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管个人经历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2-05-30邓光娅谢丽鑫江康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高管经历

邓光娅?谢丽鑫?江康

摘 要:近年来,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事件频繁发生,损害了企业价值,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如何有效地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对企业而言意义非凡。现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从公司治理、财务状况、股权结构等显性因素方面探究其对内部控制能力的影响,而忽视了高管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和环节设计上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国内外专家曾对高管个人经历与内部控制能力展开了大量研究,但是研究范围与成果有所不同。本文全面总结了国外关于高管个人经历、内部控制影响因子及其他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对它们加以梳理归纳。拥有个人经历的企业高管在企业的治理水平上具有独特的一面;高管个人经历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从高管不同的个人经历入手,对内部控制能力的影响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管个人经历;内部控制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不论是在海外的安然集团丑闻、美施乐事故、世通事件以及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又或是中国境内的宁夏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琼民源、獐子岛、康美制药等重大事件,都让中国国内的投资者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中国市场秩序的稳定性提出了考验。这些事件无疑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有关。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运营管理的实现需要高效的内部控制。企业高管是企业运营管理的直接参加者,是由决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构成的一个集体,具有决定、规划、组织、领导等管理职责,所以只有具备高效率的高管才能提升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保证企业活动遵循规章制度,从而促进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但是由于企业中各个高管人员的在社会承担任务经验不同,管理经历也不一,且专业知识和个性喜好也存在着差别,使得由其所构成的企业各高管队伍中具有不同的管理特点,对企业所制定的发展策略和战略目标管理方式也有较大不同。企业高管各有不同的工作经历、人生经历对高管的管理素养、企业价值观的风险意识等方面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影响到辨别危机、处理危机的能力,从而对公司内部控制也形成了影响。

二、高管及高管个人经历的研究现状

自1984年Hambrick and Mason首先明确提出了“高层梯队理论”以后,学者们围绕高管背景特征展开了大量深入研究,但总的来说,尽管目前文献中关于高管人员履职经验的类型己还是比较丰富多样,但在数量分配上,其研究重点仍主要在于财务经历、从军经历和从政经历等三个方面,下文即以三种个人经历为代表,并综合概括了其对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影响。

1.财务经历

目前文献中对高管财务经历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控结构。多数学者都认为高管的财务经历可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从而减少企业管理架构背离目标的风险,另外姜付秀(2018)还认为拥有财务经历的董事会秘书可以较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投资约束,留住更多的股东,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第二,风险管理。Jensen&Zajac(2004)在通过对世界资产500强的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具有财务经历的企业高管更偏向于多元化融资。一方面姜付秀(2019)和李焰(2011)发现具有财务经历的高管可以适当改善企业的投资规模与融资绩效率,同时控制企业的过量融资,减少企业的内控风险。另一方面衣亚苹(2019)利用2008年—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具备相应财务经历的企业高管能够深刻理解关键财务数据信息,准确掌握资金市場动态。当企业做出了债务融资决定之时,企业才可以快速适应市场内外的经营状况,并迅速调整企业资产结构。第三,盈余管理。Jiang(2013)认为,企业管理者的丰富财务经历可能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经营管理活动,改善了企业信息披露品质,大大减少了企业相互之间和国际证券市场投资者们相互之间的不对称状况,进而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压力。另一方面林晚发(2019)通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可以发现,高管的财务经历和对企业的信誉评价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因此管理层必须确立并健全企业管理层的声誉管理机制,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2.从军经历

目前文献中就高管从军经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仍产生了争议。一些研究者指出,从军经历会让企业高管拥有更高的心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具有更多的高危险倾向。中国学者近年来也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蔡依霖(2018)以2010年—2014年我国主要A股上市公司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表明了具有丰富从军经历的公司高管将进行更多的投资活动,同时具有良好的收购业绩。曹雅楠等(202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管的从军经历可以明显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力,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主要在企业内部环境与内部监督制度产生了影响,并且负面影响的机理主要来自于高管对公司内部制度的关注。

不过,也有另一部分学者指出从军经历会让高管更加注重规章制度,也因此在企业管理上更加保守。如Bamber等(2010)在研究管理人员的特质对企业评价的负面影响时认为拥有从军经历的企业高管偏爱保守与严谨的消息披露方式。Benmelech&Frydman(2015)以1980年—2006年间2042家美国上市企业为样本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拥有从军经历的高管人员在企业投融资决定方面相对保守派,而且融资费用、研究开支和财政杠杆也相对较小。Luo等(2017)则表明在国内拥有从军经历的高层管理人员所在单位的公益经费更少,这或许是因为拥有从军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品德要求更高,所以不愿意采取商业捐助活动来体现自身利益所在。

3.从政经历

现存文献中,关于企业高管所从事行政经历的研究主要都围绕“政治关联”而进行。这种看法认为政治关联能让政府为企业优先地提供各种资源优先的时机,也有利于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竞争优势。邢华等(2020)以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从政经验为调研视角,选取了国企及控股上市公司在2008年—2018年的面板财务数据为主要调研样本,通过探讨高管所从事政府经历与国企非效率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发现了与当地政府有特殊政治关系的国企能否得到更多的政府财政补贴。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认为政治关系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其原因大概是公司的高管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资源花费在创建和维护政治关系上,从而降低了在企业能力生产上的投入。王海军(2021)选取了国家及控股上市公司2007年—2018年的面板财务数据作为主要调研样本,重点探讨了企业管理者从政经验和中国国企海上收购偏好间的内部紧密联系和直接影响机理,虽然企业管理者的从政经验没有明显直接影响中国国企海上收购偏好,但不同的从政经验可能会对企业管理者的信仰与心态、意识和能力以及自利动机等方面产生持续深远影响,使得国企的海外收购策略偏好存在差别。

三、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引发了全球学术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从而启动了一连串的管理研究方案。经过整理并汇总目前所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影响内部控制的原因发现集中在三个方面:企业的治理水平、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1.企业的治理水平

研究者在从企业管理的视角深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后表明管理架构越是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就越是合理。李越冬(2021)、于小红(2021)经过对2005年—2016年A股上市国有企业披露后研究表明:由国家单位管理的企业,在引入非国有企业并达到相互掣肘效应后,更能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然而,赵晓玲(2015)和程林(2021)却认为增加股权集中度对来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影响并不太明显,但通过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员工素质有利于更好发挥内部控制的效果。在上市公司里,企业的管理架构对内部控制也深深地产生了影响,另外,还有学者谢竹云(2017)利用2012年—2014年中国1104家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发现了公司内部股东规模、董事会议召开次数不会对内部控制能力水平产生影响。

2.财务状况

财务管理状况,主要包含了企业的盈利和资产负债率。一方面针对盈利力量的方面研究,如李春霄报告(2020)发现了企业的盈利力量与风险对内部质量的直接影响,盈利力量有正面影响,而风险则为负向影响。还有李越冬(2021)和刘伟伟(2014)指出收益能力优秀的企业,有较强的物质基础稳固内部控制建设,因而出现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风险可能性较低。但是就对偿债管理能力而言,如阳艺(2018)发现考虑偿债管理能力时,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越差,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与负债程度呈负相关,郑丽萍(2020)和李银霞(2021)则分别以瑞幸咖啡和康美药业为例,说明了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好,而企业内部控制也更加有效。

3.经营状况

运营条件主要涉及企业经营范围、企业规模、周期循环等。从集团业务范围DeFond(2002)发现持有企业越多,其业务越繁杂,出现严重问题的风险可能性越高。而林斌(2009)根据对国内上市公司检验后所得出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复杂性成负相关。从公司的规模大小出发,Doyle(2007)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对内部控制能力的高低会产生重要影响。而李清(2020)则发现公司的规模越小,控制发生的重大缺陷几率越高,其控制的能力也就越低。在企业所处的周期循环来看,胡明霞(2018)则认为当公司正处在成长期阶段时,公司CEO权力越大其内部控制的能力也会更大。在企业成熟期时,而娜仁格日乐(2021)和刘娜(2021)提出需要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案。最后,马桂芬(2020)和刘媛(2021)也就认为,给高管们适当的股份奖励可以增强对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高管个人经历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高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施者和把控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健全有着主导作用,高管本身的个人经历与高管行为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根据有关资料,对于高管的个人经历对内部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有,何瑛(2019)认为高管的任职经验有利于高层管理者建立多元化的思维架构、宽广的管理眼界等,利用职业经历丰富指数对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分析、解释和创新。例如林楠(2022)通过研究企业高管的海外工作经历发现,高管的海外工作经历作为高管一种特殊的个人经历,对企业的现金持有产生影响,进而对内部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一方面,白雨(2019)通过研究以2006年—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出具有从军经历的企业高管对内部控制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正是军人异于常人的特殊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高管对企业的治理环境,从而影响了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另一方面,詹雷(2016)通过分析高管的个人经历与企业行为间的关联,其管理风格与領导风格直接关系着企业从内控和财务管理等领域的行为。

行业不同,经历背景特征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比如王佳(2021)通过研究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能力的影响发现,高管自身的年龄、性别、学历、任职时间和工作经历都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杨梦恬(2020)以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调研样本考察管理层特点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不同行业中的公司管理层学历水平、性别、年龄与内部控制能力的关系并不确定,需要根据行业性质具体分析。最后,刘杰和周兆斌(2020)以2008年—2017年的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分析了CFO专业背景及其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其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的影响差异。同时,在此基础上考察出了高级管理人员不同职业差异、机构内部持股比重、以及是否四大审计机构的市场化水平对研究结果是否有重大影响,最终结果还研究出高管学术经历的社会经济后果。

五、结论

经过对高级管理者和高管人员履职经验的文献、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研究的论文,以及高层管理者履职经验和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总结与梳理,我们能够发现,关于企业高管特征及其与个人经历之间的差异,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的研究已经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研究初期,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研究成果大多聚焦于对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运营环境、企业外部审计制度和政府监督体系等,但随着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日益健全,再加上企业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关注,中国国内学术界所研究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已逐渐向企业内部转化。其次,研究还表明高管团队特质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涉及性别、工作年限、专业背景等。同时,关于内部控制的整体评价,不同的研究者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同,所建立的内部控制指数模型差异也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

拥有个人经历的企业高管在企业的治理水平上具有独特的一面;高管个人经历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总结可以看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人经历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有着巨大的深远影响,所以,企业在内部控制开展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软因素的负面影响,从企业高管自身出发,为企业内部控制开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从而奠定了扎实的根基,这对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上市公司高管的选择与聘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姜付秀,张晓亮,郑晓佳.学者型CEO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吗——基于企业慈善捐赠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04): 35-51.

[2]姜付秀,张晓亮,蔡文婧.CEO的财务经历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07):74-87.

[3]李焰,秦义虎,张肖飞.企业产权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J].管理世界,2011(1):135-144.

[4]衣亚苹.高管财务经历、内部控制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J].财会通讯,2018(21):69-73.

[5]林晚发,刘颖斐,杨琴.高管财务经历与企业信用评级: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管理科学,2019,32(04):3-16.

[6]胡建平.审计行业专长与内部控制质量替代亦或互补——基于财务重述视角[J].财会通讯,2022(05):37-41.

作者简介:邓光娅(1979.10- ),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博士,沈阳化工大学,教师,硕士生导师,副教授;谢丽鑫(1996.12- ),女,蒙古族,籍贯:辽宁省朝阳市,研究生,沈阳化工大学,研究方向:财务会计;江康(1995- ),男,汉族,籍贯:安徽省芜湖市,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高管经历
企业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策略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