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进展
2022-05-30宋欢
宋欢
【关键词】心肺复苏;院前;急救
心脏骤停主要是指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同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排血停止,从而引发患者脏器以及心脏缺血缺氧,进而导致患者突然死亡,心肺复苏作为对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等实施的基本急救措施,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对患者的心脏以及大脑等重要器官进行保护,进而保证患者的自主呼吸以及循环功能可以得到尽快恢复。经过研究表明在患者出现心脏骤停10 min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几乎为0,每提前一分钟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就可以将抢救成功率提高10%,因此加强心肺复苏的研究工作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帮助。
1 心肺复苏的历史研究
其中关于心肺复苏术的最早记载是在《圣经》中出现,其中记载在公元前800年,Blisha采用对口通气的方式对濒临死亡的儿童进行挽救,这一记载被认为是心肺复苏术的最早雏形。同时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这本著作中,也曾经记载过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式对自缢者进行治疗。其中在1958年美国Pater Safar采用人工呼吸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了挽救,同时在1860年,美国Willam Kouwenhoven 通过采用心脏按压的方式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了自主循环的恢复[1]。同时在此后两年内,Safar对人工呼吸以及胸外按压联合应用的心肺复苏效果进行了确认,实现了对现代心肺复苏的医学基础进行了有效奠定。美国心脏协会在1973年对心脏复苏指南进行了颁布,从而积极倡导心肺复苏在民众中进行普及。并且多次对这一指南进行了修订,其中每次修订都引起了世界的热议,这不仅有效改变了临床医生对心肺复苏的认识,同时对促进心肺复苏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心肺复苏术的标准发展研究
心肺复苏技术标准最早是在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上所提出,并且在这期间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在2005年初对一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从而对早期高质量的心脏复苏进行了强调,保证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明确提出[2],基础生命支持的顺序需要从“A-B-C” 向“C-A-B” 转化,并且对提高心肺复苏质量以及保证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能得到有效提升进行了再次强调。
3 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研究
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首先就需要保证患者能尽早恢复自主循环,同时患者大脑缺氧的耐受时间为4~6 min,这就使得在患者心搏骤停4 min内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手段,其中胸外按压以及早期除颤作为心肺复蘇的初始部分,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具有重要帮助。
3.1 心脏按压技术研究
在进行患者的心脏按压过程中,采用传统ABC的程序进行心肺复苏,施救人员在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及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会导致胸外按压工作会被延迟,而采用CAB的程序进行心肺复苏,尽快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就能保证患者的通气延误时间能得到有效缩短。同时在心脏按压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时间,其中在2005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对不中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心脏按压的密度以及强度进行了强调[3],在按压过程中需要将100~120次/min的频率作为目标,同时还需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地减少胸外按压过程中的中断,有效避免出现过度通气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院前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在进入急救现场后,首先就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评估,对患者的心脏是否骤停进行快速判断,这一过程需要在10 s内完成,医生在进行评估后快速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尽量将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min,护士则立即开放气道并且在第一轮30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要注意避免过度通气,从而保证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能得到有效提升。每两分钟进行一次急救人员更换,更换过程中,胸部按压时间中断不能超过10 s,同时在不影响胸外按压的基础上需要尽早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在心脏按压过程中仅电击一次,并且在电击完成后需要立即恢复按压,在不影响按压的前提下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高级气道及静脉通道的建立,注意避免因为高级气道及静脉通道的建立对胸外按压造成影响,同时在进行呼吸以及循环的检查过程中不得对胸外按压进行干扰,从而保证胸部按压中断时间能降至最低,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心肺复苏效果。
3.2 除颤技术研究
早期除颤作为帮助患者心脏恢复自主跳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心脏骤停有着不可预见性以及突发性,同时还对抢救的及时性以及现场性就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急救难题,在进行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中除颤工作需要在患者心脏骤停两分钟内进行,其中每提前一分钟进行电击除颤,就能保证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提高7%~10%。同时在1 min内给予患者电击除颤其中心肺复苏成功率可以达到90%,这就要求假如现场有两名救助人员,这就需要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准备除颤仪[4]。
国内有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复苏成功组复苏前心脏骤停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均早于失败组,这也提示,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优化急救资源分配、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对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有积极作用。除颤方案的掌握对提高心肺复苏效果有着重要帮助。在进行新生儿的抢救过程中,由于也有新生儿的心脏骤停大概率由于患儿的呼吸因素导致,所以就需要按照ABC的顺序进行复苏抢救,除非明确了解患儿由于心脏原因导致才可以先进行除颤。在进行能量的选择过程中,在对成人进行抢救中可以将初始能量定为120~200 J,假如未能对患者进行成功抢救,就需要逐渐增加能量[5]。在一次电除颤不成功后,可以进行两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在进行二次除颤,一定要注意,每次电击完成后需要立即恢复胸外按压。
4 超长心肺复苏技术研究
在进行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在对患者进行 20~30 min的心脏复苏之后,未发现患者的自主循环系统恢复,并且经过评估后患者的脑功能已经出现不可回避的丧失,就可以宣布终止进行心肺复苏。但是在对于部分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延长心肺复苏时间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能得到有效挽救,其中这就可以选择超长心肺复苏,其中超长心肺复苏时间需要大于30 min,并且超常心肺复苏技术在院前急救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应用于以下患者的抢救过程,其中第一类就是因为特殊原因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现象的抢救过程,其中这就包括因为溺水、电击以及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心脏骤停的患者的抢救,其中还包括存在特殊疾病的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其中就包括哮喘、肺栓塞、过敏反应等。第二类就是对特殊弱势群体发心脏骤停问题的抢救,特别是对心脏骤停儿童的抢救过程,这就要求有关医务人员在终止心肺复苏时需要格外注意。其中在进行超长心肺复苏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溺水者因为潜水反应使得心率减慢,同时患者的周围小动脉收缩,导致患者的血液从肠道和四肢会流向患者的大脑和心脏,从而能对患者的心脏以及大脑进行保护。与此同时由于低温环境会使得患者的心脏有氧代谢需求降低,从而保证患者的存活时间可以得到有效增加[6]。
5 心肺复苏过程的给药途径研究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过程中,合理的给药途径选择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内容之一,其中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周围静脉给药、中心静脉给药以及器官内给药,这就要求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在不影响胸外按压的基础之上,急救护士就需要尽快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其中在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将患者近心端的颈外静脉、颈静脉以及上肢静脉等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一分钟内以留置导管针以及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并连接三通管,这种给药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操作比较简单,同时并发症较少,成功率可以达到100%。同时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在心脏停跳或者患者血压过低时存在穿刺困难,通过在患者的上肢以及颈外静脉进行穿刺,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挥发效果,同时在完成外周静脉给药后,需要立即推注20 mL液体,保证药物能够快速进入中心循环。同时相关学者的研究中采用三中点法快速锁骨下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人体锁骨下静脉位置比较容易固定,同时穿刺成功率较高,导管不会对患者的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有留置时间长等优点,所以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7]。但是相关专家在研究过程发现采用外周静脉给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延迟时间,需要经过1~2 min后才能到达中心循环系统,所以外周静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建议仅用于补液输血。血管活性药物,比如肾上腺素需要通过深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输入,这不但能有效保证药物能快速发挥自身作用,同时还能有效预防因为穿刺部位渗漏导致患者局部组织坏死等问题,同时在静脉穿刺失败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气管内给药,其中在采用气管内给药时,需要用生理盐水对药物进行稀释,其中稀释为静脉给药量的2~2.5倍,这样才能保证给药效果能得到有效提升,有效提升心肺复苏的抢救效果[7]。
6 心脏骤停后的治疗研究
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相关药物治疗对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具有的重要帮助,其中肾上腺素作为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有效药物之一,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适用于各种原因的心脏骤停患者,肾上腺素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使患者的全身外周血管收缩,保证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灌注压能得到有效增加,这对增加患者心脑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帮助[8]。同时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联合用药,通过几种药物的联合作用,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药物的重要作用,保证药物的副作用能得到有效抵抗,从而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这就包括通过肾上腺素和β受体阻滞剂得到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可以保证患者的心肌不良反应能得到有效减轻,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冠状动脉灌注压[9]。通过肾上腺素与加压素的联合应用,从而保证患者的动脉及冠脉灌注压能得到更有效地提升,这对于维持患者的心脑血液供应具有重要帮助。肾上腺素和硝酸甘油的联合应用,可以保证患者的冠脉收缩能得到有效减弱,对增加患者的心肌血供具有重要帮助,为了有效加强心肺复苏的抢救效果,抢救人员就需要加强联合用药的应用[10]。
7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护理研究
在进行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其中这就包括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意识进行准确监测,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瞳孔、尿量、心电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从而实现能对患者的心律失常征象做到及时发现,同时在进行脱水剂的使用中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并且在抢救中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通过密切观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抽搐状况,在进行患者的脑部复苏护理过程中,在心脏复苏5 min内需要对患者大脑进行降温[11-12]。在进行亚体温的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有效监测,从而通过密切观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寒战,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听觉、 痛觉以及四肢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整体的抢救效果[13]。
8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研究
在进行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体液接触会导致患者以及施救者的疾病传播风险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保证急救现场避免暴露在各种体液之下,其中这就包括现场的血液以及唾液都存在着疾病传播风险[14]。这就要求再进行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方式,通过采用有效的通气方式对患者进行急救,其中就可以采用口咽通气管、活瓣面罩等隔离器械通气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为了避免体液接触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佩戴乳胶手套进行保护,从而通过加强安全防护工作有效避免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疾病的传播,实现对患者以及施救人员进行更好的保护[15]。
9 心肺复苏培训模式的发展现状研究
其中从我国民众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经过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众对心肺复苏的情况掌握程度还有所不足。其中这就包括我国大部分民众从未接受过有关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这就导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国民众作为第一目击者难以实现在抢救的最佳时间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相应的心肺复苏抢救工作,导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这会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工作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在我国广大民众中进行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工作具有十分必要的价值,其中我国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对我国培训机构进行不断健全,这就包括我国十字会以及急救中心需要加强合作,有效加强对我国公众的培训工作,保证我国公众能够逐渐掌握心肺复苏的有关知识。
(2)进行网格化急救培训体系的建立工作,其中在进行急救培训体系的建设過程中,需要将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医院以及公众作为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加强对医疗救援机构符合资质的成员以及社区人员进行网格化的培训工作,通过有效的训练以及考核工作,在保证社区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基础上,就可以保证社区相关人员通过同伴教育进行心肺复苏技能的传授,使所有社区人员都能够具备相应的心肺复苏技能。
(3)将急救知识与相关技能与规范的教育体系进行融合,其中这就包括学校需要进行院前急救课程的积极开设,并且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课程的传授以及现场培训工作,从而保证我国广大学生都能做到对心肺复苏技能的熟练掌握,这对今后我国心肺复苏知识以及技能的普及都具有重要帮助,从而能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促进以及推动作用。
(4)人员需要心肺复苏的流程进行不断简化,保证受训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对相应技能进行高效掌握,这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帮助。
(5)还需要对培训策略进行不断优化,有效保证培训策略的个性化以及针对性,其中这就包括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将传统培训与媒体宣传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通过各种电子设备的有效应用以及宣传册的发放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同时在实际的培训中还需要加强现场模拟,只有将各种培训形式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受训人员在不断地巩固以及复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心肺复苏的相关技能以及逐渐提高自身施救的主动性以及自信心,这对我国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呼吸以及心跳骤停作为院前急救过程中最紧急以及严重的状态,这就要求在进行院前的急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心脏复苏措施,实现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挽救。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心脏复苏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渐向操作简单、快捷有效以及人性化方面发展,但是在我国公众中,心肺复苏技能的普及程度还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加强全民的心肺复苏培训力度以及深度,实现通过加强对社会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保证民众的全民急救意识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