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5-30冯亮亮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

冯亮亮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采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 2月至2020年 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加入试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划归两组,每组各50例。将使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的患者纳入到参照组中,将另外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归观察组,对两组治疗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素氮、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α六项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六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同时在治疗有效率、尿红细胞疗效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案选择中,可优先选择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方案,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分散片;前列地尔注射液;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4-0061-04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肾内科常见疾病,根据疾病情况可分为急性、急进性,以及慢性,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该病主要是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肾功能异常等。临床治疗该病需根据患者的肾炎类型、病因,以及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改善已有的各种临床症状,并针对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常用治疗药物为缬沙坦分散片,该药可有效调节肾小球血流动力,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促进尿蛋白、肾小球硬化症状的改善,综合发挥肾脏保护、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效果 [1]。前列地尔在保护肾脏提高肾血流量方面也有显著疗效。本次研究探讨了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以此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 2月至2020年 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断标准。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82±5.39)岁;病程1 ~16(6.46±3.21)个月。参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6.29±5.64)岁;病程 2~ 17(7.13±4.37)个月。上述基础资料的数据无明显差距(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西医诊断:起病缓慢、病情迁延难愈,临床表现或轻货重,或轻重时有变化,随着疾病发展,出现肾功能衰退的症状,或新发贫血、电解质紊乱症状;存在如下一种或多种情况:蛋白尿、水肿、血尿、管型尿,症状表现多样化,出现肾病综合征及重度高血压的问题;伴随疾病进程,发生急性肾炎,多为感染所致,例如诱发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生时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接近,有的患者症状能够缓解、有的则进一步加剧了病情;明确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之前,排除继发性情况。

按照病情分级标准,可从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等方面判断病情轻重:(1)轻度为尿蛋白定性检查为+ ~++,亦或是尿蛋白定量持续不超过1 g/24 h,肾功能正常,浮肿并不明显,血压水平正常。(2)中度为尿蛋白定性检查为++~ +++,亦或是尿蛋白定量持续介于1 ~2 g/24 h,肾功能正常,浮肿偶见轻或变重,有高血压异常表现。(3)重度为尿蛋白定性检查为+++~ ++++,亦或是尿蛋白定量介于2.1~ 3 g/24 h(即血浆白蛋白不超过30 g/L),肾功能有异常表现,有显著的浮肿和高血压表现。

纳入标准:(1)100例患者均经由本院确诊、治疗,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享有知情权,并在同意书上签字确认;(3)均可正常交流沟通,依从性较高;(4)病例资料全面且准确,完成全程研究者。

排除标准:(1)伴其他类型的脏器组织功能障碍;(2)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3)因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正常沟通者;(4)伴有恶性肿瘤者;(5)对本研涉及药物过敏或禁忌者;(6)近期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者;(7)女性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8)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中途转院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预防感染,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制定低蛋白低盐食谱等。对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或是其他降脂类型的药物;采取双嘧达莫片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存在感染症状者积极管控,采用利尿、消肿等方法予以干预;叮嘱患者注意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日常劳作切忌劳累过度。

给予参照组患者连续60d,1次 /d,缬沙坦分散片口服(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820)160 mg/次。給予观察组患者同样连续60d,1次 /d,缬沙坦分散片口服160mg/次,同时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80024),药物由本院药剂科提供。具体方法为使用100 mL、0.9%的生理盐水对10μg 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充分溶解,使用频率为1 次/d,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2],用药时间为60 d。

1.3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依据:疾病症状均不复存在,肾功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24 h 尿蛋白定量转阴或恢复到病前状态即痊愈;大部分疾病症状皆消失,肾功能得到明显好转,24 h 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相较降低>40%,即显效;疾病症状稍见好转,24 h 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在20%~40%即有效;尚未满足以上界定标准即无效。治疗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尿红细胞疗效评价。(1)临床控制为尿常规检查提示尿红细胞计数症状,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正常;(2) 显效为尿红细胞计数减少超过3 个/HP 或2 个“+”,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检查减少超过40%;(3)有效为尿红细胞计数减少<3个 /HP 或1 个“+”,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检查减少不超过40%;(4)无效为尿红细胞计数并无变化或者变多。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炎症介质以及各项肾功能指标,具体检测指标为24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素氮[3]。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1)腹泻或便秘、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头晕、无力、失眠、皮疹等;(2)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包括体温、心率与呼吸等;(3)血常规、肝功能与心电图。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了统计软件 SPSS 2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 (%)]表示,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x(—)± s )表示,组间差异用 t 检验。若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痊愈6 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2 例,治疗有效率为96.00%;参照组痊愈2 例,显效21例,有效 19例,无效8 例,治疗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955, P=0.0455)。

2.2  两组患者尿红细胞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控制17例,显效21例,有效8 例,无效 4例,治疗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尿红细胞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χ2=4.7619,P=0.0291)。

2.3  两组患者肾功能检测结果对比

从24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素氮水平来看,治疗前数据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检测结果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4  两组患者肾炎症介质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24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素氮、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α六项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六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体温、心率和呼吸等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并未发现异常,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和呼吸皆相对稳定;血常规、肝功与心电图也并无异常;观察组胃肠道反应3 例、乏力2 例、头晕1 例、皮疹1 例,总发生率为14.00%;参照组胃肠道反应2 例、乏力1 例、头晕1 例、皮疹1 例,总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88,P=0.5382)。

3  结果

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是由多病因引起的,病情迁延且病程较长,如不引起重视易预后不良,如慢性肾衰竭等[4]。在人体肾脏系统里,肾小球发挥着辅助排尿与血液滤化的重要作用,一旦患者患肾小球肾炎疾病时,由于病情导致对肾小球的持续损伤,会使其原本的排尿功能及血液过滤功能都受到影响,从而使体内循环功能恶化,引发一系列的水肿、血压水平增长以及肾功能损伤等问题,或加剧肾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慢性肾炎疾病的几种主要病理类型。据实践经验可知,临床慢性肾衰竭的发生疾病顺序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疾病、多囊肾和梗阻性肾病等。以此来看,患者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其根本病机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所以,针对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确切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保护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慢性腎小球肾炎的致病因繁杂,大体上可以归为免疫因素、非免疫因素两种。前者中包含了体液免疫因素和细胞免疫因素;后者中包含了凝血功能障碍因素、脂质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因素。它们之间所组成的网络系统错综而又复杂,相互产生作用且相互影响,最终致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肾小球肾炎病变呈进展性的特点,这和基础始发因素与自我持续损害密切相关,其进展从根本上而言是由免疫、非免疫等致炎因素和致纤维化因素在交替作用下造成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由于致病因复杂多变且不能确定,所以治疗上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多是采取对症治疗。目前,临床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常用药物有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目的是针对机体的炎症反应与免疫发挥效用。但是,使用激素治疗时,常需要两年甚至更久的治疗时间,而伴随着激素的常年使用,亦会加大高血糖、高血压等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激素治疗并不能取得原本治疗预期,不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反而可能造成疾病的反复发生。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尽量减少治疗所用时间,除了对激素、免疫制剂类药物的应用进行更安全和更完善的研究之外,对其他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应用也疗成为新趋势。缬沙坦分散片具有降压作用,对肾小球肾炎导致的高血压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当然,若慢性肾炎患者血压偏低则不可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

前列地尔是前列腺素的一种,主要由前列腺素 E1  组合,一般用止痛、改善微循环,以及缓解低氧血症。以往临床实践经验证实,该药在慢性动脉闭塞症、慢性肝炎等疾病中均有良好的治疗疗效,表现出显著的生物学特性如下:促进血管扩张、对血小板的聚集加以抑制、改善血液黏稠程度、加速脏器微循环等。该药作用较多,可以用于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病程。这主要是因为:(1)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具有靶向性扩张病变血管的作用,改善缺血区域的供血,缓解给肾血管造成的巨大阻力、释放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从而对肾小球内血液呈现的高凝状态加以改善;(2)还可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炎症,从而缓解病情,降低尿液中的蛋白含量[5];(3)能够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并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因此,前列地尔在提高肾血流量,扩充肾血管,改善尿蛋白、保护肾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显示:(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说明单一使用缬沙坦分散片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使用后的效果更为显著(P<0.05);(2)观察组肾功能指标的评价在治疗后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缬沙坦分散片虽然可以降低尿蛋白,控制血压,但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效果较弱,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使用后可以更有效的改善肾功能,从而提高整体疗效;(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炎症介质指标同样优于参照组,再次证明联合用药的优势,也体现出了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抑制炎症的确切作用;(4)用药安全性方面,本次研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胃肠道反应、乏力、头晕,以及皮疹,虽然观察组的总发生率略高于参照组,但组间差异并不明显,说明联合用药并不会加重患者身体负担,可以放心使用。于丹的研究方向、分组形式均与本研相同,其结论亦与本研一致[6]。前列地尔的活性成分是前列腺素 E1,用作注射液使用时,是将前列腺素 E1直接封到脂微球(0.2μm 直径)里,以此作为载体进入患者机体,表现出对机体病变血管、肝肾的良好亲和力,并把前列素 E1顺利运输到病变部位。前列地尔能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钙离子起到抑制作用,亦可对血管平滑肌的舒张起到促进作用,综而达到有效扩张血管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强化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小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阻力,使血液黏稠度得以改善,作用于对患者微循环的有效改善;通过增强肾血流灌注,使肾脏缺血的状态得到缓解,继而肾功能得到改善。

另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大都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由于伴随着肾小球滤过膜缺陷会使高分子量蛋白质漏出,导致会丢失一部分凝血调节蛋白,针对这一问题,机体会提高生成凝血因子的合成效率,借此平衡那些损失的调节蛋白,增强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且血小板数量变多、血小板的过度活跃也会提高血栓栓塞发生风险。而当肾脏形成了血栓、生成了大量凝血酶之后,随着肾小球内凝血系统的变化、毛细血管通透性自此提高,大量蛋白从血浆中渗漏出来,加剧肾功能的恶化。使用前列地尔之后,该药物通过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可以实现对血栓形成速度的减缓作用;血栓素 A2为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种产物,提高血小板的聚集速度、诱使形成血栓,不仅如此,前列地尔还能对腺苷酸环化酶进行激活,从而提高血小板中的环磷酸腺苷水平,并减少血栓素A2的过量釋放,使血小板难以集聚,阻止形成血栓。

综上所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案选择中,可优先选择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联合方案,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威.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 ):95-97.

[2]吕红江,韩迎迎.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 21):3723-3724.

[3]宋梅.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19,5( 20):76-77,81.

[4]闵睿.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健康之友,2019,40( 13):180.

[5]夏凤芝,张凯.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 22):89-91.

[6]于丹.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15(8 ):100-102,105.

(收稿日期:2021-08-20)

猜你喜欢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
细胞粘附分子CD44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氯沙坦钾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酸的影响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