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中学生的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

2022-05-30张格波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3期
关键词:行为规范

张格波

[摘要] 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是指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对正面的教育静听无闻,或是对一些错误行为明知故犯的现象。这种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反映了正面说理教育的失败和苍白无力,相反班主任若能够“通过集体,为了集体”建立起集体共识,就可以避免这种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

[关键词] 教育漠然;集体共识;行为规范

一个班级中总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对正面的教育静听无闻,或明知是错却故意为之。我们不妨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本文试图讨论此类现象的特点,找寻对应的方法。

一、随处可见的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

这种群体性的教育漠然现象在中学校园屡见不鲜,比如以下几个案例都是对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的描述。

案例1:在讲述调查《水·水·水》一文的过程中,大家了解到“地大物博”的祖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污染情况严重的现实后,都极为惊讶。可是下了课,许多同学对水房里“节约用水”的鲜红大字却视而不见,对老师的諄谆教导还是充耳不闻。每次用完水之后都各自走开,任由水白白流失。

案例2:每天课间操时间都要打扫教室,而到下午和晚自习,作为班主任,我常发现地面上有零星的杂物,如碎纸片、水果皮、瓜子壳等,虽然数量不多,但显得很扎眼。而同学们似乎习以为常,不太整洁的状况几乎很少间断。我想:也许是同学们没有注意吧。我就在班级中指出了这种现象,并要求同学保持环境的整洁。然而,几经教育,教室的卫生也几经反复,学生的“免疫力”似乎在不断地增长。

事实上,虽然学校坚持正面的思想教育,但很多学生在别人的衣服掉在地上时熟视无睹,对别人生病不闻不问,对别人遭遇不幸漠不关心,这种群体性的“教育漠然”危害在于——对正面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免疫力”,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不动。另一方面,它与个体不良行为、不良倾向的本质区别在于它的群众基础,行为者在行动上高度一致,似乎在其内部有着某种默契或某种不成文的规定,因此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难以

收效。

二、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的特点

实际上,这种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行为中的确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群体间的行为规定性,而且这种群体间的规范一般有如下的几个特征。

第一,这种群体间的行为规范是在群体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是隐性的,也不是某个人特意制定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谢里夫认为,由于群体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逐渐形成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从而使各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这个过程就是群体规范形成的基本过程。另外,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经验格式化、规范化的自然倾向。这种规范化的经验被称为定型。群体规范就其形成过程来说,显然属于定型。再有,群体规范的形成还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不良行为规范之所以有滋生的空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正确的行为规范如班级公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很好地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规范,学生不理解,从而也就不执行正确的行为规范,转而去执行不良行为规范。其次,日常生活中有些行为活动没有正确的规范做指导,而学生又必须面对,于是不良规范有滋生的空间。第三,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许多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被扭曲,在班级生活中互相影响,从而使不良行为规范有发展的空间。第四,教育行为中的不良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生活中自己尚不注意清洁卫生,不注意去关注同学的生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模仿,从而就逐渐形成了不良的行为规范。

第二,这种行为规范往往与正确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背道而驰,具有敌对的性质。这种规范在处理他我、物我、群我关系时都有利我的倾向,从而使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一些学生就会置班级的目标于不顾,我行我素、恣意妄为、权力至上、享乐主义、明哲保身等思想在他们中间大行其道。他们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对学校的纪律阳奉阴违,班级同学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协作精神,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冷漠,许多人都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第三,这种规范的影响是弥散的、潜在的,却有巨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班集体中有些不良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后,群体规范会对群体成员产生一种压力,迫使他按照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虽然是弥散性的、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但个体在心理上感到难以违抗,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群体大多数成员对个人的疏远和孤立。这种无所归属、无所依附的失落感,是群体压力对偏离群体规范个体施加的最直接、最强悍的威胁,让我们来看一位学生写给他的班主任的信。

案例3:

尊敬的班主任:

我有许多的困惑:我想帮助别人,可常常被嘲笑为“出风头”;我想告诉你班上的一些事,可常常被人诬陷为“奸细”;我想对坏人坏事批评,可常常被人讽为“假正经”;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可常常又担心说我“拍马屁”…… 班主任,我苦恼极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又不敢告诉您我的名字,我怕别人说我脆弱。

爱您的学生 ×年×月×日

从这封信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这个学生的万般无奈之情,不难体会到这种规范的压力使个体在心理上感到多么难以违抗。

第四,在这种群体中,各个成员的心理会逐步地发生改变,比如,在需要成员做出某种牺牲时,成员的心理会进行责任分摊,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从而使自己的责任最小化,化解了自己心中的不安,别人都不干,为什么要我干?在进行某种不良行为时,个体也没有羞耻感,因为别人都这么干,那么我也可以这么干,而且个体成员也往往不担心被惩罚,因为法不责众。时间久了,个体成员的责任感就缺失了,主人翁精神就被淡化了。另外,在这种群体中的成员往往即使有打破局面的想法,也缺乏对应的勇气,因为他受不了来自群体那些说不清的压力。因此,整个班级成员在进行不良行为后都自觉地瞒住班主任,形成你知、我知,唯有班主任不知的局面。即使班主任调查,也往往没有结果,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揭谜。

三、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的预防策略

这种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从德育层面上讲,反映了正面说理教育的失败和苍白无力。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没有被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很好地内化,而不良的情绪、思想却被大多数人接纳。那么中学班主任如何预防和改变这种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呢?

1.坚持班级德育为先,把育德目的真正定位在“如何做人”上

由于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极少数班主任只注重升学率,在日常工作中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所谓“考试分数一手硬,德育工作一手软”。升学率掩盖了许多矛盾,中学生群体“教育漠然”现象就是众多矛盾的产物。其实,21世纪的教育强调终身教育,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四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会动脑、会动手的社会主义新人。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发展好学生的个性。一般来说,做人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遵守社会规范,坚持社会正义,推动社会进步。1996年,以雅克·德洛尔为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2.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规范和舆论,引导学生加快实现社会化进程

要想避免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关键就在于使学校的德育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动准则,要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就要讲究一定的工作方法。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是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向善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精神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现代的教育应由工具性教育、个人主体教育向类主体教育转变。在主体性的培养上要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主体间性则要求交往双方的主体承认双方人格平等、机会平等,反对强制和压制,遵守共同的规则,这种规则也就是群体规范。把德育要求真正内化为个体的行动指南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自我建构行为规范

既然教育是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那么在学会做人的德育中,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允许班主任把德育要求直接作为学生群体的行为要求,而要有经过学生主体的思考、理解、自我建构的过程。班主任不能用社会要求、学校意志、个人意识取代学生主体的意识。在案例1中,班主任老师为了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精神,布置了一道开放性的课外作业题:以小组为单位精心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围绕“水”展开一次社会调查。于是,一组同学去了环保局,一組同学到图书馆,一位同学借来了《水》录像带,还有一组同学走遍了县城的大小河流……调查结束后,又展开了“水”的演讲。本活动自始至终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2)强化班集体建设,让学生自觉内化群体规范

这是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的高度概括。我们通常把建设优秀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其实,班集体也应该是我们的教育资源。群体规范也是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这种群体规范是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违反规范的个体将感受到群体一致性的压力。显然,只有在集体中,只有通过集体才能真正地做到为了集体。班级公约、日常行为规范只有在被班级大多数成员接受、认可后,才能发挥集体舆论的作用,才能对违反的行为有威慑力。在案例2中,班主任老师为了把班级卫生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从而能自觉地遵照执行,召开了一次“共建我们的家园”主题班会。通过积极分子发表意见,集体形成共识,人人献计献策,从而实现了将学校、班主任的外在要求转化为集体的自觉要求,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因此,集体舆论的形成必须在集体中进行。

(3)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建构道德活动

德育是在师生交往中个体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活动中形成的,主体间性是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复的教化与空洞的说教培养出来的学生,对鲜活的道德情境将会束手无策,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阳奉阴违的“两面派”策略——这就是群体性“教育漠然”。可见,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带有很强的主体性和情境性。主体需要自己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班级群体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在案例1中,老师的社会调查活动,案例2中老师的“共建我们的家园”主题班会,都试图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自我道德水平的构建。在日常班级生活中,德育情境设计很多,可以是集体性社会活动,也可以是学校内的文艺活动、各种比赛活动;可以是就所属最近的群体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展开讨论、演讲、辩论,还可以是班主任采用讲故事、学习榜样事迹、道德两难方法营造的道德情境。

3.预防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发挥正确舆论的群体育心价值

(1)充分凸显班级干部正确舆论的榜样力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良倾向是在没有老师的时候才出现的,所以班干部便是老师的代言人,他们便是正确舆论的先锋和榜样。要把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同学选拔出来,给予他们管理权,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各个方面做出表率,使他们带头制止坏人坏事坏言论。另外,还要确立有正义感的同学榜样作用,使这样的人勇于同群体性“教育漠然”现象做斗争。在案例3中,如果有人能带头打破僵局,这位同学也许就不必如此了。一般地说,只要有人带头,正确舆论这部机器就可以运转起来了。

(2)扫清正确舆论形成和引导的绊脚石

在班级中有两类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类是有从众心理的学生,另一类便是自制能力差、个人意识突出、好哗众取宠、专门与纪律制度唱反调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某些方面能力往往很突出,有号召力,其言论往往很有影响力。在德育工作中,应注意转化他们,对第一类学生本着爱护和尊重的原则,师生共同分析反从众心理发展的两种可能,帮助学生选择他们的发展方向,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第二类学生以表扬为主,肯定他们的优点、闪光点,并提出殷切希望。尤其应在集体活动中,对于他们的正确作用公开肯定与表扬,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是非观念,树立他们在班级中的新形象,促使他们向正确舆论靠拢。

(3)警惕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政治素养、品德修养、思想作风、行为习惯等都为学生耳闻目睹,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育默然”现象的出现,免疫力的提高与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一个班主任教育学生讲卫生而自己却乱扔粉笔头,教育学生不能迟到而自己上课或开会又常常迟到,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而自己却不关水龙头……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因此,班主任本身要力争在班级生活中给同学们做好活的榜样,警惕不良影响,使漠然现象在不知不觉中淡化。

对教育漠然者的教育仅仅依靠班主任是不够的,但作为班主任对班级集体的教育作用无疑是很大的。因此,班主任应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规律研究这类现象。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资助规划课题“指向高中生关键能力的协同学习研究”(批准号为B-a/2018/02/30)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洛尔.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1996.

[2]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行为规范
自媒体环境下网民伦理缺失及其行为规范的重新建构
文明礼仪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九年一贯制学生养成教育内容的研究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替考入刑的法理分析
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研究