;在环境上环保永续、提升社区文明。

从乡村振兴的议题探讨文化创意设计的服务导向,分析高校艺术与设计教育可能的发展路径后,归纳三项结论建议:(1)产学研三轨并进的教学系统有助于社会服务的实践。(2)文化研究与产业认知有必要成为文创设计的前沿课程。(3)以文化创意为导向建立特色工作室可为教学系统的基本营运单位。所提文创为目标导向的学科建设对乡村振兴明显能成为有力推手。定调文化创意设计的教学研究组织,更能是设计教育可长可久的永续方向。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育软实力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